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滩的隔空新抒写 ——雪静长篇小说《荣华富贵》研讨会在宁召开

(2021-04-29 15:56) 5953257


  2021427日,由南京市作协主办的长篇小说《荣华富贵》研讨会在南京市文联文艺家沙龙举行。《荣华富贵》由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满族女作家雪静所著,是2020年南京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鲁敏,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南京市文联一级调研员张跃定,评论家王振羽、张宗刚、育邦、何同彬、韩松刚等参加研讨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当代著名评论家吴义勤和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丁捷分别发来视频祝贺研讨会的召开,并作精彩点评。汪政担任本次研讨会学术主持。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荣华富贵》这部长篇小说,我看了之后,有几点非常深的印象,第一、这是一部对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社会全景式的表现和深刻批判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写了三个家庭、三个官员,三个阔太太在民国的生活,他们的人生风向标,他们的挣扎、结局,都展示了民国时代非常广阔的生活,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不同类型人群的生活,构成了一个民国生活的组织面,尤其对民国官场的腐败、黑暗、卖官买官、尔虞我诈,声色犬马、坑蒙拐骗……这样的写作非常生动、非常深刻,我想这个小说的题目《荣华富贵》,很有反讽意味,借古讽今,这个题目看上去比较俗,但是背后的意义还是非常深的。第二、就是这个小说的人物刻画比较成功,三个官员应该说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心机和经历,因此他们之间的碰撞,他们之间的利益的纠缠以及互相的斗争,应该是很有类型性,是民国官场官员的一种典型的代表。同时,三个太太的形象也很成功,三个同学,她们的家庭背景,人性的异化,都有非常复杂的现实意义,也更有文学性,更有内涵和意味。其他的一些人物,包括任队长等黑社会的人物,舞女,包括小偷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了雪静的功力。第三、情节性、故事性、传奇性都很强,好看又好,情节和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多条的线索同步地推进,体现了雪静驾驭复杂的题材,驾驭一个宏大的故事、复杂的故事的一种能力,设计得比较精密,这也体现了这个小说的长处。

  这部小说最大不足是小说整体看起来像个剧本,不像小说。第二是人物的心理刻画,也是以动作性的对话为主,某种程度上动作戏侵蚀了小说应该有的文学叙事,文学描写的复杂性和戏剧性。从小说角度来说这个小说是粗浅一点,该细的东西没有充分地展现。再一个缺点的话,就是这个小说实际上有一些小人物,女性写得是不错的,包括芳菲,包括女佣人都是可圈可点的,但是描写这种人物还是有点脸谱化了,性格的成长性不足,从小说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应该可以改进的地方。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丁捷:我不太熟悉雪静,接到《荣华富贵》这本书时方知道她是一位满族女作家,饶有兴趣读完,对她刮目相看。小说以奢华的笔调,铺设了民国时期上海滩的繁缛与混杂,让三个女人的情感戏在这样的背景里展开,引来了小说开局的“盼头”。我的阅读体验是,一旦入戏,如同追剧,情节扣人,难以释卷。我想雪静写作时的状态亦应如此,她以一驭三,成功横跨三个不同个性女主人公的精神空间与世俗世界,真是处理情感的纸上高手!小说的亮点人物是石玉婵,她懵懂、纠结而觉醒,最后掩护壮士赵人杰并资助他在乡间办学校,使故事有了积极的尾声,人物形象随同主题得到灿烂的升华,收官于昂扬的美丽。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江苏省及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论家汪政我最近写了一篇小文章,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对文学生产转型的一个启示,看到《荣华富贵》以后,我就想我那篇小文章里面说的,当长三角一体化之后,虽然是一个外在的口号,但是某种意义上,对作家也是一个推动甚至是暗示,比如,好像上海并不是人人都能写的,像雪静,她不是上海人,而且她身上的北方文化气质很强,又长期生活在南京,居然能写上海,我觉得这是有胆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打破了上海人对上海书写的垄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体现作家们创作半径的扩大和对于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把握能力的一种自信。《荣华富贵》没有按照我们既定的,或者是目前我们构成上海经典的范式作为写作,而是从文化气息和题材这两个方面来构建,这是这部书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另外一点就是,看到这个小说以后,我想到最近火了一部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我把它命名为思想剧文化人,剧中不仅仅只有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当时流行的各种其他的思想都有所表现,这么多的思想碰撞以后,人们终于做出了选择,证明这些思想碰撞以后的选择是对的。我看了这部小说也有这样的想法,它没有把共产党人的革命置于前景,而是对于上海各种错综复杂的力量的描写,包括女性、家庭、社会等等,彷徨、犹豫、矛盾、堕落等等,虽然没有把共产党的革命作为主要的书写对象,但是却通过这些侧面的描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正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今天研讨这样的一部作品,也是适逢其时。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南京市作协副主席鲁敏荣华富贵》这本书,写的不是当下,也不是此地,从地理意义上讲,或者是从空间意义上讲,都不是南京,也不是当代。刚才汪老师讲得很好,把上海的题材打破了某种地域的垄断,这是一点。还有一点,虽然写的是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在文学批评上,任何写历史的事件,就是你写的是历史还是有当代史的参照背景,就是以隐在的背景作为一个故事的框架。这部小说的动作性比较多,心理描写较少,或者是说文学性地展开那种柔性的部分比较少的东西,我不知道雪静是出于文学追求的动作性密集还是说对于影视化的考虑,影视化的痕迹比较重,可能是为了方便影视改编,我说不好是一个优点还是特点,还是你刻意为之。影视改编者会特别喜欢,但是达到文学性的效果,可能是一种不同的感受。

