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 王成军:寻梦的人生,醉梦的美文——评李凌自剖心态式絮语散文的审美品性

(2022-09-23 09:19) 5975776

  李凌的散文集《洗玉镯》以絮语漫谈的方式,向读者道出了作者深挚的人生感受以及新颖独到的人生意趣。作者以真挚和亲切的话语娓娓述说着日常生活的体验,记叙和描写的人生情境生动而有韵味。作者是用心灵的彩笔精心描绘一段段、一幕幕、一幅幅人生图景,作者感情的波澜在这些人生情境中自然流淌。李凌的这些散文营造的是“内心剖白式”语境,记叙、描写、抒情都是在曝露心扉,叙写作者寻梦人生的复杂丰富的生活感触和心理体验。她的这些具有理趣美的散文,显现为融真心、诗情、画意、哲思于一体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灵性与智慧的显现。

  一、坦诚吐露个人生活的真相真情真趣

  现代散文创作立足于作家主体性,当“处处不忘有一我”,是说散文的字里行间处处呈现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作者个性鲜明的性灵和心智。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中专门讨论了西方的“随笔”,认为这是一种“作为自己告白”的文学体裁。“絮语散文”是特别接近西方的“随笔体”散文的,这两种体式的散文都可以自然、随意、细致、舒徐自如地抒情写意,都能够充分而真切地叙写和告白作者的心性以及精神意志。

  《洗玉镯》中散文呈现了作者个性化和灵性化的生活状貌和生活方式,这些散文将“情”和“意”融入写人、写景、记事、抒情、议论之中,作者说心中要说的话,娓娓述说着那些在故乡生活时的经历和对人情事理的真切感悟。

  《逝去的老电影》叙写了作者怀念童年时期全村人围在场院中观看小电影的热闹情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是作者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吆喝着一起观看《五朵金花》、《铁道游击队》等老电影时的盛大节日般的生活情景,那是怎样的兴奋时刻啊!甚至在荧幕背面,也蹲着站着坐着满满的人群。三十年来一直萦绕于作者脑海中的故乡老屋的变迁,不仅与作者本人的早年生活密切相伴,还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风貌。《老屋的变迁》中写到八十年代父母省吃俭用,盖起了三间瓦房。到了九十年代,二哥活泛的经营头脑,使他成为村中的首富,他为父母和弟弟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再后来,作者到城里安家了,就把父母接到了城里,住进了高楼,故乡的老屋便成为作者我在远方的情系之物。《童年瓜园》追忆了作者我早年在父亲种植的瓜园里忙碌时的新鲜和美好。父亲开辟的瓜园仅有三分地,却在园中结出了满眼又大又甜的西瓜。文中以美妙文笔,描述了我帮助父亲看护瓜园时醉梦的心情:在瓜园下躺着,看着一个个甜甜的、硕大的瓜,青草衔在嘴边,小鸟在天空中飞过,心中如悠悠白云般逍遥自在。《甜甜的风》写出对以往生活的乡间风光的怀念,那是蓝蓝的天空下四季漂浮的甜甜的风,而夏季的风最甜,有小麦、水稻、玉米生长的香甜气息,“还有瓜果飘香,西瓜、甜瓜和香瓜,香甜得诱人”。打谷场上青年男女眉来眼去传递着幸福的爱情,那是又一种诱人的香甜。作者深深感触故乡的美好,却又深刻领会到,自己已是地道城里人,知道乡村生活已不属于自己。《又是一年秋》叙写了作者我早年在乡村生活时家乡独特的物产、家乡的人情,这些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甜蜜。即使错入别人家的梨园,摘几个梨,乡亲们绝不会怪罪,还会热情大方地让你拿几个回去。在林边渠旁,可以呼吸甘甜的乡风,还有一群辛苦劳作及快乐玩耍的小伙伴。在一片干净的空旷处躺下时,作者我时常感受的却是忧伤孤独,因为心中始终存有寻梦人生,有“活着到底是为什么”的深思苦想。于是便远离家乡,在一座又一座城留下了追追寻寻的脚印,用自己的一个个经历——图书管理员、政府机关、报社、广告、企业文员,探求改变人生命运的方式。

