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等著名作家寄语《翠苑》:一座城市的文学阵地

2016年01月21日 14时25分 

  1月17日,范小青、蔡桂林、李治邦、陆建华、夏坚勇、冯新民、陶文瑜、严苏、储成剑、麦阁、刘娟、罗光成、李新勇、周荣池、邹国平、张戬炜、张健等省内外著名作家、诗人,兄弟刊物代表和我市作家代表百余人汇聚一堂,共祝《翠苑》创刊35周年。 

  在《翠苑》杂志创刊35周年座谈会暨《<翠苑>杂志创刊35周年作品集》首发式上,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调研员石勤、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著名军旅作家蔡桂林、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张健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在《翠苑》创刊3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 

  尊敬的徐部长,各位作家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翠苑》创刊35周年的座谈会,也是《翠苑35周年作品选》的首发式。 

  大家借《翠苑》创刊35周年之际相聚在这里,畅谈文学,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幸事。借此,我代表江苏省作协,向《翠苑》创刊35周年表示祝贺! 

  我省省级、地市级文学期刊、再加上县市级正常出版的文学内刊,已达130多家,这一文学期刊的阵地蔚为壮观,在全国还不多见,它承载着文学作品传播正能量、有感染力的作用;传播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传播传得开留得下、为民众所喜爱的作用,这是作者们成长的园地,也有力的支撑了我省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 

  《翠苑》创刊以来,一代代编辑坚守这块文学阵地,从组稿、编稿到发排、发行,编辑们辛勤劳作,任劳任怨,默默做嫁衣,为常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本地作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我省广大的业余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发表园地。由于《翠苑》一直坚持着文学的办刊方向,全国许多著名作家都欣然拿出自己的作品支持《翠苑》,像高晓声《村子里的风情》、阎连科的《饭场》、周大新的《瞎爷》、张承志的《一个“浪人”的灵魂披露》、还有端木蕻良、吴祖光、艾煊、蒋子龙、李存葆、叶兆言、耿林莽、许淇、储福金、陈村、何立伟、陈应松、夏坚勇、李治邦、蔡桂林、裘山山等这些在中国文坛上闪烁光耀的作家,都给《翠苑》以极大的支持。《文艺报》《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散文选刊》以及各大出版社出版的诗歌年选、散文年选,都选过《翠苑》的作品。在刚刚出版的《<翠苑>创刊35周年作品选》这套300多万字的书中,具有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比比皆是,体现了《翠苑》一代代编辑的组稿能力、发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而遇到突发事件,《翠苑》杂志的编辑们都以敏锐的直觉去组稿采写。如常州优秀企业家韩淑芳不幸去世,《翠苑》马上组织作家写出详实厚重的大纪实《飞天之鹰——优秀企业家韩淑芳纪实》,这部纪实作品受到原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以及常州市领导的高度赞赏,顾浩书记还专门撰写序言。1991年常州遭百年一遇的大洪灾、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汶川大地震、殷雪梅、邓建军等先进人物的出现,《翠苑》都在第一时间组织稿件刊发特稿。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翠苑》编辑团队从2014年下半年起就精心策划、认真组稿,从2015年第一期起专辟特稿栏目,刊发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的系列文章。由于《翠苑》办刊宗旨的明确,办刊风格的多样,编辑冯光辉也荣获江苏省作协第四届“紫金山编辑奖”。 

  习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学家艺术家只有在中国梦实践中,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创作出接地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我相信,《翠苑》杂志在常州市委宣传部的关心下,在常州市文联的指导下,依然会坚持确立培养文学新人、繁荣文学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审美情趣的办刊宗旨;依然会保持关注现实、以文为本、以文为脉的办刊方针,相信《翠苑》的编辑团队会继承老一代编辑人的工作作风,耐住寂寞,继续办好这份文学刊物,为常州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石勤(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调研员)

  尊敬的常州市委宣传部徐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全省许多期刊界的主编以及各地的作家朋友相聚在这里,参加《翠苑》杂志创刊35周年的座谈会。《翠苑》是由常州市文联主办的一份文学双月刊,是我省较早创刊的地市一级的文学期刊。创刊35年来,《翠苑》发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随笔和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为繁荣我省的文学期刊作出了贡献。 

  这份刊物走过了风风雨雨,是我省地市级文学刊物中艰难成长的一个典型代表,但是它依然通过一代代编辑们的努力,义无反顾地坚持到今天,为常州的文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培养常州的文学创作队伍提供了很好的园地。 

