冀宏伟(读者): 因为《鍾山》,所以更爱阅读

(2018-11-23 12:09)

  从 2013 年遇见《鍾山》,将近五年的时间,每期不落地阅读了 27 期《鍾 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 我是《鍾山》的忠实读者。

  书能香我何须花,茶亦醉人不需酒。我常常以这样的格言自足。捧书 而眠,嚼字为生,亦是我最大的嗜好。于是,在与书为伴的日子里,去书 店买书,进图书馆借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店不可常去, 去了也不见得非买不可。因为买书需要花钱消费,对于我这个靠工资养家 糊口的人来说,买书真的有点奢侈。而进图书馆则不同,花 100 元办理一 个借书证,就可以无限期免费借阅,而且还是全省联网共享,真是读书人 天大的好事。2013 年新落成的县图书馆对外开放,我在上百种琳琅满目的 期刊杂志中首先发现了《鍾山》,第一反应想起了毛泽东写下的《七律·人 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豪迈诗篇:“鍾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013 年的《鍾山》,封面背景是方格稿纸式的设计风格,稿纸上配有 形态各异的黑白人物,充满了浓浓的众生烟火气息,又不失强烈的艺术氛 围,如此新颖独特的封面,确实难得一见。打开扉页,上有江苏省作家协会的字样。初见《鍾山》,有一种对遥远的江南水乡无限向往和新奇之感。 于是坐下来静静地读着,一字不落地读完了两个中篇,已是中午下班时间。 由于图书馆规定期刊杂志不准外借,只好把杂志放回原处。下午两点又早 早守候在阅览室门口。连续三天,终于从头至尾读完了 2013 年第 1 期《鍾 山》。以后每逢单月新一期《鍾山》一到,我总是先睹为快,是不折不扣 的第一读者。时间长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看在我爱读书好学习的勤奋精神上, 破例同意我把《鍾山》带回家里阅读。

  作为在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期刊,多年来《鍾山》一直秉承着 纯洁干净的办刊宗旨,甚至纯的从来不刊登广告,没有订阅宣传语。在栏 目设置上更是简洁明了,雅俗共赏。除了三大重头戏“中篇小说”、“短 篇小说”、“诗与诗人”之外,其他栏目如“鍾山记忆”以思想的笔触和 人文的关注,往返古今,探幽入微。“栏杆拍遍”像一位睿智博学的历史 老人,究东西义理,通古今之变,一路娓娓道来,讲述着前尘往事。“我 的词条”、“泥丸小记”以散文和小品文的形式出现,以小见大,短小精悍, 阅读这些作品如同抚摸春天的脸庞,出入山水之间,流连于绘画与音乐的 美妙意趣之中。

  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阅读《鍾山》的感受,那就是播种与收获。每一期的《鍾山》,就好像是一块块充满了希望和丰收的肥沃土地, 笔耕犹如农耕,编辑老师和作家在《鍾山》这块土地上辛勤播种,秉笔耕耘, 广大读者从中收获的是文学艺术的累累硕果。我常常想,在这个众声喧哗、 浮躁无处不在的网络读图时代,何处寻找灵魂的家园?有人说,要么读书, 要么跑步,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而阅读对于我是一种享受,更 是一种收获。文字生涯,冷暖自知。置身每一期《鍾山》金灿烂的字里行间, 犹如行进在闪光的田野沟垄里,咀嚼着这些倾注着心血与汗水的文字符号, 精神食粮所带来的是无法言说难以自拔的满足和陶醉,多年来使我愈发热 爱阅读,钟情文学!

  2013 年第一次阅读《鍾山》,印象最深的是第 1 期孙频的中篇小说《一万种黎明》,第 2 期姚鄂梅的长篇小说《西门坡》。尤其是读完《西门坡》, 为女性理想主义实验和乌托邦梦想破灭扼腕叹息,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还 专门写了一篇评论《悲悯与思考》。2015 年第 1 期开篇是西元的中篇小说《死 亡重奏》。这是一部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杀伤力、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 性都堪称难得一见的优秀力作。正如作家在开头所写的那样,“你把苦难 强加于我,我把苦难变成武器……”,血腥惨烈悲壮的战争画面使人屏紧 呼吸,不忍卒读,又爱不释手,一读再读。2015 年第 3 期黄孝阳的中篇小说《众生》,第 4 期鲍贝的中篇小说《书房》同样精彩纷呈。记得《书房》里有一段话至今还安放在我的灵魂寓所。“我做梦都想拥有一间自己的书 房,对我来说,书房就是一个人的圣地,是可以安置灵魂和全部秘密的地 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期还有毕飞宇的文学讲座《“走”与“走”—— 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读完之后令人如梦初醒,给我醍醐灌顶的美 妙之感,为我打开了重新阅读理解《水浒传》《红楼梦》的另一扇窗口。 2016 年第 3 期吕志青的长篇小说《黑屋子》,以男女婚姻现实问题为背景, 对“背叛和忠诚”进行了层层解剖,深刻拷问。在罪与罚、救赎与宽恕中, 对熟视无睹的夫妻关系来了一次无事生非式的检验,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惊心动魄又令人坐卧不宁。 第 5 期海桀的中篇小说《麦仁磨快的刀子》, 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时代需要怎样的法制小说,读者眼里好小说的标准是 什么。2017 年第 1 期苍城子的诗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让我想起了中 国作协主席铁凝说过的 :“好诗惊醒心灵。”“一个个我随手扔下的日子 / 又被谁收敛?我们不停地谈论着风 / 这不是一个英雄的时代 / 我怀揣落日, 看着黑夜来临 / 表演的时代,我装作无所事事 / 每天步履匆匆行走于方格之 中。”读这样的诗我的血总是热的,这样的诗歌无疑是人间的药!

  阅读《鍾山》五年来,对《鍾山》的喜爱和追踪阅读从不是做出来的。 就像对一个人的爱发自肺腑,那种爱的感觉是不容玷污的。《鍾山》是我最为敬重的文学刊物。从《西门坡》到《死亡重奏》,从《众生》到《书房》,从《黑屋子》到《麦仁磨快的刀子》,文本的脱俗超群,结构的推陈出新, 语言的诗意干净,故事的隐喻智慧,始终深深吸引着我,给我以瘾君子般 致命的诱惑。《鍾山》对于我仅仅是内心的满足,在这个享受文字带来满 足的过程中,我心甘情愿一直淹没在《鍾山》的文字丛林里,孤独而幸福 地走下去。

  最后,我想提一点小建议。可能是校对的疏漏,《鍾山》偶尔也出现 了一些不该出现的纰漏。例如 2015 年第 3 期中篇小说《众生》,29 页“回 去嫁人先孩子,”应该是“生孩子”。41 页“曾经落在王语如发梢上的那枚”, 应该是“王诏如”。希望今后在校对过程中多加注意为盼。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化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诗歌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腾讯文化 中国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 我苏网 新华报业 四川作家网 《钟山》杂志社 中国作家网 新华网副刊 新华网图书频道 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诗歌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作家网 广东作家网 作家网 北京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中国艺术批评 中国文联网 浙江作家网 上海作家网 苏州文学艺术网 湖北作家网 辽宁作家网 河北作家网 中国诗词学会 海南省作协 陕西作家网 江苏文化网 钟山杂志社 张家港作家协会 江西散文网 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 福建作家网 凤鸣轩小说网 百家讲坛网 东北作家网 四川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