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友津新作研讨会在徐州举行

2014年08月21日 16时22分 

  今年是薛友津文学创作30年。8月19日,薛友津长篇小说《齿白唇红》及中篇小说集《左左右右》作品研讨会在徐州举行。与会专家对薛友津新近出版的两部新作进行了研讨。 

  研讨会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和徐州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文学报》主编陈歆耕,省作协副主席张文宝,省作协小说委员会主任、《雨花》杂志原主编姜琍敏,省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雨花》杂志原副主编梁晴,省作协通联部副主任吴正峻,徐州日报总编辑、徐州市作协主席王建,及徐州市20余位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出席了研讨会。 

  范小青评价说,入选2013年省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的《齿白唇红》是部厚重的作品,是接地气的厚重,是滋润丰富的厚重,是有质量的厚重。厚重两个字,在这部小说中显得尤为突出。她还是一部具有浓郁悲情的作品,但是悲剧没有让人沉沦,让人泯灭,在这里,每一朵生命之花都绽放出她的最瑰丽的色彩,无论结局如何,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如戏人生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小说情节紧凑,既合情合理,又有许多出人意料之处,既充分展示出文学的质地和特色,同时也具备了影视作品的一些要素。 

  在谈到长篇小说《齿白唇红》,文学报主编陈歆耕认为,这部作品题材边缘,是宏大叙事中小叙事;小人物,小故事,小细节,穿插运用很到位,也令人十分感动与嗟叹。但陈歆耕也对作品提出了建议,浓与淡书写不够,善与恶、丑与美,不能推到极致,产生不了震撼力。那样的话,其艺术张力就不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效果。也延缓喷发的速度。对于中篇小说集《左左右右》,陈歆耕用爱不释手来形容,特别是《好大一张床》、《梅朵,梅朵》及《往日,往事》,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准确,人物鲜活,有血有肉且有个性,这说明作者生活丰厚。否则的话,写不出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 

  王朔表示,徐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学血脉源远流长,文学人才辈出。近年来,徐州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作家,薛友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组织薛友津小说作品的研讨,对于徐州小说创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薛友津的作品,流露着他对生活、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不张扬不浮躁,是以平和感恩的心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潜心创作,而这是特别不容易的一件事。 

  最近几年,薛友津的小说创作进入井喷期,平均每年发表作品都在15万字以上,刚刚出版的中篇小说集《左左右右》,就是从这些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许多篇什都反映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看似正常却并不正常的现实。对此,吴正峻评价说,对于一些社会阴暗面,作者是在用一种很平和的态度将这些写进小说,没有用批判的手法去书写,这并非是作者的麻木和漠视,而是作者对这个时代和社会特质有了深刻的思考认识后,才能做到如此淡然,此时考验的是读者的非判断与道德认知。 

  与会专家认为,薛友津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有着其独到之处。特别是人物的语言风格,带有非常明鲜的地域特点,大量方言土语的使用,让其作品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文学评论家王景陶认为,薛友津小说的语言特点是文雅与通俗共存,且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两种风格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运用在不同场景、不同人物活动上,和谐地统一在小说的情节中,这显示了作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薛友津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徐州市作协副主席,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女人不言梦》、《齿白唇红》,中短篇小说集《小镇女流》、《嘶风》、《在爱情边缘徘徊》、《浊血》、《左左右右》,长篇报告文学《小康离我们还有多远》等,作品两次被省作协列为年度重点扶持项目,并曾获政府文学艺术奖、“五个一”工程奖及各类文学创作奖项多个。 

  薛友津在研讨会上坦言,对文学梦想的追求,使得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成长为作家和大学兼职教授。1984年,他的第一篇小说《陶秋姑》在《大风》杂志上发表,便在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30年来,薛友津一直笔耕不辍,接连在《花城》、《钟山》、《小说界》、《清明》、《小说月报原创版》、《江南》等50多家刊物发表文学作品400多万字。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一名业余作家,能发表这么多作品,即便在专业作家中,也是不多见的。薛友津之所以拥有如此的创作成果,与他的艺术感觉、生活积累以及多年的努力和坚持都是分不开的。 (张琦)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8月9日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