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尔:《赛博正义》的科幻与现实

中国作家网 (2022-07-06 16:54) 5972110

赖尔,本名周丽,1984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特邀文学创作员,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三江学院网络文学院院长。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我和爷爷是战友》《女兵安妮》《无声之证》《沧海行》等。曾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贡献奖,“江苏青年五四奖章”,2021扬子江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和最具影视改编潜力奖,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文艺优青等。

我是一个有点“疯”的作者,“守序”与“混乱”两种模式,都在我的创作中出现,针对不同的作品,我会采取不同的思路与导向。

“守序”的一面,是坚持光明与正义,坚持“文以载道”,用文学去弘扬真善美。在开每一本新书的时候,我都会进行思考和全局构架:首先,选定作品的题材,确定作品的立意;其次,在构建好主风格之后,同步进行故事主梗的构想以及人物设计;最后,我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剧情大纲,包括了人物小传和故事主线的起承转合。守序,让我的作品在核心立意方面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在剧情与人物构架层面,逻辑和框架也更为完整。

“混乱”的一面比较率直。我爱观察生活,也爱“混迹”网络,也常常杞人忧天,多愁善感,甚至忍不住“唱反调”,非要与那些我所见的不平事,战上一战。举例来说,2008年,我创作了中国第一本“穿越抗战”类的小说《我和爷爷是战友》,就是因为当年某一段时间内,网络社群风气诡异,负面言论泛滥,爱国言论甚至会被群嘲、被群起而攻之。我就用当年流行的,网友们最热衷的“穿越”手法,去写抗战、写爱国主义教育。文学创作,是我的对抗方式。

我目前正在创作的科幻小说《赛博正义》,多少也有一点这种“唱反调”的“战斗”意味。

我想大家应该多少感觉到了,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上杂音纷繁,网络社群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一些不和谐、不正确的声音,因为群聚效应,汇聚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冲击并对抗着人们对是非黑白、公平正义的认知。另一方面,一些网友原本是怀揣着正义的观点来进行表述,但却渐渐异化成了另一种极端,开始占据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挥舞道德大旗,四处抨击,容不得平和的讨论,容不得半点别样的声音。

而在这些纷纷扰扰的背后,是资本,是“流量为王”的商业逻辑。其实流量是个中性词,不分好坏:正确是一,错误也是一,美好是一,丑恶也是一。偏偏那些错误的、丑恶的、惊悚恐怖的话题,会更加戳中人们心中的厌恶与恐惧,便生发出了更多的探讨,自然也就催生出了更多的流量,甚至产生了一些所谓的“流量密码”。咱们普通网友,深陷其中,只觉得每天上网都会看到一大堆负面消息,不免陷入伤感、郁闷,甚至暴怒。

我也伤感、郁闷、暴怒,更有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科技发展已到此处,我们注定将生活于网络之上,存在现实与虚拟的双重身份,过着线上与线下两种社交生活。而照着目前的这种趋势,未来的线上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充斥着混乱和污浊,甚至会反扑线下——那些“网暴”引发的事故,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面对这种状况,我于是创作了《赛博正义》。

我用科幻的手法,讲述现实的困境。我将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社交软件,做了一个合集与放大,形成了一个叫做“大区”的超级网络社群平台,用人工智能AI的数据化“人格”,在这个“赛博广场”上,设置了一个生存游戏。

在这个名为“大区”、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国民级社交平台上,进化为超级人工智能的“大区”AI,在虚拟网络空间上营造了一个密室逃生游戏,每个游戏关卡都是社会话题的变形。一群不知为何被选中的玩家,落入了游戏世界,他们必须在每个关卡中赢得所谓的“绝对正义”,才能获得生存机会。然而,这些玩家并不知道,他们所追求的“正道之光”,不过是10亿“大区”用户对该社会热点事件的投票结果。而这些玩家更不知道的是,陷入游戏中的他们,本就是“大区”AI根据逝者的社群资料,复制出来的一群人工智能……

在《赛博正义》的故事构建上,我做了三重设计,用以定位我的作品。

第一点,人文视角嫁接科学幻想,赛博朋克版《镜花缘》。

以“轻科幻+人工智能+密室逃脱游戏”的故事设定,讲述当下互联网社群的共性问题:网友的判断非黑即白,片面强调正义与正能量,以局部和割裂而不是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网络上升到现实的恶意举报……每个密室关卡的设计,都对应并揭示了互联网社群中的一种不良风气,而主角的密室逃生路径,正对应了如今网络上的社会性死亡、无路可逃的困境。

第二点,哲学思维的世界观设置,探索“本我”价值,中国版《楚门的世界》。

“大区”的设计,既是微博、微信、抖音等等社交软件的合集与放大,又是诸多互联网平台共同的缩影。在每一则热点新闻的背后,网民舆情反映出来的世界观,是各不相同的,展现出了世界观的割裂。而在故事的中期,主角们纷纷意识到,他们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人工智能根据社交媒体上亡者的账户信息构建出来的虚拟AI——没有肉体,但拥有全部生活记录,并且有信息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是否可以称为“人格”?

第三点,三重反转,超类型化创作。

一重反转,主角们本以为自己进入了一个密室逃脱的异世界,却发现这是“大区AI”塑造的、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映像空间,而所谓的“正道之光”,只是十亿网友的多数选择;二重反转,经过一系列冒险,主角团终于发现自己并不是人类,而是大区AI根据逝者的账号信息,捏造出来的虚拟人格,他们都是人工智能;三重反转,主角团挑战“大区”,想毁掉这个弊病良多的互联网社交世界,可最终却发现……啊,我要打住了,再说下去就要剧透光了。

《赛博正义》的故事还有更多的谜团,有许多细致的、趣味的设定,包括人物设计、关卡设计,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解析构思历程啦,给大家一点神秘感。至于这部科幻作品的创作难度,我就举一个小小的案例,证明它是多么得令我头秃吧……

既然是科幻题材,又有逃生关卡,那每一个关卡的游戏规则,都得进行符合逻辑的、细致完整的设定。除了主角团队之外,每个关卡至少都有十二名玩家参与,多则几十人。我明知道这些配角当中,很多人是刚出场就得“领盒饭”的背景人物,是逃生游戏中“送人头”的。但在创作中,要“一个人都不能弱,一个人都不能少”地去设计。每个人都要做人物设定,丰富背景、职业、过往经历。“开场杀”的一次性“废料”型角,也需要设计出几百字的人物小传。背景式的“领盒饭”角色,只有一句话十来个字的台词,也要做到,每个角色的动作和话语,符合他的身份设计和人物背景。

最后,回到创作本源的话题,我始终觉得,网络文学创作当中,“怎么写、怎么挣钱”很重要,但“我为什么写”更加重要。愿我们都在网络文学的道路上,挑战更多的未知,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让文学创作更有力量——影响生活的力量。

        来源:中国作家网

(栏目策划:虞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