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苏军新观察 | 刘阳扬:“后人类世界”会是怎样的景观

(2023-09-22 15:15) 5993971

  这几年,国产科幻影视剧爆款频出,《流浪地球》系列、《宇宙探索编辑部》以及《三体》都是高口碑作品,电影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也反向推动科幻文学的发展。

  科幻文学不但具有光怪陆离的未来想象,还具有深刻严肃的现实指向,我们能在科幻文学中看到对当下的深切体会,也能发现其对“后人类”景观的描绘。这是本期“文学苏军新观察之批评家”刘阳扬所关心的。

  从今年6月开始,扬子晚报与江苏省作家协会持续推出系列纪录片“文学苏军新观察”。在“文学苏军新观察之批评家”系列中,我们陆续走近8名“新晋上榜”的青年批评家,在其中,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阳扬,主要从事的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科幻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

  如何想象“后人类世界”

  科幻文学中的“硬科幻”总是不可避免地探讨着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没想到“文学苏军新观察”拍摄组赴苏州大学拍摄刘阳扬这期纪录片时也遭遇了“技术危机”。

  那天恰逢“秋老虎”,她办公室的空调却突然坏了,闷热无比,大家对着空调一筹莫展。好在物业师傅及时出手,拍摄组则先转战到文学院的一楼阅读区进行拍摄。

  紫牛新闻:什么时候开始对科幻文学感兴趣的呢?

  刘阳扬:我在读大学时,就被刘慈欣的《三体》吸引,不过确实看不懂其中的物理原理,我还特地去请教理科的同学,也和很多同学交流了阅读的感受,后来也一直在持续关注刘慈欣的创作。

  当时我没有想过要把科幻文学当做我的研究对象,因为学校的文学教育还是集中在经典作品的阅读之中,只是单纯的兴趣爱好。直到《三体》获得雨果奖,以及随后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也获得了雨果奖,我关注到中国的科幻创作开始逐渐在国际上引起反响,于是开始系统性地去关注国内科幻文学的创作。

  紫牛新闻:这些年大爆的几部国产科幻电影,你都看了吗?

  刘阳扬:都看了,而且都是第一时间去看的。

  还记得《流浪地球》第一部是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大年初一的上午我就去电影院看了,非常震撼,果然它后来成为了一部现象级影片,2019年也被很多科幻爱好者称之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自《流浪地球》引发现象级关注之后,中国的科幻电影开始逐渐增多,我也持续关注。后来,《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编辑部》上映后,我也第一时间去电影院观看,《三体》电视剧播出后也一直在网上追。

  国产科幻电影大热,并且在青少年和学生中引发关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说明我国的科幻电影制作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和高度,既有文化性、文学性和科学性,还考虑到了大众趣味等商业元素,在多种因素的融合中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作品。

  同时,科幻电影大热,也推动人们去反向阅读科幻文学文本,不仅如此,还促生了相关游戏、文创产业,比如针对《流浪地球2》研发的MOSS、笨笨机械狗等文创产品就引发网友抢购,这是文学、影视、艺术等多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科幻文化产业的发展。

  紫牛新闻:你在科幻文学研究中更侧重什么方向呢?

  刘阳扬:科幻文学如何想象后现代或后人类世界,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方面。

  因为当下的文学写作更多的还是直面现实的,是一种“现实主义”传统的延续。但是,在现实之外的“后人类社会”,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观,作家又是如何呈现“人与技术”的关系,这是许多现实主义文学很难涉及的内容,但往往是科幻小说的侧重点。事实上,科幻小说在“现实”之外呈现出了另一种值得关注的人类景观。

  在这些科幻小说中,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超越人本身,由此出现的人造物,如克隆人、AI等又可能和人类的生活产生冲突,那么作家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如何面对人和人造物之间的伦理冲突和技术冲突,都非常值得关注和探索。

  科幻文学往往背离“人类中心主义”的导向,把眼光投向整个宇宙,而非仅仅是人类社会。刘慈欣就不止一次谈起自己的“技术至上”的观念。

  令人欣喜的是,电影《流浪地球2》已触及AI和人工智能的问题,电影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个柔和化的处理,比如用图恒宇和女儿的亲情联结来解决危机,但同时也留下了令人深思的环节,比如对负责管理空间站事务的机器人MOSS形象的处理,相信接下来的《流浪地球3》势必将有更多呈现。

  紫牛新闻:那作为文科生,去研究科幻文学,会不会有技术壁垒?

