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非常疫情,平常故事

(2020-02-20 11:25) 5893717

 


范进在采访 

过年穿“新衣”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朋友们哈哈笑……”

人高马大的大张,53岁了,对于这首儿时的童谣记忆犹新。无论是为人子、为人夫,还是为人父,每到过年的时候,大张都要给自己准备一套新衣服。

2020年春节,尽管新冠肺炎肆虐神州,大张还是忙里偷闲,给自己准备了一件笔挺的呢子大衣。

 除夕夜,大张和妻子在父亲老张家里吃了团圆饭。回到自己家,他把过年新衣翻了出来,搭在沙发靠背上。“我这模特一样的身材,明天穿上这件呢子大衣走出去,一定很帅!”大张洋洋自得一脸憧憬。

“你就别臭美了。”妻子一边笑,一边拿过大张的呢子大衣折叠起来,“别弄出褶皱来,要不穿上不好看。”

“明天上午,还有个确诊的病人要从大丰接到盐城二院治疗。”大张看看过年的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对妻子说,想去单位看看,再最后检查一下负压转运车,不要关键时候掉链子。

除夕的夜晚霓虹闪烁,大街上的行人和车辆却稀稀落落。

还没到单位,大张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办公室主任通知:有个从武汉回来的发热病人需要立刻转运。大张心里一阵庆幸:来得正是时候。

他得意于自己的“先见之明”。

在消毒员的配合下,大张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驾驶救护车赶往病人所在的小区。一通忙碌回到单位,新年的钟声响了起来。

“一早还要出车,不如就在单位睡一会儿吧。”大张打开空调,和衣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很快,鼾声在楼道间回荡。

大年初一上午转运完病人以后,大张回到单位,又是洗、消、脱,三个字看起来简单,走完一次程序就要个把小时。等消杀处理结束,吃中饭的时间到了。张这才想起来,早饭还没有吃。

大张一边吃着工作餐,一边惦记着家里的新衣服,想回去穿一下,又怕随时会有新的任务。一直值班到晚上七点多,外面下起了小雨。大张回到家,总算吃上了丰盛的饭菜。

“过年新衣服,初一不穿啥时穿?”妻子把呢子大衣递了过来。“算了,不穿了,等明天早上起来再穿吧。”大张打着饱嗝,把新衣服又放了回去,“现在穿,岂不是锦衣夜行?”

睡到半夜,大张电话响了,又有新任务。他赶紧起床,冒着雨赶到单位,换好防护服,冲进了夜色中。任务完成的时候,已经是初二的凌晨三点,大张干脆又睡在了单位。

“从除夕到现在出了多少趟车,记不清了。”1月29日,正月初五,大张一天之内转运两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跑了八百里。截至当天,盐城的六例确诊患者,有四例是大张驾车亲自转运。

大张一直耿耿于怀的是,笔挺的呢子大衣还没穿上。妻子安慰他,“你穿防护服的样子也挺好看。”大张呵呵笑了。

2003年“非典”肆虐,大张在一线隔离环境中工作54天,运送了近百名“非典”疑似病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带领盐城急救队赶赴灾区,不顾余震和山体滑坡危险,转运伤员92人……身穿防护服的他一次次被摄影记者捕捉进镜头。

大张真名张劲松,党员,退役军人,现为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车管科科长。

 

功勋救护车

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的苏J26991绝对是辆功勋救护车,就是它,连续转运了9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苏J26991是辆负压救护车,主要用于重大传染病员的安全隔离与转运。它的医疗舱和驾驶室隔离,舱内滤毒系统被称为“特大号N95口罩”,其最大特点是“负压隔离”,使外界环境免受污染,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昨天,我和车管科的同事一起,先后转运了东台和滨海的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行程400多公里。”1月30日上午,陈亮站在负压救护车旁,胸前的党徽熠熠闪光。

陈亮,中心急救科副科长,2003年参加过“非典”转运工作。“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冲锋在前。”陈亮说。获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向全国蔓延后,他第一时间向中心领导申请参加抗疫工作。

1月29日上午,陈亮作为急救医生登上负压救护车,车管科科长张劲松亲自驾车,两人赶赴东台转运确诊病人。回到单位时,已是下午1时许,两人将就吃了点东西,再次穿上防护服,登上救护车,又赶往滨海转运另外一位确诊患者。

返盐途中,意外发生了,患者因为晕车出现呕吐现象。按照防控要求,患者也是穿了防护服、带着防护面罩的,现在突然暴露面部,极大增加了传播病毒的机会。有着丰富急救经验的陈亮沉着冷静,第一时间指导患者处理呕吐物,果断化解了险情。