  以上这些“絮语散文”,以自然、真切的文笔,叙写了作者个人生活的琐事、家常掌故、情感变化,语象鲜明生动且富有情趣。这些散文散记了作者在故乡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情状和感触,字字句句都是真切的“心跳”和深情的“呼吸”,出现在读者视野中的,是作者青春绽放时期在故乡的每一步行走,每一声感叹。一叶知秋,作者在故乡的沟沟坎坎、村树庭院中,细细品味乡村生活的意趣,体验到从豆蔻年华到青春时光的复杂多样的心理感受,领悟着人生的真义。

  李凌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和丰富的感情,在真诚、细腻、委婉的絮语式笔调中,表达了对周围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日常相伴的人和事,种种感受和深思。作者朴实而深切的笔意,具有一种别样的生活真趣,透出别致的美感韵味。作者的一组写亲人、闺蜜、好友的散文,真切而诚挚地抒写了自己在乡村生活时经验的一幕幕情景,产生的一缕缕情怀,文中透出了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善意、忧思。

  《大伯的如茶人生》述说了年轻时到南方漂泊的大伯,古稀之年叶落归根回故乡安享晚年,这对于大伯来说,已充分感受到人生的心满意足,读透了人生的大伯在柳树林下安然品茶,眯着眼,轻轻吹开茶叶,再吧嗒吧嗒吸着手卷纸烟,一幅洒脱的人生图景。《爱的书屋》中作者深情抒怀了父母给自己的意外惊喜——有了一间雅致的书房。一直在外奔波的我,接到了父亲的家书,回到家时,父亲说是给我一件我一直想要拥有的礼物。我欣喜地发现,父亲给布置了一间雅致、整洁、清静的书房,让爱书成癖的我,一时间幸福满满,我亲昵地称这是“爱的书屋”。《又是四月槐花香》写到母亲到城里后,用树上摘的槐花做成面饼,吃进嘴里真是溢香满口。于是,作者我的心绪便飞到曾在家乡农村生活时,每每陶醉于满林子槐花飘香的美好时光:在河渠边,两岸遍布茂密的槐树林,透过树丛的间隙,可见袅袅炊烟。《周末踏青之旅》写的是作者为了弥补离乡进城的父母心理的失落,努力尽女儿的一份拳拳孝敬之心,在天晴气爽的周末,陪伴两位老人去彭园踏青,用摄影为老人在绚烂的樱花树下留住了慈祥、欢欣的笑容。在作者的亲人中,二哥是偶像,《哥哥当村官》记述了二哥的头脑活泛、为人义气,尤其是二哥作为村长能够带领全村走致富之路,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二哥的赞美之情。

  《麦穗的美好时光》中,作者回忆了与麦穗等一帮小伙伴比赛打猪草时的苦乐年华。作者和麦穗一起在野地里望着天空中飘着的棉絮状的白云,憧憬着自己潇洒美丽的人生。麦穗是一位勤劳倔强的姑娘,打猪草时敢于向任何强手挑战,一定要拔得头筹,皮肤刺伤了,造成伤痕醒目可见,脸上留下红肿的血印,火烧般灼痛,麦穗深刻感悟到了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艰辛。《阿美的春天》抒写了作者乡村生活时密友阿美对爱情理想的追求。阿美是故黄河畔出名的大美人,她的美给村里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有线条分明的嘴唇”,令作者感叹的不仅是阿美美丽动人的形象,还有阿美爱慕虚荣、爱幻想的心性。阿美婚后对一位浪漫多情的男子产生了爱情幻想,因不满足婚后生活的乏味,阿美不切实际地追求真心想要的爱情春天,结果,阿美深陷忧思的人生困境之中。这篇长达万字的散文,以细致、多彩的文笔,描述了阿美春花般的生命迷失于虚幻的人生梦想中。《出嫁》中写到我的闺蜜爱玲,她是一位值得给予浓浓祝福的好女孩。文中叙述的笔调简练而优美,写到了爱玲特别的勤劳能干,饭量就像男劳力一样,她支撑起了全家,为全家做出了极大贡献。文中又写到了爱玲的福气,她获得了爱情婚姻的好归宿,我亲见爱玲穿上婆家送来的红棉袄、红毛衣、红布鞋和红袜子,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出嫁了。我看着眼含喜泪远去的爱玲,为她送上了最美好的祝愿!

