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纪实文学)

(2022-12-13 15:27) 5978721

  一、基本信息

  书名: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作者:徐向林

  定价:28元                            

  页数:212页

  ISBN:978-7-5762-3173-1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上市时间:2022年11月

  二、内容简介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本书收录16位大先生的故事,时间跨越100余年。其中有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立志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蔡元培;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有胸怀“国之大者”,争分夺秒为国奉献的黄大年;有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甘当人梯,甘作铺路石的支月英;有立足教育岗位,不断创新,弘道崇德的斯霞……他们在教育岗位上各有千秋、各显身手,同时又具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同时兼具为学示范、为事示范、为人示范,这“四有”三为,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先生”标准。本书以时间为轴线,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感人至深的细节,讲述了民国以来的16位“大先生”故事,其中一些故事虽然耳熟能详,但作者运用了新时代的语境表达方式,读来让人眼前一亮,颇有收获。

  三、作者简介

  徐向林,作家、记者,供职于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系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全委会委员,盐城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盐城机电高职学校校外导师文学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小说月报·原创版》《天津文学》《安徽文学》《山西文学》《鸭绿江》《雨花》等报刊,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家文摘》等转载。已出版《白方礼,一个人的爱心长征》《莲花落》东方湿地《蝮蛇行动》等18部,并有多部作品签约影视剧、舞台剧改编。作品曾获第一届中国工业文学奖、第三届中国法制文学奖、第四届江苏报告文学奖、盐城市政府文艺奖等60余项文学奖项。

  四、目录  

  第一章 为师者立范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徐特立:一生重教,忧国忧民

  陈鹤琴:“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

  第二章 初心坚如磐

  斯霞:永不熄灭的童心母爱

  龚全珍:坚守爱与信仰的本色

  于漪: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谭千秋:灾难面前,彰显师者的力量

  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民的教授

  第三章:更有后来者

  黄大年:“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

  张桂梅: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陈立群:种桃种李种春风

  支月英:一生只为一事来

  吴蓉瑾:用爱的教育传递红色火种

  程风:志在乡村,“乘风”破浪

  五、本书序言

  建功新时代,争做大先生

  刘堂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传统美德。《礼记·曲礼》中记载:“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这里的“先生”,指的就是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路上遇到老师,要快步上前,站着向老师拱手致敬。

  在中国,“先生”二字是一种尊称,“大先生”更是对有德业者的尊称。

  教育,是民族之命脉;先生,是教育之魂魄。中国要迈向现代化强国,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再次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为培养新时代“大先生”明确了要求,指出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纵观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风云,在不同时期涌现出众多大先生,他们秉持理想信念,心怀天下,严谨治学,深耕教坛,培育桃李,他们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本书共收录了16位大先生的故事,时间跨越100余年。其中,有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立志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蔡元培;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有立足教育岗位,不断创新,弘道崇德的斯霞;有立志“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的于漪;有胸怀“国之大者”,争分夺秒为国奉献的黄大年;有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甘当人梯,甘作铺路石的支月英……

  他们在教育岗位上各有千秋、各显身手,同时又具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先生”标准。

  本书以时间为轴线,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感人至深的细节,讲述了民国以来的“大先生”故事,其中一些故事虽然耳熟能详,但作者运用了新时代的语境表达方式,读来让人眼前一亮,收益匪浅。

  从事教育的人一定要有思想自信,要深刻体会到自己所从事的育人工作是和学生的个人命运、家庭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视野才会广阔起来。从这一点上说,本书既适合所有教育工作者阅读、借鉴,也能给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启迪。特别是对新入职的教师、师范专业的大学生,本书提供了向榜样学习的载体,能够引导大家做“大学问”,怀“大爱心”,激发人民教师为人民服务的大情怀、大格局。

  因此,我建议本书能够走进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列入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书目,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先生、致敬大先生。

  我们要大力弘扬大先生精神,营造大先生成长的绿色生态环境,研究传播大先生的成长规律,点燃广大教师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的激情和梦想!

  见贤思齐,见能思超。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以德修身、以德治学、以德施教、以德树人,时时处处以“大先生”的标准激励自己、砥砺前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当代教育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