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孤岛的羊毛裙》(短篇小说集)

(2022-01-06 12:23) 5964716

  一、基本信息

  1)书名:给孤岛的羊毛裙

  2)类别:短篇小说集

  3)作者:葛芳                       

  4)定价:48.00元                                 

  5)开本:32开

  6)页数:280

  7)ISBN:978-7-5594-4154-6

  8)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9)上市时间:2021年8月

  二、编辑推荐

  葛芳的语言水汽弥漫,烟雨朦胧,这是以前给我的印象,现在其文体意识越发自觉和宽广,不再满足于被语言罩住,精巧而从容地深入故事的核心,甚至暗含内在的遒劲。——作家 罗伟章

  葛芳的写作性格兼具南方的细腻与北方的粗粝。她的叙述语言能够兼容台湾散文小说式的徐缓和内陆广袤中原的野性与粗犷。——评论家 傅元峰

  葛芳在描写人的困厄之时给予了作品人道主义的悲悯并感同身受,亦揭示了哪怕身无长物的最普通的人的生命的攒劲生长的力量。小说的字里行间,便充盈着这滋长的声音——那是南方野草生长的声音,卑贱、微渺、然而顽强。—— 作家  何立伟

  三、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苏州作家葛芳的8部中短篇小说,包括《一夜长途》《梦经》《安放》等篇目。葛芳小说中展现的往往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没有壮丽的、令人震惊的事情,只有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日常琐事。她所描写的小市民,尽管不起眼,但并不随波逐流,他们有自己一以贯之的生活理念和道德信仰。哲思与现实在她的笔下纠缠不休,轻与重,罪与罚,此岸与彼岸,现实与远方,生活与艺术,都交叉融为一体,往往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四、作者简介

  葛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曾获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和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出版散文集《隐约江南》《漫游者的边境》、小说集《六如偈》《白色之城》等作品。现居苏州。

  五、文学评论

南方野草生长的声音

——读葛芳小说集《给孤岛的羊毛裙》

何立伟

  读葛芳小说之前,整个疫情期间,出门不便,斜斜窝在一只旧沙发里重读经典,刚刚又读了遍 《红楼梦》,唏嘘小半日,夜里做梦都梦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醒来只觉得是五蕴皆空。接着便来读鲁迅夫子的 《呐喊》,也再一次遇到了我特别喜欢的一篇 “故乡”。讲到时隔二十年,迅哥儿回到故乡,看到童年时给过他无尽新奇同快活的玩伴闰土,竟分明地恭敬地叫他做“老爷”。鲁迅夫子写道:“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读到此处我心里一沉,生活摧人如此,真真也是说不出话来。

  葛芳的小说我以前并没有读过。这次读了 《杂花生树》 《长路山》《伊索阿索》 《金兰桥》 《给孤岛的羊毛裙》诸篇,氤氤氲氲在心里头积聚并渐渐升腾起来的情绪,与之前读 “红楼”,读 “故乡”,庶几近之,有一份沉痛,有一份悲哀,同时亦有一份虚寂同无常。那么,中国的文学,是不是有一种情绪,像长江水一般,从古至今,汩汩流淌,一以贯之呢? 对生命的观照,对人性的悲悯,对生存中普通百姓的遭际与苦厄的泣诉,对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的昭示,对人在社会强力面前的无奈与脆弱的状写,是不是中国文学主旨的一脉相承呢?

  葛芳小说,我读到的都是中短篇,既传统又现代。前者如上述,后者则是大量描述了作品中人物的幻觉、幻想、梦魇、意象和夸张的主观心理反射同放大到近乎荒诞的通感,结构上也是随意、舒展、符合生活本身的节奏,又每每在结尾处来它个惊人之笔,且意外,且释然。感观上是当代生活的浪奔浪流,口味上是茶与咖啡的混合,气息上呢,是南方的艳阳同梅雨,是闾巷深处的潮湿。对的,葛芳的小说是南方的小说。她塑造的人物,都是南方的男人同女人,是南方底层社会的无头苍蝇一样的人生,这些人物,被时代的离心机甩到了社会的边缘,每向中心靠拢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葛芳小说读来貌似轻松,读完之后却要掩卷叹息。这是中国的富豪、中产阶级,并主流媒体视野之外的生活,七零八落的生活,肮脏琐屑的生活,用尽气力也搏不到幸福的生活,望不到尽头也望不到希望的生活。那么这些小说是灰暗的吗? 未必。葛芳在描写人的困厄之时给予了作品人道主义的悲悯并感同身受,亦揭示了哪怕身无长物的最普通的人的生命的攒劲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每一个主人公身上,无论是白昼的努力中同夜晚的睡梦中,无时无刻不在暗暗滋长。小说的字里行间,便充盈着这滋长的声音———那是南方的野草生长的声音,卑贱、微渺,然而顽强。

