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半农逝世九十周年——经典作家专刊——刘半农

来源:文艺报 | 葛恒刚 汪修荣 (2024-09-18 14:27) 6002692

  刘半农,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号半农。1891年5月,生于江苏江阴,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和学者。进入文坛之初,刘半农因在《小说月报》《时事新报》《礼拜六》等上海报刊发表通俗文学作品,而被称为“江阴才子”“文坛魁首”。1917年,刘半农在《新青年》3卷3号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共称为“向旧文学宣战的檄文”。1920年,刘半农在伦敦大学留学期间创作了白话诗《教我如何不想她》,首创了“她”的使用,后被语言学家赵元任谱曲,广为传唱。留英归国以后,刘半农推动成立了中国第一所语音乐律实验室,推动语音研究史上的多种开拓性发明,“开我国实验语音学之先辙”。

  今年恰逢刘半农逝世90周年,本期特邀学者汪修荣、葛恒刚撰文,评价刘半农先生的文学艺术成就,追述其“多面人生”的丰富与驳杂。

  ——编 者

  图为刘半农正在做语音实验,以及他发明的语音实验仪器

  刘半农:永远的战士尽瘁的学者

  □葛恒刚

  90年来,刘半农作为新文化运动战士的形象一直鲜活在人们心目之中。其在鼓吹白话文运动、新诗创作和理论、实验语音学、文字改革、小说创作和翻译、外国民歌翻译等方面的成就,长期以来不断被人们津津乐道。但也有文人学者对刘半农有一些误解、曲解甚至偏见。“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在刘半农逝世9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他的文学艺术成就作出客观、科学的整体评价。

  1912年初春,刘半农怀揣妻子从娘家借来的5元钱,带着二弟天华到上海谋生。起初在《演说报》当编辑,不久,进入专演新剧的开明话剧社兼职。初到上海的半农和天华的生活非常拮据。半农虽然有编辑的正式工作,可是薪资很低,江阴家中因母亲病逝和父亲久病,欠下不少债务,都有赖于兄弟俩偿还。半农下班后要同时给几家报馆写稿。因上班路途较远,他想买辆旧自行车代步都不能如愿。兄弟二人只有一件棉袍,冬天无法同时出门,一人穿出门,另一人就只能躺在被窝里取暖。为了生计,半农只好想方设法多赚钱,翻译和创作小说赚取稿费就是他所能采取的最佳手段。机缘巧合,半农得了在《时事新报》工作的徐半梅的帮助,向《小说界》《时事新报》等多家报社投稿,过上了以卖文为生的生活。凭借极高的天赋和悟性,半农在上海滩很快声名鹊起,受到许多读者的追捧……【详细】

  《瓦釜集》,北新书局,1926年4月;《扬鞭集》(上中),北新书局,1926年6-10月;《茶花女》,(法)小仲马著,刘半农译,北新书局,1930年4月

  “嗣音有人,流风无尽”——忆新文学运动健将刘半农

  □汪修荣

  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健将,刘半农可谓自学成才,虽然终年仅43岁,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还是教授、语言学家、摄影家,堪称多才多艺。

  1905年,刘半农从翰墨林小学毕业,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著名的常州府中学堂。同期录取的还有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钱穆。在常州府中学堂,刘半农每次考试都名列第一,钱穆晚年回忆说:“不三月,寿彭连中三元,同学争以一识刘寿彭为荣。”

  毕业前一年,由于对学校保守的教育体制的失望和不满,刘半农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放弃到手的大好前程,毅然从学校退学。1912年,刘半农只身前往上海,经朋友介绍,在《时事新报》社和中华书局谋到了一份编辑工作,开始了早期的文学创作,这一时期他在《小说月报》《时事新报》《中华小说界》和《礼拜六》等报刊上发表译作和小说。为了迎合读者口味,他给自己起了几个颇为“俗艳”的名字,如半侬、寒星、范瑞奴等,而用得最多的笔名就是半侬。由于国文功底好,悟性高,再加上勤奋和才情,刘半农很快成为上海滩文坛上一个十分活跃的小说新秀,拥有了一批读者……【详细】

  刘半农作品:山水书法扇面

  刘半农国画作品

  刘半农摄影作品:莫干山之云

  刘半农书法作品:“成人之美,济人之急,皆所以行吾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