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宁军:伊黎河谷好风光

(2023-02-21 10:39) 5981421

                          伊黎河谷好风光

                                                   傅宁军

  瓜果飘香的时候,该是新疆伊黎最美的季节,参加“江苏作家赴中西部深入生活”计划,我穿过大半个中国来到伊宁。这里是伊黎州的首府,南京对口援疆的中心城市,我此行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伊黎河缓缓地流过,孕育着这座花园城市,使之成为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如今有别于古人“车辚辚,马萧萧”,无论通往乌鲁木齐的铁路,还是飞向各地的航班,伊宁都是旅行者心中的福地。天山脚下清风和煦,敞开怀抱迎接着天南海北的人们。

  江苏援疆干部把新疆叫做“第二故乡”。与前几批不同,第十批南京援疆工作组既要规划援疆项目,而且要在伊宁党政机关与重点国企任实职,履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职责。文旅在新疆经济构架中举足轻重,而文旅项目也是伊宁发展的“重头戏”,正是在当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江苏援疆干部不求回报的无私付出和砥砺耕耘。

                           一、“网红打卡地

      喀赞其,伊宁的“网红打卡地”,像南京夫子庙一样,属于非去不可的民俗旅游观光区,已经是新疆文旅的一张新名片。

      那天阳光明婿,我跟随走访伊黎的作家们游览喀赞其。陪同大家的,有南京对口援疆负责人郑晓明,一个稳健而周到的地方官,他兼任伊宁市委副书记,分管文旅工作,对喀赞其今昔如数家珍。

      为什么叫喀赞其?沾了本地作家的光,我赶紧恶补了这个地名的典故。原来,“喀赞”是维吾尔语“锅”的意思。“喀赞其”就是“以铸锅为业的手工业匠人”。早年生活在伊犁州的工匠们,既有汉族工匠手艺,也有当地民族工匠手艺,融汇贯通形成独特的“其”文化。比如以钉马掌为业的“塔克其”,以皮革制造为业的“昆其”,以制鼓为业的“纳格其”,以制作花帽为业的“朵普其”,以制作陶瓷为业的“塔瓦克其”,以制作铁皮桶为业的“切来克其”,各有各的一席之地,给喀赞其积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也许,因为各民族手工匠人的汇聚,使得喀赞其民俗村所有建筑都匠心独运,房屋外墙和门窗被涂上了高饱和的色彩,简洁而明亮,充满令人惊艳的异域风情。无论是摄影师,还是摄影发烧友,公认这里是久负盛名的“民宅博物馆”,只要在街头巷尾转悠,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2020年初,新一批南京援疆干部到任,组长郑晓明兼任市委副书记、副组长孔南洲兼任副市长,他们带领大家分头调研,了解伊宁的长远规划与眼前需求,考察对口援疆的项目,思考如何融入当地发展进程。当伊宁市乃至伊黎州研讨文旅项目时,当地领导发现,郑晓明见解很独特。原来,郑在援疆前是区委宣传部长,又曾任职文旅局多年,是文旅方面的行家。

      此时,喀赞其步行街的提升改造,被列为伊宁的重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由伊宁市市长牵头,但难度较大,而市长负责的事太多,州里决定,把这副担子交给郑晓明,务必要在五一节之前竣工。此时已进入四月份,也就是说,留给郑晓明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了。

      在伊宁文旅集团任副总的傅光俊告诉我,喀赞其原本是个村落,前些年建过一个大门,风吹雨打,砖瓦脱落,曾经砸伤过路人。修修补补不行,干脆推倒重建,可是听说,建筑风格有些不同意见,就请来了地方史专家艾教授,探讨一番,因为喀赞其当初有南疆的匠人,大门就用了绛黄色的南疆风格,而后来族群演变,现在共认的北疆色调应该是“伊黎蓝”。

      重建喀赞其入口的标志,要突出本土特色。郑晓明几乎天天到现场,察看工程进度,发现存在的问题,马上与设计方和施工单位协商。据介绍,这些砖并不是一般砖窑烧出来的,它的颜色和形状比较特别,是维吾尔族工匠用祖传的手艺造出来的工艺砖,砖的造型和贴法都很独特。贴制的过程中,工匠们不用借助电脑绘图,而凭着脑海中构建的画面完成。

      所谓胸有成竹,能说明工匠们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近年入职的年轻员工多了,语言上要多沟通,工程质量毫不马虎。五一节之前,喀赞其民俗风情区的大门落成,以蓝色为基调的建筑喜迎宾客。

      而今喀赞其的门楼,是伊宁风情的标志性景观。我和作家们来到它的跟前,看到棉絮似的白云与它相接。悠扬的歌曲旋律响起,一群飞鸽落在门前广场上,带着清亮的哨音萦绕。身着蓝色服装的姑娘们微笑着,给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一顶顶四方小帽。能歌善舞的小伙子打着手鼓,欢快的节奏感染着游人,一连几天在草原上奔波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

      就与喀赞其大门相对,宽阔大道的尽头,有一片围着彩色图片长廊的在建工地,这是占地54亩的伊犁民俗文化展示区,作为喀赞其提升改造核心区项,汇聚汉、维吾尔、哈萨克、锡伯、回、蒙古等多民族风采,“哈萨克族民歌”“哈萨克族库布孜”“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哈萨克族传统婚俗”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将展示,在新疆乃至全国都是创举。

