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第十一期

2014年05月21日 09时34分 

 多声部合唱

  赵翼如
 
  《行者》不觉已出了十多期。

  我曾迟疑:早已边缘化的文学,会不会是一小撮人的独白?

  渐渐地,听见了多声部合唱——带着些个人化的调子。

  作家、艺术家、学者、家庭主妇、下岗工人、海外华人……从年逾80的老人,到年方15的孩子——汇集了名家和草根的不同声波。

  本期,主持人孟非也以文字低调亮相。

  有人说,阅读好文,如看一场富含创意的“文字焰火”。

  有人说,一字一字写来,会使僵硬的身体慢慢变软。

  “无用”的低语,恰为“实用”的嘹亮作一点调和。从喧嚣中提取一个静声,也是对这时代的一种承担吧。

  一位“失独”母亲感谢《行者》——说张越那篇《生命与生命的交谈》她含泪读之再三,促使她和老伴决定领养一只小狗。如今,这小狗已成她家“孩子”。

  忽觉得作为编者的所有辛劳,都值了。(投稿信箱:wxysw@163.com)
 

 面
 
 文/孟非

  我不是北方人,但却偏爱面条并有以此为业的打算。

  据说,中国、意大利及阿拉伯世界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但可考的关于面条的最早文字记录是东汉时期的中国,而且在2005年中国考古人员就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中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历史的面条,长约50厘米、宽0.3厘米,由粟制成,有最早的文字和实物佐证,于是有人认为:很明显面条是起源于中国。我没有考据过其他国家的考古文献,只能将信将疑。只要韩国人不拿面条申遗,我想大多数中国人对面条的起源并无太大兴趣,但要说中国是世界上最热爱面条的国家之一,我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大多数人仅凭印象就可以列举中国各地有名的面条品种。2013年7月4日人民日报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评出中国十大面条: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武汉热干面、兰州拉面、杭州片儿川、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四川担担面、吉林延吉冷面。你吃过几样? 这条微博让我深思良久,之后愤然发布了“我心中的中国十大面”:重庆小面、新疆过油拌面、陕西油泼面、岐山臊子面、河南羊肉烩面、兰州牛肉拉面、成都担担面、宜宾燃面、扬州阳春面、苏式汤面(纯粹个人标准)。

  有1600多万人阅读了这条微博,并分别有两万多人转发,两万多人评论。评论里面毁誉参半:一部分家乡面条入选的网友夸我有水平有见识,另一部分家乡面条被我删掉的网友骂我没文化没素质,进而对我的见识和人品表示了极大的怀疑和失望。人们对待美食和美女一样,既是非常主观的,又是完全可以取得共识,但却是很难制定标准的,就像历史上曾有人给美制定了七种物理属性一样不靠谱。但是我又总觉得面条的所谓高下应该还是有一些标准可循的,比如,面条总是用来吃的吧,所以味道是王道。

  我曾在北方某城市看过一位面条大师傅的表演,他用一团面拉出了一万根细如发丝的面条,根根都能穿过针眼。表演非常惊艳,但出来的面条味道却并不如表演那么惊艳。另一位大师傅一手捧面,一手持刀,快刀落下,片片面条飞花溅玉般落到五米开外的盆里,无一失手,博得满堂喝彩,但同样,出来的面条的味道却无人喝彩了。同样的例子江苏也有,我见过一位名厨将巴掌大一块豆腐切出一千多根豆腐丝,做成雪花豆腐羹。这显然属于厨师的炫技,而与味道无关了。谁能证明切成一千根豆腐丝一定比切成一百根味道更好?我认为,一碗面条是否让人满意,关键还在于味道,而不在于用刀切还是削,也不在于用手拉还是揪。做面条可以拿来表演,但主要不是拿来表演,而是拿来吃,不能本末倒置。

  据说南方某城市有几十种面条,比如大排面、小排面、香肠面、鸡蛋面、大肠面、皮肚面、鳝鱼面、大肉面、熏鱼面等。其实就是同一碗汤里,加大排便是大排面,加小排便是小排面,那技术含量不是一般的呵呵。当地还有一种神奇的组合方式,加三样东西叫三鲜面,多加一样叫四鲜面,以此类推直到七鲜面。后来当地有人干脆把事儿做绝了,把菜场凡是能买来的荤菜素菜全部倒进盆里,美其名曰:全家福。这款以盆盛之的面能卖七八十元一盆,店家还颇感自豪。我吃过一次,捧着这一盆够全家人吃一天的东西仔细端详,发现里面没有几根面条,却有几乎整个农贸市场,而味道跟上述所有面条别无二致。当然,这样的面条对于饥肠辘辘且食量巨大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选择。

  我以为,面条里可以加各种浇头,但面条的味道必须和浇头发生直接关系,形成面条的味道,比如新疆过油拌面里西红柿、青椒、洋葱、羊肉和面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形成了这一盘面条的味道,但一碗酱油面不会因为加进去一块鲍鱼,而改变面条的味道,能改变的只是价格。有技术含量的面条都是在调料和烹制方法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北京炸酱面、陕西油泼面、重庆小面等。一碗重庆小面,用十三四样作料调配而成,少了哪一样重庆人都能吃得出来,而即便把这十几样作料全部给我,我也调不出那个味道。这是技术。

