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第十二期

2014年05月27日 12时18分 

  不要总是坚强 

  

  赵翼如  

  

  从小,我们被教导要坚强。生命,要铿锵有声。其实,总是坚强,如一圈圈上紧的钢发条,会酿制一次次心脏小事故。 

  央视主持人张越,将目光投注于毫不起眼的角落,探知社会痛感神经。 

  鲁奖得主郑彦英笔下的“宽脚板”,踩出了生活的真实温暖,踩出了凡人小事的恒常。 

  面对困境,坦然接受,也得允许自己适度软弱。 

  与不幸和解,这同样是尊严。 

  我的一个长处,是敢做“落伍者”——尽过力了,该认输时就认输,还算输得起。一再质疑,过度投入一种竞争是否值得? 

  很欣赏杨绛先生的姿态:我和谁都不争,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需要留一空间安静自己,无论它多窄小。 

  愿这世界多些人抬头眺望——别让星光消逝于忙乱的键盘。 

  

  

  每张脸背后的故事 

  

  张越 

  

  我是个六零后,上大学时迷罗大佑的歌,后来终于有机会见到他,我问他:“多年以来持续创作,关注的核心是什么?”他说:“西门汀汹涌的人潮,每张脸背后的故事。”这个回答深得我心。 

  我主持人物访谈节目十几年,也可算阅人无数,每每有人问我,做这样的节目到底想知道什么,我总回答,想知道这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他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 

  没有一个生命是孤立的,没有一个选择是无来由的,纵使生命中有无数偶然,那偶然可能是机会、可能是伤害、可能是诱惑、可能是误会……可它无非是你必经之路上的几道风景,你已经成了今天的你,这一定与你的昨天有关,你的环境铸造了你,你也以同样的方式铸造你的环境,要挣扎出来真是很不容易,那你,又能到哪里去? 

  我们是多么优秀的一代人,披荆斩棘,眼看着昔日玩儿泥巴的同伴儿一个个西装革履,小时候只在电影中见过的辉煌都市,已经成了我们夜夜笙歌的家园,但是这些年我见过了太多正常甚至光鲜体面的外表下破损的生命,也许,这中间就包括我自己。 

  你为什么总是很焦虑?你为什么总是很害怕?你为什么总是很自卑?你为什么永远左摇右摆拿不定主意?你害怕失去什么?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演给谁看?你又在躲避什么?你为什么总是讨厌别人?别人为什么总是不待见你? 

  一天晚上,我跟一个朋友一起吃饭,吃的是一份无比精致的寿司,刚咬一口,我俩同时惊呼:“简直太好吃了!”朋友赞叹:“生活真美好!”我不吭声,她就问:“你不觉得很美好吗?”“我只是觉得这寿司很好吃。” 

  “可是当你享用一些特别美的东西时,你不觉得很感激吗?”她继续问。我说:“我没这么想。”“那你会想什么?” 

  “我会想,做得好,客人就越来越多,店家会涨价会降低质量,以后就没那么好吃了。或许他们会搬走,会停业……反正我没见过铁打的营盘,这些年看的全是流水的兵,再说,谁知道这个世界会怎么样?明天又会怎么样?我一看见好东西,就看见了满目疮痍。” 

  原本满心欢喜的朋友顿时目瞪口呆。其实我很清楚,为什么同样的年纪,同样的环境面对同样事情我们的反应会如此不同。 

  她有一个满足的童年,得到过很多爱,长成了一个温和、善意、文雅的女人。而我的童年经历过一些恐惧,一些自卑,所以我长成了一个悲观的、缺乏安全感的人。尽管看起来,我一切好! 

  我见过太多比我还要糟糕的家伙,他们大概还不知道他们的病开始于什么时候。 

  读过一本书:《中毒的父母》。父母从他们的父母那儿中了毒,又把毒传给了孩子,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用作者的话说,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撞车事故。 

  回想童年,我们可能被父母漠视,因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们既控制不了自己的命运,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情。我们也可能被他们过度控制或过度依赖,因为他们的心无所寄托,没有安全感…… 

  当然,在指责他们的同时,检点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我们的时代,一切又都好到哪里去呢?没有。公路上的连环车祸从未停止,到处是破口,到处是残躯。 

  有一次碰到一位儿科医生,他告诉我他的专业就是“阻断”,让那些有传染病的母亲也能养儿育女,同时,在母腹里就将母亲身上的疾病与胎儿阻断。 

  《中毒的父母》是关于治疗的书,也是关于阻断的书,疗救我们自己,阻断我们孩子染病的可能。只不过不是肝炎,不是艾滋病……而是我们扭曲的性格和越来越坏的心情及其带来的不幸的命运。不管你是谁,当你明白自己身上发生过什么,你才能解决它,就算解决不了,你已经开始防范,局面就不会失控。 

  我多么希望汹涌的人潮中,每张脸都变得好看,每张脸背后的故事都少一点遗憾。 

  

  

  孝顺的娃娃脚板宽 

  

  郑彦英 

  

  我弟弟有一双女儿,是双胞胎,女娃娃个子长得快,旧的衣服很快就不合身了,加上上学的费用一年高于一年,使得我当工人的弟弟日子一日紧过一日。弟弟常常是超市打烊时最后一批买菜的顾客,因为这时候的菜最便宜。有一次,弟弟甚至将超市未能卖出去的盖浇饭买回来,菜汤已经将米泡乏了,他不让娃娃吃,自己呼啸着吃下,说好吃。 

  我认为女孩要富养,希望弟弟用我一些钱,让两个侄女过得好一些。弟弟却不听我的:“我的娃我知道。”斩钉截铁。 

  就在两个侄女上初二的时候,我父亲不幸离世。我便把母亲接到郑州,孝顺的弟弟就带着一家人过来跟母亲住。就在两个侄女上高一的时候,母亲下楼时扭了腰,要在床上静卧七十天。 