      在伊犁民俗文化展示区规划图上可以看到,南京援疆项目就是最核心的主题展示馆,又叫“石榴花主题展览馆”。

      伊宁市政协副主席、文旅局党组书记苏娉告诉我,为什么起名“石榴花主题展览馆”?它的寓意:石榴花开,籽籽同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石榴花展览馆旨在全面展示新疆历史上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拟打造充分展现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标志性项目。

      苏娉觉得,南京援疆工作组领导能了解伊宁,理解伊宁,为伊宁文旅事业办实事。未来的主题馆两侧,是活态的“其”文化街区,即民族手工作坊街市。把已经消逝的传统作坊从书本搬进现实,让游人亲眼看到,前店后坊或下店上坊的生意业态,集聚展示手工冰淇淋、花帽、乐器、皮具等传统工匠智慧。挂牌历史建筑全部保留,进行保护性修缮利用。

      当然,喀赞其原本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在打造民俗文化展示区的同时,还需要对民居建筑善加保护。这里既有古老的纯木结构,也有砖石结构,从拜占庭式的穹顶到波斯风格的庭院,从洛可可式的浮雕到内墙装饰上丰富的几何图样,喀赞其好像一座露天的中亚民居建筑博物馆。

      “喀赞其特色街巷”,也有南京援疆资金的支持。修旧如旧,明亮的色块里清新而温暖,虽然建筑风格各异,组合一起却浑然天成。与凌霄花、海娜花、海棠果树和爬墙月季作伴,那一座座造型丰富、古朴典雅的大门,每栋建筑都承载着百年来一个个家庭属于自己的生活故事。

                         二、擦亮“伊黎蓝”    

      数日后,离开同行的大队人马,我独自留下来,再次到喀赞其寻访。我知道,喀赞其这张旅游名片的打造,政府多年都在重点投入,其中就有南京援疆工作组的持续支持。之前,南京援疆资金项目,用于修缮乌孜别克大院,还修缮了达洪巴依大院。2021年新一批南京援疆工作组到达伊宁,对喀赞其民俗风情区的扶持更加精准,我得换一种身分体验一番。

      在喀赞其游客中心,同样刷着“伊黎蓝”门脸的建筑里,我采访了喀赞其文旅经营的掌门人海力曼。帮我联系的,是南京援疆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刘清,任伊宁市文旅局副局长。刘清告诉我,海力曼这个维族女干部非常地能干。见了面,眼前的海力曼头发扎起,眼睛明亮,着一身绛红色连衣裙,正和部下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看得出她的直率个性。听我说明来意,她带着我参观游客中心大厅,说配套设施都是南京援疆办给添置的。

      去年游客中心刚落成,就赶上了疫情来袭,喀赞其的游客锐减,公司经营面临困境,只能勉强维持员工的基本开支。海力曼急得上火。兼任伊宁副书记的郑晓明专程来喀赞其调研。他鼓励海力曼,别灰心,提升喀赞区景区品质的事,还是要做起来。如果旅游又恢复旺季了,游客中心需要哪些配置?游客中心大厅的电子屏幕,游客接待台,墙上的标识,投诉台,注意事项的告示,可供展示的各民族服饰,还有讲解员的统一服装……

      不过,海力曼是有啥说啥的性情中人,她坦诚,郑书记管得太细了,常跟我们要说旅游标准化,看到什么不顺眼的,就会指出来,绝对糊弄不过去。有半年多吧,他说什么,我都答应,心里很抵触,不愿意多事儿。也许习惯成自然,大家你好我好,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这么较真嘛。

      郑晓明看出了海力曼的心思,无非是看着喀赞其的环境变好,旅游名气变大,似乎等着游客上门就忙得够呛,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他对海力曼说,既然国家制定了星级的风景区标准,就要不折不扣地做。海力曼善于接受新事物,和郑晓明他们接触多了,她渐渐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南京来的援疆领导苦口婆心,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要让景区好上加好啊。

      就拿喀赞其的马车来说吧。我虽然作为旅游者坐过,可是变成了采访者,对于这个交通工具又重新“刮目相看”。

      郑晓明带着援疆干部作实地调研,在南京援疆资金为游客中心安排配套项目的时候,特意在景区添置了两辆电瓶车,还有四辆马车,加上原有的十辆马车,扩充了景区内部道路上行驶的“马车方阵”。

      新疆人以前管马车叫“六根棍”,说的是一种四轮马车,由一匹马拉,有别于货车,主要用于载人,六根圆木棍并排架起,因而得名。一辆“六根棍”可坐56 人,马走铃响,上下方便,曾是伊犁城乡盛行的代步形式,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公交车出现,在城区自然被淘汰了。

      直到喀赞其只保留一个村名,开辟成民俗旅游区,马车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作为承接传统的一大民俗特色。此时,借用了“打的”的新名词,接待游客的马车被亲切地叫做“马的”,维吾尔语称“哈迪克”。将马车做为喀赞其环线游的主要交通方式,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增加一个体验项目,既能解决当地赶马车老人的就业问题,还提高了当地居民经济收入。

      赶马车的老人都是老把式,有的早年就在市区赶过马车,把自家的马调理得服服贴贴。只是,他们都不讲究,马车夫嘛,得看赶马车的能耐,其它的凑合得了。按规定,马是他们自己的,马车由文旅公司提供,但要他们打扫维护。他们性格粗犷,衣服脏了就脏着穿,哪怕带来干净的也下班了换,车垫子多少天不洗,马粪兜子有时也忘了系上……

      海力曼说了,老把式不听,几十年的习惯难改啊。她灵机一动,改了派车的顺序。以前游客来订马车,马车像出租车那样排队出发,改为游客自己“点餐”,看中哪辆车就派哪辆。游客眼尖的很,哪辆干净要哪辆。前一辆,后一辆,都派了,为什么不派我?对不起,人家点的啊!

