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祁巷村的乡贤们

来源:《泰州晚报》 (2024-01-25 09:38) 5994698

  1

  仿佛是一眨眼的工夫,新年来到了眼前。时间的列车呼啸着驶入寒冬腊月,也把“全国文明村”、“江苏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泰兴市祁巷村揽入了喜气盈门的怀抱:做馒头的、磨豆腐的、杀年猪的、买灯笼的、置年货的,天气虽寒,因为此起彼伏的笑声,农家小院却是温暖如春。作为乡贤之一的余松山此刻正在埋头筹备全村万人过大年活动,用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独特风俗,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来祁巷过年:百人圆桌年夜饭、打囤子、除夕迎财神、燃放二踢脚、成群结队拜大年……

  老余原是泰兴市黄桥镇文化站站长,退休之后被祁巷村“抢”了过来,担任村农民艺术团的导演兼编剧。2019年,祁巷村首届农民村晚的剧本创作、舞台设计、演员排练全部由他一手操办。那一年的村大会堂挤满了老老少少的村民,看着舞台上大叔大婶和帅哥美女们一起表演的文艺节目,村民们笑得前仰后合。

  祁巷的美食很有名气,油挞烧饼,荞麦扁团,野菜圆子……都是充满乡愁的妈妈的味道。祁巷八大碗的菜名就是由老余钻研了祁巷的历史,结合淮扬菜的精髓要义取的。在农家乐餐馆,红烧肉叫东坡鸳鸯红,老母鸡汤叫菊园飞凤汤,镀上了一层文化的光泽。祁巷村村歌《美丽祁巷》参加全国村歌大赛,获得了二等奖。歌词也是老余写的:沃野锦绣簇拥美丽祁巷,南湖碧波滋润绿色希望,粉墙黛瓦,小楼画窗,家家笑声朗……

  像老余这样的乡贤在祁巷有近百人,年龄都在60岁左右。怀着为祁巷富强、实现晚年人生价值的共同目标,乡贤们走到了一起。在祁巷村一、二、三产业上下游的全链条上,驻守着文化、旅游、教育、卫生、体育、医疗、传媒、安全、质监、管理、财务等各类专业的乡贤们。他们之中,有的长于课程设计,有的长于财务管理,有的长于餐饮创新,有的长于产品销售。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金辰农业科技公司为每个乡贤安排了宿舍。而在2001年,作为乡贤的丁国寿等人当时每天清晨要从县城的家里赶往祁巷,晚上再从祁巷返回县城。他们虽说不坐班,但脑子里想的都是祁巷的事。

  去年12月18日,一场大雪飘扬而下,这是近几年难得的好雪。乡贤夏锦阳一大早从泰兴家中赶到祁巷,与金辰公司董事长、乡贤理事会会长丁其全和公司副总经理周红讨论2024年工作的思路。在漫漫大雪中望着波平如镜的河面,丁其全说,该开捕菊花港、大寨港、秀才港放养的各色鱼类了,早一点分类归拢好,准备分鱼过年!

  雪在纷纷扬扬地下着,乡贤们一个也没闲着。坐在祁巷轩的屋子里,周红正在电脑上修改润色各个场馆的导游词,同时考虑怎样把从地里采挖上来的香荷芋脱皮入库,冷藏保鲜。作为泰兴市教育局派驻到祁巷村中小学社会实践中心的联络员,今年到了退休年龄的夏锦阳,则正在准备参加泰州市旅游协会年终座谈会的汇报材料。

  2

  如果不到祁巷“上班”,周红会把买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各种家务全部包干。自从来到祁巷,家里成了旅馆,公司有重要工作,几天不回家也是常事。某天夜里,她在祁巷开完会开车回县城的家,前面是一辆正在十字路口等绿灯的大货车,尾灯被污泥遮得严严实实。当通行的绿灯亮起,货车刚一启动,周红的小车便径直撞了过去,当她看清前面是一辆“庞然大物”时,惊出一身冷汗。先生从此叫她天晚了就住祁巷。

