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记忆|守望文学“不老松”:杨守松

(2020-04-05 12:36) 5947350

  编者按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卷中,江苏文学无疑是其中最为华彩的篇章之一。一代代江苏作家辛勤耕耘,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17年以来,江苏省作家协会着手收集、整理江苏老一代作家的资料和创作成果,留存老作家的影像资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这项工作,既是为了给江苏文学留下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也是一次文学精神和文学传统的回溯之旅。在此,我们开设“文坛记忆”栏目,陆续推出忆明珠、范伯群、海笑、杨苡、梅汝恺等江苏老一辈作家的采访视频,共同回忆老作家们走过的文学历程。

  本期视频播出的是著名作家杨守松先生。

江苏老作家影像——杨守松

  杨守松,江苏盐城人。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苏昆山县(市)文联主席,江苏省作协理事,苏州市文联、作协副主席,江苏省第七届人大代表。

  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救救海南》《海南大气候》《昆山之路》《苏州“老乡”》《昆曲之路》《大美昆曲》;散文《一个眼睛看美国》《一个眼睛看西欧》《佛的困惑》《醉人小语》《人到无求品自高》;长篇小说《迷楼》《淘江湖》《追日》等,出版《杨守松文集》。

  1943年12月,杨守松出生在江苏盐城的西乡,那时正值抗战最艰难的时期,镇子上的日本人三天两日下来“扫荡”。每当这时,父亲就把他和姐姐放在箩筐里,挑着扁担“跑反”,颠沛流离,艰难度日。

  杨守松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除了小学课本,一张纸片的影子都没有,但邻居老先生家里的书一摞一摞的,多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的古典文学。老先生从不翻动的这些书,杨守松视若至宝。他偷偷地拿了一本《列国志演义》回家看,从此看出了味道,看到痴迷。看完一本,放回原处,再换一本,流水般来回。甚至在学校的课桌上挖了个洞,上课时用课本遮挡,一边听课一边看书。

  杨守松的文学情缘以及英雄志气,就在他幼年不自知之时悄然埋下了种子。

  杨守松以小说和散文步入文坛,但影响较大、成就较多的还是报告文学。他的报告文学创作始于80年代初,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古砖瓦收藏家》发表在南京《周末》报上。

  此后,在中国报告文学十分辉煌的80年代中后期,他的《救救海南》《海南大气候》“从揭露问题的一面看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从希望和前途的角度看中国”的《昆山之路》《苏州“老乡”》则奠定了他在报告文学创作领域的地位。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守松认为报告文学最要紧的是“真实”,是事实的真和感情的真,矫情或虚饰无疑是报告文学的刽子手。其作品先后获奖80余次,他也被誉为“获奖专业户”。

  《昆山之路》是杨守松创作历程中耀眼的一端,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轰动效应。

  著名作家范培松评价《昆山之路》是“用爱凝成的文字”。他在评论文章中写道:“《昆山之路》的成功在于他以全新的视角,把昆山的翻天覆地的改革之路,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他和昆山相依为命,他在昆山中,昆山在他心中。他把‘昆山之路’作为生命之路来谱写。”

  《昆山之路》获1990—199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江苏省政府个人文艺大奖;2008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评选改革开放30年30部作品,《昆山之路》名列其中,华东三省一市仅此一篇入选;2011年3月,《文学报》评选“影响中国文坛的那些作品”,江苏仅两篇作品入选,《昆山之路》赫然在列。

  2005年退休以后,杨守松致力于昆曲的采访和写作,积累素材百余万字。从2007年开始,他亲自对80余位70岁以上的海内外昆曲名家进行了“抢救式”采访,并分地域分行当,记录了他们口述的昆曲史实。

  他说:“昆曲是中国梦的一个符号,一个图腾,一个折射政治、经济和文化起落兴衰的标志。”

  2009年出版的《昆曲之路》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紫金山文学奖。2014年,《大美昆曲》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7年《昆曲大观》面世后,引起昆曲业内外极大关注。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说:“杨先生用自己的精神‘抢救’了历史……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苏州大学教授、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周秦评价:“洋洋二百余万字,堪称当代昆曲发展口述史。”

  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在给杨守松的亲笔信中说:“从昆山之路到昆曲之路,从经济改革到文化传承,从黑发森森到白发苍苍,杨守松先生以生命注入文字,以文字激扬时代,将物质本我转化成了精神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