      事实教育了赶马车老人,这比多少话都管用。老把式也不能吃老本了,他们马上行动起来,马车毡毯褥子洗晒王新,遮阳彩蓬高雅华贵,戴上民族小帽,白褂子,黑裤子,马鞭上拴一朵花,凌空一抖,精神气十足。他们还学会常用的汉语:“朋友,坐我的哈迪克吗?”

      “还是郑书记说的对,我们自己的日子好了,将心比心,现在游客的条件好了,不讲究当然不行啦。赶马车的老人,以前在城区赶马车,近的5角,远的1块,谁看得起你啊。现在做旅游,马车漂亮干净,接得单子多了,一个月工资万儿八千,赶上州领导的工资水平了。其他老汉坐在门前晒太阳,他能挣钱给家里盖房子,儿女高看一眼,心里多爽啊……”

      陪我去喀赞其的家访点的,是海力曼总经理的副手马丽英。她对我说,郑书记对家访点非常重视,因为是深度体验民族情调的项目,不能是做样子的,而是让这些人家保持本色,要原汁原味。

      推开造型精美的大门,眼前是鲜花盛开的小院,宽阔的庭院整洁有致。院子里有长长的葡萄架,枝叶和葡萄都是绿色的,一棚葡萄架能遮荫避暑,给人们带来安宁的喜悦。葡萄架下,游人们在照相。

      站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这家男主人哈维力让我摘葡萄。我没动手,他就摘了一小串递给我,说,游客都喜欢摘葡萄。

      我说,你不怕摘完了?

      他说,摘完了,就不摘了嘛。

      哈维力是身板挺拔的维族老哥,他并不担心他的葡萄。浓密的叶片让阳光也变成了绿色,拍照的游人时常会请他合影。

      坐下来聊天,哈维力乐呵呵的,有些自来熟。他在外面闯荡,见过世面。原来和朋友到邻县做生意,养羊养牛,遇上天灾,受了些损失。正准备重整旗鼓,再干畜牧业,可是,喀赞其的旅游火了,他们家是父母传下来的百家老宅,被选中当了旅游家访点。得了,不去外地了。

      不出远门也能挣钱,多好。

      这栋吸收了俄式风格的维族老宅年久失修,当选为家访点,曾重新装修过,以接待天南地北的游客。但,与他们家与文旅公司有合约有先,即使重新装修也要保持民族风格,绝对要尊重原貌。

      哈维力说,家访点有一个称谓,叫“特色庭院经营者”,都是按合约规定做的。我看到合约上的条文,比如“要做到热情友好,礼貌待客。协助导游和工作人员做好接待安排,提供符合安全和卫生标准的食品。”“确保庭院及房屋的清洁、美观、大方,及时处理生活垃圾,保证环境卫生。”“定时开窗通风,勤晒衣服和被褥等,创造干净整洁的居家环境。”……

      “习惯了,觉得是应该的。”哈维力家很受游客欢迎。他指着房屋走廊周边的墙裙,说这都是质地上好的松木呢,专门到林木市场上挑来的。没用水泥随便抹啊,木料上的纹路做不了假。

      是啊,从精美的地毯、挂毯,到漂亮的窗帘,精致的天花板,里里外外的所有细节都赏心悦目,可见伊宁人对生活的挚爱。

      哈维力夫妇有三男一女,三个儿子早已成家,最小的女儿师范毕业,已经当了教师。他很知足,随意,自在,还有收入。

     他说,我喜欢做家访点。

      问哈维力为什么,他又笑了。说我不用出远门,就能看到全国各地的人,有北京的,有上海的,也有你们南京的。

                          三、六星街的琴声

      在伊宁市和喀赞其同样出名的还有六星街。喀赞其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六星街也向4A级景区冲刺,提档升级提上议事日程。南京援疆工作组多次来到六星街,梳理这个街区的历史脉络。一个街区有一个街区的主格调,放在中国旅游的版图上,六星街的旅游定位在哪里?

