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飞飞:守望文字的田野 ——我与《歌风台》

(2024-04-23 16:17) 5997586
  

  时光如过隙白驹,转眼就到了2024年。龙年岁首,又恰逢《歌风台》杂志出刊百期,在这个风冷雪寒的冬夜,回首与《歌风台》结缘十几年以来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作为《歌风台》的忠实读者和写作者,在《歌风台》这片文字的田野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耕耘着,有心血的付出,有汗水的挥洒,也有收获的喜悦。所有的努力和坚持、关怀和鼓励都是那么刻骨难忘,此刻提笔写出,内心涌动着阵阵暖流。

  《歌风台》在2007年6月创刊时,我还是一名乡镇小学的语文老师,也是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课务之外的时间就爱在办公室看书,或趴在电脑前码字。那几年教师工资时常拖欠,日子过得清贫,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经常利用职务之便,把学校订阅的《沛县日报》、《都市晨报》以及教育教学方面的报刊杂志拿来看,感觉上面的副刊编得不错,也试着写一些自己的生活散记和教育随感去投稿,以此来排遣苦闷生活的压力。偶尔也有被选用的小小惊喜,算是求得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吧。

  平时生活太拮据,没钱给幼小的女儿买课外读物,一到周末就带着她骑行几十里路来到县城的图书馆看书,一待就是一天。也就是这么偶然的一次在阅览室的报架上看到了《歌风台》杂志,从此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杂志栏目的内容分为四大块:“小说天地”、“散文世界”、“诗歌舞台”和“古韵新声”。当我翻看那一篇篇小说时, 情不自禁地被文中新颖的立意、巧妙的构思、精练的文字所吸引,散文和诗歌则都饱含着浓浓的苏北乡土味,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因此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作家的名字。由于《歌风台》是双月刊,每隔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刊物。它成了我的心头所好,每次去图书馆就特别期待能看到新的一期。有了初恋般的情愫,就有了以后的期期见面。从《歌风台》,我读到朱广海、宋传恩、杨林静、白丁、刘学安、丁可、吴广川、黑马、如月等一批大沛名家的好作品,感受到了沛县文学的魅力,使原本生活圈子狭小的我,觉得《歌风台》就是最贴近我生活的文学刊物。那些文字的力量和朴素的文风改变了我寂寥忧郁的心情,成了我尽情吮吸的精神养料和面对困境燃起希望的支撑。

  后来读得作品多了,也按耐不住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萌生了给《歌风台》投稿的想法,把平时对生活的感悟码成文字,陆续发到了它的投稿邮箱里。虽然投出去的稿件一直都石沉大海,但觉得自己也就是一个无名小作者而已,确实没报多大期望。

  我的第一篇“豆腐块”在《歌风台》的角落里出现,已是到了2010年春。那天,我下课刚走进办公室,手机突然响了。因为与外界联系少,陌生电话本不想接的,当时莫名地很自然就接了。通话后才知道是《歌风台》的执行主编宋传恩老师,他问我是不是张寨小学的郁飞飞老师,我很愕然也有些受宠若惊,嗯了一声后半天没反应过来。他说我给《歌风台》投了好多篇文章都收到了,写的不错,这一期先刊发我的第一篇散文《我的民工哥》,其它作品会陆续选用的。因为我投稿时没留下联系方式,找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到我的电话,以后会把刊物和稿费邮寄到我单位。这个惊喜来得太突然了,我激动得语无伦次,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宋老师在电话里还鼓励我多读多写,写出身边的小人物,抒发真情实感,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写好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发过来。他那种坦诚谦和、宽厚仁慈、不以人物自居的态度,让我感动不已。十多年过去了,至今他的那一番话语仍在耳边清晰地回响,时时给我温暖地抚慰。毕竟在写作这条路上,宋老师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的良师,在沛县文学界也是个有名望的作家,能亲自给一个身居乡下、素未谋面的年轻作者打电话,给予支持和鼓励,知遇之恩怎能不铭记于心?

