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文学苏军新观察|批评“杀手”何同彬:站在话语刀锋切割的文本之中

2024-01-04 15:41

  “如同卡里古拉对既定秩序的反叛,何同彬的批评方式是把问题推向一个极端,再追溯与提问中清理。”这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对批评家何同彬的批评印象。

  从今年6月开始,扬子晚报与江苏省作协持续推出文学苏军新观察的纪录片。继去年对作家日常生活的挖掘之后,我们将再一次走近8名“新晋上榜”的青年批评家,一起去“围观”他们头脑中的文学风暴。第三期与我们对谈的嘉宾是何同彬。

  何同彬,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江苏紫金文艺英才,南京申创世界“文学之都”特聘专家。何同彬出生于河北沧州,后迁至山东德州,现在扎根于江苏南京。以中国当代文化文学思潮、当代诗歌为主要研究方向,曾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后任《钟山》杂志副主编,现为《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浮游的守夜人》《重建青年性》《历史是精神的蒙难》《我们该以何种方式与传统对话》,编辑出版《韩东研究资料》等。

  在文学批评界,何同彬的批评形象似乎是非常锐利的,他明确反对充斥着冗余知识、中庸观点的文学,呼唤着更加严肃、严厉的批评,交给了读者们一篇又一篇充满了青年性锋芒的作品,以文为刀以笔为刃,尖锐地解剖深层文本,以反思的目光不断丈量当下的文学现场。

  从研究到批评,我看见文学的肉身

  “从我发表第一篇文学批评文章到现在,刚好二十年了。”2002年,何同彬进入南京大学文学院读研究生,最初他并不是专门做文学批评的,而是更侧重于文学史的研究,“在我来南京前,文学在我的内心里基本属于一个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有关的范畴,我只能通过我在大学里接受的有限的文学教育来理解文学,理解作家。”

  2003年是何同彬的转变之年,在这一年,经由朋友的介绍,何同彬认识了一些南京的作家,他们热情地带着何同彬进入了南京文学的现场,在真正感受到作家、艺术家是怎样交往的,听到他们讲述一部作品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后,文学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了。“通过南京的作家、艺术家朋友们,我开始真正发现了文学最有活力的部分,这刺激了我对文学批评的热情。”何同彬说,“我才真正发现了以前看不到的文学的肉身。”

  在何同彬看来,真实的文学现场与自己在大学中所接受到的关于文学的教育是非常不一样的,真实的文学现场对于作家的文学生态有着更为多元、生动地展示。对于二十年前还在象牙塔中求学的何同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充满未知激情的世界。何同彬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的文章写的是南京作家黄梵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十一诫》,现在黄梵是何同彬的好友,《第十一诫》也在近期第三次再版。

  二十年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何同彬的文学批评风格也发生着变化,他将自己的变化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刚进入文学批评现场时,我习惯于建立特别鲜明的现场感。”在初入文学批评时,何同彬较多的关注南京本地作家,尤其是他们的新作以及与南京文学场域有关的文学活动、文学社团。

  随着何同彬在博士阶段对学术的进一步探索,尤其是受到尼采、鲁迅、佩索阿、苏珊·桑塔格、齐格蒙特·鲍曼等作家、学者的影响,在现场感的基础上何同彬的批评重心开始转向了文学的公共意识,即着重于文学作品对于时代、读者的影响,“这也和我后来研究重心放在上世纪80年代有关,因为这一时期是一个公共空间、公共意识、公共性都特别浓烈的时代,这也是我在这一阶段被称为批评刺客的原因。”不过近几年来,何同彬的批评风格发生了调整,在深耕文学多年后,他愈发感到作品本身是很难孤立存在的,批评文字也因此少了些咄咄逼人,在他看来,以前那些对于作家作品特别严苛的要求或许有些过分了,“我以前的学生评价我变得越来越慈祥了,我也不知道这样一副慈祥的面孔对于一个批评家来说是更好还是更坏。”

  但不论批评文风如何调整,文学批评的核心不会轻易变化,“在我看来,目前文学批评的核心功能还是要回到文学本位。”何同彬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市场的崛起及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市场、资本和读者对文学批评的需求不断增长,尽管客观上推动了文学批评的繁荣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让一些文学批评变成了追名逐利的附庸,丧失了独立属性,“文学批评最终服务于什么?不是服务于市场,也不是服务于你在圈子里的利益,最终还是服务于文学和审美。文学批评不能过多地被一些功利化的东西所影响,文学批评家、文学创作者丧失了主体性是我特别担心的。”

  信息浪潮之下,创作者如何自处

  相较于过往的任何一个时期,现在是信息密集度最大的时代,信息膨胀和过载不仅影响着当代人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识,也对文学场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何同彬看来,信息浪潮、新媒体对青年创作者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过去一般性的读者、阅读公众对小说的期待就是看个有趣的故事,但上世纪90年代尤其新世纪以来随着媒体网络的发展,读者每天都能接触到无数个千奇百怪的故事,这就导致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期待变低,或者转向非虚构、网络文学、类型文学等。”就连贾平凹、王安忆这样的文坛大家都曾在讲座中坦诚表示要写作虚构文学作品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这十多年来非虚构文学愈发受到欢迎,这也对青年写作者的方向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失去了一个所谓的文学的黄金时代,尽管对于青年作家的扶持机会很多,但要在当下写出一个让读者满意的作品,挑战性要比以前更大。”

