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扬子江网络文学发展论坛在泰州举行

(2022-11-09 19:46) 5977762

  江苏作家网讯 当下,中国网络文学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由量的扩充到质的提升,由类型化扩张到守正创新,由迎合大众文化心理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受众庞大、传播广泛,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于网络文学发展方向的引导?如何进一步提高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影响力和IP转化产业的活力?如何促进网络文学进一步走向主流化与精品化?2022年11月7日下午,第四届扬子江网络文学发展论坛在泰州举行,聚焦“主流化与精品化:中国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与会专家从导向、创作、出海、产业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讨论。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出席论坛,中国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马季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主持论坛。

  网络文学的使命与担当

  省委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处处长常晓岚将网络文学的使命担当具象化为四座桥梁: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现实和梦幻的桥梁、青年和长者的桥梁、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她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呈现网络文学在情感交流和代际沟通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她表达了对于网络文学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期待。

  “使命担当不是个抽象问题,它是一个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多方面力量的综合结果。”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定家对常晓岚的观点表示认同。作为网络文学研究者,陈定家多次参与网络文学评奖,“第一是导向,第二是品质,第三是要有影响,这一般是我们评价作品的三个维度。”由此,陈定家强调网络文学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从三个维度自觉地把握创作方向,提升创作质量。

  “今天讨论网络文学的时候,如果还只是把网络文学当作媒介工具,可能观念上就太滞后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提出,网络对于新生代来说可能已经是一个生命体,作者本身就是与网络的合体,探讨网络文学的使命担当也要从这个前提出发,使命担当不是“上一代向下一代简单地价值观输出,需要更多去倾听年轻的声音。”何平进一步指出,对网络文学的评判要超越简单的机械两分法。当下不同类别写作合流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某种意义上讲,传统文学是面向文学史的历史意义上的写作,网络文学则是面向未知、面向未来的写作。”

  网络文学的主流化与经典化

  “中国网络文学前10年基本上是自由生长的状态,大概在2014-2015年前后开始,政府层面对网络文学工作的力度明显增大。”安徽大学教授周志雄在发言中回溯了中国网络文学主流化的步伐,2014年前后,全国各地开始成立网络作协,举办网络文学论坛,组织网络作家培训,或组织网络作家重走长征路、抗战路,引导他们关注重大题材,“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一批像《大国重工》这样有影响力的现实题材作品。”周志雄认为,网络文学里的价值观,一般来说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延续,“它天然有传播正能量的倾向。”

  “网络文学要走向主流化,我个人的感受是需要创作者、组织方、产业方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一起把它做好。”网络作家、甘肃省网络作协副主席刘金龙说。他认为,对写作者来说,走向主流化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要把握好时代的大变局,要推动类型题材的丰富化,要走出写作舒适圈、不断创新。他提出,主流化和经典化应该是在多元化的生态中成长起来的,“网络文学群体具有多样性,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生态链。”刘金龙引用马季的话,形容网络文学像一片原始森林,“有杂草有灌木,什么都有才能长出参天大树。我很去愿意做原始森林里的泥土,来供养年轻作者成为参天大树。”

  同为网络作家的江苏省网络作协副主席骁骑校也时常思考作品的经典化问题,“经典化的问题其实涉及作家的创作理念,我们在当代网络文学界能够做什么?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要能够继续传播下去,不仅要在短期内获得流量,还要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中国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我认为有两个面向”,苏州大学教授房伟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面向是向传统文学学习,学习其主题设计、情节细节等好的写作手法;另一个面向是探索出一条适合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新的评价标准。这可能是未来的作家、批评家要共同去思考的问题。”具体来说,房伟提出,在网络文学数量井喷的当下,要让网络文学作品具有延伸性,建立其和经典的关联,必须建立诸如排行榜等精准化的选拔评价机制作品。“将来网络文学要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后续的精准化的对接。”

