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young精彩”文学讲座暨“文学照亮生活”活动走进新吴区

来源:文明新吴 (2024-05-28 11:06) 5998783

  5月18日, “这young精彩”文学讲座暨“文学照亮生活”作家走基层文学惠民活动在高新区(新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作协会员、无锡市作协副主席陆阳分享主题 “钱穆的乡教岁月”,吸引了众多学生、居民群众和文学爱好者前来聆听。

  陆阳以生动详实的讲述带着现场听众跨越时光长河了解钱穆的生活轨迹与思想印记——

  钱穆先生是从新吴区走出的一代国学大师。他毕生著作70余种合计1700万字,涵盖了经学、史学、文学、诸子学的文化精义,创立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同时,他又是一代教育大家。他自1912年从教,至1986年告别杏坛,前后长达75年,教过的学校涉及小学、中学和大学,几乎涵盖学生求学的全部年龄段。

  在讲座中,陆阳首先回顾了钱穆的家世和早年的求学经历。钱穆在7岁那年进入私塾读书,不久又进入荡口果育学堂,接受了最初的新学教学。后来,他又进入常州府中学堂就读,师从吕思勉等名师。1911年,他转入南京钟英中学读书。适逢辛亥革命爆发,学校被迫解散,他只得辍学回乡,结束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接着,陆阳重点介绍了钱穆的乡村教学岁月情况。

  1912年

  钱穆在秦家水渠三兼小学任教,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次年任教鸿模小学(前身为果育学堂)。

  1914年

  在无锡县第四高等小学任教,同时兼鸿模小学的课程。他效法古人“刚日读经、柔日读史”的学习方法,并写成平生的第一部著作《论语文解》。

  1919年

  钱穆任后宅镇泰伯市立第一初级小学校长,并筹建泰伯市立图书馆。

  1922年秋

  钱穆到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今连元街小学)任教,一个月后被厦门集美中学聘为高中部与师范部毕业班国文教师。

  1923年

  钱穆回到无锡,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讲授国文和文字学。在此期间,他编撰了《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国学概论》等著作。

  1927年秋

  钱穆执教省立苏州中学。他研究撰写《先秦诸子系年》《刘向歆父子年谱》,还为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编写《墨子》《王守仁》两部著作。

  1929年

  顾颉刚到苏州中学演讲,在读了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初稿,对其文学功底和学识大为赞赏,推荐他到大学任教。

  1930年秋

  钱穆任燕京大学讲师,从而结束了长达18年的乡教生涯。

  乡教岁月,对于钱穆来说是一段艰难谋生的岁月,也是一段冥索苦读、自学求知的时光,为他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最后,陆阳分享了钱穆从贫困家庭中“逆袭”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的答案。一是“每日必读新书,必求能日知其所无”的严格自律;二是师友之间的相互砥砺,“朋友圈的层次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三是充分利用好闲暇时光的每一分钟,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辛勤耕耘,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完善自己。讲座结束,大家仍然意犹未尽,久久地沉浸在探索的热情和心灵的震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