      往前追溯,六星街在伊宁独领风骚,原于它清奇俊朗的“一枝独秀”。六星街这个地名很形象,它本身就是一片呈六角形的街巷。上世纪30年代德国工程师瓦斯里设计,与各地城市格局大相径庭。俯视平面图案是圆形的,6条主干道依次向外辐射,街区分成6个扇形地区,中心为广场学校商铺等公共建筑,外围为居民住宅,是罕见的田园城市微缩样板。

      有幸的是,六星街没有大拆大建,改建也是恢复旧貌,尤其保留它内在的文化元素。路口的街心广场上,有琴键组成的立体标识,还有马车造型。琴键固化为雕塑,而手风琴的琴声真切地飘来。

      在六星街区黎光街10巷,座落着伊宁市六星街历史与民俗文化陈列馆,也是游客云集的“打卡”点。悦耳动听的琴声回荡,一楼陈列的图片讲述着六星街多民族亲如一家、和谐相处的生动故事。

      二楼则是手风琴珍藏馆,藏品主人叫亚历山大•谢尔盖维奇•扎左林,简称亚历山大,纯正的俄罗斯族同胞。他10岁跟父亲学习手风琴演奏和修理,15岁开始收藏手风琴,至今已收藏来自27个国家的800多架手风琴。当亚历山大发愁手风琴没地方收藏和展示的时候,南京援疆工作组与伊宁市政府联手,为他建起了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手风琴珍藏馆。

      样式精美、颜色各异又具年代感的手风琴,成为六星街居民为之自豪的共同珍藏。亚历山大获评“俄罗斯巴扬艺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视手风琴为生命,而六星街也因他而生辉。

      传统街区贵在特色的伸展与保护。南京援疆工作组经过反复斟酌,广泛征求意见,将六星街定位于“音乐小镇”。

      文旅集团六星街景区副总古丽妮沙告诉我,“音乐小镇”强化了六星街的音乐细胞,特别准确!她的老家就在六星街,从小有音乐旋律陪伴,在花园似的环境中长大。在她看来,这是一个被鸟啼声唤醒的街区,有13个民族共同生活,街坊邻里,和睦相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乐器,古丽妮沙家邻居是俄罗斯族,手风琴拉出的三套车是童年的记忆。

      六星街毕竟是历史街区,急需一个核心文旅景点,在参观历史与民俗文化陈列馆后得以休憩娱乐。2020年,南京市援疆工作组将其列入援疆项目,在六星街区工人街5巷打造“音乐庭院”。占地面积1200平方,对既有建筑和附属房屋800平方的民居庭院室内外全方位改造,按照鲜明的伊犁庭院风格,精心打造汇聚本土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风格艺术庭院。

      “音乐庭院”与手风琴珍藏馆相得益彰,将是手风琴乐队的公开演奏场所。这里挂牌著名伊黎籍名家的音乐工作室,其中有整理与演唱“十二木卡姆”的塞努拜尔、创作《青色草原》的狼戈、写出《伊犁河,我心中的歌》的索尼娅·崇等等,聚集艺术气息,增进创作交流。连同音乐茶吧、音乐餐厅与音乐舞台,让人们在繁忙中歇歇脚,分享跳动音符的文化盛宴。

      在“音乐庭院”大厅,最引人注目的,是竖着一部巨大的手风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是南京援疆工作组赠送六星街的礼物,由“中国乐器行业50强企业”江阴金杯安琪乐器有限公司制造。

      南京援疆工作组牵线,我与厂家西北大区销售部胡经理联系上了。她回答了我的提问,这架手风琴是世界之最吗?

      在金杯巨型手风琴问世之前,世界公认的最大规格的能演奏的手风琴,在意大利卡斯特菲尔多手风琴小镇,制造商是保罗.索伯拉尼。此琴的规格是:高2.53米、宽1.15米、长2.4厘米、重200公斤。江阴金杯安琪乐器有限公司公司为伊宁市六星街区“音乐庭院”特制的金杯巨型手风琴的规格:高2.68米。宽1.15米,长2.8米,重量为288公斤。两琴在同时满足既能演奏又具观赏性的条件下,后者在规格上均超过了前者。

      手风琴艺术在伊犁源远流长。阳光清亮的休闲时光,和家人或朋友,点一杯咖啡或一杯红茶,足以在音乐旋律里陶醉。

      亚历山大很高兴“音乐庭院”落成。因为这部世界最大的手风琴并非摆设,不只是创纪录的乐器,也能在琴键上弹出美妙的声音,与亚历山大收藏的世界最小的手风琴相映成趣。他的每一个手风琴都标有年代和国家,无论大小上手都能弹奏,也是音乐爱好者们的心灵桥梁。

      前些年亚历山大参加街道文艺演出时,一曲终了,掌声如潮,观众不让他下台了。演出过后,就有人过来,与“亚历山大老师”切磋技艺。他发现也有居民喜爱手风琴演奏,便找到老朋友同台表演。此后,有8位手风琴表演者加入。8名成员分别来自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维吾尔族、汉族、柯尔克孜族、回族,配合默契,退休后发挥余热,用美妙的琴声传递友谊,用音乐传达着这片热土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快乐。

      20212月,乐队成员由原来的8个民族增加至包含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塔吉克族、蒙古族、满族等13个民族,被誉为“伊犁民族团结手风琴乐队”。焦新华是一个汉族女性,苗条而清秀,她原是兵团农四师机关干部,在学校就痴迷于手风琴,这个爱好直到退休,才成为她想钻研的音乐梦。她告诉我,她先是拜锡伯族老师郭顺民为师,然后结识了亚历山大,被吸收进乐队,因为她的热情与细致,大家推选她担任联络人。每逢周日排练,技艺切磋,吃饭AA制,专业互帮互学,感情亲如家人,其乐融融。