  像周红一样,乡贤们到祁巷不是来享清福的,而是依凭着自己的专业和经验,来奋发工作的。

  今年60岁的老夏,身高近一米九,原是泰兴中学的体育老师,也是写作高手。2014年,他从泰兴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的岗位被委派到祁巷兼任联络员。他说,“我们来到祁巷,首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越俎代庖。我们属于以主人翁精神做好配角,不能发号施令,干扰大局。”如何保证泰州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的课程开发质量、课程落实质量和课程评价质量,是老夏深度思考的问题。老夏到了祁巷,经过考察调研,结合全国综合实践基地的发展状况,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部、高中部四个学段编写了江苏省社会实践课程指南,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泰兴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的指导意见》。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深入,以及对祁巷这片热土的熟悉和了解,他自然而然地把滚烫的情感倾注了进去。祁巷已成为他离开一天就想念的第二故乡。

  最近十年来,祁巷村的农副产品注册的商标和品牌数量爆炸式增长。仅以酒为例,就有文江醇、西林酿、小南湖特供、小南湖葡萄酒4种。此外,还有祁巷香荷芋、林下生态鸡、绿壳鸡蛋、菊花港鲢鱼、祁巷小杂粮、中国最大的黄桥涨烧饼、祁巷葡萄、祁巷火龙果……总计近百种。祁巷香荷芋还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芋头烧肉、全家福两个菜肴占据江苏省100个地标美食榜单中的两席。每当细数这些亲手培育打造的一个个闪亮品牌,丁其全就像说起自己出息了的孩子,脸上充满自豪。

  去年12月15日,阴冷的天下了薄薄的浅雪。由于大门没关严,一批叽叽喳喳的麻雀飞进了村大会堂,而第二天客户就要使用这里的场地。如何把这些小东西请出去,不让它们的叫声影响会场秩序,是摆在乡贤刘银花面前的一个不大也不小的事儿。任凭大家挥舞网兜和竹竿驱赶,麻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就是不走。有人建议用放音乐的柔性方式试试,果然,麻雀不喜爱音乐,全都飞走了。

  刘银花由此感慨,创新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她从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在幼儿园和教育主管部门分别从事过幼儿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到了祁巷,由她主理当地幼儿教培课程设计、管理和运营,她把祁巷村的古巷、街道、民居、河流、花草、果园、农田等蓬勃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厚的人文景观融入自己灵秀热爱的内心,把平原乡村的寻常之美再造成多姿多彩的教育场景,酝酿生发出独具匠心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让美育之花在幼儿的心中绽放。

  今年70岁的丁其全是乡贤的主心骨,他从机关部门的领导岗位退休后,回到老家任村里金辰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他下定决心通过产业发展改变祁巷一穷二白的面貌。他深深知道,人才是祁巷最宝贵的财富。虽然有大学生到村里工作,但数量不多,有的来了也不安心,安家落户矢志创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发挥已经退休或者还在工作岗位上的祁巷人乃至外乡人的聪明才智,才能支撑起全村高效农业、旅游业、教育行业的迅猛发展。平时他就通过多种方式接触和关注乡贤们,一旦有人到了即将退休的时间窗口,他便抛出橄榄枝,征求对方是否愿意来祁巷焕发事业第二春。来到祁巷的乡贤们,有的是敬佩丁其全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幸福的人格魅力,有的人则是被先前已来祁巷的乡贤影响和吸引过来的。乡贤与乡贤之间的友谊和活力,感染了质朴的村民特别是年轻人,使祁巷沉寂多年的面貌焕然一新。