  李凌的以上这些“絮语式”散文,所写看似不足谈论的“小事”、“琐事”,作者时而记叙,时而描写,时而感怀,在作者自然流畅的随意漫谈中,所记所感富有真挚的情趣和深切的人生意味。文中叙写生活情状是自然、随性的,作者的心性高度自由,心意执着于真真切切的生活体验,并吐露出复杂变化的心绪以及人生价值追求。

  《洗玉镯》中的散文,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时,坦然吐露心声,感触生活的步步艰辛和独有心得。作者时常流露出独到的见识,对生活经验和感受,不仅有自省意识,也是在与读者进行情真意切的心意沟通。

  离开家乡许多年后,作者还留有对家乡年味的美好回忆。《记忆里的年味》中,作者写到了年二十八母亲张罗着蒸又白又圆的白面馒头的欣喜,年二十九母亲又忙着准备荤素饺子的馅,年三十全家都紧张兴奋地观看父亲用大麦芽和红薯做糖稀的高超技能,当然,年后的希望更让人欣喜,文中结尾处写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好时光,农民们还要奔赴来年的丰收和期望。”乡情是难以忘怀的,离家越长久,思乡情越浓;在外漂泊的游子,家乡是心灵的归宿。《布谷声声》中,作者在城里却听到了“布谷布谷”的呼唤,在深夜或凌晨,在屋顶或窗前,声声切切,急促高亢,似在催促“回家回家……”。作者心中升起深深的感怀:布谷声声,是要唤醒自己久已蒙尘的心田,回归养育自己的家乡。啊!原来这布谷声声,是一种召唤,是一种梦境!春节来临时,一直在外奔波的游子,有了许多复杂的人生感触。《一个人的春节》写出了我这个游走在城市边缘的孤独者的伤感和困惑。我希望阅遍人间春色,却成为了孤独者。我想要过一个人的春节,又在眼前浮现父母亲忙着做春节食物时的热切期盼。侄儿打来电话的一声询问,我要过一个人的春节的念想瞬间破碎:家,总是要回的!《大爱无言》是一篇作者我的心灵独白。我自知是把情感深埋心中的人,“我不喜和人交流,尤其和最亲近的人交流,自小到大,家里没有人走进我的内心世界,我不去和哥哥姐姐们亲近,他们自诩比我大几岁,总是把我当作小孩子。”我喜欢独自沉思:“休息天,我宁愿一个人呆在阁楼的卧室关上房门去谛听窗外的声音,去翻阅一本书。”虽不愿与亲近人交流,其实我是把爱怀藏心中的人:“饭桌上是母亲和我对话的唯一时间,……自始至终都是母亲一人在说,她说我听,一个多么不忠实的听众啊。”

  以上这些散文都是随性的叙写,记述的是作者过往经历、情景和心理感受,文中所写是丰富的,是特色鲜明的。这些散文写个人、写自然、写社会都以“真”为本,以真为“美”,在“真相”、“真义”中呈现生活的“真趣”。李凌每天呼吸着自小熟识的家乡泥土的气息,脚踏在早已印满自己足印的土地上,深切感受着乡村“大地舞曲”的精髓。文中将记叙、描写、抒情融为一体。李凌的这些自剖心态式絮语散文,处处表现真实的自我,进而深刻地表现人生的内蕴。

  二、寻梦人生的这城这山这水

  在大散文家周作人看来,散文创作的核心是要“言说自己”,是要表达“个人之志”,这也是“载道”,散文表现作者“真实的个性”、“真的心搏”,是散文应有的品性。散文是对社会人生的写真,但写真的散文却有着无限拓展的创作空间,平常、琐细、简单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现象以及环境氛围,却能够提炼和生发出特色鲜明、韵味独到的人生意趣及人生真谛,依然能够令人回味无穷,这也是散文的一种“以小见大”。

