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钟山》文学奖在南京颁奖

(2023-12-05 10:00) 5992734

 

  江苏作家网讯  2023年12月2日,第五届《钟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郑焱,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发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高民,省作协副主席、《雨花》主编朱辉,省作协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省作协副主席胡学文,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作家、诗人、导演韩东,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原主编高兴,作家、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黄咏梅,作家、《文学报》总编辑陆梅,中国作家网总编辑王杨等嘉宾以及获奖作家们出席了颁奖活动。另外还邀请了《钟山》的热心读者以及参加第九届《钟山》全国青年作家笔会和第七届扬子江青年批评家论坛的青年作家和批评家们出席活动。

  

  颁奖活动由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钟山》主编、《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贾梦玮主持。

  

  第五届(2021-2022)《钟山》文学奖获奖名单

  长篇作品

  《承天门之灾》夏坚勇(长篇散文,首发于《钟山》2021年第6期)

  授奖词《承天门之灾》是夏坚勇“宋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当下长篇历史散文的重要收获。作者以当下性的视角,捕捉那些饱含历史真实和文学价值的元素,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呈现出对历史的追问、反思和批判。作者试图展开历史的褶皱,挖掘历史中被遮蔽和被遗忘的一面。作品在历史理性、审美诗性和反思智性的呈现中,彰显了作者驾驭长篇历史散文的能力、与历史学家对话的能力以及弥补历史结构完整性的能力。

  获奖感言在今天所有的获奖者中,我肯定是最幸运的,《承天门之灾》是我“宋史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而三部曲的第一部《绍兴十二年》就曾获得首届《钟山》文学奖,《钟山》如此厚爱,我深感荣幸。我才华不够,又天性懒散,为此在文学上一直很自卑,在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曾一度犹豫和退缩。今天站在这里,我要感谢《钟山》的鼓励,谢谢《钟山》给予这部作品的认可和嘉奖。

  《流转》王清平(长篇小说,首发于2022《钟山》长篇小说A卷)

  授奖词《流转》将“改革开放”作为时代背景,聚焦于以马大成等为代表的农民工群体,详细描绘了他们由留守儿童到高考失利再到往返于城乡之间打拼的人生经历,深刻再现了新时代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化与嬗变。“流转”语出土地流转政策,意指主人公奔波流转于城乡之间,隐含着一代社会主义新人从摆脱身份到反哺乡村的认知转变。作品情节曲折入胜,结构精巧谨严,极富乡土气息与时代精神。

  获奖感言《流转》获奖,令我喜出望外。这是我发表的第15部长篇小说,五年前我开始这个作品的创作,书写的是家乡两代农民在土地流转期间的痛苦挣扎和艰难抉择,反思农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变化。现在我已经退休,我始终定位自己是一个基层文学爱好者。《流转》能够获奖,是对基层文学爱好者的鼓励和鞭策。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做人民的好学生,力争创作出更满意、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中短篇小说

  《一张过于宽大的床》朱山坡(短篇小说,首发于《钟山》2021年第2期)

  授奖词《一张过于宽大的床》以“床”为线索,将人生的种种际遇勾连起来,在解构笔法和荒诞调侃中蕴育人生哲思。一张过于宽大的床,“过于”形容的不止是床,更凸显了主人公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而超越庸常规则的“宽大”,指向了荷尔德林诗歌中的类似表述——“大地上并无尺规”。这种坚守自我与超脱束缚的精神追求,正是小说结尾中透露出的抵达人生彼岸的奥义所在。

  获奖感言我从事短篇小说创作二十年了,像在马拉松的跑道上进行了无数次短跑。我始终相信短篇小说,敬畏短篇小说。我们从床上来到这个世界,最终又要回到床上去。《一张过于宽大的床》装着我对短篇小说的理想。宽大,既是我对世界的观感,也是我对文学的追求。《钟山》杂志一直对短篇小说这么信任、这么宠爱,短篇小说的道路必将宽大无比。感谢《钟山》,感谢评委们!感谢南京的师长、朋友们!

  《红鱼歌》葛安荣(中篇小说,首发于《钟山》2021年第5期)

  授奖词《红鱼歌》以二十世纪70年代中学宣传队中一群排演江南小戏的年轻人为写作对象,透过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与成长过程,书写一曲令人感怀的岁月之歌,展现出超越世道沧桑的人性之美和生活之诗。小说对于唱词唱腔、舞台表演和人物心理的描写传神动人,在“戏中有人,人中有戏”的艺术表现中,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获奖感言《红鱼歌》写的是中学文艺宣传队的生活,书写一群中学生青春的梦想和追求、青春的迷茫与苦涩、青春的友谊和爱情,显示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温暖和光亮,闪耀着那个年代人性稀有的光芒。无论呈现现实火热的生活,还是回眸久远的已经逝去的年代,我努力书写出鲜活饱满的人物,写出真实的人物命运,努力营造自己的小说世界。感谢评委对《红鱼歌》的认可。

