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扬子江诗会暨《扬子江诗刊》奖颁奖活动在徐州举行

(2021-10-25 18:30) 5961486


开幕式

  江苏作家网讯  2021年10月24日,第四届扬子江诗会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诗歌研讨会和大家讲坛两场诗歌活动。活动由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市文联共同主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黄德志,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省作协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蔡国春,徐州市文联主席郭开芬,以及国内著名诗人、诗评家等参加了会议。


吉狄马加

  开幕式上,吉狄马加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江苏省作家协会为推动当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所做的工作。他说,扬子江诗会和围绕中国新诗百年举行的系列研讨活动,对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诗歌进行梳理,厘清了很多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问题,在整个诗歌界都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汪兴国

  汪兴国在致辞中介绍,扬子江诗会是江苏省作协主办的扬子江系列品牌活动之一,在汉语诗坛具有广泛影响。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这一年度重大主题,第四届扬子江诗会开展了主题征文并隆重举办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诗歌朗诵会,礼赞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今天的诗歌创作研讨会和大家讲坛是今年诗会的两项重点活动,以新时代诗歌建设和汉诗的海外传播为主题,具有特别的意义。


蔡国春致辞

郭开芬致辞

胡弦主持

吉狄马加、汪兴国、蔡国春、郭开芬为获奖者颁奖

  开幕式上,颁发了第四届“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扬子江诗刊》奖。该奖每两年一届,本届评奖范围是2019-2020年刊发于《扬子江诗刊》上的作品。经初评、终评两个评审阶段,韩东的《雪意》(组诗)、毛子的《原理》(组诗)、梁平的《我的南方不是很南》(组诗)、娜夜的《栽种玫瑰的人》(组诗)、李樯的《静物素描》(组诗)等5件作品获诗歌奖,李壮的《如同鸟的自在》获诗论奖。吉狄马加、汪兴国、蔡国春、郭开芬为获奖者颁奖。

  开幕结束后,举行了大家讲坛和新时代中国诗歌创作研讨会两场诗歌活动。



大家讲坛暨年度扬子江笔会

  大家讲坛暨扬子江笔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新诗创作——汉诗在海外的传播”为主题,邀请吉狄马加,阿根廷国会大学教授孙新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西川,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黄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阿根廷诗人白翼林等进行了深入研讨,汪政主持研讨。

  讲坛上,吉狄马加认为,应该将汉诗译介置入国际环境和国际交流的大局中认识其重要性,并指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他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与海外的文学互译交流概况,认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三个重要时段。但总的看来,近代以来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的体量和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到海外的体量相比,很不对称。

  孙新堂也认同了这一观点,他曾与国内的五洲出版社以及拉美当地的出版社和研究机构都有合作,他认为当代中国文学在拉丁美洲的翻译交流仍然相对边缘,目前最主要的挑战还是翻译。与会专家对如何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意见,黄梵提出,“所谓好的翻译其实就是在另外一个语种中间创造一首好诗。

  西川则认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问题不单单是翻译问题,要“走出去”就要认识当前的国际诗歌环境,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现场,了解当地的出版社和书评,还要考虑到对方的接受契机问题。

  诗歌节和文化互访这种活动也被认为是有效的交流方式。阿根廷诗人、翻译家白翼林说,阿根廷对中国有两种想象,一种认为中国是古老国度,一种认为中国是高科技国家,他希望把一个当代的、日常的中国介绍到拉美地区。


新时代中国诗歌创作研讨会

  新时代中国诗歌创作研讨会则围绕“批评精神视野下的新时代诗歌”,邀请诗人、诗评家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时代诗歌向度”“批评与新时代诗歌建设”“新时代诗歌新的生长点”等子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研讨会由黄德志主持。

  诗人批评家如何认识所处的时代?如何与当下时代发生关系?何言宏用四个“未有之变局”和“百年到数十万年的时间跨度”来说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认为“这是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南京大学教授傅元峰则在当下生活的同质化层面,提出“我们缺少不确定性”。但他们都认为当下回到日常生活十分重要,如耿占春所说“这是非常个人化的时代,又是可能具有更普遍性的诗歌写作的时代。”

  诗歌创作的个人性和公共性引起了不同的意见和讨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沈玲认为目前诗歌创作还缺少激励人心的宏大叙事。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张清华则以去年西川、欧阳江河和吉狄马加关于疫情的几首诗歌为例,“觉得这一代诗人还是有很大的抱负,想要去塑造历史的塑像,但写法上各有不同的路线”。诗人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诗人韩东指出,这一代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诗人,其实却是抵达了中国现代汉语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诗人李樯坚持写诗还是要回到诗学意义上的“真善美”。