  村党委书记丁雪其说,乡贤给祁巷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村级治理、精神文明和全体村民的蓬勃朝气,启发和丰富了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工作理念,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和思路。在丁其全的倡议下,乡贤理事会成立了大病救助基金,接受乡贤和社会各界捐款近20万元,给生大病的村民筑起了一道温暖的堤坝,村里不再发生因病返贫现象。基金会还规定,对不孝顺老人的人、赌博吵架的人,不予救助,为村级社会治理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019年,乡贤们深入各家各户调查研究每个家庭的精神基因和现实境况后,与每家主人磋商,提炼整理出简明扼要、朗朗上口的“佤的家训家风”,写在铭牌上,贴在家门口。“做老实人,做诚信人,做善良人”“忠孝并举,励志自强”“人和方可亲,家和万事兴”“正直善良,磊落坦荡”“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些金子般的思想语言,对村民积极的一面是鼓励和引导,对消极的一面是约束和警醒。

  3

  公司的员工对丁其全既敬又畏。敬的是他古道热肠,急公好义,喜欢帮危济困,员工有了孩子入学、家人生病、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等难处,找到他,他定会一帮到底。畏的是他脾气急躁,有时让人下不了台面。但每一个人都深知,他是刀子嘴豆腐心,对事不对人,今天批评了你,第二天照样若无其事,与你有说有笑。近几年,祁巷村有4名年轻人被提拔到其他村和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其中有人就被他多次批评过,虽然有点难堪,但事后没有人说他不好。夏锦阳实话实说:老丁之所以发出高频音量的批评,常常是因下属工作上的缺点影响了大局而着急。他性子急,办事要求既快又好,叫他温文尔雅、轻言细语地指出问题,他做不到。这种批评,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其实是略显苦味的宝贵营养,对事业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所有来到祁巷的乡贤们,各有各的个性,有人温和、有人急躁、有人快人快语、有人沉稳内敛,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勤于思考、善于表达、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职业操守好、不会混日子、不说恭维话。曾有乡贤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实践课程设置、安全保障和员工素质提升等问题跟丁其全推心置腹地交流过,也有人为某项工作与丁其全脸红脖子粗,对此丁其全认为,“乡贤提批评意见的出发点是为了祁巷好,这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良风尚,我们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为人处世,发展事业,一定要胸怀宽广,有容人之量,由争执达成的一致意见最有含金量,具有科学的意义,非常宝贵啊。”

  《美丽祁巷》杂志主编丁国寿是祁巷村由弱到强、由穷变富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早在2011年,他从中学校长岗位退休后,便被请到了祁巷。那时,丁雪其是村委会主任。村里没有办公室,开会研究工作都在丁雪其家里。整治环境、疏浚河道、修桥铺路、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开挖小南湖发展旅游业等一个个重大议题,都是在丁雪其家里研究决定的。村里的会议都有认真详细的记录,而记录员正是丁国寿。

  2014年,祁巷村举办大型灯会,这是兴办旅游的第一枪,目的是打响祁巷的知名度。这一创意正是丁国寿与丁其全、丁雪其闲聊时碰撞出来的。后来,抓住教育部提倡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劳动技能的机遇,泰兴市教育局、祁巷村和金辰公司三家合作,建设1.0版的泰兴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全市十三所中小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祁巷村的社会实践教育产业迎来迅猛发展。

  丁国寿是栽培芋头的高手。在千亩香荷芋基地建设中,他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芋头旱不得,涝不得,有机肥料只认草木灰、鸡粪、兔肥、猪肥。芋头实行一年一换的土地轮作,不能盯住一块田地永久不变地种下去,否则芋头长不大。到了六七月份,芋头的茎叶开始蓬勃向上,压荷就要紧跟而来。芋头根部会分岔出点点绿芽和细枝蔓叶,如任其疯长,会吸走芋头主杆茎叶的肥力,而且不长芋头。所谓压荷就是把芋头根部的枝叶铲除,覆盖上泥土,把它转化为芋头生长的绿色肥料。夏天气温高,芋头的叶片像荷花叶片肥硕,压荷的农人躬身其中,在机耕大道上是根本看不见人影的。为防止闷热中暑,负责巡视工作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大声呼喊农人的名字。芋头从每年三月下种,到十一月收获,历经栽种、培育、施肥、压荷、管护、采挖、贮存、包装、销售近十个环节。

