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记忆 | 身处江海,志怀邦国:梅汝恺

(2019-04-09 10:02) 5604777

       编者按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卷中,江苏文学无疑是其中最为华彩的篇章之一。一代代江苏作家辛勤耕耘,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17年以来,江苏省作家协会着手收集、整理江苏老一代作家的资料和创作成果,留存老作家的影像资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这项工作,既是为了给江苏文学留下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也是一次文学精神和文学传统的回溯之旅。在此,我们开设“文坛记忆”栏目,陆续推出忆明珠、范伯群、海笑、杨苡、梅汝恺等江苏老一辈作家的采访视频,共同回忆老作家们走过的文学历程。

  本期视频播出的是著名翻译家、作家梅汝恺先生。

江苏老作家影像——梅汝恺

  梅汝恺,江苏阜宁人,翻译家、一级作家,国内唯一的波兰人民共和国文化艺术金质奖章获得者。

  1928年12月,梅汝恺出生于阜城梅家巷。祖父梅品山是一位画家,在县城里颇有名气。父亲梅冠芳曾在武汉、上海等地读过大学,他教梅汝恺国学,幼年的梅汝恺便能熟背古文二百多篇。梅汝恺七岁时写过一篇文章,大受老师的赞扬,为了鼓励,叔父送他一整套《儿童世界》和《小朋友》。《儿童世界》所展示的文学天地,让年幼的梅汝恺着了迷。

 

  抗日战争爆发,梅汝恺合家逃难去了乡下。在战乱的环境里,梅汝恺系统地阅读了三十年代重要作家的所有选集,也阅读了许多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等。梅汝恺很小就跟从家庭教师学习英语,十二三岁时,他就开始阅读《古史钩奇录》、《泰西五十轶事》、《海外轩渠录》等英文版小说了。

  1949年,梅汝恺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随即梅汝恺去了无锡惠山,在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学习。一个月后,梅汝恺被分配到《苏南日报》社任记者,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笔耕生涯。

  到《苏南日报》后,记者岗位所接触到的海阔天空使梅汝恺懂得要在生活中汲取养分,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梅汝恺都详细记录下来。凡他所写的新闻报道,隔日就能见报。1951年,梅汝恺开始尝试新闻业务中的大器之作,5万字篇幅的报告文学《我在清水塘》,因采访深入,资料丰富,思路清晰,情绪饱满,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作品发表后,上海《文汇报》、《福建日报》等六家报刊作了转载。《我在清水塘》还于1952年成书,再版7次。

  这种新闻意义的成功,极大地影响着梅汝恺以后的文学创作。从新闻到文学的转折,梅汝恺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1957年2月,梅汝恺调任江苏省文联专业作家。1954年,梅汝恺创作了16万字的长篇小说《农场女儿》。

  1957年冬,梅汝恺和方之、高晓声、陆文夫等文学青年一起组成“探求者”文学社团,先后被打成右派。梅汝恺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艳阳春》和即将投拍的电影文学剧本《扬子江头脚步声》也随之夭折。

  梅汝恺被下放到扬州劳动改造,一呆就是22年。“文革”又使他饱受“牛棚”之苦,但正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他开始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作家显克微支鸿篇巨制的翻译,《火与剑》、《洪流》、《君往何方》、《边塞喋血记》、《条顿骑兵团》5部小说共计400余万字,占据了梅汝恺全部文学译著的三分之二。梅汝恺在《从波兰的显克微支“拿来”》一文中回忆道:“六年之内,溽暑酷寒,夜夜劳作不辍,写下的累积字数不下480万言,可谓心已呕矣,血已沥矣。”1984年11月29日,波兰驻上海总领事柯瓦尔代表波兰政府文化艺术部长在南京授予梅汝恺“波兰人民共和国文化艺术奖章”。柯瓦尔先生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梅汝恺,称他“使中国人民在深刻了解显克微支创作方面做出了贡献”。这是江苏文学界第一次获得外国政府奖。


  1979年3月,梅汝恺平反后重回江苏作协,他夜以继日,奋笔疾书,把在扬中宿舍小屋里构思的4万多字中篇小说《真理与祖国》很快写成,同年9月在大型文学刊物《清明》第二期头条刊登,引起文学界广泛注意和高度评价。

  接着,梅汝恺陆续创作并出版了《晴雨黄山寄情录》、《编辑小谷轶事》、《女花剑传奇》、《哀感扬州罗曼史》等中长篇小说,还发表了数十篇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哀感扬州罗曼史》代表了梅汝恺长篇小说创作的艺术高峰,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扬州历史、人物、风情的画卷。

  1995年,在伊斯兰堡召开的有百国作家参加的国际作家会议上,梅汝恺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唯一发言者以《关于“文学、文化和民主”之我见》为题就作家们关心的文学使命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早在1987年,《人民日报》大地专栏编辑就曾来函,要梅汝恺谈谈自己从事文学的心态,梅汝恺便以“牛棚”译作为例,回函道:“然而即使我时乖命蹇,终我此生等不到春暖花开的一日,但我殚精竭虑的努力,在未来的时间里,这些笔迹褪色的遗稿,或还可为祖国的新生报效于万一。个人时运是未知的,我中华前程锦绣却是可知的。”

  “身处江海,志怀邦国”,这是梅汝恺此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