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用善意和勇气搭建的神秘屋,充满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能够治愈心灵,也能改变世界。”
陆永基创作的长篇童话《神秘屋》在2024年6月由安徽少儿出版社出版,当月就登上“探照灯”童书榜月度十大儿童文学书单。《神秘屋》刚上榜单便好评如潮,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书名:《神秘屋》
作者:陆永基
ISBN:9787570722105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4年6月
陆永基曾担任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无锡市作协主席,《太湖》杂志主编兼社长,早在1978年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多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剧本等,长篇童话《神秘屋》是他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他说:创作儿童文学是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一个作家一生最好能有一本专门写给孩子的书,《神秘屋》是我在兑现说过的话。
本书是陆永基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部书写动物、人类的遭际与城市、文明的发展,进而追问人类终极关怀的长篇童话。作品讲述在树儿镇艺术馆当画师的大象阿亨,意外来到神秘屋当志愿者,认识了森林里善良的精灵“豁豁”。神秘屋的豁豁们拥有特别的魔法,主要从事心理流转工作——把无形的心理变为有形的赠体,让积极健康的心理在动物们之间传递。在一次次传递中,阿亨和豁豁们尝试着与不同的动物甚至人类相处,他们因此发现了更广阔的世界,开始懂得尊重个性、遵循生命规律、学会换位思考、理性接受快乐与烦恼……当动物与人类终于在梦境城和谐相处的时候,神秘屋却突然消失了……
在《神秘屋》中,作家以深沉而悲悯的情感,朴拙而不乏真诚的笔调,编织了一个人类、动物和精灵豁豁之间相互结识与拯救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关于精神的能量如何传递并给予万物以关怀的故事。透过用善意与勇气搭建的神秘屋,我们读到童年纯粹的欢笑,也读到它静默的忧伤,读到它幻想曲式的轻扬,也读到它寓言式的哲思。当大象阿亨亦步亦趋地探索着神秘屋的选择与作为时,我们仿佛懂得了: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向和轨迹。
——探照灯童书榜评委、原《文学报》总编辑陆梅
文 | 胡亦敏
童话只是给儿童读的书吗?看完作家陆永基新作《神秘屋》后,我心里有了另一个答案。
这部12万字的长篇童话,2024年6月由安徽少儿出版社出版,当月就登上“探照灯”童书榜月度十大儿童文学书单。《神秘屋》以童话自由开阔的想象力,讲述了一个人类、动物和精灵之间通过精神能量的传递实现相互拯救的故事,并从心理关怀和人性塑造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美丽新世界。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童心无邪,在他们心里播种善的种子,成长过程中就会采收花朵,今后遇到挫败困苦时,仍可以微笑乐观面对,让生活更好,这是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
在这部童话中,现实世界的投射和作者的幻想世界重叠,亦真亦幻,作者创作时不仅在发现、探讨各种心理和情感问题,并且具有探求、寻找解决之道的强烈意识。
神秘屋是大森林里的精灵们创办的专门从事“心理流转”的工作站。对照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说,“心理流转”包含了情绪感染、心理抚慰、行为传染、精神支持诸如此类的意识流动,但在这本写给孩子的书中,作者秉持“浅语的艺术”,为了让孩童看懂、理解,“精神”“心理”都成为通过精灵的魔法可以看到、可以传递的具象物质。
