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先贤人物“有温度”,跟着南京诗人育邦走近吴敬梓

来源:紫金山新闻 (2022-01-10 10:40) 5964882

  作为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讽刺小说,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价值正不断突显,其研究也得到不断深入。近日,中华书局推出南京作家杨波的《吴敬梓》,带领大家走进吴敬梓的精神世界,从中不但能感受到吴敬梓的呼吸和温度,感受到一个伟大作家的悲悯情怀,同时也开启了认识《儒林外史》深邃意蕴之门。


杨波著《吴敬梓》

  艺术再现吴敬梓的人生历程

  胡适曾说,“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对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鲁迅先生称其为我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

  杨波笔名育邦,现为《雨花》杂志副主编。据介绍,他的《吴敬梓》属于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的一种,其前期已陆续推出《介子推》《老子》《廉颇》《张良》等。“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与“中华传奇人物故事汇”“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和“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一起构成“中华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


杨波,笔名育邦。

  尽管《吴敬梓》只是一本普及读物,但该书自出版以来,已收获广泛好评。在南京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振羽看来,杨波作为当代中国70后代表诗人之一,不但写出了吴敬梓真性情的一面,还写得简洁、有画面感,并在艺术加工上显出其对吴敬梓的真切体悟,显得很有温度。《吴敬梓》全书不过几万字,并没有冷冰冰的学术堆砌,而是通过“探花第里少年郎”“漫漫科考崎岖路”“移家秦淮著外史”“辞却博学鸿词科”“儒林自有奇女子”“水西门外别贤契”“烹茶煮酒论奇人”“八生只合扬州死”八个章节,涵盖了吴敬梓自由不羁、与命运抗争的一生。

  吴敬梓为人豁达,好交结朋友,他认为“人”比“官”可贵,学问比八股文可贵,人格比富贵可贵。南京大学教授傅元峰则认为,杨波的《吴敬梓》脱离了对科举制度的单一控诉,写出了吴敬梓更高层次的情感,即在文学与美学上的人生追求。

  沿用最新的吴敬梓研究成果

  杨波告诉记者,全书的写作是基于对《儒林外史》的熟读,以此来寻找吴敬梓和其所处时代的关系。杨波为此还阅读了大量有关吴敬梓的资料,比如李汉秋主编的《<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陈美林的《吴敬梓评传》和《独断与考索——<儒林外史>研究》,等等。杨波在创作中借鉴了这些最顶尖专家的研究成果。

  另外,杨波还沿着吴敬梓生活的足迹进行了深入走访,包括全椒、南京、仪征、扬州、淮安、安庆,以及吴敬梓可能去过一次的杭州。比如吴敬梓的故乡全椒,杨波前前后后去了不下20次,当地有吴敬梓纪念馆和一条襄河,吴敬梓在其书中也写到了襄河,他当年又是如何从襄河一路水路,举家搬迁到南京水西门的?这条襄河成为杨波潜入吴敬梓生活年代的一条幽暗通道。

  南师大教授陈美林考据出,吴敬梓生父是吴雯延,吴霖起只是他的嗣父。杨波在沿用这个结论时写道:“长房吴旦只有一子霖起,且吴霖起一直没有生儿育女,长房长孙面临断绝香火的境地。二房吴勖有子三人,他的三儿子吴雯延又育有多子,刚刚降临的这个男孩就是他的孩子。基于传统的宗族制度,经过商议,把这个刚出生的男孩过继给长房之下的吴霖起为嗣子。”

  对于吴敬梓这个名字的来历,杨波也进行了一番阐释。一开始,基于《诗经》有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以及吴霖起父亲的诗文集《赐书楼集》即将付梓,吴霖起为孩子起了一个单字“梓”,“吴梓,就是我吴家的良材、国家的栋梁之才啊!”吴霖起的父亲吴旦表示:“想你祖父国对公高中探花,受皇上赏识,出任福建主考、国子监司业、提督顺天学政,还受恩宠赐书,伴随皇上,加一个‘敬’字如何?”在此基础上,取名为吴敬梓,即为了纪念皇上赐书于吴家,让孙儿以他曾祖父为榜样,勤耕不辍,将来高中进士,手摘探花,重光吴家门楣。

