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2024年9月5日,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等一行11人赴喀什开展调研采风,先后前往喀什市国际会展中心、百年喀什馆、疏附县新疆民族乐器村、香妃园、高台民居、喀什古城等地参观、考察,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非遗传承等地域文化。新疆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邓选斌陪同调研。
郑焱、邓选斌一行观看喀什地区“丝路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民艺联展。(敬琳 摄)
郑焱、邓选斌一行正在观赏木雕、葫芦画、铜器等工艺美术的魅力。(敬琳 摄)
9月5日上午,郑焱、邓选斌一行前往喀什市国际会展中心观看了喀什地区“丝路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民艺联展。郑焱对山东、上海、广东、深圳四援疆省市文联和新疆文联作品展区展出的书画精品赞叹不已,对喀什地区文联持续深入加强与四援疆省市文艺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引进援疆优质文艺资源,提升联展艺术水平的做法充分肯定。对喀什地区文艺工作者创作并入展的美术、书法、摄影和民间文艺作品连连称赞,表示通过这些优秀文艺作品,不仅展示了喀什地区辽阔壮美的自然风景,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也彰显出喀什艺术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风格,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他表示在未来江苏作协要加强与喀什地区文联的交流合作,组织两地艺术家共同采风创作、共办联展,推动两地文艺交流互鉴,在文化润疆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邓选斌与郑焱正在交流。(敬琳 摄)
观展的江苏作家正在拍摄自己喜欢的作品。(敬琳 摄)
邓选斌对联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展览规模较大,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特别是援疆省市文联的邀请作品,全部是主席团成员创作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援疆省市文联对新疆、对喀什文艺事业的大力支持,也是连结不同文化、增进各民族相互理解的纽带。同时对喀什地区文联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借力发展文艺事业的做法表示赞许。
浏览喀什近年来发展变化图片展。(敬琳 摄)
一座喀什馆,百年发展史。来到百年喀什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总括喀什百年发展的巨型浮雕。讲解员通过讲述“百年沧桑·峥嵘岁月”“苦尽甘来·日新月异”“民生巨变·追逐未来”等喀什发展变迁的一系列历史进程,借助历史文物、图片、文字、音视频等详实的文献资料娓娓道来。江苏省作协一行被喀什各民族儿女团结奋进、抵御外侵、共建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所感动。
江苏省作协一行参观百年喀什馆。(敬琳 摄)
在疏附县新疆民族乐器村,江苏省作协一行走进乐器村工匠作坊,仿佛来到了一个乐器王国,在这个有着150多年乐器制作历史的村子,展厅内上百种民族乐器让人目不暇接,如同置身于一座乐器博物馆。特别是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弹拨尔、都塔尔、达普、热瓦普和萨塔尔这五个巨型乐器,令作家们深感震撼。
郑焱、邓选斌一行参观乐器村内的巨型乐器。(敬琳 摄)
观看、了解民族乐器制作工艺。(敬琳 摄)
观看、了解民族乐器制作工艺。(敬琳 摄)
原材料展厅、乐器大师工作室、民族乐器售卖区、民族音乐体验室……参观的作家们忍不住上手弹了起来,细细感受热瓦普、都塔尔、麦西来甫等民族乐器的优美旋律,体验着乐器大师在乐器创作中的奇思妙想和独具匠心,品味着新疆民族乐器的音韵之美。
讲解人员正在介绍民族乐器村内的各种乐器及制作工艺。(敬琳 摄)
郑焱、邓选斌一行聆听乐器大师对热瓦普、都塔尔等民族乐器的不同演绎。(敬琳 摄)
胡弦不由感慨:“这些乐器给我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我年轻的时候看过《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刚才的乐器声一响,电影里的阿米尔、古兰丹姆等人物跃然眼前,有一种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的体验。喀什这边的音乐或者乐器,与江苏所体现的节奏、风情完全不一样。”
观看民间艺人表演。(敬琳 摄)
新疆民族乐器村内合影留念。(敬琳 摄)
随后,江苏省作协一行前往香妃园和高台民居调研,感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和歌舞艺术。高台民居宛如一座活着的民俗博物馆,江苏省作协一行穿梭于错落有致的特色房屋和曲径通幽的古街巷中,见证当地土陶从泥土到艺术品的神奇蜕变,体验英吉沙小刀的精美工艺。此外,石膏雕、皮雕、葫芦雕等民间手工艺品精湛绝伦的技艺更是让他们叹为观止,每一件作品都是匠人心血的结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打铁铺、土烟摊、油画廊……一时间,仿佛穿越到中世纪。
江苏省作协一行正在了解土陶制作技艺。(敬琳 摄)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喀什,我觉得喀什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无论是这里室外斑斓的墙壁装饰,还是室内精心铺设的地毯与瓷砖,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人们对色彩无与伦比的敏感与精妙运用,这一点让我非常震撼,也获得了很多创作灵感。”扬州高邮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秦汝璧对此赞叹不已,直言喀什是一座极尽爱美之心的城市。
讲解人员正在介绍英吉沙小刀的相关情况。(敬琳 摄)
江苏省作协一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喀什铜器的制作工艺。(敬琳 摄)
告别高台民居的静谧与古朴,一行人又来到喀什古城。这里,是另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在土陶巴扎里,感受泥土的温暖与质朴;铁业公社内,了解铁器从生产生活工具到手工艺品的发展变化;帽子巴扎更是色彩斑斓,各式各样的民族风格的帽子如同盛开的花朵,装点着集市,也丰盈着人们内心;维药巴扎散发出阵阵药茶的清香,吸引作家们驻足观看,细细品味维吾尔医药“药食同补”的神奇魅力。
江苏省作协一行了解铁器在喀什地区的发展变迁。(敬琳 摄)
郑焱说:“此次深入喀什的调研采风之旅,不仅极大地增进了江苏人民对喀什丰富多元文化与独特风情的深刻理解,更在两地间架设起一座坚固而温馨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友谊之桥。”
江苏省作协一行正在进行调研采风,与当地人讨论老物件的用途。(敬琳 摄)
“新疆是文艺的富矿,这里不仅有大美风光,更有许多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好故事,期待江苏省作协带领江苏省文坛杰出的作家们,多走进新疆、走进喀什开展深扎采风创作,用文字的力量,赋予新疆故事全新的生命力,促进两地人民心与心的深度共鸣与理解,共同书写跨越千里的文化新篇章。”邓选斌说。(喀什地区文联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