  网络文学的海外输出与传播

  “如果把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在创作、翻译、平台、推介等各个环节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环还是在作家。”基于这一点,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温德朝提出为推动网文出海,网络作家可以从四方面发力:故事性、想象力、地方化、现实性。谈到地方化,他举出了姞文的例子,“她创作的南京故事系列把南京很多文化景点和历史背景都融入进去了,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很好的文本。加拿大一个媒体曾经报道过,你想了解中国吗?请去看姞文的作品。”

  姞文的例子和阅文海外业务合作部负责人王博所说的形成了有趣的互证。阅文2018年开通面向海外的在线写作平台,这些喜爱中国网文的海外用户写起网络文学时,笔下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阅文很早开始就布局“出海”业务:2017年,阅文自主运营的海外平台——起点国际上线,同时授权作品发行到其他国家的不同语种平台。最早是精选中国优质网文翻译推出,到后期,科幻、游戏、女频等各类题材纷纷出海。王博观察到,女频及仙侠玄幻题材在海外人气颇高,是因为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普通人努力奋斗最后收获幸福的故事内核,打动了很多处在困惑期和迷茫期的海外读者。为了方便这些读者了解作品中八卦、太极等东方元素,起点国际还在站内运营了读者社区,吸引了他们对中国元素讨论交流。

  “文学是民族的,文学更是世界的,是全人类心灵交流的媒介。”网络作家、江苏省网络作协理事童童对此深有同感,“由于网文作品具备低成本高速传播的力量,能够面向国外更广阔的受众群体,各大小说网站也在不断将优秀的网络作品翻译出海,比如字节跳动去年在印尼推出的免费小说app——Mytopia,将我们的作品翻译成印西葡三种语言,长期排在谷歌商店印尼免费阅读类产品第一名。”她表示,在网络出海的大好环境下,身为创作者更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正面积极的价值观,明确自身文化属性,这才是传播的基点。

  文化创意与网络文学IP开发

  根据2022年5月26日中国版权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中国网络文学产业的规模达到358亿元,网络文学的IP运营带动了影视、游戏、动漫、音乐、音频等下游文化产业约合3037亿元的市场。

  “为什么网络文学能够连带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等各种形态?”在江南大学教授张春梅看来,网络文学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围绕着一个界面的交流互动,要看到网络文学作品的生成过程,而不能把作品当成单独的自立的形态。关于网络文学IP开发的方向,张春梅提出,要在网络文学中“把过去的传统、当下的审美经验和面向未来的生活想象连接起来”,而三者的连通器就是情感结构,“在我们的故事传播中,努力描绘当代人的深层心态和情感结构,这应该成为当下IP开发的方向和定位。”

  在网络文学IP转化产业界浸淫多年的喜马拉雅奇迹文学总经理杨阿里,在发言中历数网络IP版权开发的各种样式:从文学网站通过免费阅读来引流读者,到探索出一次性买断、保底加分账、以版权入股、“先免费授权+影视成品后分账”等多种版权收益和合作方式。杨阿里认为,IP开发目前来说具有三个特点,不能不精细化,不能没有特色,作品要卖给各个APP产生联动作用。“我认为后续对IP价值做评估的时候,会结合作品从文字到有声到影视,再到其他周边衍生品——包含一个整体大IP的总体价值。”

  “为什么网络文学改编率这么高?我认为,这和网络文学的创作基因息息相关。”网络作家、三江学院网络文学院院长赖尔将目前的改编开发形式分为三类:文本表达→视觉呈现→沉浸体验。而由剧本演绎到实景密室再到主题公园的现实类沉浸正是当下改编转化的热门形式。伴随着网络文学一路成长的赖尔分享了自己关于未来的产业形态地预测:文本的脚本化与游戏化趋势、AI技术推进并加速网文的可视化呈现、VR和元宇宙技术实现网络文学的世界观构建。“文学不灭,网文产业拥有无限可能。”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朱钢在总结中对论坛发言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和引领,要推动叙事的丰富和创新,发挥网络文学在相关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引擎作用,在海外传播上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既是网络文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网络文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应有之责、应尽之力。

  第四届扬子江网络文学发展论坛由省网络作协主办,是第三届扬子江网络文学周的重要活动之一。(俞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