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杰:美丽也可以永恒——葛兰印象

2014年04月23日 11时08分 

  第一次见到葛兰老师,真是让我万分惊讶,一袭黑色的长裙,一条深红的披肩,高高盘起的发髻衬着清秀的面容,没想到七十多岁的老人也可以如此美丽,那种历经风霜而更显精致的美,正如老师的名字一样,散发着空谷幽兰般的淡淡清香,让人浑然不觉中就为其倾倒。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播音员,葛兰的声音曾经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那清亮悦耳的嗓音、感情真挚的播报,至今想起依旧让人回味。2007年,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等八部委在北京联合主办全国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选拔活动,我和葛兰老师一起被邀请担任了评委。初次担任如此高规格的赛事评委,我真的有点诚惶诚恐,也许是看出了我们几个年轻评委的紧张,葛兰老师轻轻地笑了,招呼大家赶快吃饭(我们是在吃晚饭的时候见面的)。饭桌上,葛兰老师完全就是一个和蔼的老奶奶,不时告诉我们这些外地来京的哪些是北京特色小吃,该怎么吃,最后还不忘了叮嘱我们少吃点辣的,因为外地人冬天来北京会感觉很干燥,吃了辣的会更容易上火,影响嗓音。她说,做我们这行的,声音就不属于自己了,一定要保护好。而她自己也只是吃了一些清淡的蔬菜,怪不得老师的声音依旧像年轻人那样具有穿透力,原来她一直把声音作为一种美丽来爱惜。  

  原以为葛兰老师只是属于我们以及我们父辈那个年龄段的人的,毕竟现在的广播电视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所谓新新人类,各种新锐的主持播音风格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节目,字正腔圆差不多就是落伍的一种表现。可在第二天的开幕式上,我才发现自己错了,喜爱葛兰老师的不但有我们这样的,还有不少少年儿童。开幕式是在京郊的一个剧场里进行的,仪式结束之后,评委们要回宾馆准备下午开始的比赛,而从主席台到剧场外这短短的几十米路,葛兰老师就走了半个多小时,不断的有孩子和家长喊着“葛奶奶、葛奶奶”,冲上来抢着和她照相,一波下去,又上来一波。一位来自吉林的家长紧紧拉着葛兰老师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葛老师,您还记得我吗?二十年前,您在吉林的时候还抱过我呢?我那时……”那一刻,我看见葛兰老师眉宇间全是爱怜,她轻轻地拍着家长的肩膀,示意她平静下来,那模样就像是母亲对儿女一样温馨温暖。因为是我一直在陪护着葛老师,所以看见要求合影的选手太多怕老师过于辛苦,我连忙用身体挡住人群,搀着老人家挤出会场。坐到车上,我才松了口气,扭头问葛兰老师为什么不拒绝呢?老师笑了,“家长带孩子来北京比赛多不容易,而且我喜欢孩子。”美丽的微笑让七十多岁的老人显出了几分孩童般的纯真。  

  因为经常担任评委工作,葛兰老师显得很有经验,比赛开始前她就告诉我们将分数分为三个档次,按语音、表现力等几个方面评分。按照组委会的安排,葛兰老师担任评审的都是年龄较小的组别,因为孩子年龄太小,有的不过四周岁,所以上台难免紧张,不少选手都不知道站在那里合适,这时,葛老师就会告诉他们,“往中间站点,再来一点,哎,对了,开始吧!”温和的口气让坐在边上的我都感觉亲切舒适,如沐春风。有的时候,葛兰老师还会在选手结束表演的时候,亲自示范一下,“这句话这样说会更好……。”说的选手连连点头,我们也觉得葛老师对语言的处理确实是相当到位。  

  在最后一天的评审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少年组的选手,听起来声音有点含混,字咬不准。本来我们只是评委,只要按规则打分即可,没有必要去寻找原因,可葛兰老师立刻叫住了她,让她走近观察了她的口腔,然后叫来了她的家长,叮嘱他回去后一定要带孩子上医院看看,孩子的舌系带有问题。看着家长感激不尽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是热乎乎的,什么叫德艺双馨,这就是呀。  

  休息的时候,葛兰老师也会和我们聊天,她告诉我,自己现在不播音了,但依旧在从事教学工作。她说,“我老了,已经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人了。1951年我参加工作,在中央台播音的时候时才18岁呀,花儿一样的年纪……”说这番话的时候,葛兰老师斜倚在沙发上,红红的披肩衬得白皙的脸上竟然有了一丝少女般的红晕。那时正值建国初期,交通、通讯非常不便,边远地区的报馆和朝鲜前线的志愿军都有一批抄收员,他们每天通宵达旦地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然后连夜赶印出报,志愿军的抄收员更是要在条件极其艰难的战壕里抄收祖国的建设消息,油印成小报再分发出去。  

  葛兰老师说:“当时老同志经常很严肃地告诉我,要认真备稿,不懂要问,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不能念错一个字,否则会影响抄收员的抄收并影响出报。”  

  “错了不能重说一遍吗?”我问。  

  “那时都是直播,自己发现错了,马上重复改正,但很少有错的情况……。” 葛兰不无感慨地说:“真是太快了,一眨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夏青老师也走了好几年了,我现在就想多带几个好学生,也替夏青老师多带几个学生。说心里话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了。” (夏青是葛兰的丈夫,我国著名的播音专家和语音专家,二人相濡以沫共同工作生活了四十多年,2004年夏青老师因病逝世。)从葛兰老师的语气中,我分明感到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播音工作依旧充满了着留恋之情,因为这里面有她的青春、有她的爱情、有她生命中的一切。  

  岁月无情,但它只能带走人的容颜,却带不走人的精神。看着眼前这位恬静典雅的老人,你会突然发现真正的美丽是可以永恒的,这种美丽如同河蚌里的珍珠,温润细腻,是用智慧、爱心、勤奋层层包裹滋润,历经岁月的冲刷才渐渐显现出来的。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