  还是说说具体的作品吧。 《伊索阿索》的主人公叫简春华,一个离了婚,靠卖体力偿债的沉默寡言并相当羸弱的男人,这个世界唯有一个对他不错的名叫阿珍的陪酒女,她为他离婚,并打算为他的家族续香火。他的生活一团糟,却又苟安、寡欲,困居在法慧寺巷的陋室里,侍奉年迈多病的老母。他也有过曾经值得夸耀的家族背景,家族虽早已败落,但也遗传给了他一脉不错的心气同善良,让他对哪怕不堪的日子,对在底层社会挣扎的亲人与相好,都怀有一份责任,为使她们生活得更好一点,也使自己无愧于她们,他宁愿为老板顶包坐牢,去兑换超过他体力与能力的物质回报。最后,老板的承诺兑现没有,小说并没有交代。但小说的逻辑暗示我,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法慧寺巷,就充满了南方小镇的潮湿霉气。人在这里生活,所有的时间都是长霉的。

  《长路山》是篇 “二人转”小说,两位主人公,以第一人称交替着讲述自己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叫乔大伟的男人和一个叫陈全的女人的内心独白。这篇小说可以看成一幕舞台话剧,就是两个人对观众的敞露心扉。前者是地位低下的图书馆职员,后者是一心想自由浪漫的诗人。他们在长路山相遇,产生暧昧,又若即若离。分手之后没有往来,却又彼此牵挂。但这篇小说着意处并非男女之间的纠葛关系,而是写了两个人面对生活压力的内心不止息的挣扎、困惑、躁动、向往,和各自的青天白日梦。这梦来自现实,又逃离现实,因此是多么的不切实际。他们都是现实巨大的岩石面前的鸡蛋,一击便碎。小说的结尾是乔大伟假扮游客,在长路山的彩虹路上投下大量石头,致使在山道上飙哈雷摩托的三位青年严重受伤。这结局让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中。你得想想,人被逼得如此疯狂,究竟是什么原因?

  葛芳擅长于描述人的青天白日梦。梦醒时分人的那一份失落同绝望,在社会中困兽犹斗的人,谁没有经历过呢?《金兰桥》写小人物朱安,老婆跟人跑了 (还不同意离婚),大儿子见不到,小儿子被老婆送回陕西老家,同样难见到 (描写见了一回,短暂而伤感)。无业,寄住在好兄弟赵斌处,打牌赢一点钱就花光,跟赵斌陪客户喝酒,为的是能签下业务大单。嗜睡,醉了酒能昏睡三天。又总是做梦,像庄生一样,把梦同现实混淆一处,边界模糊。他在梦中杀了给他染上性病的妓女,也在非梦非醒中用尼龙绳勒死了义结金兰的兄弟赵斌,因为赵斌手里有了一张刚刚打入了二十万的银行卡。他要的幸福,或许就在这张银行卡里。这样的结尾,同样让人意外,又让人觉得是那么回事。人生从好梦坠入噩梦,同问:究竟是什么原因?

  《给孤岛的羊毛裙》也是一篇让人忧伤的小说,描写了一位名叫小玉的技校女生的青春期几天内的遭遇。 “小玉”是好听的名字,就像白玉兰一样,却绽开在社会、学校同家庭搅和成一团的泥淖里,生理心理俱被摧残,而又无奈地选择妥协同逃避。她的同学赵凤则更像是一朵恶之花,被社会同时也被自己膨胀的欲望毁灭,落到了尘埃里。小玉对她从厌恶到同情,到同病相怜,对她的被迫辍学寄予深情思念,并给太湖孤岛上的她邮去她不知收不收得到的过冬的羊毛裙和皮靴。这善良的女孩子,青春期同样充满了幻觉,那些不祥的、恶魇般的幻觉。这些幻觉从头至尾压抑着那发育不充分的身体同心灵。这篇小说的精彩,就在于她种种怪诞不经的幻觉。在这篇小说里,青春是一种病———社会病。对小玉这样的生命个体来说,还是一种灾难,令人惋惜同痛心的灾难。

  人生都是具体的,给小说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无尽施展的空间。千差万别,异象纷呈,也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注目当下,注目被漠视的人生,注目微不足道的生命个体,注目阳光照不见的社会角落,这也是一个良知作家的职责。时代的画廊里,不只是挂着不平凡的人的画像,还有另外的众生相,或许更叫人深思和回味。它让我们知道,幸福不是恩惠,也不是随便通过努力便可以抓牢在手的。幸福是一种权利,但这个社会每一个具体的人,如何才能正当地理直气壮地得到她呢? 葛芳小说,或许给人带来的,正是这样的思考。

  2020.5.25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