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水》(诗集)

(2023-03-20 16:30) 5982573

  一、基本信息

  书名:奔跑的水 

  作者:晁如波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 978-7-206-19636-2

  二、作者简介

  晁如波,江苏省第八届签约作家,江苏省重大题材作者。在《诗刊》《钟山》《散文》《雨花》《扬子江诗刊》《时代文学》《青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百万余字,获过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全国诗歌奖等。出版作品有散文集《水之恋》、诗集《奔跑的水》、长篇纪实文学《燃烧的云》等。

  三、诗集自序和后记  

  写作于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晁如波

  文字是真实的,文字里的我也是真实的,写作于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用虚无消解虚无,用积极对抗消极。偏安一隅,静待花开,安静地生活,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打量这个世界,与时光相看两不厌。安静有时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令人深邃、冷静、客观且包容.

  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对自己所写下的每个字负责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创作这部诗集的过程中,我一再提醒自己要关照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关照这个时代,关照这个时代中的人,于是运河、洪泽湖、水、发展、故乡、爱与情谊这些永恒的元素再一次滋养了我的文字。从爱水、惜水到对生态环境、人生境遇的现实考量,力求从“寻思”走向“寻言”,再从“寻言”抵达“寻思”,重返河流湖泊,重返水,重返生命的起源,重返生活,重返人类自己,在限制里寻找张力,在规则里寻找自由,在现实主义的底色上实现一次精神上的飞跃。当然也许我的文字表达并没有抵达我想要的思想境界,为此我深表遗憾,也请各位师友、读者朋友们不吝喝教,成长的道路上有您一路相伴,人生快哉。

  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说:“我一生都在书写地球上只有一枚邮票大小的地方,那就是我的故乡。”然后他成了世界级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没有随着他的离世而离世,而是在世上获得了永生,被世界各国人民一遍又一遍地诵读,他为世界研究他和那个时代打开了一扇窗······福克纳的写作经验告诉我们:今天的,就是未来的;民族的,就是人类的;地方的,就是世界的……

  受大师指引,这本诗集也大量书写了我的故乡,大运河畔、洪泽湖边。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在水一方”“顺水前行”“击水高歌”。在这里,一个水边长大的孩子,将为您打开一片静幽、柔媚的水世界,她有着水的单纯和澄净、柔情与执着,她对待世界的态度惊人地与水一致,她写的不仅是水边世界,更是尘世间。

  虚实之间的来去自由
晁如波

  任何写作只要进入主观表达,就会发生客观位移。任何个体的观察体验书写都会烙上个人的感情色彩,写作者如想超越自我,除情感上足够真诚、角度上换位思考外,还必须尝试超越单一的人类视角、平面作业,书写对生活、生命与自然的领悟,并敢于直面欲望带来的责难,书写反思与自我拯救,换句话说,一个好的写作者,一定是在虚实之间来去自由,这里的虚不仅仅是指虚构。

  我的写作从诗歌开始,刚开始看见什么写什么,可谓写实,那时正处在写诗的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我发现诗歌最有意义的部分在哪些看不见的地方,虚的部分,即诗歌的内在升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的诗歌写作开始联想,抽取事物内在联系,但这样太宽泛了,余味不够,可能性不多;有一天我顿悟,“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学会戛然而止,留白,让读者去想像、呼应理解、发挥,一个高超的写作者在他的文字里总能到处充斥着你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地牵动着你的情感和情绪的吸附力,《边城》 里你可能想知道二佬到底回没回来?《飘》中你时刻都能感受到女主翁斯佳丽带给你的力量,哪怕瑞德一去不复返,因为明天的太阳一定是新的。高尔基的《童年》让你感受到俄国男性的打斗能力,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男性之间,拳头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在思考,如何借助现实的“外壳”,填进我思想的“内辄”;又如何为思想的硬核,寻找寄居的宫殿,这涉及到至少两个虚实的处理,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

  随着写作的不断深人,涉猎体裁越来越广泛,从诗歌到散文、小说,我发现无论是那种文学载体,在呈现手法和书写内容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只要你想把一部作品写深刻就必须处理好虚的部分,必须做到在虚实之间来去自由。比如,在写中篇小说《万水奔腾》 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人物是实的,而人物性格是虚的,你要想让读者记住你这个人物,就必须处理好人物性格,你要想人物性格在作品里立起来,你必须虚构一些场景、情节、语言,塑造你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作者要把自己变成魔法师,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整。再比如这部诗集中《一条大河在我的生命里行走自如》,“我把月亮从东窗望到西山/望着,望着,它就成了母亲手里的一块炊饼/散发出故乡的味道”这里我就运用了从虚到实,又从实到虚,正向、逆向虚实、实虚处理,月亮是虚的,炊饼是实的;炊饼是实的,故乡的味道又虚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轮月亮,我的月亮是故乡、母亲和炊饼,读者朋友,你心中的月亮是什么呢?让我们互相启发彼此抚慰;另一首诗《薄雨》,“我怕/我一低头雨水就会从我的脸上流下来/流下时/像又下了一场薄薄的雨/仿佛谁的泪”, 我在抽取了雨和泪这两种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后同时做了虚实处理,雨是实的,泪是虚的;当泪是实的,那种的童年生活的苦难和拮据又是虚的了,这种例子很多,这里不再赘叙,好的写作,每一次由实到虚或由虚到实的历程一定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如果把作者的文章比作一个容器,读者朋友的情感或情绪有没有被你带出来?有没有被你吸进这个容器里,重新反应、发酵,孵化出新的情感和情绪?读者任何一种情感和情绪的产生,美好的、享受的,甚至愤怒的、憎恨的都是一个写作者的成功。

  其实人生也是这样,虚的部分更能让你体会幸福感、存在感,让你体会生命、理想等一些更为宏大的精神层面的词。很多年前,我在一所叫桃园的乡村中学教书,下班后和朋友下棋,下到最后,为一个小卒子,双方争执不下,对方要悔棋,我肯定不让,两个人抢来抢去,最后我一气,把那个小卒子扔出窗外……朋友们,外面下着大雪啊,我的同事穿着毛衣在雪地里愣是找了半个小时,终于将那枚小卒子找回,第二天接着下。让我们沉浸在下棋的乐趣里的是我们两个人的执着,不是那枚棋子,那枚棋子只是承载我们精神的媒介,如果当时其中有一个人想,唉,算你赢又能怎么样,不就一枚棋子嘛,不给悔就不悔或者让你悔,那这棋下得肯定没劲。人生就是这样,一饭一粥让你活得踏实,而过程、方式、成就这些虚词让你活出意义和高度。文学,一般人不理解,整天写,写什么写? 那一堆的字饿了能当饭吃,冷了能当衣穿?咦,当你静下心来,不停地写,不停地写,一直写到你发现文学的无用之用时,你就不是一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