  《腊八》付秀莹(短篇小说,首发于《钟山》2021年第6期)

  授奖词《腊八》是“老漂族”的生活与内心实录。小说以绵密细实的流水日常与絮叨琐碎的心理倾诉作为叙事外衣,内蕴着城乡矛盾、地域差异、代际冲突、伦理隔阂等普泛的时代命题。腊八节一天紧凑浑融的时间与丰富充盈的心理空间互相交织,微不足道的生活浪花与斑驳多彩的精神世界互为映衬,在“老漂族”的憋闷、孤寂与心酸中升腾起希冀、温暖与甜蜜,赋予短篇小说宽广坚韧的叙事力量。

  获奖感言我的短篇小说《腊八》能够获得《钟山》青睐,深感荣幸。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构建属于我的芳村世界,《腊八》依然和芳村有关,和时代激流中的世道人心有关。《腊八》写的是冬天里的故事,而在初冬时节前来领受《钟山》的美意,尤其令人倍感温暖,如沐春风。仿佛冬天里的春天,亦仿佛雨夜里一道幸福的闪电。感谢《钟山》的厚爱和激励,感恩文学的馈赠和滋养。

  《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迟子建(中篇小说,首发于《钟山》2022年第3期)

  授奖词一部“品鉴”真实与虚幻、生命与自由、温暖与情怀的作品。其书写历史的意义不在于史实的再现,而在于对生命情感的重新体认。借“品鉴”之名,以器物之象打开现实传输之门,发掘隐匿的审美意识和存在中的恒常。迟子建以独特的故事结构和言说方式,穿破了现实的消极冷漠,穿越近千年的时间和阴阳相隔的空间,再次延展着迟子建“东北经验”的美学张力。

  获奖感言在哈尔滨大雪纷飞之时,得到获奖消息,犹如饮了一杯可驱寒的热酒,分外温暖!感谢《钟山》和读者对《白釉黑花罐与碑桥》的厚爱!

  《东北虎》汤成难(中篇小说,首发于《钟山》2022年第5期)

  授奖词《东北虎》呈现的是生活的恐怖与真实。在这个卡夫卡式的故事中,野生东北虎与主人公毛豆的命运形成了同构互文。作者敏锐觉察到了人类社会运行中的沉疴:人类习惯将他者工具化,看不到人类个体以及其他物种最本真的诉求。小说的寓言发人深省,这是跨越世纪的回响,它回响在作者的写作中,也响彻于当下。

  获奖感言去年春天,我被困在家中。那是我临时租住的房子,为了方便女儿上学。房子不大,没有书房,餐桌也是我的写字桌。我最喜欢的是晚餐后那段饱满而漫长的黑夜。困于一隅,使人内心焦躁,我常常在半夜时分打开窗户,对着空茫的黑暗深呼吸,觉得自己如同一头困在笼中的野兽。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了《东北虎》的创作,我希望写出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试图表达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性与兽性之间的某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感谢《钟山》,感谢评委老师,感谢所有给我帮助和鼓励的人。

  诗歌诗评类

  《回人间》张晓雪(诗歌,首发于《钟山》2022年第2期)

  授奖词张晓雪的诗对新生活的经验处理方式令人瞩目,她不乏洞见,但与当代性形成了动人的和解。因而,她能勾勒出被常人忽略的事物的轮廓,并满怀爱意描画因为新事物而显得陌生化的人间。诗人处在一个能柔软映现心灵的新宇宙,笔调空悬,亲近万物而不失宏阔。诗人能够在特别的层次感中完成诗心朝向奥义的深潜,又不失意趣和细微的气息。我们向诗人追求诗意新变的显著努力表达敬意。

  获奖感言很高兴荣获本届《钟山》文学奖诗歌奖。能够与在座的诸位作家分享此时此刻的喜悦,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要感谢诗歌,让我这个写了很多年但依然深感笨拙的写作者遇见一份包容的纯粹的《钟山》杂志,这也是很多作家的幸运。谢谢《钟山》授予我这份珍贵的荣誉,这不仅是对我写作的肯定、鼓励,更是对我人生的一次重要烘托。这次褒奖,将为我今后的创作注入新的动力。谢谢大家!