  《洗玉镯》中《弯弯的小路》一篇,记述了作者记忆深处一条弯弯的乡路,这是故乡的一条泥泞土路,一头是家乡郝弯村,一头通向世界,作者寻梦的人生便是从这里开启。这条小路还记载了家乡人农耕乡野的风雨变迁,他们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远行》描述了作者我早年在家乡生活时一次大胆的离家独行。我不甘于困守乡村,独自决定去城里找工作。骑车进城后漫无目的巡游,终因没有身份证不得在城里立足。这次远行将我长期以来对未来的憧憬化作悲情,但却满足了自己心向远方的心愿,作者起航了寻梦的人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忙里偷闲找乐趣,找情调,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休闲时光》中作者我将这种人生意趣徐徐道来,的确令人称慕。我给自己找出休闲时光,去山川骋目,去寺庙观览,拂去尘世的纷纷扰扰,在佛门圣地独享清净悠闲的心境。归来时喝一碗特色小混沌,安详的心情就更足了。《中的人,中的水》赞美了扬中的人杰地灵,扬中建在岛上,被水环绕的扬中满是灵秀之气;扬中人温和、勤劳,把电器业发展得蒸蒸日上。作者受邀到扬中做客,对灵秀而又豪迈的扬中人文地理发出深深的赞赏:“登上岛,来到了江边,站在岛上观景亭眺望滚滚无尽的长江水,一边是激流勇进,一边是绿色苍茫秀美无限。水,本是柔的,可在这里她演绎成了如长城般的刚硬;领略眼前变换易景如痴如醉,似乎远离了现实处于梦幻之中。”

  散文的叙写生活,能够将自然、社会、个人三者有机统一。李凌在以上这些散文中表现的寻梦人生的历程,在日常的生存环境中,追求成长,体验着成长,从故乡土地出发,经历了城市生活,游历了山川,探索生活百态,在更广阔社会生活天地做深深呼吸。

  散文的“以小见大”往往不仅指小角度切入,更以小题材见出大社会,以平常的、琐细的现实生活的叙写,让人领悟出蕴含其中的社会人生的真谛。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寻梦人生,作者我对人生的体验和感受有别样的滋味。《新年真的好吗》有感于如今人们过年时互相的客套“新年好”“新年好”的问候,然而,作者早年在故乡时却是热切期盼和幸福感受新年光景。在经历了诸多人生变故后,又回到满是泥泞、湿冷、空旷的老家过年时,虽然面对亲友笑容满面,亲切如常,走亲访友却失去了曾经的欢欣情绪,留下的是不断增强的孤独心绪,不由感慨:“新年真的好吗?”

  散文应对题材进行深度的开掘,透视其特别的人生意义,做到真切、新颖、独到、深刻地写社会人生。李凌《洗玉镯》中的散文,表现的不仅是作者个性化和灵性化的人生感受,还能够通过叙写作者日常真切而有特色的“人生步履”,以小见大,进而表现深广的社会人生。《复活》中,作者我回顾了自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坚持文学人生的寻梦旅程。身在乡土的我,被《收获》、《十月》、《钟山》等文学刊物唤起了文学艺术的精神追求,生命在苦闷压抑中有了生机。有一段特别激情的时期,我追逐着一些文学大家的脚步。又因生计为先,从乡村到城市,十余年的时间做过许多的职业,但文学的梦想始终萦绕心头。我对人生的领悟越来越明晰,我倾心吐露内心深处的情感:文学让我的生命有了灵,我爱文学,更爱传授我文学知识的老师们。《迟到二十年的问候——写给C老师》记述了二十年前《大风》编辑C老师对我的指导,作为初学写作的我,受到的鼓励是极大的。《沛风中人》写到了我与沛县著名乡土诗人丁可的结识,文中描述了中国作协会员丁可老师的诗风如他本人一样质朴,他的诗情如他的为人一样真诚热烈,加之丁老师身上洋溢的汉风豪情,增添了我对人生的激情追求。李凌寻梦人生,文学人生是她的理想追求,在文学成长的道路上,一些良师益友点燃了她心中的希望之灯,与这些文坛师长的交往经历,都是特别值得珍视的美好记忆,这些经历和感受便成为她散文作品中精美的抒写。