  另一方面,诗歌批评如何与诗歌创作形成互证?《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长期在文学批评现场,他希望“出现一些针锋相对的有批判性的文章”;张清华回到古代批评传统,提出当下要重视批评的“对话传统”和“阐释精神”,这也得到了诗人草树、批评家李壮等诗人、评论家的赞同。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宗刚更直接提出,文学批评“得有文本感受力、审美感受力、语言表达力”。

  《诗刊》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评论员霍俊明认为,不管谈论当下诗歌处境——包括以新媒体传播为核心的媒介革命,还是谈论传统,其实都指向一个更为内在的命题,就是诗歌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和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诗歌是人类的精神共识体。

  江苏师大学生和全国诗歌爱好者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参与了大家讲坛。

  附:第四届“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扬子江诗刊》奖获奖名单

  诗歌奖(5人)

  雪意(组诗)/作者 韩东             《扬子江诗刊》2019年第5期

  原理(组诗)/作者 毛子             《扬子江诗刊》2019年第6期

  我的南方不是很南(组诗)/作者  梁平 《扬子江诗刊》2020年第1期

  栽种玫瑰的人(组诗)/作者 娜夜     《扬子江诗刊》2020年第2期

  静物素描(组诗)/作者  李樯         《扬子江诗刊》2020年第5期

  诗论奖(1人)

  如同鸟的自在 /作者 李壮    《扬子江诗刊》2019年第6期

  终评委名单

  龚学敏、胡弦、李少君、罗振亚、汪政、叶橹、叶延滨                               

  授奖词:

  读韩东的组诗《雪意》如同鉴赏一件艺术品,须静心,心静后,可读可品。韩东是语言的工匠,明明是新鲜出炉的作品,却老练沉稳,退尽了火气,呈现出蕴藏其中的气韵。《雪意》这组诗,冷峻却不乏温馨与真诚,如围炉品茶,透出智者内心的柔软。诗人善于处理题材,语言只是将事物表象的多余部分剔除,露出生死情爱的疼痛与麻木,那些近乎空无的伤感,成为与诗人与读者互道平安的安魂小调。

  毛子的组诗《原理》把个人经验、当下事件放在历史的长时间段加以审视,在时代的轻与重、快与慢中求取平衡的真相,在世界的冷与暖、软与硬中较量善恶,面对生活的琐碎与平凡,抗拒着又接受着,忐忑着又坦然着,质疑着又深爱着,情感经过高温燃烧后的冷却沉淀,语言独具黑铁的品质和力量;他的诗歌凝聚着温度和沉思,发出大地最深处长久埋藏的金属矿物的光亮,有着深沉、冷峻、粗粝与细腻并存的特别魅力。

  梁平的组诗《我的南方不是很南》,表达了一种阅尽世事后的宽容和谅解。生活在难以穷尽的悖论状态之中的诗人,在饱受煎熬之后,以平和的认知重新审视一切,因此他的许多言外之意已无需多说。宽容和谅解是对人生的终结式的体察,它或许不那么激情澎湃,但却积蓄了许多人生的智慧。众多的人生姿态显示岀不同的生存风貌,诗人所获得的对生存的领悟,证明了他是一个智慧的诗人,更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和信念的普通的人。

  娜夜的组诗《栽种玫瑰的人》,诗人始终以洞察者的角色内陷于她的诗歌结构之中,并忠实于先锋性的设定,去锻造出修辞的力量,在保持宁静纯朴意象的同时,呈现出悲壮凝重的意境。那些数学般精确的想象力和浪漫性,推开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原有脉络,并以情感为纽带,勾画日常生活的肌理,使个人经验被放置在词语的衍生链当中,从而在日常生活逻辑的断裂处,通过一个全新的无限繁衍的意义结构,使笔下的事与物进入诗意的空间,不动声色地揭示人生和现实的真相,以此对抗现代性的浮躁与虚无。

  李樯的组诗《静物素描》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显示出一种万物皆可入诗的自信。在看似平常琐屑处成功地将生活截取并定格,从而使其原先的存在方式得以改变。于是,细节被放大,场景被凸显,人物被悬置,本无联系的事物产生了遥远而又切近的关联,共处于静谧与幽暗之中,以无声的对话默契地制造着这个世界陌生的意义,从而唤醒我们已经麻木的感知和厌倦的思想。李樯相信文字的力量,他如同一个固执的水墨画师,以简单而朴素的语言获取了最大的诗学回报。

  李壮的诗评《如同鸟的自在》以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精准的文本细读功夫,把握陆渔诗歌童心与洒脱支撑的自在的个性风格及其丰富的存在样态,人诗互证,贴近研究对象的艺术实质,视野阔达,分析透彻,逻辑严谨辩证,文字可读性强。特别是在对研究对象阐释过程中,关于“好诗”的文本形态、“修辞过剩”现象和朴素批评文风等问题的研讨,能够激发人们的再度思考,因而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启示意义。


(文/俞丽云;图/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