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扬州两地作协再办“双城记”笔会

2013年05月23日 18时03分 

  2010年3月27、28日两天,春风和煦,阳光明媚,镇江、扬州两地的20多名诗人、作家,再次携手举办“双城记”笔会。 

  27日,扬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杜海、仪征市作协主席汪向荣率扬州和仪征两地作家20人,来到了丹阳市采风。 

  在丹阳,作家们先来到位于江苏省丹阳市行宫镇的九里,拜祭季子庙,游览沸井。随后,大家来到眼镜市场,各种各样的眼镜让作家们眼花缭乱。 

  下午,作家们来到了驰名中外的丹阳南朝陵墓石刻。这些石刻,都是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它们雄浑魄丽、流畅生动、蓄势待发,乃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他们的艺术价值可以和同时代的北魏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相提并论。这些石刻屹立在乡野农田中,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淋、战争和人为破坏,已经风蚀严重,大部分石刻残缺不全。尽管如此,南朝陵墓石刻还是以它的残美古韵呈现出完美的造型。 

  看完南朝陵墓石刻,大家来到了奠基不久的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中华齐梁文化旅游区)。在这里,他们被一个故事感动。那就是作家们看到的6000余件大小石刻,都是加拿大籍华人吴杰森先生无偿捐赠的。吴先生之所以选择赠给丹阳,主要考虑齐梁文化是丹阳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形象,而南朝陵墓石刻则是齐梁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形式。吴杰森先生将这批石刻艺术品捐赠给丹阳,可以对南朝陵墓石刻这个艺术魂宝起到很好的烘托和“绿叶”陪衬作用。作家们惊叹这些艺术瑰宝的同时,更为吴杰森先生的举动而感慨不已。 

  最后,作家们来到界牌镇,参观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8日,镇江、丹阳两地20多名作家,在镇江市作协主席王川、丹阳市作协主席石胜华的带领下,来到了仪征采风。 

  在仪征,作家们参观工业园区里的金陵船厂、史福特光电、科技创业园等单位,在这里,他们听取情况介绍、进行座谈。 

  下午,作家们来到了仪征博物馆。仪征博物馆于 2006 年元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为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扬子公园北畔,占地 5.5亩,建筑面积 5520 平方米,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成为仪征一道亮丽的风景。 

  博物馆藏有自商周以来各类文物、标本 5000 余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本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文化概貌,藏品品种丰富,地方特色显著,尤以汉代文物为馆藏重点,显示了仪征独特的汉文化内涵。 

  随后,他们来到豪第坊。豪第坊位于扬州西郊的仪征新集镇,占地450亩。这里由独栋、联排、叠加、情景洋房、沿河观景洋房等多种建筑形态组成的居住区,展现了仪征宜居城市的一个侧面。 

  薄暮冥冥之际,作家们游览了庙山。庙山位于仪征市新集镇,地理位置独特,东有周家山,西有团山衬托,更显庙山座北朝南、耸立凸起的雄姿。经地磁遥感勘测,地下12米处有一大型结构的建筑,南北长32米,东西宽18米;其西面的团山地下有三个8×8米呈品字形排列的大型地下木结构建筑,对称的墓群分布较广,整个墓形呈倒斗型,与陕西咸阳市汉武帝茂陵外形是一致的。庙山古墓被考证出是江都王刘非之陵后,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中国考古学报》等多家国内媒体报道过,国外杂志也刊登了庙山古墓的重要考古价值。 

  作家们抚今忆昔,不禁感慨万千。 

  这次双城记活动,是继2006年举办第一届“双城记”以来的第四次活动。镇江、扬州的两市文学骨干,经过互访和异地采风,既增进了友谊,又为宣传双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挖掘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平台。笔会的作品将在近期发表在《扬州晚报》、《京江晚报》、《金山》杂志、《镇江作家网》和仪征媒体上,并与两地的政府网站共享。 

  (蔡永祥)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程家由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