  散文是能够广阔而逼真地写人、写事、写景、写社会、写历史的文体,也是最自由而充分地展示大千世界美的特色和韵味的文体。李凌在城市谋生,在自然和社会中探索,经历了许多人和事,充分领略了丰富多彩的人情和社会风貌。《洗玉镯》中一组藏行美文,游山水,品人情人性,参悟生命,陶冶心神魂灵。

  《进入拉萨》将西藏雄奇的山川风光呈现于读者的视野。文中写到作者意外的受益,在那里见到三个不一般的女子:广东的杨帆、上海的包bao、浙江的玉米,从她们身上感悟到生活的别样意趣:换个环境,换个心境,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东西。作者来到布达拉宫遇见两位奇女子徐州的蒹葭苍苍广东的杨帆。《布达拉宫脚下的对话》描述了这两位女子关于人生意味的对话,特别有深意的是:“每一次都是这样,去一个地方之前,想象总是美好的;然而,一旦亲临现场,你难免会有种失落感”“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有的人并不仅仅是为了风景而来,风景或许只在其次,追求其中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不管结果。”她们的对话值得细细玩味。文中还写了藏民对佛教的虔诚,那是撼人心魄的精神信仰:“她那一双深邃的目光,多么悠然和超脱,久久地仰望着庄严、圣洁的布达拉宫……”

  在《“燃灯节”惊魂记》中,作者亲历了12月1日藏传佛教的盛典“燃灯节”的惊魂:“看着宏伟的场面,人潮涌动,八廓街大昭寺的周围、路口的转角处、楼顶都布满了部队官兵、警察、公安。”“19时许,大昭寺僧人将6000盏酥油灯点燃,有的藏民一跪一叩首全身匍匐在地朝佛,拉萨信教群众手持佛珠,口中念念有词,有的扶老带幼全家来此祈福,有的在向香炉里投放煨桑祈求平安。”这不夜城的拉萨,作者在惊魂中感受到了喜庆祥和。

  作者我游历西藏,还印象深刻地品尝了西藏的饮食。《食在西藏》呈现了藏民的爱心,他们热情摆出一大桌地道的藏食,有风味独特的酥油茶,有牛肉大餐:牛肺、牛肝、萝卜烧牦牛肉等。作者又一次强烈感受了藏族同胞的仁慈爱心,卓玛大姐认养了九个孤儿,供他们上大学,找工作。《神奇的藏药》让作者又得以切身领略了西藏的“神”与“奇”。因为贪恋藏食大餐,什么烧牦牛肉、手抓土豆牛肉、羊肉、酥油茶、酥油饼……,顿顿饱餐,使得原来光洁的脸上长出许多“惊人”的痘痘。于是急忙寻求藏医帮助,吃了藏医开的药,又有奇迹出现,脸上的痘痘消失了,黑黑的皮肤也变得白皙了,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藏医藏药扎西德勒!

  散文除了要表现出散文家真诚、自由的心灵,还要努力表现出作家灵魂深处的精神特性。散文家对社会生活的开掘,必须以自我精神世界的开掘为基础。李凌是以自我剖白的心境、语境、话语,坦诚抒写寻梦人生历程中的心灵感悟和人生价值追求。《婚姻解码》中,我面对阿城,也就是面对爱情。都已到早该结婚的年龄,但我和阿城却没有对爱情考虑成熟。我真诚与阿城一起探讨长期以来时常会面对的爱情问题,都试图能给爱情解码:我们苦苦寻觅爱情,互相祝愿一切随缘,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作者我与阿城的心灵感应,都关联着一种人生缺憾——这是寻梦人生的经验。《缺憾也是一种美》表述了人生的惯常状态——困惑。我与阿城都经历和体验着现实,又都坚持着梦想,我们拥有了一种缺憾的美。《选择阅读》中表露了作者我的人生更注重精神追求,选择阅读则是选择了人生目标。书籍是一直与我相伴的密友,是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沉静地阅读,阅读的快感是无限的。我为拥有满意的书房而兴奋,我在这里陶醉,让我能够在憧憬中神游天地。寻找和确定生命坐标是人生必须。《生命坐标》中作者我表白自己始终坚持寻梦人生,经常一切从零开始,经历一种又一种生活,直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坐标,而且我获得了深切感受,这过程越长久,越波折,带给自己的生活越精彩。