      伊犁有众多的手风琴爱好者,然而会修理手风琴的人并不多,而且多半为自学成才的非专业人员,靠着传帮带的师徒方式传承。手风琴按键很多,结构复杂,修理需要很高技术且很费时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很少的人能够坚持从业,而亚历山大先生就是其中的前辈大师。

      30年前,维吾族的海扎托拉手风琴坏了,慕名找亚历山大修理,两人一见如故,友谊延续至今。他叫亚历山大哥,有时大哥生病了,他就出来领奏,传达大哥的叮嘱,乐队要好好练习。“我们演奏很默契,《我和我的祖国》《牡丹汗》《黑走马》等,都是我们喜欢拉的曲目。”

      南京援疆工作组是手风琴乐队的知音,曾邀请他们到南京演出。他们还应邀上了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南京与伊宁合作广播剧《琴声悠远》,把六星街手风琴的故事作了艺术化传播。伊宁市文联秘书长常秀玲说:“更多的人知道了亚历山大手风琴馆,乐队演出要提前预约,最火的是亚历山大创作的手风琴曲《伊犁河》,六星街成了多民族群众联欢的地点。”

      “音乐庭院”作为南京援疆项目,将为这支手风琴乐队提供更大的舞台。手风琴旋律成为伊宁的城市音乐符号,声名远扬,让六星街的音乐形象丰满而真实。“音乐小镇”的非遗活态传承,离不开亚历山大这样的原住民,也离不开手风琴乐队这样自发的音乐志愿者民间团体。

      郑晓明副书记告诉我,六星街作为“音乐小镇”改造很成功,许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对“音乐小镇”的民间氛围大加赞赏,已获批国家4A级风景区。回到南京又听到喜讯,伊宁市的喀赞其与六星街两个4A景区打包,以“新疆伊宁传统街区”名义,成功申报为国家5A级风景区。   

                          四、伊黎河的浪花

      眼前就是伊黎河,这条无数文人墨客吟诵过的河流,从天山脚下浩浩荡荡地流过来,伊犁河被当地的人们称之为母亲河,她以慈母的胸怀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两岸各族儿女,使牧草青碧,牛羊遍野,浇灌肥沃农田五谷丰登,使鲜花盛开瓜果飘香,留下了古往今来的无数佳话。

      “人间无水不朝东,伊犁河水向西流。”汪曾祺虽是小说家,写下这两句诗却被流传至今。一江春水向西流的伊犁河将伊宁分为南北两城区,都说城市近水而灵动,有多情的伊黎河才有“多彩伊宁”。

      夕阳西下,清风徐来,我们沿着绿荫大道漫步来到伊犁河,看霞光辉洒在水面上,河水泛着波光缓缓流淌,给岸边的高高的雪松抹一层金色。这时候木栈道上有几个民乐爱好者在敲击鼓点,仿佛映入眼帘的河水,是迎着晚霞舞蹈而不是在流动,直到又大又圆的夕阳与水面亲吻。

      伊犁河两岸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说早年伊犁河并没有架桥,车辆行人过河全靠渡船摆渡。渡口由一条很粗的钢丝绳索连结两岸码头,渡船依靠铁链滑轮和河水冲力在钢丝绳下的河面上滑行。而今,一座是1975年翻建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另一座是2003年建的桥面长度超千米的钢铁索大桥,两岸变得近在咫尺。在桥上的合影,是许多民族婚礼仪式必不可少的环节,长长的桥连接着一生一世,让伊黎河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

      暮色渐渐笼罩了伊黎河水,我们一行坐上电瓶车,驶上北岸的直笔大道。不时有闪亮的雕塑在道旁迎客。有一座雕塑是新疆的冬不拉,我们从电瓶子车下来,到冬不拉前拨动弹弦,立体的雕塑就响起悦耳的琴声。原本只有路灯的大道两边,炫酷灯光秀烘托雕塑,感觉很有现代创意。

      伊宁市委办公室干部樊海军说,伊黎河亮化工程最关键的时候,是文旅的重点项目嘛,负责牵头的任务,就交到了南京援疆工作组手上。考虑伊宁的财政能力,设计和施工费用,压缩了一半之上。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密切联系。设计方有哪些需要调整的,改进的。

      施工过程中,郑晓明书记他们每天处理了其它事,就要到现场。不只是施工方一家。比如铺设供电的管线,只是供电公司不行,还要考虑,配合设工的线路,重点亮化所需要的线路,接下来,场地绿化,铺设草坪,变压器怎么设,线路怎么布,不能埋下去,又开挖,都要作协调。

      最麻烦的,是伊黎河大桥的亮化。属于水上施工,按常规需要走程序,郑晓明作为市委副书记,请相关部门现场办公,文旅、交通、住建、城管、海事、公安、消防等等,当面商量怎么推进。说起来,施工单位遇到个大麻烦,因为要在桥洞布灯线,缺乏水上设施,怎么办?还是郑书记出面,与消防救援支队商量,他们有消防救援船,解决了燃眉之急。

      此时,回望夜暮中的伊犁河大桥,灯光璀璨,绚烂安宁。两岸的彩灯投向缓缓流淌的江水,像一片五颜六色的仙镜.倒映着光彩夺目的彩虹。好一个灯的海洋,激活了一条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生命之河。

