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经典新变化:鲁奖评委深度揭秘评奖标准

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2022-08-29 09:33) 5974472
 鲁迅文学奖共设置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7个奖项,本届共有35篇(部)作品获奖。从评奖结果来看,这是一届充分兼顾中国当代文学传统和未来发展的鲁迅文学奖,成熟的和生长的作家、批评家、翻译家都被纳入评奖视野。

与往届相比,本届获奖作品在题材和写作上呈现出哪些趋势和特点?获奖作品何以赢得青睐?江苏文学成大赢家的同时,被寄予很高期望的几位作家缘何憾失大奖?现代快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本届鲁迅文学奖多位评委。

陈曦 张垚仟/文

充分包容,

呈现出当代诗歌写作的不同路向

诗人韩东、臧棣同获本届鲁奖诗歌奖备受关注。

诗歌奖评委、诗人、翻译家、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树才表示,此次获奖的五部作品呈现出现代汉语诗歌写作各种不同的路向,体现了评奖的包容性。军旅诗人刘笑伟的《岁月青铜》书写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和侠骨柔肠;援藏干部陈人杰的《山海间》从青藏高原的自然物象中领略到生命的高亢之境;韩东的《奇迹》叙述生活日常中的各种事件,从容不迫,富于洞察,具有感人的力量;路也的《天空下》保持了她诗歌写作的稳定性和高质量,比以前更加自信;臧棣的《诗歌植物学》是诗歌史上罕见的集中书写植物的诗集,既是对各种“花花草草”的具体描述,也是诗人自己的情感表达和认知发现,可以说构成了一种“物象诗学”。




树才认为韩东获奖实至名归,“无论是从作品的分量,还是从写作资历和影响力来看,韩东均应排在首位,评委们对韩东的写作有一致的认可和钦佩。如果说韩东过去的诗歌幽默中不乏尖锐,《奇迹》则显示出岁月带给他的温暖与透彻。韩东开始写诗时正值朦胧诗的兴盛期,但他有别于朦胧诗人刻意寻找各种惊心动魄的比喻意象的执着,更愿意用平实简朴的口语,去发现和挖掘中国人生活中的心理反应和精神结构,韩东对生活事件有一种小说家的敏锐,他的独特性正是基于他生命个性的创造力。”

而臧棣的诗,分析的认知力与天真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为当代诗歌创作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路径。“臧棣的诗比较难懂,他是用一种分析性的语言来抒情,有些词汇和句式是散文的甚至论文式的,但他化用得很好。臧棣非常关注语言本身的运动,词语就像一群鱼游弋在他的诗句的池塘里,你不知道它们要游向哪里。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

对于两位诗歌老将的获奖,树才的看法是,“韩东的诗早有公论和定评,臧棣的诗是作为一种探索成果加以肯定。”

散文杂文聚焦自然书写、

历史叙述与乡土关怀


江苏两位地方作家庞余亮、周荣池入围了本届鲁奖散文杂文奖提名名单,庞余亮的《小先生》最终斩获大奖。

散文杂文奖评委、苏州大学教授房伟谈到,自然书写、历史叙述与乡土关怀是本次参评作品体现出的三大趋势。参评作品或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笔触涉及牧场森林、高山大海、草原大湖,关注草木鱼虫乃至自然万物,也将目光投向非遗保护和民间工艺;或涉及各历史时期与地域,眼界开阔、风格各异,将复杂的史料与散文杂文独特的文学性相结合,强调以历史情境烛照文化心灵;或追索故乡回忆,审视乡土现实,关心乡村教育,思考乡土现代化,将个人生命情感融汇于山河故人的独特体验中,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参评作品还体现出艺术性的提高与文体的创新,或继承文章学传统、致敬古典文化,或拓展文体疆界、吸纳其他文体特质,表现出近些年来散文杂文作家在艺术上卓有成效的探索。