  《彼此的彼此(组诗)》王学芯(诗歌,首发于《钟山》2022年第5期)

  授奖词王学芯的诗将感受力和想象力并置为一架无与伦比的灵魂打印机。在诗人极富现代感的意象排列中,世界被不断处理为某种感觉体系中的生命印象,通过简洁凝炼的汉语被打印出来。王学芯基于自我感受力的新世界剪辑,促成了他诗歌中个性化的视觉特质,也形成了他独特的抒情语法:抒情主体的强力抒情并不伴随明确意图,只是让语言明晰的鼓点在含混性中穿梭,以完成诗句的新指涉。

  获奖感言我已有45年的写诗历练,从青年诗人迈入中老年诗人的行列。但诗使人年轻,使人充满期待和活力,也让我对自己、对现实、对经历过的事物能够通过观察、记忆、灵感、沉思等方式进行即时记录,从而促成个人风格的成型与转化,写得也愈加自在。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诗歌,不断突破局限性,通过诗歌了解我们这个时代,表达所见所思的现实或事物,已成为我创作新现实主义作品的一种方法。感谢《钟山》让我有了这方面的自觉和觉悟,有了更好的诗歌表达的自信。

  《育邦的诗》育邦(诗歌,首发于《钟山》2022年第6期)

  授奖词育邦的诗显现了一名现代人经过史迹时发出的灵魂响动:在均质的禅悟结构中,一粒时间的种子在诗人的感悟中萌发;道德感作为客观物埋藏在新的时空体中,不再成为任何主旨;天地四时成为独此一次的地点,纳入无名的情绪。诗人的声音从容,节律稳定,含有内在的起伏和令人惊讶的顿挫感。育邦诗歌在时间和空间双重感悟中完成了富有美质的心灵重构,将禅意的语言可能推进到了个体的维度。

  获奖感言随着时光的无情流逝,我越来越觉得诗歌写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隐喻性存在。我的犹豫,一颗杂树的忧伤;我的彷徨,一只夜鹭的愤懑;我的寂静,群山延绵的沉默……这一切构成了我的生命,也成为我诗歌写作的源泉。通过诗歌,我们实现了与整个世界的互容互映。对于世界文化的眷念,对于历史与时代的深情凝视,对于大自然的亲近,对于尘世烟云的热爱,促使我一次次拿起笔,写下一行行聊以慰藉自我心灵的诗句。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钟山》杂志社给我这一来自诗歌的荣誉,我也感谢时光带给我的无尽教诲。谢谢大家!

  文学评论类

  《朱辉论》洪治纲(首发于《钟山》2022年第2期)

  授奖词以整体视野进行精准概括,探究作家风格的形成由来,驻足于日常生活内部,审视时代的生存处境,怀想人生的应然状态,俱构成了洪治纲创作的主题,以平稳、宽容和默契为特质的风格由此奠定。深入文本细节,由个性发掘到共性提取的过程中,探索出“从小处写”、错位性书写、沿着内心叙述和“自由间接体”等创作手法,作者文学史家的深厚功底于此彰显,开辟出作家论写作的一条幽然小径。

  获奖感言2006年我在《钟山》发表的《贾平凹论》,很意外获了鲁迅文学奖,这一次我很认真地花了大半年时间写《朱辉论》,很意外又获得了《钟山》文学奖,非常感谢《钟山》。我认为很多重要的作家论都出自《钟山》的“河汉观星”栏目。《钟山》不仅有“河汉观星”,还有很多杂文散文的栏目。《钟山》作为大型文学刊物,它不仅仅关注小说和文学前沿的问题,还均衡地办好了每一个栏目。《钟山》是新时期文学史的标本,很多重要的文学现象,包括早期的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个人化写作,《钟山》都深度参与,在新时期文学史中具有标杆的意义。

  《黄咏梅论》岳雯(首发于《钟山》2022年第4期)

  授奖词将知人论世融入文本细读,从细节剖析进入观念发挥,层次分明地将论述对象的核心议题铺展开来,于此得以窥见历史的创伤如何经由文学得以缝合和疗治,日常生活怎样平衡超越性的想象,他人映照出什么形态的自我。在体贴与共情中,书写成为世界与人之间的相互阐释,如水月互鉴、映花照影,批评与文本之间彼此发明,评论由此成为一种话语的艺术。

  获奖感言写评论就是到人类广阔无垠没有人所在的精神领域去寻一朵彼岸花,但是有时候也会觉得我写的可能真的是镜花水月,会有这样的虚无时刻。这让我想到上上月从新疆和布克赛尔回到乌鲁木齐的途中,那是一次非常漫长的旅程。窗外是车水马龙,车内我们在聊着生活琐事,聊着文学,但是突然之间,博格达峰出现了。它就在车水马龙之上,它好像是悬空的,我们只看到它是云上的那一点点山峰。这时候我就在想,博格达峰是实在的吗?它当然是实在的,它是那一座山峰,那么它可能又是虚的,可能就是存在于我们精神领域的可以探求的山峰。所以它可能是无限的实,也可能是无限的虚,就像我们的写作一样,它是我们在某个瞬间去领受的神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