  三、品味人生真义的性灵美文

  散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视角是统一的,都统一于作家主体性的抒情写意,因而,作家主观情感的表达渗透于散文艺术表现的方方面面。散文创作一般采用主观人称‘我’的观察角度进行表述,要求写出‘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我’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我’的心感受生活。而且,散文往往需要在“至真”的叙写中,升华出“至美”的精神境界。

  散文不可没有美的表现。散文中的记叙、描写、抒情,总是流露出作者特别的情感韵味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审美特色。李凌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人身上发现美,因为这些生活片段和情景,是作者人生成长经历中受益颇深的,于是便被提炼出意味深刻的美感和理趣。《那山那水那个辣》以热辣的笔墨和情调,述说了作者对重庆的迷醉:长期被丰润的雨水滋养,重庆的美女肤如凝脂;重庆打麻将的声响不绝于耳;重庆的夜鬼魅妖娆,充满了诱惑;最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重庆酣畅淋漓的“辣”,让人欲罢不能。《宗教迷思》抒写了对圣洁宗教的虔诚敬仰。作者游历了西藏的宗教圣地:布达拉宫、大昭寺、桑耶寺、昌珠寺等,视野所见都是藏民倾心朝拜的身影,满耳都是藏族信徒的诵经声,还有独特的宗教艺术,甚至连那里的山川河流,无一不涂上厚重的宗教色彩。作者受到了极大的心灵震撼,油然而生对宗教的迷幻幽思:宗教虽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却能够帮助人们超越世俗的痛苦,让精神飞升。

  因为散文侧重于表现作者的性灵,剖露作者融情思和哲思于一体的精神气质,使得散文具有诗性的品质及诗化艺术形态,这是作品独特的意趣和美质的交织,散文还在作者情思的律动和灵性的飞动中,洋溢着音乐的美、意象的美、美感变幻的美。《洗玉镯》中一组臧行散文中,作者我深深地被西藏的自然美、圣洁的宗教、藏民信仰的纯粹震撼了,便以一种敬仰和迷幻的审美心理,抒写出了这种神奇的美。在西藏特别让作者我心醉的,是那神奇的纳木错。《美哉,纳木错》抒写了对“纳木”(天)“错”(湖)的倾心赞美:“看到了蔚蓝色的湖水,似一块天上掉下的碧玉,静静地躺在高山的怀抱里。”在这圣湖边,“太阳永远是那么温暖着旅人的心。”还有更迷幻的景致,“远处的雪山发出恋人般会意的光芒,加之蔚蓝天空的衬托,那湖水愈发的晶莹剔透。”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作者视野中走来了一位喇嘛居士,与他一起相守着圣湖雪山的,是他的妹妹卓玛,他们让红尘世界成为超脱的诗,成为飘忽的远方。《消失在布达拉宫的诗魂》为一位藏族诗人——仓央嘉错,献上了热烈和诚挚的赞美。这是唯一一个没有灵塔的达赖喇嘛,也是一位传奇的活佛,不理朝政,不守戒律,行为叛逆,作者以迷幻的诗情抒写了诗魂的生命传奇,以及他留给世人的动人心弦的美妙诗篇。

  散文强调立意,时常于细微处呈现事物的特征以及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情。散文家长于提炼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新意。善于披沙拣金,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触觉对生活进行个体化的把握,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经验,这体现出散文审美表现的独特、新颖、深挚。生活是艺术,生活富有哲理,《洗玉镯》讲述了一对夫妻对待爱情婚姻的智慧人生。这是一对有艺术品味的夫妻,也是相濡以沫一生的夫妻。这对夫妻的生活让人惊叹,作家的丈夫和戏剧演员的妻子,他们既热情好客,又把生活过得很精致。在一次朋友间的聚餐后,丈夫向大家呈现了日常生活具有的艺术方式和哲理内涵。他收拾好碗碟,说道:“开始洗玉镯喽!”妻子笑看丈夫说:“我们家先生洗碗叫洗玉镯。”这是一位聪明而有灵性的妻子,丈夫心痛妻子,从不叫她洗碗;为了使丈夫不觉得洗碗是个乏味琐碎的家务劳动,妻子就把碗叫“玉镯”。这真让人由衷感叹,谁能不啧啧称赞这对夫妻的诗意人生。

