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红:李凤群与她的作品——在李凤群长篇小说《大江边》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3年05月27日 10时43分 

傅晓红:李凤群与她的作品——在李凤群长篇小说《大江边》研讨会上的发言
傅晓红

  06年的春天,在南通苏中片的会议上我第一次认识了李凤群。她的发言,我很受感动。在发言中她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安徽农村的一个苦孩子,初中生,打工妹,因为爱好写作而改变命运,工厂让她去深造、读大学。现在身体有病,创作很艰难。我很想在我的能力范围内给她一些帮助。会议一结束,我就找到她,告诉她秋天省作协要举办第一届农村题材创作读书研讨班,问她愿不愿参加。于是那年秋天的读书班里就有了李凤群。

  07年底,我收到李凤群投《江苏作家》的一篇散文稿,题目是《死是生的句号》。她用那种似乎不带情感、不动声色地客观地叙述自己家族成员种种的死亡经历及其原因,文章所反映的那种赤裸裸的、血淋淋的死亡真实,强烈地震撼了我。虽然文章文字较随意粗糙,不够讲究,我还是把它放在了08年第一期《江苏作家》的“会员茶座”栏目的头条,刊出后得到不少反馈,都认为这篇文章很不一般,很有力量。我想,那时的李凤群应该开始着手写这部长篇巨作《大江边》的第一部了,这篇文章应该是《大江边》的内核。

  去年底中国作协的《作家通讯》上,有鲁迅文学院十四期作家高研班的一个小辑,其中有李凤群的文章,题目是《那双干净的白皙的男人的手》,我读了。那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是一篇具有真正文学意义的好文章。角度好,文字也很好,更重要的是李凤群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升华。她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不愿光展示苦难,抱怨不公,而更愿意有社会的担当,希望为历史留痕做出自己的努力。我读完后立即推荐给办公室的其他同志看,也跟李凤群谈过她的这篇文章。我认为李凤群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是长足的、巨大的。

  这次认真拜读李凤群新出版的70万字的《大江边》,又一次给我震撼,这是一部厚重的,史诗般的中国农民的家族史、死亡史,中国农民的生存史,苦难史。它因真实而鲜活,因真实而有力量。李凤群的这部作品一点也不输于许多名家,它不是书斋里编造出来的东西,是李凤群脚踏坚实的中国农村的土地,用多年的生活积淀写下的。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有原形,就是作者家族中的一个个,他们与李凤群血脉相连,他们所有的痛苦作者都能感同身受,作者以巨大的悲悯胸襟直面六十年的中国农村现实,写下了中国农民的艰难生存。人如草芥,死亡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一代又一代人的挣扎与死亡,串起了六十年的中国农村历史。时代在前进,悲剧仍在发生,它告诉人们关注农村现实,关心农民生存状态,维护他们的生命尊严刻不容缓。

  作品内容厚实,叙述节奏平缓、密实,始终如一,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有两点:一:叙述语言生动,非常农村化、生活化。文中许多比喻句充满了丰厚的泥土气息,既形象又独特。例如:“说马兰英的骂声像筛子,慢慢往下漏,密密麻麻一层又一层,漏下来一层又来一层,没完没了。”再例如:“这对昔日充满乐观精神的夫妻变成了两根大炮仗,霹雳啪啦一阵爆响后,成了两段残缺不全的空壳,两目空洞、疲惫不堪。”二:人物过渡、时间推进都极其流畅自然,特别是时间推进,六十年的漫长时间,由人物命运发展的缓缓交待,自然而然地推动时间流逝。有详细描写也有时空跳跃,不突兀,很自然。

  不足之处;作品分风雅颂三部分,分别发表,合起来时有地方重复,如第三部分的开头有两页多在第二部分里已写过了,要交待可重提简写,不要原搬不动。

  总而言之,《大江边》是一部成功的优秀的作品,它为江苏作家的长篇小说增添了丰厚的一部,李凤群因这部作品在江苏作家中算是立了足。祝贺李凤群。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陈进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