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讯 2019年11月8日-15日,江苏省作协在南京举办江苏文学院第2期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江苏省作协第31期(江苏文学院第3期)青年作家读书班。来自全省25位高级研修班学员、33位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及来自山东、甘肃、宁夏的6位青年作家参加学习。
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出席开班仪式,并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学习专题辅导。
此次培训充分利用第二届扬子江作家周契机,邀请了21位国内外著名作家、杂志主编授课。其中15位为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2位为国际文学奖项获得者,师资力量雄厚。
11月9日上午,《西湖》杂志主编、著名小说家吴玄为两个班学员授课《大叙事与小叙事》。吴玄总结了19世纪与20世纪以来的叙事变革以及21世纪叙事变化的几种可能,并提出以传统意识流重新添加要素的形式来完成21世纪叙事风格的转变的写作手法。
下午,浙江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艾伟以《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百年孤独》等经典文本为例,为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作了《文学的内在逻辑》专题讲座,阐释小说如何收集、储存、拓展人类的生存经验。他认为小说是道德的悬置地带,文学自有其内在的运行逻辑与判断标准,在善良与残忍、情感与理性的交锋中,揭露出人性最核心的秘密。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田耳为青年作家读书班授课《怎样开始讲故事》。在近3个小时的授课中,田耳紧紧围绕如何写好故事的“起、承、转、合”,并结合具体例子,为广大学员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学员们认真听讲,并与老师进行了交流。
11月11日上午,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邱华栋以“小说的创新性”为主题为高级研修班授课。邱华栋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胡里奥·科塔萨尔 《跳房子》为例,讲解这些文本如何将游戏性、内部结构和小说本身承载的社会批判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同时从游戏视角介绍小说类型和写作手法,结合作品说明小说的意义和游戏之间具有一座坚固桥梁。在邱华栋声情并茂的作品朗诵中,小说故事栩栩如生地展开在学员面前。
北京大学教授、诗人臧棣在江苏青年作家读书班为青年作家授课。臧棣以“当代诗的转向”为主题,通过多首例诗为大家上了生动而充实的一课,引发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
下午,周晓枫、田耳来到江苏文学院高研班,对学员进行创作指导。两位作家分别就学员庞羽、汤成难、赵苓岑、陆秀荔、李嘉茵、杨莎妮等人的小说,进行解读与分析。田耳从小说的内容、叙事以及小说的开头与结尾等方面,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与创作经验,对作品展开解读,对庞羽、汤成难等人的小说语言给予了肯定。著名散文家、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周晓枫有着多年编辑经验和创作经验,她对陆秀荔、李嘉茵、杨莎妮三位学员的作品给予了详细指导,尤其在小说的结构设计和爆发力上,给出了切实的修改意见。周晓枫还以三角形结构、蛇形结构等写作技巧,阐述由小说结构产生的艺术张力。
作家罗伟章与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探讨交流“小说的尺度”这一主题。罗伟章认为,写作需要葆有恒久的热爱与耐心,坚持写作才会有所收获,小说的尺度出自于自己的内心,遵从本心是写作沟通灵魂、与自我对话的根基。课堂气氛活跃,学员们普遍反映从中受益颇多。
11月12日上午,河北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胡学文为江苏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授课《文学与地域》。胡学文指出写作是个性化的劳动,写作风格是区别作家的重点,也是决定读者喜爱程度的关键,同时辅以卡夫卡、托尔斯泰等实例阐述作家风格与成长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关系,引出地域对文学风格塑造的重要影响。他提出“地域文化虽不可以决定作品的优劣,却是一个人写作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识别码,他就如何在小说中打下自己的识别码以及人物出场、小说对话等创作技巧展开讲解,给予学员创作上的辅导。
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欧阳江河为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作题为《当代写作的“现场”问题》的主旨授课。欧阳江河着眼于国际化的文学视角,跳出“文学”看文学,从文学的形态、差异、自我介入等多个方面深入讲解,并通过文学“共和国”和“殖民地”的生动比喻,使学员们深刻了解了写作的“现场”问题。
下午,甘肃省作协副主席,著名小说家、诗人叶舟以《从敦煌到南京——一种文学地理上的发现》为题,为高级研修班学员授课。他以河西走廊一带的文学地理为依托,以汉武大帝的历史故事、陈忠实的《白鹿原》、西方经典《一只船的故事》等为切入口,分享了作家与地理的文学关系,讲解了作家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创作态度,从一般地理上升到文学地理,以及作家如何合理丰富地展开想象力和书写力等问题。