由于连续作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陈亮感觉自己头晕缺氧,但是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负压救护车完成转运任务回到单位时,已经是晚上8时许。陈亮的爱人在市三院工作,也在进行抗击疫情工作,还没回家,两个孩子分别14岁、4岁,都丢给了年过七旬的父母。接过老母亲端过来的饭菜,陈亮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转运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样离不开中心领导的指挥调度和其他部门同事的密切配合。”陈亮说。培训科科长施亚萍负责防护物资购置和消杀指导工作,每次有任务,她都要配合急救人员准备好物资,按照规范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目送他们踏上征程。春节以来,施亚萍忙于抗疫,只好把上高三的女儿一个人丢在家里,得空回去总是买上几包方便面和火腿肠。

急救人员完成转运后,消毒员徐莉华还要对负压救护车进行终末消毒。每次一套程序下来,穿在防护服里的衣服都已湿透。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女儿过10岁生日,徐莉华赶不回去,就请邻居帮着买了个蛋糕。1月28日,女儿发烧了,鼻子流血,可是徐莉华一直忙于工作无暇过问。晚上6:50,徐莉华突然收到了女儿的一个短信:“妈妈,您到底要不要我了……”

没办法,苏J26991负压救护车随时召唤,是职责,更是使命。

 

口罩系真情

梅,盐城口罩企业的一名检验员。

1月27日,大年初三。凌晨5时许,外面还黑魆魆的,梅就早早起床。简单吃了早饭后,她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熟睡的两个孩子,裹了裹羽绒服,毅然走出家门,跨上电动自行车,冒着寒风赶往将近十公里外的公司。

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直到除夕终于放假了,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初九才上班呢,总算能陪两个孩子好好过个春节了。”可是谁能想到,梅休息还不到一天,公司领导两次打来电话,先是通知正月初六上班,随后又紧急通知初二一早就要到班。

“最近,全国多地陆续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一次性医用口罩供不应求。为了做好疫情防控的物资保障工作,政府部门号召我们尽快复工……”电话那头,公司领导的声音里充满歉意。

“领导您别说了,小家的事和大家的事孰轻孰重,我拎得清。”梅说话斩钉截铁,“克服个人和家庭的一切困难,正月初二准时上班。”

跟春节前不同的是,原来一天一个班次,8个小时,而初二开始,一天两个班次,总共16个小时。初二当天,下班后的梅筋疲力尽回到家里时,已经是夜里10时许,两个宝宝都已进入梦乡。

梅所在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产品生产的小微企业。虽然是临时通知提前复工,而且两改复工期,但是除了一名正在成都过年的职工赶不回来,其他职工都是不讲条件,初二一早齐刷刷地赶来上班了。节前,公司每天一个班次,一天生产口罩1万多只,现在增加到两个班次,一天能生产3万只口罩。

自动化打片、焊带、包装、打箱、灭菌……车间里,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全副“武装”的梅和工友们紧张忙碌着。参加复工的35名员工,都是一天连上两个班次。

“比我情况特殊的人多着呢!”听说有记者要来采访,梅连连摆手。她的师傅起早带晚都是步行和乘坐BRT上下班,每次路上就要耗上个把小时。负责车间卫生后勤的王师傅年过花甲,家住十几公里外的农村,往返都是骑个电动自行车,家里人心疼不已。有个女工友年前已经辞职,回去生二胎,但公司一个电话打过去,人家二话不说就来帮忙了。

“虽然我们生产的是微不足道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但在关键时刻它对于疫情防控能发挥大作用。”在蓝色口罩的遮挡下,看不清梅的表情,但她的语气里透露出满满的自豪。

 

作者简介:范进,男,1972年出生,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作协副主席,高级记者。曾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短篇小说》《山东文学》等刊物发表小小说200多篇,2003年出版小说集《爱之经纬》。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化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诗歌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腾讯文化 中国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 我苏网 新华报业 四川作家网 《钟山》杂志社 中国作家网 新华网副刊 新华网图书频道 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诗歌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作家网 广东作家网 作家网 北京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中国艺术批评 中国文联网 浙江作家网 上海作家网 苏州文学艺术网 湖北作家网 辽宁作家网 河北作家网 中国诗词学会 海南省作协 陕西作家网 江苏文化网 钟山杂志社 张家港作家协会 江西散文网 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 福建作家网 凤鸣轩小说网 百家讲坛网 东北作家网 四川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