  我爱吃面的原因除了便宜和好吃之外,最大好处还在于节约时间,我可以省出很多宝贵时间去做别的事情,比如闲着。
 


 树叶泡过的水
 
 文/于坚

  茶很慢。更讲究的还要选水,并非什么水都喝得茶的,古代为了喝茶远足去找水的不是没有。水沸,泡茶,茶叶慢慢地散,叶瓣一片片张开,像向下开放的树。要等到茶色出来,水稍凉。品一口,而不是一口喝光。品有三个口。更慢的是,一杯两杯茶喝下去,身体没什么反应,舌尖上有点味道而已。什么道,非常道,说不出来,品吧。茶喝上10年,天天喝茶的结果是看不见的,也许你面色看上去很滋润,那也说不上与喝茶有关,大多数天天喝茶的人,脸色看上去也只是正常,天天喝水也是这个样子。但有一点,喝茶需要工夫、时间、经验,不是说喝就像喝可口可乐那样扭开盖子立马可得的,要有个过程,要等一等。喝茶的过程就像一个仪式,必须慢下来,心急喝不得热茶。有事情去找人,飞身赶到,人家说坐下来喝杯茶再说,那个意思是让你安了心,才好说事。喝茶要有个歇处,家里、阳台上、老树下、花园里……在路上奔波着的人是不喝茶的。以前人力车夫喝的大碗茶,那是解渴,用的都是草药,薄荷般地清凉什么的。为什么说茶是文化,不说喝水是文化?茶不是用来解渴,而是清心的。清心是很玄妙的事,无法衡量,你觉得清就是清,别人觉得你没清,你也说不清,清心是说不清楚的事。茶很具体,叶子、水、火、茶杯、舌头……心很玄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茶叶、水是形而下,大地、自然、原始。茶是形而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心寡欲。喝水只有天,直接作用于身体,不养心。茶水也是水,树叶泡过的水而已,但此水不是彼水,可以清心了。茶不是物,也不是心,它是天人合一的茶。茶这个字,只有中国有,它的意思决不是英国人喝的红茶,也不是日本人的茶道,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观念。

  清心之人,必是在家之人,心安之人。心安才可以清。没有家,就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心不安,就谈不上清了。曾经看过一部阿富汗电影,有个镜头印象深刻,白发老者背井离乡到处奔波,因为喝不到水,路上肾结石发作,小便出不来,痛得死去活来。这个电影里面没有茶。有家才有茶,茶是“人闲桂花落”之类的东西。日本人悟出茶与道相关,茶里面有道。道是要靠心去体悟的,茶将道物化,你可以通过体验、经验去悟道。养心才可以悟道。喝茶是通向道的一条小路。道与真理不同,真理要追求,分析、学习,不喝茶也可以获得。道不行,需要体悟,道总是在当下,在世界人生的现场。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入世,“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茶则是对这种世界观的一种当下反拨、瞬间的疏远、叛离。树叶和水泡出来的诗意,一杯下去,超然物外,淡泊忘机。真理可以总结出来,脱离具体人生,广为传布,放之四海而皆准?道不可说,无法学习,只可体悟。喝茶不是学习,是生活、把玩,而道在其中。悟道的说不出来,只是品茶,再品茶。最好的茶泡出来没有多少颜色,看着是清水,喝起来有味道,这是茶的最高境界。日本人对茶诚惶诚恐,但升华为茶道,喝茶就成了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日本的茶道看上去,总是嫌做作。喝茶讲的是人皆可以清心,人皆可为圣人嘛。每个人都可以泡,修敬无阶。茶道却将喝茶变成茶道大师的独家专利,学习什么茶道,像信教一样,还怎么喝?

  咖啡是快的东西。希腊语中“Kaweh”的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咖啡激发的是入世的活力,一杯喝下去,马上精力回来,不再瞌睡。我在欧洲,因为时差关系,白天要不瞌睡,就得一杯一杯喝咖啡。咖啡是立竿见影,喝下去身体立刻有反应。所以咖啡最适合于带在路上用。另一部电影,里面有个镜头,一个昏昏欲睡的士兵在战壕里面泡杯咖啡仰头灌进喉咙,立即开枪。在战壕里茶是不可想象的。哪位马拉松运动员跑得大汗淋淋,递给他一杯热气腾腾盛在青花瓷茶杯里的龙井?恐怕不行。

  至于巴黎人将咖啡喝得像茶一样,小口小口地啜,一杯要啜一下午,咖啡因的刺激性被时间结构了,只剩下品味。也是道。
 
https://kb.dsqq.cn/html/2014-05/19/node_209.htm
https://kb.dsqq.cn/html/2014-05/19/node_210.htm
https://kb.dsqq.cn/html/2014-05/19/node_211.htm

文章来源:徐州市作协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