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新长篇小说《筑梦记》,是以开发项目为背景,以联合办学为主线,讲述了以总经理马淼为首的地产团队,在特殊时期所经历的台前幕后的故事,展现了房地产行业的酸甜苦辣和风云变幻。
人物故事富于戏剧性
小说故事环环相扣,富于戏剧性。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读完这部小说,感觉就是人们用一砖一瓦在构造宏伟建筑的过程中,同样也在构建着当代人的精神大厦。渐渐地,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我的期望。这部小说容量大,情节跌宕,人物众多,结构宏伟,正是反映了新时代地产的重要历史和时代风貌;匠心独运,特色鲜明,语言独到,是深入洞视房地产开发背后的绝佳窗口。
要说房地产和教育,确是社会关心的话题。《筑梦记》通过地产项目的操盘运作,艺术地呈现了一个个地产加教育的真实鲜活的故事。里面有官商联结,有行业博弈,有利益纷争,也有人性彰显。分别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场景,反映了从村长、局长、校长、县长和市长的官场众生相;反映了客户、农民工、小职员等基层百姓的人生境遇,以及小老板和企业家不同的生存状态。
我带着悬念往下读,联合办学能否实现?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取得突破。不过为了利益,开发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矛盾此起彼伏。需要钱,楼盘销售成了关键问题,而有了钱才能办好手中的事。于是,我所关注的精神大厦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一步步呈现出来。
项目工程起初,从规划和拆迁到施工单位招标选定,筹集资金,头绪繁多。在纷繁残酷的商务竞争中,在工程招标的风口浪尖上,在个人利益得失之际,作为小说主人公的项目总经理马淼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展示了现代女强人的智慧、善良和勇敢。譬如在工程开发时,马淼发现了因拆迁遗留下来的问题:孤坟、土地庙,政府领导要求各部门要尊重人民的信仰,不能胡来,而马淼同样认为群众的事无小事,并要把这些事情处理妥当。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契合
《筑梦记》不仅描写了中国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描写了中国教育行业的城乡差距和发展前景,这一点在第六章“考察调研”里已经表述得很清楚。
读到“生态教学楼”,我眼睛一亮。面对当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资源紧张,注重生态环保的地产开发,无疑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我想,这是小说的一个亮点,而不是为了金钱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环境保护而任意进行地产开发。
小说中写了“大人物”,也写了客户、农民工、小职员等基层百姓的人生状态和内心世界,列举了严文秀的善良、焦友平的孝道和柏东来的忠诚,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人物表现,他们的善良、勤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而易见。像年轻的技术员柏东来发现施工现场质量问题,永固混凝土公司有关人员想私了,他决定宁愿工作干不成,也要投诉,结果直接投诉到质检站。我感到,正是因为有这样严格的监督把关,才使得一幢幢高楼大厦矗立在大地上。读到这里,我为之欣慰。
《筑梦记》不仅写人、写事,而且还写了历史。借助房地产项目这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技术进步、业态更新和时代变迁。小说看似写了一个项目的发展过程,时间只有两年,但是,项目的进展所延伸出来的时间跨度却是三十多年,例如木工班长的锤子、于华中的陈述等;而袁利成的创业历程和二张木的木材营生,直接把建筑业的发展拉回到解放前,抚今追昔,可见这个行业的变化令人震撼。
联合办学是小说的主线。我感到副市长钟和平说的话,应该是小说的又一处文眼。他认为,搞教育优化组合,功在当下,利在未来,这种前瞻性观点应该可以代表时代的声音、社会的呼唤。在多方努力下,联合办学取得突破。作为读者,我感到庆幸,尽管联合办学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然而却向阳而生。
寄托人文主义理想
我觉得,《筑梦记》虽是现代小说,却还兼顾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展现和弘扬了忠、善、仁、信、孝、智、义等文化传承,书中有四处提及《道德经》及其原文,列举了严文秀及其家庭的传统继承、焦友平的忠孝和柏东来的坚守。小说中职场人对《道德经》的学习和践行,使我感觉到,这正是对当代人的一种提醒,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种讴歌。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在小说中有着高度契合的内核。同时,对于探索如何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文化的传播继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总体上我觉得,长篇小说《筑梦记》应该是中国房地产领域为数不多的非虚构的、现实主义小说,也是直面地产现实的职场小说,寄托了作家的人文主义理想,体现了时代的主旋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引导人们的精神道德向正能量方向迈进。寻找和挖掘理想的人性。再如小说中的营销副总徐开红,开始是一个玩世不恭、令人讨厌的人,而后来受到了一本书和两个女人(《道德经》、马淼、钟冬梅)的影响,受到了外界人性之光的照耀,他居然蜕变为一名企业高管。诸如此类的情节,让我们油然产生了对社会、人生、情感和人性的积极思考。
小说中蕴含着哲理和思想,潜移默化地给人启示:人生应该有梦想,人生有无限可能,人生如此辽阔。万丈高楼平地起,逐梦未来,要打造坚实的基础,做好每一件事;即便住进了高楼大厦,而精神不能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