  对于文学批评者来说,信息浪潮下的挑战也不小,虽然说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人并不需要像一般网文生产者那样有明显的点击率和阅读量的焦虑,但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不需要更多的读者、读者对于文学批评没有期待,“我觉得还是要做好自己,但这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批评家参与文学阐释、传播的方式可以更多元。”对于专业的文学评论,读者还是有着强烈需求的,现在不少分享会、读书会、网络直播上都会有评论家的身影,他们给读者分享着来自专业学者的观点和意见,带来新鲜的观点交锋。

  生活中也有朋友向何同彬请教“这本书值不值得我买”这样的问题,何同彬倒觉得也不必全听评论家的,不妨看看豆瓣短评,也会有不错的发现。“其实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学批评是有一些新的可能性和新的空间去开拓的,这就要看我们愿不愿意去冒险,愿不愿意去创新尝试了。”

  对于刚刚进入文学批评领域或者有志于文学批评的青年人来说,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学校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和现在的文学背景是完全不同的,“过去的社会情况、媒介情况与现在大相径庭,我们要从事文学批评就必须看到这种变化,不能仅仅僵化地使用你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当作批评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不要以为读点小说读点诗歌再利用过往的有限的文学积累就能做一个评论家,没那么容易的,千万不要带着这样一种投机取巧的、偷懒的、功利性的目的去从事批评的工作。”时代的巨变给当下提出的新挑战需要我们以更新的视野去观察,“我认为批评家应该带有责任感,未来的批评家们要能够发现文学在发展变化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如果让我对后来的文学批评者们说几句真心话,那就是不要太功利,坚持文学批评的本位,另一个是不能偷懒,要紧紧站在文学现场的潮头。”

  南京的文学,不止于“世界文都”

  南京是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学之都,而何同彬亲身参与到了文学之都的申报过程中,前段日子的一次讲座中何同彬还聊及了南京文学与文学之都的关系,“我第一个要强调的就是说南京文学好,和它是不是文学之都没有关系。”在申报世界文都的材料上,关于南京文学发展的历史仅仅两三百字,但金陵文脉岂是这两三百字就能一言以蔽之的,但世界文都的名片对于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还是非常重要的。

  “对南京来说当然是好事,你能够入选说明你在文学生产、传播等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特点,是可以在其他城市复制传播的。”何同彬表示,“但这不意味着南京在城市文学建设上就是最好的。”以读书会为例,南京本地也有非常多的品牌读书会,但我们在谈到读书会的发展时,还是经常会对标上海思南公馆的思南读书会,那就是因为他们的读书会的活动品质和持续性更好,在全国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南京在这方面就明显存在不足,“我们是中国唯一一个文学之都,我们就应该做出文学之都的样子,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2017年伦敦书展期间何同彬(右一)与文学之都克拉科夫的城市代表会面

  南京的文学符号实际上也不仅仅只有世界文都这么一个名头,正如上海有海派文学,北京有京派文学,南京的文学也有着自己的地域底色,在何同彬看来,这种底色很难用一两个概念来准确地概括,但是在谈及南京当代文学精神时,他特别强调了一点——创新性。“南京文学的创新性、革命式的先锋性还是很强的。”南京经常出现一些非常有突破性的文学理念,比如以韩东为代表的“他们”文学群体主张的文学的日常主义、口语化等等,包括我们熟悉的作家叶兆言、苏童、毕飞宇、朱辉、鲁敏、孙频等,他们的文学主张和作品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最近毕飞宇老师的新作《欢迎来到人间》也看得出来他在殚精竭虑地想要在新的作品中突破自己。”

  另一方面,南京文学又极其具有人间味、烟火气,“苏童曾经说他小说创作的追求是‘离地三公尺飞翔’,不高也不低,能看得出这种市井烟火气在小说实践和文学文本中追求和实现的平衡感,使得作品既不会远离现实,但也不会离现实太近。”对于凡俗群体、城市边缘群体的关注在南京作家的笔下也多有呈现,作家们巧妙地在结构上把控着与现实的关联距离,这也使得南京文学的审美水平和创作水准一直在全国处于比较高的层次和位置上。

  何同彬(左一)在中欧国际文学节上

  回顾这么些年来在文学批评领域的耕耘,何同彬笑言:“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杀手,但我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践行了我后来特别推崇的一种批评,就是直言式批评。”这一来源于福柯的概念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说实话、说真话,这三个字说来简单做来难,“我一直很渴望自己能一直做一个直言型批评家,我也不奢望自己能一直做一个批评的杀手,但能够在批评中保持适度地直言,这既是我的追求,也是我对现在的批评生态和批评风气的期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出品人:王文坚 毕飞宇

  总策划:郑焱 丁捷

  监制: 冯秋红 宋峤

  统筹: 周韫 杨恒国

  剧本: 沈昭 薛雅文(实习)

  摄像:戎毅晔 朱君贤

  剪辑:杨泽华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