  作为业务主管,我省新闻出版局非常认同坚持确立培养文学新人、繁荣文学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审美情趣的办刊宗旨;也非常支持保持关注现实、以文为本、以文为脉的办刊方针;35年来,《翠苑》发扬朴素蕴籍不失灵动、醇厚雅致不乏明快的办刊风格。坚持健康向上的办刊思路,突出文学特质,每年的年度检查中,《翠苑》都受到审读员的好评,印刷年检也都合格。鉴于各种评定指标,2004年,《翠苑》被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 

  在历年全省新闻出版系统举办的书画、摄影展览、公益广告设计、主编编辑人员培训中,《翠苑》的编辑们都有不俗的成绩;在期刊优秀栏目评选中,《翠苑》的“名家构筑”还被评为“优秀栏目”;在全省报刊界的优秀编辑评选中,《翠苑》的编辑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报刊界的“明珠奖”、华东六省一市编辑出版系统的“先进个人”、我局的《江苏报刊审读》也多次点评过《翠苑》。 

  值此,《翠苑》杂志的编辑们要以35周年为又一个新起点,按照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办刊,更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蔡桂林(著名军旅作家)

  尊敬的范主席,尊敬的徐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故乡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赤橙黄绿,七彩纷呈,中吴杨柳独寒翠;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龙城景簇皆成苑”,这是我迄今为止仍在服务的武警部队政治部主办的《中国武警》刊物和《橄榄绿》刊物两刊献给《翠苑》杂志创刊35周年的贺词,既是对《翠苑》35年来的认可,也是对《翠苑》的祝福,并以此向常州市文联、《翠苑》人致以问候。北漂38年的故乡人,亲眼目睹了《翠苑》的创刊与成长。过去的35年,是中国大改革、大开发、大转型、大跨越的35年,《翠苑》与时代同进步,与社会共奋进,与人生齐前行,一步一脚印,一期一台阶,成长为在文坛有影响的优秀文学期刊。这是值得祝贺的一件喜事。 

  由于这样那样原因,比《翠苑》年轻,比《翠苑》年长的许多文学刊物在过去的35年里,从读者的视野里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翠苑》毅然挺立,根深叶茂,生机勃勃。我觉得,她至少证明两点。第一点,证明常州市委宣传部具有宏阔的文化视野和战略眼光,35年如一日,力挺《翠苑》风雨兼程。一个地域不能没有一份优秀的文学期刊,常州人十分熟悉的苏东坡说过这样一句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认为苏东坡这里讲的“竹子”与人的物质生活联系不大,但是关系到人的精神层面。我以为,一份地域的文学期刊,就是茂盛在这片土地上的那根“竹子”。她可能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但她是我们精神层面的一种表达。她关系到这方土地上文学脉搏的跳动、传承与绵延,反映着这片地域上的人的精神情怀、文化水准、品质品位。第二点,证明《翠苑》人有着与时代相称的责任与使命,有着饱满而热烈的文学情怀,任凭时代流变,任凭潮起潮落,坚守阵地,不畏艰难,呕心沥血,终有大成。 

  35年过去,《翠苑》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却顾所来径,斑斑心血红,遥看前进路,相伴如春风。祝贺、祝愿《翠苑》在未来的日子里,认真总结35年的办刊经验,拓宽办刊道路,创新办刊方法,以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团结作家,培养新人,坚持不懈,海涵包容,讴歌时代,关注社会,直面人生,将深邃的历史,激越的时代,宽阔的社会,孕沛的诗情融铸在一起,将这份刊物打造成充满崇高理想,充满中国精神的优秀期刊,使她成为茂盛在常州这片文化土地上的一棵积极向上的翠竹。 

  谢谢大家。 

  

  张健( 散文家,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 ) 

  尊敬的范主席、徐部长、各位作家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参加这次“《翠苑》创刊35周年座谈会暨《〈翠苑〉创刊35周年作品选》首发式”活动。我知道,还有许多与《翠苑》有着深厚感情的朋友未能在她35岁生日的时候欢聚在这里,但我能感受到他们也围坐在这个地方而且面容那么亲切。 

  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晚辈,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言让我心怀忐忑,唯一带给我勇气的是,我也是《翠苑》大家庭的一分子。35年前,《翠苑》创刊时我才虚岁两岁,不认识任何一个汉字,在她创刊25年后我在《翠苑》上发表了第一篇习作。 