  刘阳扬:我对科幻文学的批评,主要从史料的梳理和文本的批评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注重文学史的梳理,希望能够在史料挖掘中去寻求中国科幻写作发展的道路。

  我还挺有收获的,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就发现,其实我们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科幻写作,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很大,比如1978年出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叶永烈写作的中篇科学幻想小说,在当时引发很大反响,畅销多年,数次再版,还改编为连环画、动画等其他形式,影响了一代青少年。

  另一方面,我还试图厘清科幻文学与主流的纯文学两条发展路径之间的交叉,也就是说,这两条路径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在什么样的节点可能产生了交织?又在何种情况下它们分开了?我希望能够发现科幻文学的独特个性。

  同时,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在面对具体文本时,我比较关注文本中对技术和人类未来的表现,比如小说如何呈现人与技术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人造物之间的伦理问题?以及如何设想可能的“后人类”未来。

  紫牛新闻:那在日常阅读中你会喜欢哪类书?

  刘阳扬:除了本专业研究之外,我也爱看闲书的。

  我记得,鲁迅谈到读书的时候说过,读书有两种,一种是职业读书,一种是嗜好读书。

  职业读书已经占据我很多时间,所以我空闲时,也会读一些社会学或者历史学方面的书,一些微信公号的“非虚构”故事也常常能吸引我的注意。我希望从多方面来拓展知识储备,也能够为文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线索和可能。

  现代文学中的“地方书写”

  除了科幻文学的批评,刘阳扬这些年发布的文章,包括《城市、建筑与怀旧叙事的悖反——读王安忆〈考工记〉》《论班宇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地方意识、历史情结与都市表达——苏州“70后”作家综论》《论1950-1970年代科幻写作中的工业想象与城市景观》《“迭奏”乡村——论〈捎话〉兼及刘亮程的创作》等,从中可以提炼出“城市”与“乡村”的关键词,也就是“作家和他的地方”。

  在刘阳扬看来,文学和地方的关系,包含了语言、习惯、风俗、民情等内容,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书写地方,作家的情感体验得以呈现,而地方景观也经由作家的塑造变得更具魅力。

  近年来的江苏文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完善了江苏文学的地方版图。

  紫牛新闻:你在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对“文学与地方的关系”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刘阳扬:从中国古典文学开始,诗人、词人们在写作中其实就已经有意识地去表现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也承袭了古典文学的地方观念,并且,其理论在借鉴了西方的“空间”批评观念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写作现象,在表现人与人、人与家园、人与地域等方面呈现出个性化的文学景观,因而我对当下文学写作中的地方性、本土性问题比较有兴趣。

  紫牛新闻:不少江苏作家在创作中有对“江南”“里下河”的描述,江苏读者读起来就更有亲切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刘阳扬:在现代文学的书写历史上,除了上海、北京等少数城市的个性化形象较为突显,其他城市的文化意义的表现其实是不够集中的。

  我关注到近年来江苏文学的写作,呈现出别样的特点,很多江苏作家也有意识地侧重这些方面的拓展。

  首先,是对“江南”的多样化呈现。比如苏童笔下的江南和叶兆言、范小青笔下的江南就有风格上的区别。

  另外,我觉得是对“江南”以外的呈现,比如王尧老师的《民谣》对故乡的呈现,既有童年的感伤,也有历史的余韵,还有朱辉、庞余亮等作家都在不断地丰富着江苏文学的地方面貌,在某种程度上,也凸显出了江苏在中国文学版图上的个性和地位。

  给理工科学生授课有“惊喜”

  眼下,大学刚开学,刘阳扬这个学期有三门课,其中有些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非本专业的同学。

  如何引导其他专业甚至理工科的学生进行文学批评,对她来说,既有挑战,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紫牛新闻:引导理工科学生进行文学批评,方法一样吗?

  刘阳扬:如果遇到理工科同学来选修的话,会特别将理工科同学比较感兴趣的科幻文学、武侠文学、网络文学中的玄幻、修仙题材等内容引入了课堂讨论。

  同时,也会针对这些同学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程序,比如我一般不再从文学史角度来切入作品了,而是直接把文本提供给同学们,让他们阅读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再针对他们的阅读体会,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知识。

  在教学中我发现,即使是此前对文学接触甚少的同学,在读到《狂人日记》《受戒》《棋王》的时候,也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领略作者的创作心态,我想,这正是文学作品的力量所在。

  同时,我设置了阅读分享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对武侠小说和西方的科幻文学都很感兴趣,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也会有意识地调整授课的内容,力争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文学的魅力。

  紫牛新闻:那你在与学生们的日常交流中是否有什么新的收获?

  刘阳扬:和其他专业同学的交流让我非常惊喜。他们会用不同的知识背景去理解文学作品,还会由一个文本联想到他们平时接触到的一些专业知识,我自己也受益良多。

  紫牛新闻:日常的教学中,除了选修课,主课这些对你的文学批评研究有什么帮助或触动?

  刘阳扬:作为一个教师,我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而作为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是我的第二重身份。

  我觉得其实这两种身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我本身教书的年份还不是很长,到现在是六年,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备课、交流、答疑解惑,通过讨论课、论文指导这些日常工作,我觉得对我知识体系的完善是有帮助的。

  教师的身份一方面要求我以专业知识切入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让我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批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