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时代》(长篇小说)

2013年05月24日 08时37分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作者:赵本夫

  内容简介:

  《无土时代》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家讲述了既冷峻又严酷、既滚烫又炽热的现实生活,展现了当代民众对土地的执著与眷恋,给予了人们巨大的心灵震憾,小说面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揭示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焦躁和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思了中国当今所面临的种种生存问题。小说充溢着一股神秘的气息,采用了“无土时代”这个隐喻的说法,包含了许多丰富的文化意蕴。作品里的“土”不仅仅是实指意义上的土地,同时也是指足以承载人们生存的生命之源,精神之基。《无土时代》强调着现代社会中人与土地疏离之后的反思,形象地演绎了人从城市中突围出来,去寻找曾经栖息着他们祖先、生命与精神的土地,去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的漫漫征程。 

  小说叙写了现代城市从钢筋水泥、霓虹闪闪的现代都市到乡土化、纯净化、原始化的回归。小说中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现代城市和农村人群的不同观念和不同追求。谷子作为知识青年的代表,她接受着现代城市文化的洗礼,同时又对诗意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政协马主席从市长到政协主席的职位变迁,暗示了一个政府官员站在老百姓立场上看待城市改造和都市发展的利与弊。天柱作为农民工的典型人物,他在居高临下地看待城市,他怀着大地般的宽广胸襟体谅城市,并且对底层民众投以极大的关怀和照顾,他对土地的感情启发着人们在现代都市寻找自我的生存根基。小说在对以上主要人物进行描述的同时,穿插了一个虚拟的人物——“柴门”,通过对天易、柴门、石陀这三个人不同层面的描写,暗示着他们三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同时也隐喻了一个城市人精神上的分裂。 

  小说主人公石陀充满了怪诞和幽默,他多次声称木城人所有身体和精神的疾病,都源于不接地气,他把木城人称为丑陋的城里人,他公开批评城市的绿化太过呆板,从国外引进四季常青的草皮,不仅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而且会让人的欲望和贪欲无可遏制地延伸,人类需要在落叶中感受生命的短促,在枯荣中感悟生命的意义。石陀一直怀有雄心勃勃的信心,用便唤起木城人对土地的记忆。每天晚上,他都会穿着蓝布长衫,找个偏僻的水泥路,用小锤子砸开水泥砖,露出一小片黑土地。然后把锤子藏进怀里,悄悄地离开。他认为,花盆是城里人对土地和祖先种植的残存记忆。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高赛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