  在祁巷,芋头好比金子。末等的十元钱一斤,最高等级的五十元一斤,一斤芋头大约八九只,划下来五块多钱一只,等于优质苹果的价钱。在芋头的贮存保管上,刚开始没经验,冻烂了很多。经过反复研究探索,在冷冻库以5摄氏度的温度保存口感最佳,一年到头都有芋头吃。

  4

  为调查祁巷村乡村振兴的艰辛历程和巨大变化,笔者二下祁巷,与丁雪其和八九个乡贤面对面倾心交谈,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心跳。乡贤们告诉我,他们到祁巷来,在付出自己辛勤劳动的另一面,也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和成长,这也是人生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周红身上尤其明显。

  2013年3月,45岁的周红来到祁巷,除了会计业务,其他都不懂。她刚刚接手旅游业务时,领导请她拿出某个团队的接待方案。她的头顶嗡的一声:方案?什么叫方案?对人数、接站、送站、行程及参访活动、食宿安排等毫无概念。但周红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很快进入角色,熟悉和精通业务,成为团队中的主力队员。

  当年的祁巷以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业,农家乐业务红火,她先做农家乐会计,空闲时间帮着餐馆端盘子、扫地、抹桌子、开观光车、与经销商谈判、签合同、盘点货物、查对账单……公司所有地板式的岗位,最脏最苦最累最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她都干过。她常常最先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游客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她都用心铭记和揣摩。周红感慨万千:在祁巷奋斗了十多年,我才深深懂得,一个人的成长为什么要从最基层最小的事做起!最基层的人没有依赖心,没有非分之想,从早到晚面对的是层出不穷稀奇古怪的矛盾和困难,只有把它们一个个扎实解决掉,你才能跨越过去。

  周红说,想睡觉的人永远叫不醒,想干事的人终究会成功。没有祁巷这个舞台,我还是一个家庭主妇。

  今年60多岁的丁文彬是土生土长的祁巷人,拉二胡,写剧本,是富有情怀的老文青。几年前,他从初级中学校长岗位退休后,回村担任农民艺术团首任团长。村里建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反诈禁赌会、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农民艺术团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自编自演小品、相声、表演唱等文娱节目,给村民演出,发挥以文化人的教育引导作用。老丁获知村里有个媳妇野蛮打骂老人的情况后,与道德评议会的成员一起登门对其严肃批评教育,这个媳妇诚恳接受了老丁等人的严厉批评,对老人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

  去年,祁巷村一、二、三产业总营收额2.6亿元,比2019年增长32.8%,其中利润1560万元,比2019年增长36.2%。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出租房屋、在公司打工和集体分红,年收入5860万元,比2019年增长18.2%。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等国家级和省市县级荣誉牌匾挂满村两委办公室。丁雪其说,纵向与本村的历史比,祁巷村是发展进步了,但横向与其他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比,祁巷还有不小的差距。如果没有乡贤们的倾情奉献和支持,祁巷村的发展没有这么快,老百姓的生活没有这样好。乡贤们把人生中的丰富经验和才华在祁巷展现,这是祁巷人民的骄傲。

  祁巷村里把乡贤当成荣誉村民,每年召开一次乡贤座谈会,向他们通报村里各项工作以及来年的工作打算,听取大家对产业融合、安全质量、品牌塑造、家风传承、村级治理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丁雪其说,祁巷是乡贤们的乡愁,他们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反哺给了这片土地。希望在这片热土上,天南海北的祁巷乡贤们纷至沓来,干事创业,在乡村振兴中产生更加温暖、持续、强大的能量,这是祁巷村民最大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