      伊黎河岸也毫不单调。生态公园的灯影有各自色泽,草坪上造出不同的景观:绿光灯像一块块晶莹透亮的翡翠.喷泉灯像一串串银光闪闪的大礼花,而大彩灯夹杂着五彩斑斓,把生然林木映照得异常美丽。最绝的是,站在亲水露台前,看着隔水相望的树影,当中竟是飞腾而来的骏马!当然,不是真的,而是灯光作用下的造型,却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一个阳光充沛的上午,我又到伊黎河景区,白天的景观大道别有风味。原来这是改造的防洪堤坝,也是环河自行车赛的赛道,路边的公园深绿葱笼,鲜花繁茂。陪我的是伊宁文旅集团姚云龙,伊宁水域旅游项目的负责人。我们前往伊水游船1号码头,这里也有南京援疆元素。

      其实,既说伊犁拥有人见人爱的伊黎河,水域旅游仍然是伊黎旅游资源中的空白。当伊黎河沿岸成为生态公园,旅游观念也与时俱进了。如何填补这个空白,

  让游人与之亲密接触,感受水上游的乐趣?

      都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南京援疆工作组愿意“多一事”。南京就有游船运营的样板,而且是成功的样板,秦淮河风光带的水上旅游线。南京援疆工作组牵线搭桥,南京秦淮风光旅游股份公司董事长陈军欣然答应,前来伊宁实地考察。

  如果纯粹就企业效益而言,无论是计算赢利,还是考虑规模,跨越大半个中国到伊宁投资,都不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

      然而,南京援疆工作的真情,伊宁旅游发展的渴望,让陈军董事长深受触动。他回到南京,即向上级主管南京旅游集团以及公司其它股东单位,作了汇报。南京秦淮风光旅游股份公司与伊宁文旅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合资成立名为“伊水之秀”新公司,共同打造游船观光项目。

      接下来,是说干就干的“南京速度”。3月考察,5月注册,南京秦淮施工团队进驻,初订8月完工,7月初就验收了。与之配合,伊犁河航道、防护河堤、观景台、凉亭、木栈道等施置修护到位。

      78日伊水游船项目举行开业仪式,背板上有两句宣传语恰到好处:“船自秦淮好风光 添彩丝路新天府”。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水域面积340余亩,当时1号码头具备运营条件,2号、3号码头于7月底建设完成。按照规划,共投入电动、脚踏和民俗风情体验船80余只,已投入使用20条电动船,剩余船只都在江苏预订,在7月底前全部到位。

      伊宁文旅集团副总经理武伟早年在机关工作,曾参加对口交流,到江苏某县外经贸局挂职,他说,南京援疆领导就体现了江苏干部办实事的能力,不说空话,要看结果,这是很值得我们本地干部学习的。

      游人与伊水的亲密接触,南京与伊宁的肝胆相照。南京方面倾心相助,名义上是合资,实际上多方支持,由伊宁方面负责经营,让伊宁文旅集团积攒经验,为今后的伊宁的水域旅游打下扎实基础。

      伊黎河岸确实是“风水宝地”,鲜花环绕绿树成荫的景观大道与生态堤坝之间,分布湿地、荷塘、小型湖泊、亲水平台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印证“车在绿中行、人在花间走”的解说并不虚言。

      当我来到伊黎河景区深处,探访这个极其特色的参观点,外形是尖顶圆墙的异地风味,它叫“伊黎河馕文化小镇”。

      朋友告知,在新疆的传统村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馕坑,有的也就是泥巴垒的。打馕的乡亲手握木制的切库西,一个底部带有整齐钢针的工具,在一块圆月般的馕坯上扎无数小点。小点一圈连着一圈,像水中的涟漪扩散,在干柴烈火中化作馕,成为新疆人舌尖上永恒的美味。

      新疆少数民族有传艺给下一辈人的传统。他们认为,祖辈传下来的手艺绝不能轻易丢掉。手艺不单单是技能,还包含着更多的情感,更多的坚守。它不仅关系到生存,更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尊严。

      难得有“伊黎河馕文化小镇”展示馆,图片文字、模型实物与声光电,把“馕的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波澜起伏。

      从小麦的起源与传播到文化的交流交融,造就了伊犁餐饮多元荟萃的特征,馕文化是最典型的代表。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都描写过馕,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这首诗中描写的正是新疆的馕。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考古发现残馕,其制作形式和现在的馕一样,专家鉴定,这些馕是唐代陪葬品。许多著名诗人都描写过馕,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这首诗中描写的也是新疆的馕。

      王晓强,南京援疆工作组领导成员,任伊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他告诉我,馕文化是伊宁的一个亮点,无论是馕的产业化,还是馕的旅游点,南京援疆工作组都大力支持。“伊黎河馕文化小镇”,设在伊黎河景区地段,而不是开发区与工厂相伴,就给旅游留下了空间。当初伊宁农商公司要给馕企业注册,“塞外疆馕”这个响亮名字,还是郑晓明书记起的呢。

      深秋时节,伊黎特色农产品暨旅游推介会即将在南京开幕,从设置展台到广而告知,南京援疆工作组没少操心。

      “伊黎河馕文化小镇”在南京首次亮相,把LOGO挂出来,要有视觉冲击力。中间画是馕专用的擀面杖,下面的是馕针,波浪条纹代表伊犁河,上面的是馕枕,而这个大圆形则代表馕,整体的色调是伊犁蓝。

