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运河文学”的探寻之旅

(2020-09-07 09:18) 5976427

   ——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大运河文化主题创作实践活动纪实

  

  悠悠大运河,绵延三千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相关要求,积极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京杭大运河深厚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作家的交流与互动,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大运河文化主题创作实践活动于827日至93日举行,四十多位作家在为期8天的时间里,行程跨越江苏、浙江两省八市,充分感受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完成了一场“新大运河文学”书写路径的探寻之行。

  启动仪式在徐州举行 三省一市四十多位作家参加

  827日,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徐州举行。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臧军,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许春樵,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汪兴国,一级巡视员王朔,徐州市副市长李燕,市委副秘书长岳敢,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雪春,徐州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市作协主席张新科,以及三省一市40多位作家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王朔主持。

  

  (左起)许春樵、王伟、臧军、汪兴国共同启动实践活动

  李燕、王伟、臧军、许春樵、汪兴国分别讲话,表达了对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合作成果的肯定和对此次采访活动的期许。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杰作为作家们做《大运河、大运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带》专题辅导。汪兴国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对于有志于书写大运河的作家,应当深入研究大运河的历史,熟悉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关注生活在运河旁的人们,同时坚持个人的艺术个性和艺术追求,绘就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运河画卷,将大运河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的共生精神展现给全世界。

  跨越两省八市 行程千多公里

  

  在皂河闸

  启动仪式翌日,采访团成员开赴异地。苏北运河是我国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的交通大动脉,也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皂河闸位于宿迁市皂河镇,风景秀丽的骆马湖畔,是苏北运河的重要闸口。在皂河闸,作家们刚好看到开闸、放水、过船的全过程,通过古今对照,对河闸的运行机制有了切身的体验,纷纷表示这是难得的创作经验。

  

  在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在淮安,作家们参观了里运河文化长廊、漕运博物馆、淮安府署、北门桥、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等地。淮安自东晋建立郡治以来,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为地处运河中段的淮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而成为苏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并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线上四大都市,在明代即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洲”之美誉。通过实地走访,作家们对淮安过去“南船北马 舍舟登陆”的繁华景象进行了回顾,历史的气息从清江浦的河道中铺面而来。

  

  在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扬州作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作家参观了中国大运河在建博物馆,该博物馆集文物保护、科研、展览、体验为一体的现代性博物馆,其外形似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舰,象征着大运河上川流不息的船舶。镇江的西津渡和京口闸遗址,也给作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京口闸的发现说明我国古代建筑和治水工程技术具备相当高的水平,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聪明才智,具备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参观位于杭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苏州,作家们行走在大运河的古纤道上,仿佛能听到古时纤夫的号子声,行船往来的桨橹声,小贩云集的吆喝声。位于杭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研究运河文化资料,反映和展现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是国内第一家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及至参观博物馆时,苏浙范围内的运河图已经镌刻在作家们的心中,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与博物馆中所展示的内容相互重叠,让作家们对运河的历史人文有了整体的、全面的、体验式的了解。

  总结交流会在杭州举行 探讨“新大运河文学”书写路径

  93日上午,结束了一周的行程,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大运河文化主题创作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会在杭州举行。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臧军,安徽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林勇分别进行讲话,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汪政做活动总结。孙志保、张秀云、走走、苏德、修白、赖尔、张巧慧、蒋话8位作家代表进行发言。

  

  总结交流会现场

  作家们表示,此次采访活动让大家贴近运河、感受运河,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去理解它的流转变迁,去感知它的伟大坚忍,大运河不仅仅是有着重要历史贡献的河流,也是代表中华民族劳动智慧的河流,更是一条今时今日依然造福国家民族的河流。此次采访活动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认知,积累了素材,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苏州、嘉兴、杭州,这一个个运河流经的城市,都留在作家们的记忆中,成为滋养创作的源泉与养分。作家们表示将以此次采访为契机、为出发点,更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建基于这种文化的丰富而生动的现实,书写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作品。

  汪政在总结讲话中号召作家们要在传统之上创作出“新大运河文学”。汪政认为,“新大运河文学”与传统大运河文学的区别在于,新大运河文学展现出的大运河既是历史的运河,更应该是文学的运河;既要书写过去的运河,更要书写今天的运河;作家们要运用多种风格表现大运河,改变当下过多的纪实,发挥想象与虚构的文学功能;作家们要高扬主体精神,将他者的运河转变为个体的运河,写出自己的个性;要拓宽对运河的理解,将线性的运河扩展为网状的运河,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写出大运河精神的丰富性和辐射性。汪政的总结讲话,为新时代大运河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和方式,给予现场作家们以深深的启发和思考。(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