第一视角主人公“我”(大象阿亨),成为神秘屋的一名心理服务志愿者后,在精灵老野兔的指引下,面对形形色色各种不同的困境、需求、事件、对象,在不同的挑战和尝试中,难能可贵地一一找到了解决途径,“我”也收获了启示、得到了成长。比如顽劣的麻烦制造者蜜獾皮皮,就不像自卑自闭的小青蛙咳咳需要开朗那么简单,需要真正激发他懂得羞耻、学会礼貌并且因为做好事而得到快乐满足的自觉意识,所以老野兔为他配制了“淡粉紫加橘红色”的复合型赠体。大黑熊捐赠“烦恼”,紫貂老太太的“孤独和忧愁”,狗老大和狗老二的故事又触发了哲学的思辨,告诫小读者们“看着很好的东西,里面也会有不好的因素;看着不好的东西,里面也会有好的因素”,做事不能想当然地自以为是,必须实事求是认真调查,不然就会好心办坏事,南辕北辙。这对儿童读者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启蒙教育。
《神秘屋》摆脱了传统的冲突“套路”,作者从容的创作态度,使整部作品没有沾染教化意味,体现出站立于“儿童视角”的真诚的人性观和创作观,因此显得格外清澈明亮,呈现出一片“我心光明”的瑰丽色彩。
儿童文学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儿童趣味的想象力。“心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流转呢?作者的设计不仅合乎孩童的认知,也在自由挥洒中体现出一种严谨庄重的科学态度和诗意浪漫的美学追求。
老野兔让“我”在神秘屋的库房看到了捐赠来的性格、心境、意识、情绪等这些心理性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储放在一只只玻璃试管里,分门别类,贴着标签。乍一看,试管里没有任何东西,但一触碰外壁,里面就会升腾起各不相同的彩色雾气,袅袅婷婷,非常梦幻”。而传递是依靠精灵们特殊的才能——魔法:志愿者先将赠体吸纳了,然后变成一粒灰尘钻进受赠者的鼻腔(鼻腔里有鼻黏膜,是连接大脑神经的便捷途径),受赠者受到灰尘刺激之后就会“阿嚏” 一声,打个喷嚏,就是“开窍”。志愿者的传递任务也就完成了,可以凭意念恢复原形。
面对丽丽母女的求助,因为缺乏沟通、不能相互理解,这母女俩的心结,不是仅靠捐赠和受赠就能解开的。作者设计出“意识互换”——通过意识在个体身上的交换,把孩子的意识传递给妈妈,再把妈妈的意识传递给孩子,终于双方取得了谅解。
这些有趣的设计,细节上却闪现着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专业思维的稳重,生动又合理。
陆永基是一位带着清晰个人风格的成熟优秀的文学家和小说家,在《神秘屋》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复合性观照水乳交融。虽然没有推动性情节,各章相对独立、干净利落,但结构上却有一种上升式的渐入佳境之感,精巧深邃。语言风格秉持一贯的简洁明快,又自觉富于主体性的美学追求,“我”第一次在森林中找到神秘屋的情境,“我”被麻胡子大叔催眠后一路的金色小道,被“梦境计划”改造的树儿镇、冰湖城,直至理想国般的梦境城,令人不由得想起桃花源般的古典美学意境,因而拥有了浓郁的文学质地。
童话最鲜明的表现特点是幻想,优秀的童话之所以吸引孩子包括成人,正是因为这幻想的美丽浪漫又纯净天真。《神秘屋》构建的这个充满温情的理想社会,动物和人类是同构的,生存环境是交融的,可谓真正的生物共同体。其实,这也是在提醒人们要对现存生物环境的状态做些反思,如何更好地重构人和动物、人和自然、人和人、“我们”和未来的关系。
树儿镇是一群被人类在洪水中遗弃的动物们建设起来的家园,人类竟然做过那样对不起动物的事情,而这些动物却知恩感恩,不仅在最好的地方营造出一片茂盛幽深的大森林,还对人类心存善意。冰湖城是人类的世界,可是当丽丽母女向神秘屋发出求助后,神秘屋的精灵们一致认为,虽然母女俩属于人类,但神秘屋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派“我”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帮助她们,“我”冻伤后又得到麻胡子大叔、灵灵和爷爷等人类的拯救,爱的传递和报答,最终在精灵的帮助下,成为天下大同的模样,“梦境计划”里的梦境城,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完全融合了,在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原始魅力。
美好梦境来自作家的澄澈心境,这心境充满了对天地万物的美好祝愿,充满了人文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色彩。
作者说,一些好的童话甚至更适合成年人阅读。因为,那些含蓄的,或可供联想深思的意涵,往往需要有相对丰富经历的人才能充分地感受体会。
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孩子的,也是献给成人的读物。因为对人类良知的信任,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人人都心存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