  我慌了手脚,要守在母亲身边,弟弟却不让,说他本来就跟母亲住在一起,还有两个放暑假的女儿,不让我操心。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的两个侄女非常孝顺,我母亲大小便都不能下床,全是两个侄女照顾的,为了让我母亲解手方便,我大侄女见街上卖那种一尺多宽的窄面竹凉席,便买了回来,因为窄凉席方便拉动,在我母亲需要解手时,她们很轻松地就能帮助奶奶完成解手。 

  七十天后,母亲能够下床了,感叹说没白疼这两个娃,这七十天能撑下来,全凭这两个娃了。 

  这是对我两个侄女最大的肯定。我想起弟弟的话,看来弟弟是对的,女娃也不一定要富养。 

  去年国庆节前夕,我去看母亲,我的大侄女回来了,说很多同学邀请她出去玩,她坚持要回家,同学们问她:“回家有什么重要的?”她回答说:“还有什么能比回家重要?!” 

  还没待我说话,母亲在一旁说:“寒家的娃娃,才知道家的暖和。” 

  今年春节前,家乡要母亲的照片办证,我就用手机拍了发回去。母亲见我在家里完成了这些事,连说不得了。过了几天,我又去看母亲,母亲把手机拿给我,让我看她拍的照片,我非常吃惊,母亲居然会用手机拍照了! 

  母亲拿来了一张纸,纸上画着一个个手机,和母亲的手机一模一样,上面的图案却不一样,母亲说,这是侄女画的,侄女知道奶奶不识字,画出手机图案,把一步一步的拍摄过程全画出来,母亲就按着这个图,学会了。 

  我感动极了,不禁说:“如今十七八岁的女娃娃,哪有这么孝顺的?”母亲倒不以为然,说:“家贫出孝子!你兄弟要是一镢头挖出个金山,娃就光想着耍了,哪顾得上孝顺?” 

  母亲的话我想了很久,越想越觉着有道理,正因为我弟弟穷,日子艰难,每一天的日子都紧巴巴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日子里,才知道亲人的艰辛,才知道亲情的重要。 

  星期天,我去母亲那儿,两个侄女放学回家。她俩今年高考,我问她们有信心没。老大说一本没问题,老二说二本没问题。 

  我一听,心里很高兴,因为我见到太多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父母大把花钱把他们送到国外去上学,上几年回来,钱花了一河滩,却说不清河滩的形状。 

  今天我去看母亲,两个侄女都在上学。弟弟这才忧心忡忡地叹息,娃考不好咋办?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咋办?我给弟弟宽心,说天塌下来我和他一块顶。母亲却说:“你俩把心放宽展,孝顺的娃娃脚板宽,孝顺的娃娃有馍吃。”我笑笑,说母亲抬出老天爷给我们宽心呢。 

  母亲却认真地说:“老天爷也经常害眼呢。我这一辈子经的人多了,凡孝顺的娃,都过得好,原因很简单,孝顺娃心好,心好的人,守着个仁义,能不和人?能不成事?”一番话把弟弟的心说展了。弟弟有一身好功夫,几个壮汉近不了身,但长期窘迫的生活淹没了他的英气。而此刻的笑,一闪一闪的,英气又回来了。 

      回声:2014年3月起,新华社重点报刊《现代快报》以每期四个整版的气势,在每周一推出“行者”文学周刊。甫一面世即受到各界好评。“ 每周一因为和《行者》相约,阳光灿烂,日子有了盼头;神清气爽,生活有了滋味。不一定要远行,跟着《行者》,迈步在字里行间,感同身受、或沉思浮想、或感动或指导,打开心扉,《行者》前行。在网络流行的时代,有《行者》真好。独处和《行者》交流,行者是思想、是行动、是觉悟、是善良。”这是一位名叫王玉宝读者的《行者真行》的肺腑之言。这样的好评,“行者”每期都能收到很多。而这些感慨者,他们中绝大多数原本是网上的“扫帖者”。“浮躁世风里,忙碌应酬中,网络碎片里,太需要一处清新的绿阴来歇一歇,捋一周得失,浸七日凡尘,让精神从家园里补充清新的能量,继续上路。因为《行者》,让我更喜欢这份报纸。——常州读者” 。这样的好评,给《现代快报》带来的不仅是品位的口碑。《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作家邱华栋坦言,“在一般人觉得纸媒书籍前途暗淡的情况下,我却觉得,阅读依旧是一种最重要的和历史、现实与心灵的对话与交流。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在我看来,依旧比不过一本薄薄的书的分量重。因为阅读是深情地凝视、是两个人的交流和对话、是焕发人类想象力的一种基本形式,这是视觉图像和网络信息绝对无法替代的功能。”(邱华栋《阅读是深情地凝视》载2014年4月21日《现代快报》“行者”)

  许建俊《当新闻遭遇了新媒体》一文摘录

 

      浏览了几期《行者》,总体给人眼前一亮之感。“人文副刊”可谓名副其实,人文气息浓郁。现开的“好书品读”“美文观赏”“岁月脚印”“阅读札记”等栏目,可读性颇强。要说点建议,似可在“雅”“俗”共赏上做点文章,保持现“雅”的格调,增添些“俗”的气息,有利于拓展读者的阅读面,增强《行者》的吸引力。读者 刘仁前

  

  https://kb.dsqq.cn/html/2014-05/26/node_210.htm 行者·自说话话

  https://kb.dsqq.cn/html/2014-05/26/node_211.htm 行者·陈年旧事

  https://kb.dsqq.cn/html/2014-05/26/node_212.htm行者·阅读札记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