  “周进中举”故事有原型

  杨波曾担任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一职,在《吴敬梓》的写作中,极大程度遵循了其严谨考据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他也充分发挥出了一位诗人合理的想象和诗性的表达。

  作为诗人与小说家,吴敬梓交游广泛,结识三教九流,在他眼里,芸芸众生,无不平等,天下苍生,皆有形状。在他独具创造性的笔下,儒林百态,既有高洁隐逸之士,也有蝇营狗苟之辈;既有瑰琦倜傥的奇女子,也有顽冥不化的老学究。那么,这些故事是怎么来的?杨波巧妙地将《儒林外史》中的一些故事融入吴敬梓的生活历程当中。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被杨波安插在了吴敬梓和族兄吴檠、表兄金榘等人一起乘船前往安庆府参加乡试的路上。这个故事最早是吴敬梓随父亲前往赣榆、途径扬州时听到的。

  《儒林外史》中周进中举的故事,则来自吴敬梓的好友吴培源的讲述。吴培源时任江宁县教谕,时常出入江南贡院,会听到很多故事。只不过,吴培源所说的这个人叫黄进之,是个老童生,五十几岁连个秀才也没考取。一天,他跟随表弟进城玩耍,不经意间路过江南贡院,心想自己一个读书人,一辈子都没进过贡院,真是件遗憾又丢人的事,于是就想进去看看。结果,当有人指着号舍对黄进之说,黄客人,这是“天字号”,你可自己进去看看时,黄进之一头撞在了号板上,昏厥过去……

  彰显南京底蕴和城市性格

  吴敬梓于33岁迁居南京,在南京呆了有20多年时间,杨波通过吴敬梓在南京的足迹对其进行了一番描述,让人恍然在南京城中亲身游历。

  比如吴敬梓前后多次来南京,每次情形却不尽相同。公元1718年,吴敬梓接到了生父吴雯延在南京病重的鸿雁传书,其时,吴敬梓18岁,乘船前往南京。“少年时,他曾在来过南京,青溪九曲,雕梁画栋,柳堤月榭,依然历历在目。这次来南京,吴敬梓的心情却极为忧郁,他是为了侍奉病重的生父吴雯延。”杨波写到,吴雯延当时寄居在清凉山麓虎踞关的丛霄道院。

  有一次,吴敬梓携夫人在清凉山玩了半天。“清凉山并不高大,却曲折幽深。沿着小路,路边是奇松怪石,又有竹影婆娑,移步换景,意趣盎然。”杨波不但描写了清凉山的美景,还让吴敬梓借着一段红墙再一次回忆起父亲病重时所住的那个地方就是丛霄道院。吴敬梓携着夫人的手在清凉山溜达了好些时光。“旁边有三四个结伴来山中游玩的妇人笑嘻嘻地跟在他们后边,叽叽喳喳地议论道,这吴先生真是个大怪人,还能带娘子抛头露面,游山玩水,真是南京城里头一遭的新鲜事啊!”几句闲笔,写出了南京的城市性格。

  后来,吴敬梓正式迁居南京,他变卖了老宅及所剩无几的田产,挈妻携子,带上一些必备的家当,“清晨雇船从襄河出发,经大江,黄昏时分就抵达了南京水西门。”这些描写都对体会吴敬梓当时的心情有很好的衬托作用。等到在南京安下了家,购买了房产,吴敬梓在寓所的心情又有不同,他不但为寓所取名为秦淮水亭,还给自己取了个号,名为“秦淮寓客”,“天高气爽之时,凭栏远眺,东有蒋山(即钟山)茅山,西有三山二水,南有雨花台,北有谢公墩,真乃是一处极目抒怀的绝妙所在。”(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