  对于主义、思想、精神、理论等诸多词汇,我的领悟能力还不够深度,但从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为文艺作品的价值观提出的许多个定语中,我非常清醒地喜欢其中的一个——“有温度”。2015年也是习总书记倡导的中俄青年友好年,两个月前,我和省作协副主席鲁敏去上海参加了“中俄青年作家双边论坛”,那几天和同龄的俄罗斯青年作家的交流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那就是语言可能有障碍,但情感是相通的,我把这种感受归结为“有温度”。感谢文学,让我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也感谢文学,让我诚实地做人、真诚地生活。 

  虽然在《翠苑》办刊的35年中只有10年是我和她相识的时光,但我依然能够触摸到她所有岁月里因为文字而生长出的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温暖。我觉得《翠苑》就是一块田,写作者就是播种汉字的人,编辑则是在这里的四季守望者,三者相互呵护长出了一片茂盛的文学庄稼。请允许我用这个不太成熟的比喻,献给所有与《翠苑》相关的人、光阴、以及往事。 

  最后,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平安。谢谢大家。 

  在《翠苑》杂志创刊35周年研讨会上,范小青,蔡桂林、李治邦、陆建华、夏坚勇等省内外著名作家、诗人及《翠苑》全体编务人员30余人就《翠苑》今后的办刊思路、风格以及发展进行研讨,大家建言献策,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与交流。 

  在《翠苑》创刊35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按发言顺序排列) 

  李治邦(著名作家、原天津市文化馆馆长) 

  常州市委宣传部换了这么多届领导,但是始终没有换掉对文学的灼热;常州市文联换了这么多届领导,也没有换掉对文学的真诚。我们《天津文学》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天津财政也有200多万的资金扶持,稿费从千字200元涨到了千字300元,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作家为谁而写?不得不否认,稿费也是原因之一,但更多的是对文学的一种信仰。 

  “文学是一种信仰,阅读是一种崇尚”。《翠苑》这么多年坚持下来,而且风格没有太大变化,有三点让我感动。首先是《翠苑》有一支稳定的编辑队伍与作者队伍,队伍的稳定便是刊物的稳定;第二,《翠苑》有一个好的传统,常州文化流脉深,众多文化名人孕育了一片丰厚的文化土壤,这也是杂志坚持35年的原因之一;第三是有一批有理想且与《翠苑》息息相关的作家,在编辑队伍发生变化时,杂志与重要作家的联系不能割断,要一直持续下去,重要作家是杂志的中坚力量。《翠苑》眼界开拓,不仅仅发表江苏作家的作品,也聚集了一批全国知名作家的优秀作品。 

  对于《翠苑》未来的发展,要有一支队伍,用三分之一篇幅发表本地作者的作品,百分之五十的篇幅发表小说(我个人的建议),满足作家对刊物的期待,祝福《翠苑》长久办下去。 

  陆建华(散文家,原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 

  基层文学杂志非常重要,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一名作家,需要一步步发展。1984年,江苏省每个地市级拥有自己的文学刊物,但并不是每份刊物都坚持了下来。《翠苑》之所以能够坚持35年,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翠苑》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踏踏实实前进在社会主义文艺道路上;二是立足于常州,培养了本土作家;三是《翠苑》不保守,拥有大胸怀,放眼全国;四是《翠苑》编辑敬业,认真,踏实、坚守岗位。 

  对于《翠苑》杂志,有两点建议。首先常州老中青作家要紧密团结,可以增开专栏“回眸”一批老作家,薪火相承。二是希望中年作者用心创作,写自己熟悉的题材,用作品说话。 

  冯新民(著名诗人、南通市文联秘书长) 

  《翠苑》风风雨雨坚持35年,坚持文学性,坚持作品质量,很不容易,《翠苑》杂志的编辑一直很用心。 

  《翠苑》给南通作家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平台,也扶持发现了一批文学新人,感谢《翠苑》。 

储成剑(小说家,南通市作家协会主席)

  《翠苑》是一份在品质上用心经营的杂志,从所选稿件到编辑排版都精益求精。甚至会邀请书法家为作品题字,还会将题字作品邮寄给作者,这个细节,让我感动。 

  《翠苑》是一份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杂志,她的辐射与影响力走向了全省甚至全国。《翠苑》给邻近市县作者提供了发表平台,组织过专辑,用心扶持文学新人,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的第一篇小说便是在《翠苑》发表的,这对我鼓励巨大。两年后,这篇小说在《中国作家》发表,我一直感谢《翠苑》。 

  麦阁(散文家,《太湖》主编) 