     “这是馕的首次品牌设计形象。”王晓强打开手机,给我看当时的照片。“南京展销会上,连郑书记都亲自站台,我们其他人也积极联系。开始联系过机关事业单位,过年过节采购,作为福利发放。可不是长久之计,要打开市场啊。我当过战地记者,喜欢自己观察,用事实说话。”

      王晓强接洽南京客商,和他们聊,然后找伊宁厂家的领导,探讨推销之道:“馕的客户在哪里?就是这些南京市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居民。他们什么也不缺,缺什么?缺个人的体验和观察。做一个馕文化体验区,像亲自做陶器那样,观众也可以过来,自己动手做馕。擀面啊,馕针啊,烤馕啊,加上优质的面粉原料,这样就有兴趣,也就会有购买的欲望。”

      在展销会期间,“伊黎河馕文化小镇”展台非常火爆。现场摆放了几个馕坑,出多少馕马上有人买,时常要排队。有一家食品公司销售经理,和王晓强部长越聊越投机,在展台前不走了。王晓强建议他们考虑老社区,100多家分店,可以做体验式的推广。这个销售经理拿了相关资料,隔日就反馈,订50万只馕,175万元订单,分5次发货,进社区店直销。

      “伊黎河馕文化”一炮打响,领导表示感谢。销售经理乐了:“我们为南京援疆出点力嘛,以后还要去伊黎河看看呢。”

                          五、美好的“巴彦岱”

      巴彦岱,是伊宁市的农牧村,传统的农耕生产,还发展林果业,百姓勤劳,民风质朴。我在这个村子里感觉很温馨,家家都有一个院落,铁皮顶刷得大红大绿,树路打扫得干干净净,高高的白杨树在路边挺立。学者考证,“巴彦岱”意为“富饶之地”,内含着向往美好的意象。

      村委会驻村干部再努尔,维族90后,她告诉我,这个村子以维吾尔族为主,占90%以上,它的名字被广为人知,还因为它曾敞开胸怀,接纳过著名汉族作家王蒙,是王蒙曾下放务农“思想改造”的地方,老人都知道这个汉族文化人。前些年,以王蒙这段经历为原型拍过电影《巴彦岱》。

      出于对王蒙文学成就的尊重,20135月巴彦岱建起“王蒙书屋”。揭幕仪式上,重回巴彦岱的王蒙用流利的维吾尔语表达内心的激动:“我感谢新疆,我永远是新疆的王蒙,我和你们永远在一起。”

      2020年,巴彦岱成为南京援疆工作组的对口帮扶点。他们来到这个正在变化的乡镇,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增加收入需要扎实的惠民举措,为科学种植大田蔬菜、树莓、林地套种食用菌、栽培魔芋等等提供帮助,为因病或劳动力缺乏的老人送去温暖。他们和文旅部门、乡镇干部一起探讨,要为巴彦岱的整体乡村发展作切实可行的规划,如何让巴彦岱走出一条以旅游业为依托,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致富新路?

      郑晓明等南京援疆干部做功课的时候,仔细阅读了王蒙的长篇代表作《这边风景》,深深地被王蒙刻入骨髓的新疆情怀所感动。可以说,伊黎有幸呵护过王蒙,给了王蒙与这块土地与维吾尔族乡亲的不解之缘,而王蒙用他的笔,写下了边疆各族人民的智慧、幽默和人情味儿。

      “如果他还剩下一只眼睛能看,他将为党而注视;如果他还剩下一只耳朵能听,他将为党而谛听。”这是王蒙创作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中的党员里希提动人的一句话,也是王蒙在长达16年的新疆生活中亲身体验的真实感受。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这边风景》一度引起了中外文坛轰动,被称为新疆的“清明上河图”。

      在小说《这边风景》中,王蒙以多民族团结、共筑人民美好生活为背景,通过鞭辟入里的生活细节描写,高度还原了新疆独特的风土人情。作品背负起了关于中国历史进程与党对新疆关注与扶持的文学记录使命,反映出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真实状态。

      2021年初,南京援疆工作组提出,充实和扩建“王蒙书屋”,修复院内的“巴彦岱人民公社二大队”旧址。如果说,“王蒙书屋”只是一个景点,那么,通过王蒙精神的传递,延伸出一个乡村旅游的景区。

      在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时,王蒙当选“人民艺术家”,习近平主席亲自授勋。王蒙是深入群众、扎根人民的典范,需要用老图片和老照片生动地再现出来,既保留史料的文学价值,还展示丰富的社会意义。

      阳春三月,郑晓明一行专程前往北京拜访王蒙,听他讲述与新疆的故事,邀请他和家人再次回到巴彦岱看看。

      王蒙对伊黎的感情溢于言表。早在学校就参加地下党的青年王蒙,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被划为“右派”,“文革”爆发前夕他已经“摘帽”,却作出了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举家迁往新疆。从1963年年底到1979年夏,29岁到45岁,整整16年王蒙都是在新疆度过的。其中7年,在伊宁市郊的巴彦岱劳动锻炼,还担任过乡村干部。

      谈到学习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族农民交朋友,王蒙最自豪的是,他被村民接纳,后来可以随意地出入于任何一家。当副大队长那阵子,王蒙学会了解决邻里纠纷,雨天帮社员抢修房顶,当然了,路过瓜地瓜农顺手摘个瓜让他品尝这样的待遇他也欣然接受。这个过程在王蒙看来,既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接受,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认同。

      不可否认,旅游需要名人效应。然而,王蒙这样的名人又是纯朴的,沾满了泥土气息,他用生命最可贵的年华,投入新疆民众的基层生活,写出了民族团结的壮丽史诗。严格地说来,王蒙就是“老巴彦岱人”,是巴彦岱今昔的见证者。在巴彦岱乃至在新疆,王蒙应该载入史册啊!

