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文学史》第一次集中审稿会在南京召开

(2021-10-19 14:40) 5961227

  江苏作家网讯  2021年10月16日至17日,《江苏新文学史》编委会在南京组织召开第一次集中审稿会,用两整天时间交流一审情况,对12编29卷书稿逐一进行讨论,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对进展延缓的个别卷编撰力量现场进行了调配加强。《江苏新文学史》部分编委会成员和各编卷一审负责人参加会议。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主任韩松林和《江苏新文学史》主编、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丁帆分别主持审稿会两个阶段的议程。

  会上,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传达了8月19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在《江苏新文学史》专题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张部长指出,《江苏新文学史》项目意义重大,时间虽紧但工作扎实、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他要求从四个方面做好后续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北大红楼和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党史观、历史观,在统稿、审稿中贯彻政治规矩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的30多年中有优秀作品也有糟粕,要批判性继承。二是要更好地体现《江苏新文学史》项目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坚持原创性与权威性、文学性与艺术性,系统性与全面性有机结合。三是广泛听取各方专家的学术意见,开阔学术视野,积极发挥编撰人才队伍的一流学术水平。四是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科学安排出版时间节点,做好项目实施各个阶段的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人知道《江苏新文学史》,扩大其影响力。

  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王飞介绍了6月8日《江苏新文学史》评估论证会的专家意见,特别是关于强化各卷导论、明晰文学史线索、统一文学史体例和严格入史标准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高民谈了他参与《江苏新文学史》编撰项目的三点感受。他表示,在中国新文学诞生百年之际,江苏省委宣传部立项、省作协和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组织编撰一部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百年江苏文学史,参与编撰工作的专家学者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对江苏文学的责任和担当,令他深受感动。同时他也倍感自信,编撰团队学术站位高远、学术视野宏阔,在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大框架下审视江苏文学,彰显了江苏文学在中国新文学史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和重要地位,感受到了江苏既是文学创作大省也是文学研究重镇的自信与自豪。《江苏新文学史》编撰项目凝聚着江苏文学史专家们的宝贵心血,也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他深受激励并表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将继续协助做好终审统稿、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各项服务工作,力求编撰一部兼具思想性、学术性与权威性的文学研究精品力作。

  丁帆教授提出,《江苏新文学史》是以范柏群先生定位的1892年韩庆邦的《海上花》为起点,至2019年为讫点。这一起点突出了通俗文学史在江苏的地位,也突出了江苏对通俗文学学术史和文学史的深入研究。江苏新文学史是囊括通俗文学的一支,所以时间划分不是过去单纯以严肃文学为上限起点的,这样做是为了突显新文学中通俗文学在江苏的地域特征他还表示,江苏率先开启《江苏新文学史》编撰工程是开了个好头,促进了文学地方史研究的重新崛起,使文学的地方性问题在学术史上达到新高度。“新四军”文学是江苏新文学史增加的学术亮点和政治亮点,在各卷撰写过程中应增加篇幅,体现江苏文学的地域特征。

  会上,丁帆教授还对本次审稿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各编卷撰稿人要严格政治标准,使用中性、客观的价值表述呈现历史,审稿中注重政治敏感问题的表述。二是力求在内容上避免学术性硬伤,细节上不疏忽遗漏。三是重点强调体例的统一,审稿中把好体例关卡,巧妙处理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文体中的呈现方式。在会议小结时他又强调,审稿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向各编卷撰稿人传达本次审稿会的具体修改要求,依据项目进程安排,把握好时间节点,保障《江苏新文学史》项目的顺利出版。

  目前,《江苏新文学史》文学史部分12编29卷预计于11月底完成修改,《江苏新文学史史料编》40卷将于11月底提交初稿,编委会将组织审稿人员开展史料编的初审工作。(文|孙一楠;图|俞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