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苏军新观察|范小青:我的文字有苏州性格

(2023-02-13 16:43) 5981184

  扬子晚报与江苏省作协联合推出《文学苏军新观察》为题的系列微纪录片,持续更新中。第六期我们来到苏州,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小青从省作协主席岗位退下来后,回到她文学创作的起点苏州,隐居市区,她的文字一如她生活所在的苏州街巷,兜兜转转,不急不慢,温和、努力又不张扬。

  农村泥土的气息

  9月1日的苏州,酷暑刚好按下暂停键,一大早,范小青在院里查看花草,她指着廊亭架说,凌霄花今年受苦了,很多花都被晒瘪了,往年这个时候是很漂亮的,一廊繁花。

  范小青祖籍江苏南通,三岁时跟随父母、哥哥从上海迁往苏州,14岁那年,全家搬到吴江县桃园公社。广袤的土地、丰饶的稻田和地头垄上的农民,给青春期的她带去新鲜也带去冲击。

  20多岁时范小青再次回到农村,各种历练中她时常将对人生的思考诉诸笔端。后来她考入江苏师范学院,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大学中文系,从此踏上了追寻文学的路途。

  因此,范小青的小说注定既有农村泥土的气息,也有苏州街巷的风韵。

  她的长篇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中,不会行医却不得不子承父业的赤脚医生万泉和,闹出了许多笑话与尴尬,凸显出几十年乡村变迁中尤为沉重的医疗问题。

  《赤脚医生万泉和》的封面是一个农村院子的俯瞰手绘图,这是范小青请朋友手绘的,正是范小青当年在农村所居住院子的布局。从图上可以看到,她家的隔壁是大队合作医疗站。范小青说,每天都能听到病患大哭小喊,也真的出过医疗事故。

  加上当时母亲身体不好,每天都要打针,十几岁的范小青也萌生了当赤脚医生的愿望,她学着给母亲打,结果就像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里写得那样,针头还没有接触到皮肤,药水就她被推掉了,“《赤脚医生万泉和》里很多细节是真实的,好多是我自己的经历,其中下放干部的女儿马丽身上就有我的影子。”

  如今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为了让读者或观众共鸣,都很喜欢呈现小人物的成长与逆袭。但“意外”的是,《赤脚医生万泉和》里的万泉和并没有逆袭。

  范小青说,一开始她确实也是逆袭思路,但写着写着,“觉得不行,就’反弹琵琶’了,然后,就出现了新的生机——单纯去写一个人的成长,肯定不如写当时农村医疗现状的分量来得重。”

  鲜明的小巷文学标识

  范小青回忆说,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文学年代,而且特别火热,全国人民都在读小说,同时,很多人也拿起笔搞创作。范小青也不例外,最早的时候,她将生活与时代结合,写知青生活和大学生活。

  回到苏州,她又着眼于城市街巷,“1985年,我到了作家协会成为专业作家。我发现我不能坐在家里写,得去生活里,就主动去居委会看他们办公,跟他们走访,深入地去看老百姓的生活。后来有条件申请挂职,我就通过系统安排去了苏州沧浪区,挂职担任区长助理,这样就能更加深入、更广泛地去了解这个城市的居民生活了。”

  “这些写作的起因和素材,注定我的写作都紧跟着时代脉搏。”1987年《裤裆巷风流记》出版,范小青敏锐地捕捉到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社会问题。这个时期,她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大作双丰收,也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标识——小巷文学。

  与苏州街巷有着强烈的亲近感和归属感,范小青从江苏省作协主席岗位退下来后,回到苏州,继续住在市区,生活回到了原点,她的作品也一样脱不开烟火气。

  闲暇时她就会到小街小巷走走,“以前爱去平江府路,现在成网红打卡地了,我就去那些无名小巷,苏州这样的小巷特别多,是走不完的。”去年苏州给了她一个写古城保护的任务——报告文学《家在古城》,“要写一大批人,包括我自己,我从电视剧《都挺好》的拍摄地同德里开始写,那是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没想到,这么多年后,兜兜转转,我又去那里敲门做采访。”对苏州古城的感情深厚,写着写着,就超字了,给的任务是15万到20万字,范小青笑说,收不住了,写了35万字,而且还有很多没有写进去。

  按照生命的指引去写作

  细腻平和、洒脱流畅、诙谐机智,又充满“苏州味”,这样的文风,使范小青成为文坛独树一帜的作家。

  “我的写作很多时候是不自觉的,有意无意地吸收了苏州文化,文字语言也有了苏州性格。你看,我哪怕写破案小说,也是不急不忙,兜兜转转,行文有点像苏州评弹。其实,它们是相通的,源自苏州人身上的共性,一种内在张力,温和、努力又不张扬,是地方文化对人的一种浸润。”范小青说,只要一下笔,她的这种文字自觉就出现了。

  范小青说,她的文字特点应该也有母亲和外婆的影响——不与人做过多计较,宽容一点。尤记得母亲小时跟她讲过的苏州寒山寺两个和尚,寒山与拾得之间一段经典的对话,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对于生活,范小青不希望大起大落、大喊大叫,不会洪钟大吕、响鼓重槌。她希望人能够安详一些,内心能够平稳一些,少一些邪念,多一点善意;少一些怒吼,多一点清唱,“这种性格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时,一方面,它温情有温度,可另一方面,也会让人觉得不够力量,不够激情燃烧。但是我想,我学也学不来,只能按照自己生命当中的指引去写作。”

  聊及范小青的写作风格,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也表示,在他看来,范小青是一个对社会生活对世界对人性,具有极强的广普的表现力的一个作家,在她的创作里,既有对改革开放几十年的中国社会一种深刻的反映,同时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幽暗的一面,包括人性的一些深刻的隐秘世界,她也有深刻的表现,“说实话,我们现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最新的最潮的,她都能够把它文学化,这反映出一个作家极强的审美表现力。”

  汪政还说,最近刚看了她以苏州城市改造为题材的纪实文学,也很吃惊,“用报告文学讲中国故事,能找到这个路径,对作家来说是了不起的。”

  保持清醒,不跟“热度”

  告老还乡仍继续创作,范小青笑言,一旦爱上写作,不是在写作,就是在为写作做准备,“生活中遇见的事情都是我的写作积累,同时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锁链,把我锁住了,永远摆脱不了。”

  至今她还保持着写作的条件反射,比如,白天坚决不会去看电视看电影,惯性地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就算看手机,看到有趣的,依然坚持做笔记做保存……“这是一个死循环,痛并快乐着。这个锁链解不解呢?也许有一天就解了,也许一辈子也不能解。”

  写惯了苏味小说,想不想打破舒适圈,尝试没有碰过的题材?范小青坦言,要保持清醒,不会主动去跟市场的“热”,“其实我们是追不上的,而且也不可能迎合市场去写作。写作的过程是这样的——社会投射进来,再从我的内心反馈出来。写作还是要问自己的内心。所以,先守住自己再说,我先按照老路走着,如果突然发现新路适合自己走,也可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出品人:王文坚  毕飞宇

  总策划:汪兴国  丁捷

  编导:冯秋红

  剧本:孔小平

  统筹:周韫  杨恒国

  摄像:朱信智  吴伟龙

  剪辑:朱雨柔

  美编:肖甜

  出品  江苏省作家协会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