著名作家黄咏梅以具体作品为例,为青年作家班学员描述了小确幸时代的写作现状,提出小确幸时代的写作不能满足于一个故事的呈现,而要致力于发掘故事背后的意义。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作家和现实的关系,一是温情关系,作者对现实的认同感;二是紧张关系,作者对时代的态度是警惕、怀疑和追问;三是抗争关系,因现实和作者内心存在评价标准差异而产生的抗争。
11月13日上午,在高级研修班的课堂上,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强调了文学的普遍性的重要价值。他以惠特曼与狄金森两位诗人的作品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西方文学中对肉身和灵魂的书写;进而又以《木兰辞》等为例,阐述中国文学在叙事性偏弱的情况下怎样展开书写。他说,小说是一种非常好玩的游戏,不要放弃游戏性,要处理好文学的语言,说服人最终要靠语言和人物;要努力讲好故事,讲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写好人的职业。
著名作家陈应松以《写哪儿?写多少?》为题为江苏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授课。在授课中,陈应松认为作家应跳脱熟悉和同质的生活,写我们内心渴望了解的生活,追寻精神的远方,努力实现自身的辨识度。在写作实务上,他提及写作者可以通过实地采访和从历史旧闻中找寻素材,联结当下并加以改造,以此作为一条有效的写作途径。他还鼓励青年作家坚持写作,始终保持激情和先锋精神。课后,青年作家就自己关心的创作问题和陈应松进行了交流。
下午,法国作家多米尼克·西戈和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来到江苏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开展文学对谈。多米尼克师从战地记者的工作体验出发,讲述创作的非虚构作品初衷,她希望用人类的语言,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以期与分裂、战争等相抗衡。西蒙·范·布伊对写作的选择源于自己的梦想,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了对写作的看法。两位作家均看重文学所具有的独特力量,并在文学创作与生活经验的互动中,不断丰富着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
著名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潘向黎以《红楼梦》为例,从“何为经典”入手,与青年作家班学员分享如何与经典相处,获得滋养和启示。潘向黎与学员分享了她阅读《红楼梦》的经验:随机翻开任意一页,每一次的阅读都带来不同的感受,犹如参观一座花园,景色是熟悉的,从不同的小径进入花园,会看到细微之处曾忽视的风景。她说,“黛玉人生的意义,就是和美的一切在一起”“黛玉只能嫁给宝玉,嫁给其他任何人都是灾难”“王熙凤懂得识人,有智慧,对他人保持兴趣”。独特的角度和新鲜的观点,得到现场学员的认同。
14日上午,《雨花》杂志副主编育邦、《钟山》杂志副主编何同彬、省作协创研室负责人韩松刚对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与指导。下午,著名作家、江苏文学院院长毕飞宇为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和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授课。他以《小说的高处与低处》为题,探讨小说好在哪里,即公共意义上讲的小说的高度、深度与广度。毕飞宇具体从小说哲学的角度,分别以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和加缪的《局外人》为例,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以及作家如何塑造人物,并进一步归纳出小说中的历史哲学、思辨哲学和自然哲学三种。由此,他谈到讲述小说中的“形而上”问题,“上”的问题始于上帝赋予你的天赋,解决不了“上”的问题即小说的高处,可以从“形”即小说的低处开始。在互动环节,毕飞宇就学员提出的小说叙事与抒情、读懂与读不懂、先锋与传统等问题给予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与回答。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汪兴国,江苏文学院院长毕飞宇出席随后举办的结业典礼。邵峰科副院长主持,汪兴国书记、毕飞宇院长为高研班及青年读书班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并分别讲话。毕飞宇院长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此次培训活动,他说,这次办班体现了三大特点,一是培训师资力量强,二是授课形式多样,三是培养对象层次高,正因为如此,此次培训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吸引了一批已有一定文学成绩的优秀作家及有创作潜力的青年作家参与。
汪兴国书记对本次培训活动的圆满结束和学员的顺利毕业表示祝贺,并对全体学员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心怀理想,志存高远,设置创作目标,做好文学生涯的规划;二是要顺应时代要求,创作出富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的优秀作品;三是要在这个最好的创作时代中,把握良机,坚持勤奋创作;四是要积极参加作协组织的各项文学活动,加深文学交流,并鼓励学员们积极申报重大题材、重点扶持等文学项目。
此次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由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徒弟、省作协首期特约作家,省作协签约作家、省作协重大题材、重点扶持项目作家,省级以上文学奖项获得者组成。青年作家读书班学员由省作协四大文学期刊、内刊联盟推荐、网上申报优选青年写作者组成,是江苏文学的新生力量与后备力量。
全体学员还参加了于11月10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开幕式、主题论坛及第三届“《钟山文学奖》”颁奖典礼。(李清越、杜怀超、吴起凡/文 俞丽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