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作家协会组织参加文学沙龙

(2024-08-15 09:47) 6001556

  8月4日,句容市作家协会组织会员参加了在大益茶体验馆(句容店) 举办的“诗歌生活”文学沙龙。著名诗人胡弦、马铃薯兄弟来到现场,《大益文学》编辑马可担任访谈主持人。镇江市作家协会主席王明法应邀参加。

  胡弦,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著有诗集《定风波》《葱茏》《水调歌头》等多部,有英语、西班牙语诗集出版。曾获十月文学奖、草堂诗歌奖、鲁迅文学奖、英国剑桥大学银柳叶诗歌奖等多种奖项。

  马铃薯兄弟,诗人,图书策划人。出版有诗集《马铃薯兄弟诗选》《1980年代的孩子》等。作品入选国内多种诗歌选本,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在海外发表,并入选《麒麟的凝望——当代南京12人诗选》(英文版)等中国诗歌选本。曾获《诗选刊》“中国最佳诗歌”奖、《芳草》“双年十佳”诗歌奖、《雨花》文学奖诗歌奖、紫金山文学奖文学编辑奖及“中国好编辑”等荣誉。

  活动在朗诵胡弦《水仙》和马铃薯兄弟《你的名字——写给一座城》中拉开了序幕。

  “请问诗歌的晦涩如何解释?”主持人首先向两位嘉宾抛出访谈问题。胡弦轻松而幽默地说,诗歌的面貌内涵有很多变化,古诗是不能晦涩的,讲究更大范围的阅读。诗歌如同茶艺表演,茶的味道看不见但能品到。那如何读诗的滋味,如同老茶客喝茶。

  马铃薯兄弟则认为,写作者要不断地提升,不能停在最初阶段。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自然能区分晦涩和朦胧。有的诗人个性化表达不是晦涩,其中也不乏一些故作高深莫测是为晦涩。只有走进意向和逻辑的时候,才会感到表达的高妙之处。当主持人问两位老师,一首诗是如何产生的?胡弦打了个比方,他说自己写诗几十年完全不用书房,写诗的时候有时很难受有时很奇妙。每个年龄段也不一样,以前年轻出差会带笔和本子,晚上会等诗,熬到很晚。所以说,诗是天赐,你要以修行者的姿态接住。

  说到为什么写诗,马铃薯兄弟认为,是表达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当诗歌作为专业研究时,这个人必须有内在的东西。马铃薯兄弟说他喜欢一边散步一边写诗,在拥挤的地铁中也会忽然有无比的宁静。两位诗人分享了各自的创作经历和经验。勉励大家要多读经典诗作,多读好诗。

  几位会员上台,有的现场朗诵两位诗人的作品,有的讲解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大家纷纷表示,这次文学沙龙,不仅听到了专业人士的文学观点,更感受到了文学对于生活的影响和意义。作为一名作协会员,无论创作何种体裁,都需要辛勤耕耘。(文\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