房伟认为,庞余亮的《小先生》是一部面向乡村教育的优秀散文集,也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散文创新之作。“它跨越散文边界,以散文笔法结合儿童化视角,写乡村教育的记忆往事。作家的语言清新细腻,细节丰富饱满,既有精细的白描,又有儿童文学的天真趣味,将回忆中的乡村青年教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化作意兴盎然的笔触,那些美丽的豌豆花,跳大绳的女孩,奔跑的兔子和黑狗,飞跃的纸飞机,还有那些教学中发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趣事,都化为了真善美的涓涓细流。‘小先生’既是中国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化身,让成年人为此动容,也感动着无数的儿童读者,对塑造新时代的教育伦理、奉献精神,都有着积极意义。”

《小先生》 
庞余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学评论强调时代性

关注新时代以来的新变化


文学理论评论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刘大先表示,本届鲁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的评选标准还是较为明确的,就是强调时代性,“关注新时代以来,生活以及文学之间发生的新变化”。

在他看来,五部获奖作品都各有特色和优点:“郜元宝的《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是一个细读的文本,这种细读并不是新批评意义上的细读,而是将文本放在广阔的社会史视野中进行细读。张学昕的《中国当代小说八论》选取了八位当代成就斐然的作家,文本分析细腻、论述中正平和,从中也能看出作家作品论这种文体在当代文学经典化道路上仍可以发挥自身的功能。杨庆祥的《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聚焦新兴的文学现象,比如青年写作、新南方写作、人工智能写作等,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探索前沿的勇气,同时对批评文体本身进行了创新的尝试。张莉的《小说风景》以文学性为本位,选择了当代小说中的代表性篇目进行重读,在中国百年文学史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文本探秘之旅和文学审美之旅,同时隐含了一个彰而不显的性别视角,文风通俗易懂。”

对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的《批评的返场》,刘大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批评的返场》是一部比较有特色的文集,何平试图重建对话和行动的文学,显示出一种介入性和实践性的批评魅力。这部文集是介入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的,既有总体思潮的概括与总结,也有具体作家作品的鉴赏和剖析,最难能可贵的是何平深入到文学的现场,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当代文学的版图和建设中。因为何平长期主持着《花城》杂志的文学栏目,实际上创造性地将文学批评落实到具体刊物的栏目设计当中。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先锋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文学不死的象征。”



江苏文学一直有着较强的理论批评传统,本次文学理论评论奖入围的十部作品中,还有王彬彬《八论高晓声》和吴俊《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两部来自江苏。“《八论高晓声》非常细致,可读性很强。《当代文学的转型与新创——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史观察》也是站在理论的前沿。但评奖没有办法,名额有限,同时也要考虑综合因素。”刘大先说。

小说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中占比较重的文体,此次获奖的大部分也都是小说评论,是否由此能够看出当前其他文体研究的劲头不足?对此,刘大先表示,小说是现当代文学题材门类当中最强势的文体,接受度比较高,读者容易介入,戏剧或报告文学等其他文体的受众面和传播度没有那么广,“其实相关的批评研究也很多,也有一些成果,并不能说势头不足。”

译本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是最为看重的标准


文学翻译奖由许小凡译《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杨铁军译《奥麦罗斯》、陈方译《我的孩子们》、竺祖慈译《小说周边》、薛庆国译《风的作品之目录》获得。

文学翻译奖评委、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许金龙表示,名家名作名译以及译本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是评委们最为看重的标准。入围提名的十部作品均为非常优秀的文学译本,最终选定的五部获奖作品,是全体评委在综合考虑文类、语种、翻译质量、译者年龄等诸多因素之后,才艰难作出决定的。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文学、诗歌、散文这四大文类,涵盖英语、俄语、阿拉伯语和日语这四个语种,获奖者年龄兼顾老中青三代译者。

同为日本文学翻译者,许金龙对竺祖慈翻译的《小说周边》给予了高度评价。无论是译本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还是译者对于中日古典文化以及对作者心境的把握,都达到了很高境界:“藤泽周平是一位命运坎坷的作家,早年接连重病、失业、丧妻,这些人生际遇使其散文作品中散逸出淡淡的哀愁,自幼熟读唐诗宋词的经历,让他体味到语言所达到的巧致、洗练的最高境地,这也逐渐升华并内化为藤泽周平的审美取向乃至审美标准,其作品因而显现出一种特别的质地:精准的文字、隽永的文体、清新的氛围、隐而不显的哲理。尤其是获奖作品《小说周边》,更是很好地传承并体现了日本散文传统:淡雅、恬适以及淡淡的哀愁。”