  很快我就收到了样刊和稿费,办公室同事们争相翻开还带着墨香的纸页,读着我那篇变成铅字的《我的民工哥》,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说写得真实感人,还有的开起玩笑,咱们学校也出“作家”了。搞得我还挺尴尬,脸红得发烫。

  也许就是《歌风台》给新作者的机会使我增加了自信吧,从那以后,写作的动力更大了。《歌风台》就成了我的半亩方田,在这片文字的田野里,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欢愉与喜好。《七月的雨》、《归宿》、《家有懒夫》、《回家过年》、《火车情缘》、《藏在心底的爱、》《苦读时光》、《爱心树叶》、《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女》……只要是生活中的一点点感悟,一触即发就会倾注笔端,在文字的长河里汩汩流淌。

  不久,我也加入了《歌风台》成立的文学创作团。文学创作团由时任沛县副县长兼《歌风台》主编的朱广海老师任团长,宋传恩老师任副团长,这一支创作队伍的成员正是在《歌风台》留下一篇篇经典名篇的沛县文学名家。两位领导经常组织创作团成员开展文学采风活动和写作交流座谈,我也以作者的身份参与活动,才有幸面对面见到德高望重的朱团长和宋老师。朱团长气质儒雅,性情温和,讲话时学识渊博、谈吐睿智干练,很有亲和力。宋老师身材瘦高,在大家面前显得玉树临风,对待我们特别诚挚豁达,谦谦君子的形象。在活动中,我也结识了在《歌风台》的作品中记住名字却未曾见过的文学大咖们。与这些有理想有情怀的文朋诗友们一起沿南水北调东线的运河工程行走,赴中煤集团了解煤矿企业创新发展,深入沛县乡镇看美丽新农村建设,参观大沙河两岸治理感受瓜甜果香……每次活动都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在互相交流总结中,我备受鼓舞,将所见所想写成一篇篇文字,以散文的形式呈现在《歌风台》上。打开存留的一份份样刊,《夏访魏庙》、《湿地苇林》、《四月,我们相约牛蒡小镇》、《红色情怀、温暖寒冬》、《生态农田美,稻虾大米香》、《一“疫”孤行,有家不回》、《总有一束光,会为你而来》、《潘刘庄的红色文化》、《寻一株风信子》、《走进官庄》……重读这些为之付出心血的文字,如同抚摸沉甸甸的稻穗,内心充盈着满足和欣慰。

  这些年,《歌风台》有了美丽的蝶变。扩大了版面,封面文雅大气,印刷精致;栏目板块做了调整,在原来老牌栏目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品牌栏目——《河湖文化》、《汉风流韵》、《世间众相》、《小沛名家》、《名家名作》、《文心物语》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可圈可点。这些栏目的策划和选稿背后有朱团长、宋老师及编委们默默地辛勤付出。在2018年江苏省150多家文学期刊的评比中,《歌风台》榜上有名,且遥遥领先,这在县一级的纯文学期刊中算是佼佼者了,令广大读者赞叹不已,给沛县文学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歌风台》成了宣传沛县文学艺术的一张名片。

  这些年,文学创作团队伍也日益壮大,成员已有数百人之多。从《歌风台》走出了许多作家、诗人、戏剧和音乐创作人,30多位加入了国家作协和煤炭部作协,80多位成为了省作协会员,这个数量在全国其它县城真的是寥若晨星呀。正是有了这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和近百人的作家群,才有了沛县文学与艺术的繁荣景象。这些前辈和诗友的性格、经历、写作风格各不相同,我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博学、谦逊、执着和踏实的品性,得以受用,得以自省。我常常尊敬地对他们说,我能成为最忠诚的“歌”粉,都是老师们的优秀作品和人格魅力所吸引的。

  俗话说得好,与勤奋积极的人在一起,你就不会懒惰消沉。

  记得有一次跟着小说家白丁老师去河口采访一位乡镇女企业家,当时他在完成一部有关乡村振兴题材的长篇小说,去寻找一些这方面的素材。在女企业家的办公室,白老师一边专注听女主人谈创业经历,一边在随身带着的笔记本上做详细地记录。还去了工厂里参观了解,走进每一个车间,都会和工人深入地交流,谦逊诚恳低调,一点都没有大作家的架子。回去的路上他对我说,为了写好这部小说,除了每天需要静下心阅读大量的书刊报纸之外,这样溜乡串村地跑着采访村民、乡干部,次数多得数不清,经常会有不经意的收获。这让我肃然起敬,这种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不是我该学习的榜样吗?和才华横溢、灵魂纯净的人交流碰撞,我也满载收获呀。