  

  江苏省作协《雨花》杂志副主编育邦: 雪静老师的书,简单谈一点我的印象,这本书主要是展示20年代的一个全景式的民国时代,官场的情况,民国的万花筒,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细节非常充足画面感很强,影视转化的基础比较好,尽快转化一下影视剧。

       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宗刚:我写了一个评论,总体看是很有特色的,七八年磨出一部,情节的设定和推进都很不错,人物也能立起来,能把传奇色彩突出,好多是靠想象,完成得也相当不错。特别是人物、故事情节非常繁杂、层层叠叠,我们也确实看到了种种的乱斗,看到了流氓、妓女、恶棍那么多的人物,体现了结构宏大长篇的能力,读起来很过瘾,感觉像跟着一个摄影师看镜头一样的,短焦镜头、长焦镜头等等的,把十里洋场上海的各种风情和特色都展现出来了。

 

       《扬子江文学评论》杂志副主编何同彬:《荣华富贵》这么大体量的一个长篇小说,我觉得对一个作家的考验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二十年代的十里洋场是非常大的空间,把这样的形象生动展现出来,确实是需要这个体量,这个长度是没有问题的。这里面涉及到难度和密度的问题,虽然我们期待你的写作能把上海写得非常上海,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上海书写都需要达到这样的高度,要绝对地避免上海书写的符号化,甚至说是不那么上海化,其实也很难。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觉得《荣华富贵》,不是带着这样的一个目的,不是说我要跟王安忆比比、或者是跟金宇澄比比,那是别人写不了的写法。我们都知道琼瑶写了那么多的民国题材的长篇,大量地改编成影视剧,琼瑶写的上海是准确的吗?肯定是不准确的,但是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上海。我们在这个长篇小说里面看到的上海很像在横店影视城里面的十里洋场,不是一个或者是历史学意义上的十里洋场,但是横店影视城的十里洋场肯定也有合法性的,我从这个概念上理解这个上海的空间和长篇小说的关系。

 

       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青年评论家韩松刚:我突然意识到《荣华富贵》的书写,其实也暗合了一个观点,就是都市当中的“非家”的意识,这里书写了三个家庭,但是实际上这三个家庭都是名存实亡的,雪静老师敢于触碰这样的题材,敢于在很难写出一种新的写作的传统当中挑战它,确实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再者,我觉得她是非个人化的一个写作,不是依靠个人化的经验,她的写作是建立在对文学的理解和想象上,选择了上海这样的一个地方,是对于空间想象的一种写作的路径。小说的整体的结构设置还是比较巧妙的,线索清晰,明线是三个家庭各种人物之间的争斗,暗线隐藏得挺深,通过家庭和时代,附属了女性的觉醒和反抗。这部小说的复杂性有比较独特的一种关系,写出了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人与人的复杂关系,以及处理人与现实的复杂关系。

       凤凰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评论家王振羽:首先,我觉得雪静在写上海滩,又不是在写上海,上海仅仅是小说叙事的背景。第二小说主要还是写人的欲望,写人性的复杂,反讽当中有同情,荒诞当中有真实。这个长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是强大的叙述故事的能力,55万字,确实读的时候不厌烦,能读下去。如果故事不吸引人,读下去也很困难。小说从头到尾还是比较复杂的,让我想到好莱坞的美剧。

 

        《荣华富贵》作者雪静:十分感谢,真的特别感谢评论家们,也感谢南京基金会这个项目,落在《荣华富贵》这部书上了,感谢评委能把这个项目给这部书,感谢南京市作协为这个研讨会的奔忙。触动我写这部小说是南京市作协当年推荐我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参观一大的会址,鲁迅纪念馆、档案馆、大剧院等。那一次在上海滩我想是不是可以写这样的一部书,通过三个女性,三个不同的性格交织着写,我曾写过一个现代版本的《夫人们》,很有局限。我想放在民国的背景中能不能写得自由立体化,像影视一样的,能够转化。我们有时候读的长篇小说,跟电视剧相比,是很单薄的,容量是不大的,一部电视剧确实是人物特别复杂。而我对民国的上海是陌生的,我就跑到南京图书馆,那儿有一个民国资料室,申报全部影印资料,一点点的小字,我就翻看,申报的广告版特别丰富,有洋火、香烟、化妆品、国外的电影,拍卖土地、大戏院等等。当时看这个资料的时候,我觉得构思就写三个女性,内容就来自于看这个申报的广告,看了一两个月。后来我想这个背景应该放在1924-1926年期间,这个期间共产党也诞生了,于是开始编织人物关系,构思一年,大约写了四五年的样子才完成,主题就是一个没有正确方向的民族,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写书中几个人物的故事,把人物关系按戏剧结构,因为电视剧有一个要求,三分钟必须跳跃一个刺激性的场面,我想把这个故事和人物写得特别精彩好看,于是书就成了这个样子。当然出版时又删去了六万多字的内容。非常感谢各位评委、评论家,感谢南京市作协能召开这样一次研讨会,对我今后的创作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谢谢!(南京市文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