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赴南京理工大学拍摄二月兰诗社活动专题

2014年05月20日 14时27分 

  2014年5月13日,中央电视台《诗行天下》栏目来到南京理工大学水杉林,专门拍摄了该校二月兰诗社的诗歌活动。40余名诗社成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拍摄,接受了访谈。 

  南京理工大学二月兰诗社成立于2013年4月7日,隶属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接受南京理工大学艺文部管理。诗社聘请校艺文部周晓主任为名誉社长,聘请校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评论家、诗人张宗刚博士为指导教师。诗社成立至今,已成功主办第六届二月兰和平文化节“博爱•和平”南京诗人诗歌朗诵会、协办“金陵五月风•五月诗会”,圆满举办诗社Logo征集大赛、出版社刊《棠棣》创刊号,在校内外产生良好影响。 

  此次拍摄,时间长达四个小时。在张宗刚博士的带领下,诗社同学们手执社刊《棠棣》,一来一往,吟诗唱和,彼此互动点评,不时展开热烈争鸣,气氛十分动人。作为诗社成员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棠棣》以其新颖大气的设计风格和精彩纷呈的诗文,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起了央视摄制组的兴趣,摄影师的镜头频频聚焦于《棠棣》。大家笑着说,这一天的拍摄,真正的主角,其实是社刊《棠棣》。在央视李勇峰导演独具创意的安排下,全体诗社成员齐声朗诵起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回乡》:“金陵子弟江湖老/孺慕何曾一日消/乡愁问我长几许/雉堞隐隐绕三遭/玄武荷香接六朝/紫金陵墓矗清高/试登阅江楼上望/长江天际来滔滔/江南柔情寄昆曲/江北侠气逐风沙/我本燕子矶头燕/骇浪一生阻海峡/从今四海为家日/寻常巷陌是吾家”,形成感人的气场,彰显南理工浓郁的诗歌氛围。最后,张碧瑶等八位同学身着汉服吟唱起《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声情并茂的才艺表演,令人耳目一新,被牢牢定格在摄影师的镜头中。 

  李勇峰导演近年从事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博物馆》《江之南》《为明天奠基》《光辉的历程》《中华巧女》《崛起》《大江入海流》《凤凰涅槃》等,曾获第22届金鹰电视节优秀纪录片奖、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最佳纪录片奖、第23届金鹰电视节特别荣誉奖、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最佳纪录片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十佳纪录片奖等。此次拍摄活动得到了南理工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二月兰诗社的成长,离不开该校艺文部的一路呵护;诗社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也正彰显了南理工艺术文化素质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二月兰和诗歌,业已成为南京理工大学两张最为有名的人文名片。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于2009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系目前国内理工院校中唯一的诗学研究中心;中心成员包括树宁、江雪、黄梵、马永波、张宗刚5人,张宗刚为中心主任。中心的成立,被视为南理工人文精神的重要象征。该中心成立五年来,充分凭借一所“211”名校的平台,认真举办了多场诗歌朗诵会和研讨会,努力弘扬诗教传统,传播诗歌文化,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有效地扩大了南理工的人文影响力和校园美誉度,从一个独特角度展示出该校的文化软实力。南理工诗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南理工诗人群”的崛起,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与文化现象,南理工因此而获“诗歌大学”美誉。在南京这座“诗歌之城”里,诞生了南京理工大学这样一所“诗歌大学”,确实别具意义。 

  另据最新消息,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横溪创研基地和南京理工大学二月兰诗社横溪创作基地拟于近日挂牌成立,地点设在有南京“最后一块宝地”之称的风景如画的江宁区横溪镇。其中,南京理工大学二月兰诗社横溪创作基地的成立,使得该诗社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自己的创作基地的高校社团。 

  (光军 梁璐)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