  我平时比较喜欢户外旅行,有时候出门次数多了,心就浮躁,爱在朋友圈发发图片显摆一下。白丁老师偶尔会在下面留言敲打一下,该收收心了,跑时间长了静不下心来读书和写作了。我看了也突然为自己缺乏自律而羞愧,赶紧回复他,回来就好好闭关写文。他笑着回应,必须做到吆,一个月能完成一篇有质量的文章吗。哈哈,在文学的路上,有这样的良师益友,时刻鞭挞着你,影响着你,何其幸甚。

  同样激励我的还有微山湖畔的湖西农场作家葛宇,在创作团的女作家里她是比较出色的散文高手。有缘在采风活动中认识,我们一见如故,她年长我几岁,对人很坦诚实在。她的家在微山湖边的一个村庄,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周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风景很治愈的僻静乡野。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期,我经常去葛宇姐那里待上半下午,倾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她总是温柔耐心地抚慰,高兴着我的快乐,忧伤着我的难过,让我感受到姐姐般的关怀和信任。河堤、树林、田野都留下我们携手漫步的足迹,时而探讨写作过程中的迷茫,时而沟通调整文章思路的办法,言不尽意,说不完的话题。她一直鼓励我把父母的坎坷经历写出来,还原本真,传达对人生的思考。如果我的文章发表了,她会真心地祝福我,从没有文人相轻的那种自私和嫉妒。

  最难忘的一次是2013年冬天,我的一篇小文《又见苇林》在沛县日报副刊发表了,她看到了之后开心地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报喜,并细心地把样报保存好了一份,让我有空去拿,我当时既激动又感动。第二天下午我和骑友顺着运河大堤骑行锻炼,傍晚路过她的村庄打算拿了报纸再回家。村子没有多少住户,她家在村东头的路边,门口很空旷清冷。远远就看到,深灰色的夜幕下,她家大门东边的窗户下台灯亮着,照着葛宇姐熟悉的身影,趴在桌上写着什么,孤单又专注。我轻轻地敲了一下窗户,带骑友走进屋,听到脚步声,她才有反应,抬头放下手中的笔,搓搓僵硬的手,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我握住她粗糙冰凉的双手,翻看着那十几页的手写稿 ,密密麻麻的字迹,一行一行深深触动了我。我骑友环视着葛宇姐屋里斑驳的墙壁,简陋的陈设,指着屋北那整整一面墙的书籍,禁不住竖起大拇指,不停地赞叹:搞文学真不容易呀,这是你的精神财富,值得敬佩!葛宇姐淡然一笑,干农活劳累之余最大的放松和幸福就是读读这些书,白天发生点事,有感触有灵感,晚上就必须写下来,多少年写习惯了。人这一辈子,总得有所追求,日子才不会荒废。朴素平淡的一句话分明让我看到了一个作家对文学的执着坚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没有她这样的作家忠诚热爱着这片“冷摊”,中国文化的薪火又何以代代相传?

  挥手告别,我骑行在黑漆漆的乡村路上,回头看一眼葛宇姐家窗口的那一束灯光,想起之前每当我遇到写作瓶颈苦恼时她鼓励我的话语,内心突然变得无比坚定和温暖,感觉前面的路也亮堂了起来……

  还有张雅、张涛、王芳、李艳丽、石再丽、欧阳榕儿等等许多因文学而有缘走到一起的女作者朋友,更多感人的故事说不完,在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这些年,与这些兰心蕙质、聪慧有趣的姐妹们共同耕耘着《歌风台》这片田野。我们封装杂志,聚会清茗,采风座谈,把《歌风台》当成了娘家,一起分享读书写作酸甜苦辣的感慨,倾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一切的痛点泪点笑点,在互相温暖和拥抱中皆成美好。

  期待未来的日子里,《歌风台》依然是我们永不打烊的精神驿站,我们会继续守望这片文字的田野。也祝愿《歌风台》越办越好,永远生机勃勃,收获更多沉甸甸的果实。

  郁飞飞,笔名:山水,祖籍江苏沛县,七十年代出生于新疆大漠,现居徐州。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徐州市作协会员,徐州市散文学会会员。自幼爱好写作,曾先后在《阅读》《徐州日报》《都市晨报》《扬子晚报》《莫愁》《江苏教育报》《中国火炬》《库尔勒晚报》等刊发散文作品六十余篇,曾获徐州《都市晨报》文学奖、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专栏作者等殊荣,江苏省文学院第五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载《歌风台》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