  散文的立意过程中,作家应凭藉审美的慧眼,对审美客体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观照,达到深度透视和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效果。李凌还能够对有内涵的触发性物象进行独具慧眼的观照,以小见大;以惊人之笔,逆向思维,反向求异,背面托举,给人意外惊喜。《弄影成三人》构思新奇,是一篇充盈着巧思妙意的佳作。该文开篇所写“城市的一个烧烤摊,烟雾缭绕中,我们相遇在这里,梅子和我。”这是一种隐喻表达,我是乡村女孩,梅子是城里女孩,我寻梦人生到了城里,我成为了梅子,我就是梅子。成为了梅子的我在城市中奔波忙碌了很久,人生飘忽,梅子成为了“影”。文中我们这“三人”深深探寻了人生奥秘,这实则是作者本人对自己寻梦人生的多维度自我反省。我对梅子说,我可以在乡村完成乡村女孩通常的人生,生两个娃,有农村妇女该有的劳作和安闲。作为梅子的我却执着于城市生活的多姿多彩,执着于文学艺术的精神幻境。我成为了梅子,然而梅子却又很怀念农村生活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我和梅子都处于人生迷惘中,我们都是“影”。作品结尾处的感叹颇有哲理意味:“梅子和我,各自都有一个梦,农村的,城市的,可哪个是我,哪个是梅子,哪个是影子?”

  李凌以散文家的情韵、文思、审美创造思维,在其行文过程中呈现变幻多姿的情思和笔意,以及灵活自由的抒情笔法,使其作品呈现出令人心醉的迷幻般的流动美和洒脱美。人的生命是有缘的。《我的前生今世》中作者我追索了自己的生命奇缘——蓝。在首饰店的一角,我有了怦然心动的一刻,那是盈盈一握,如水曼妙般柔情传递的一枚蓝宝石,这是面对五彩斑斓的色韵及润滑的光泽,我独钟爱的前生今世的“缘”,文中接下是令人啧啧称奇的美文佳韵:“我不爱人间的繁华,不爱钻石的光芒,独爱你的沉静与默守;你的大智若愚,你不争名夺利,你不去攀龙附凤;通体透明、光滑洁净的玉体静静地卧在不被人关注的一隅,以饱含纯粹的眼神,等待千年的缘分,……等候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缘!我的前生今世!我的前生今世的梦与爱!”《我爱咖啡更爱茶》表述了与咖啡和茶相关的两种不同品性的人生。经历了生活的诸多磨难后,作者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有了明显改变,“一贯只爱闻其香不喜其味苦的咖啡近日却成了依赖”。而且,我还从咖啡中感悟了特别的人生况味:“在环境优雅的咖啡馆和三两知己或独自一人轻慢啜饮,说一说知心话,聊一聊工作、生活的感受;独自一人临窗托腮静坐,望向窗外烦扰的世界,轻浮的云天漫影,手里搅拌着醇厚暗香的摩卡咖啡,低下头的瞬间,心思随之弥漫开来。”文中还对人生意趣作了进一步的开拓,与咖啡不同,作者我认为若知饮茶的妙处更需要对人生有透彻的领悟:“如果说咖啡是动态,那么茶则是静态的,年轻人多喜咖啡不爱茶。成其茶,要经历太多的历练和磨难,淡然、豁达之态,这是成年人的一道心智之饮,我知道,我离饮茶还有一段距离。”

  阅读《洗玉镯》中的散文可知,这些表现作者寻梦人生的自剖心态的美文,既让读者感知了新颖独特的生活内涵和情趣,又让读者领略到了其美的韵味和意境。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