《小说周边》

藤泽周平 著   竺祖慈 译

译林出版社

许金龙进而举例,在《小说周边》里,作者每天上午要去喝咖啡,这咖啡店铺的日语原文为“喫茶店”,译者竺祖慈并没有按照惯例将其译成“咖啡馆”,而是翻译为“吃茶店”。就这一个词语的翻译便让评委们赞叹不已,“藤泽周平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敬仰,而‘吃茶’这个词语是经日本遣唐使由唐朝传入日本,日本文化中‘吃茶’的仪式也延续至今,足见译者对于中日传统文化了解之精深。”

中篇明显更倾向有时代感、

有大局观的作品


中篇小说奖评委、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表示,这次获中篇小说奖的王松、王凯、艾伟、索南才让、葛亮等5位作家,分布于不同年龄段,有些是写作多年的成熟作家,有些是刚刚起步的青年作家,有专业作家,也有军人和自由职业者,各方面都具代表性。尤其是葛亮,作为第一位得奖的香港作家,可谓是本届一大亮点。

说到获奖作品在题材和写作上的趋势或者特点时,谢有顺表示,评奖虽无一定之规,但这次明显更倾向有时代感、有大局观的作品。对文字细节也更为注意。可见,作家如果要参评国家的这些奖项,不能只琢磨自己的艺术趣味,还要倾听现实的声音,对时代性的命题也要有回应。“小情调、小趣味的写作很难再感动评委了,大家还是希望在获奖作品中碰到一些有重量的话题、有使命感的思索。当然,如果纯属个人写作,不参评奖项,作家大可自由书写、自由发挥。”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青年实力派作家孙频的《骑白马者》入围了中篇小说奖提名名单,遗憾最终未能获奖。谢有顺直言,这也是他做这届鲁奖评委最大的遗憾之一:“孙频这些年状态非常好,尤其在中篇小说创作上用力尤深,佳作不断,是中国文坛不可忽略的尖锐存在。她有四部作品参评,评委最终留下《骑白马者》往前走。在我看来,孙频的《骑白马者》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我’独自一人游荡于山林之间,寻找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这不是在找别人,而是在找自己。山林洗去了‘我’身上那些曾经绚烂的欲望,留下一种水落石出的洁净。这种博物志般的美学书写,有着对自然万物的深情挚爱,也贯注着对意义世界的诗性探寻,它既是一个能够抚慰和疗愈现代人精神疲惫的乌托邦,也是关于历史追问和现实省思的双重隐喻。”

“开始大家都觉得她得奖是理所当然的,”谢有顺说,“很多评委都赞赏孙频的才华。但评奖常常是一个平衡、妥协和遗憾的事件。获奖有各种理由,不获奖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些细小的原因。但获不获奖,孙频都是优秀的作家,她的写作实绩已获得评委们的公认。”

短篇小说题材多样,

年轻一代大步登上文坛

获得短篇小说奖的五部作品,来自三位60后男作家、两位80后女作家。

短篇小说奖评委、《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表示,这些作品或处理历史风云中一段极具体的个体经验,或写荒漠严酷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或对人性进行深度探测,或写戍边官兵的艰困危险,或写复杂的情感和生命体验,内容涉及历史、自然、边疆、乡村、都市情感等,呈现了当下短篇小说创作题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优秀的短篇小说往往能够一眼辨出。总体而言,获奖的五部作品,题材本身有重大的面向,在技术层面有创新和复杂性,且文字都极具吸引力。”

短篇小说一直是江苏作家的传统优势项目,毕飞宇、苏童、范小青、鲁敏、朱辉等都曾获鲁奖短篇小说奖。苏州作家朱文颖的《分夜钟》入围了提名名单,遗憾未能“再进一步”。对此,刘琼表示,朱文颖是一个非常有艺术追求的作家,小说具有鲜明的苏派风格,而且文字非常漂亮,作品《分夜钟》意味深长,“但评奖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评委要综合考量,不得不做出选择。”

评 委


谢有顺

刘琼

树才

房伟

刘大先

许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