  向老一辈作家们学习,向《翠苑》表示祝贺。 

  严苏(小说家,淮安市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我曾经办过刊物,作为办刊人,我知道一本刊物坚强、坚韧,但也脆弱。说她坚强,是指办刊人的理念与信念;说她脆弱,是指文化体制改革下文学刊物的生存。《翠苑》35年道路坎坷,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作为作者,我向往大气、纯粹的刊物,有了作品,自然会投给自己喜欢的刊物,在《翠苑》发表作品,我能拿得出手。希望《翠苑》以35年为一个转折点,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陶文瑜(著名诗人,《苏州杂志》主编)

  因为文学的滋养,我们聚在一起。 

  因为《翠苑》杂志,我们内心有一份牵挂,我们的感情层次也因此变得丰富。 

  罗光成(作家,南陵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新闻有地域性,文学没有地域性,“杂志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她能让一座城市走远。35年来,《翠苑》获得了一批全国著名作家支持,也从《翠苑》走出了一批作家。以《翠苑》为缘,让文学作者、文学爱好者联系得更紧,让缘分持续下去。祝福《翠苑》。 

  李新勇(小说家,南通启东市文联主席)

  《翠苑》胸襟博大,视野开阔,立足常州,面向全国。 

  《翠苑》刊发全国名家的作品,对常州本地作家也有一种引领作用。 

  刘娟(小说家,《楚苑》杂志执行主编)

  文学刊物不是日常用品,她更多是奢侈品,能够静心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内心有追求。“好东西本身就是少数人在阅读的东西”,文学刊物不能因为订数少和受众窄而失去信心。文学刊物追求灵魂高度,纯文学要有自己的坚守。 

  夏坚勇(著名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我曾经是一个办刊人,深知办一份刊物不容易。《翠苑》在办刊经费拮据的情况下,坚持质量与品质,值得称赞。文学刊物不必自卑,文学让写作者内心丰盈充实。 

  张戬炜(常州作家)

  《翠苑》第一任编辑部主任洪文清对我说过3个词,他告诉我,文学刊物“办不好”“不好办”“不办好”。 

  “办不好”,《翠苑》杂志让所有人都满意很难;“不好办”,想要将杂志办成全国知名的杂志容易,但坚持下来难。作为一个办刊人,洪文清主任表示“不办好”,办杂志很累,资金缺乏。 

  35年来,这三个词一直在警醒着《翠苑》,因为知道“不好办”“办不好”“不办好”,所以《翠苑》在努力,而且办得不错,焕发活力。 

  邹国平(常州作家)

  在《翠苑》创刊35周年之际,我特意书写“云蒸霞蔚”横幅致以祝贺,“翠苑艺圃,卅五寿龄。耕云种月,如矿出金。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花繁水滨。柳荫路曲,飞莺啭鸣。超心冶炼,绝写性灵。空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与古为新。十里芳草,满圃绿茵。”这里面表达了我对《翠苑》所有的情感。 

  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感动。很多知名作家都是从基层的文学刊物起步的,因此,文学阵地非常重要。好的作品有了发表的阵地,文学才有发展的可能,作者自己也会有所提升。文学期刊、文学编辑肩负着发现文学新人、培育优秀作家,推出优秀作品的责任,在这一点上,《翠苑》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文学期刊。 

  胡军生(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我一直关注着《翠苑》,以后会用“吃奶的力气”关心支持《翠苑》的发展。 

  池银合(常州市文联副主席) 

  《翠苑》杂志在常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常州市文联党组的关心下,在全国各地朋友的支持下,坚持了35年。今天,我们回顾了《翠苑》35年的发展,也借此缅怀已故的许多著名作家,如端木蕻良、高晓生、何四光、陈辽等;我们本市的文学前辈,如钱小山、李文瑞、钱璱之、曾铸、洪文清、陈肃等,他们对《翠苑》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作为后来者,在此对他们表示敬意与感谢。 

  今天在座各位作家朋友给了《翠苑》很多鼓励,这是对我们的鞭策与鼓舞。同时,更要感谢各位作家朋友给《翠苑》提出的宝贵建议,这对我们今后办刊具有启发性意义。如何办好刊物,如何提高文学刊物的质量,如何更好整合刊物资源,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杂志发展,让《翠苑》在推动常州乃至全省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中发挥独特作用。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迎来了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到《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出台,这些政策给文化工作一个很好的指导,对杂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我们要以责无旁贷的崇高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编辑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再次感谢各位作家的到来,谢谢。新年伊始,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万事吉祥!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