      推动王蒙主题活动,南京援疆工作组抓住两条线。一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文化润疆、旅游兴疆”战略;二是加强江苏、新疆两地文学交流,促进两地文学生态可持续发展。

      比如,就“王蒙书屋”的作品展陈,郑晓明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系,得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勇的积极支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收集了王蒙先生从1953年至2019年创作的作品,共871306册,完整呈现王蒙先生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和丰硕成果。

      202173日至4日,王蒙研究全国联席会议第一届学术年会暨“这边风景独好——名家写伊犁”采风创作活动在新疆伊宁市举行。87岁高龄的王蒙时隔多年,携家人再次来到伊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在巴彦岱镇王蒙书屋举行了图书捐赠仪式。

      梁勇在讲话中指出,王蒙先生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文学大家,是新疆各族人民忠诚的歌者,他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相信,“王蒙书屋”为民族文化交流、情感交融架起了精神桥梁,对于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以及推动文化旅游,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巴彦岱,王蒙见到了卡力•木拉克、尤里达西•吾休尔、金国柱等老朋友,热烈拥抱、互致问候。看到王蒙端起奶茶碗,卡力问他:“还习惯吗?”王蒙笑答:“我在家里经常自己烧奶茶,不过做得不是很好。妻子现在也学会做抓饭了,味道很不错。不会做抓饭就抓不住我的心。”王蒙风趣的谈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和大多数老朋友见面一样,互相询问孩子、家人和各自的身体情况,又相伴来到“王蒙书屋”院内的“巴彦岱人民公社二大队”旧址前合影留念。王蒙说:“又回家了,真想和巴彦岱老朋友们多聊聊。”

      “巴彦岱人民公社二大队”旧址,该是当年的大队部,墙壁上依稀可见毛主席语录。房梁是光溜溜的几根圆木支撑,内墙被石膏粉刷得雪白,有记工分的黑板,还有可以插信的多口袋的宽布,长条桌、靠背椅和方凳很结实,墙角有坎士曼等干活的农具,还有王蒙年轻时劳动的照片。

      这是《这边风景》的真实注释了。

                               六、“现在进行时”

      “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重返巴彦岱,很快成为热点新闻,登上各大媒体的版面和公众号。有意思的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忽略了南京援疆工作组,这次活动由方案到实施的“主办方”。南京援疆干部并不在意,他们忙于落实“伊宁市巴彦岱村王蒙主题文化乡村旅游项目”,要重建“这边风景”一条街,以王蒙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打造一个党群教育培训中心。未来,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将为巴彦岱村插上腾飞的双翅。

      可惜,更多的重点文旅项目还是“现在进行时”。因此,我时常关注“南京援疆”公众号,尤其是“现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报道,择其要点记录下来:南京援疆工作组贯彻落实文化润疆、旅游兴疆,持续推进富民兴疆,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一批涵盖基础建设、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惠民援疆项目。2020年以来,投资1000万元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集散中心伊宁次中心项目,投资500万元实施六星街音乐庭院项目,投资580万元对汉家公主纪念馆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投资500万元实施吐达洪巴依旧居抢险加固及增设锡伯驿站景点展陈项目,投资395万元实施全域旅游伊宁市机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项目等,有的已竣工,有的仍在加紧建设中……

      那天我联系采访文旅局党组书记苏娉,直到晚上10点,她微信回复仍在开协调会。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推进项目,和南京援疆工作领导参加协调会,开会到半夜是常态。她告诉我,郑晓明副书记、孔南洲副市长带领的第十批南京援疆工作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很强,敬业精神和求实作风令人敬佩,关键是没有把自己当外人,有问题不退缩,自觉融入伊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之中,星夜兼程,全年无休,廉洁自律,勤奋努力。    

  我在伊宁采访期间,正逢南京审计组到来。任伊宁财政局副局长的刘哲君,在南京援疆工作组负责财务,而任伊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的谈晶,在南京援疆工作组负责项目。他们告诉我,所有的援疆资金项目,前期调研,中期实施,后期验收,每笔款项都要经得起审计,非常严谨。南京援疆工作组经手的项目,大都数以百万计,固然是有形的,但甘当“无名英雄”,更多是无形的,留在伊宁带不走的,静水深流,润物无声。

  回到秦淮河畔的南京,我时常想起伊黎河畔的伊宁。去过伊宁的人晒朋友圈,大多说那里一片净土,宁静安逸,如梦如幻,用一个时髦的词就是松弛紧张的慢生活。当然,无处不在的悠悠的慢,恰是文旅的精髓所在。我想说的是,我在伊宁感受到的快节奏。正是南京援疆工作组与伊宁干部携手实干,他们用日以继夜的快节奏,给我们创造着岁月静好的慢生活。

  (作者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