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考问中国——汶川地震亲历15日》

2013年05月24日 18时13分 

  《5.12考问中国——汶川地震亲历15日》徐良文 报告文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寻找我的精神家园 

  ——写在《5.12,考问中国》出版之际 

  徐良文 

  我前后两次去汶川。第一次是震撼,第二次是思考。 

  所以,《5.12,考问中国》这部书稿我是倒过来写的。先有了第三部分,然后有了第二部分,最后写的第一部分。 

  这部书以我在地震中的亲历为线索,力图真实再现汶川大地震中难忘的人物和感人事件。我在真实记录灾区见闻的同时,也力求写出我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一部分“5.12,考问中国”,落脚点在汶川大地震后中国高层和民众精神层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第二部分“地震灾区校园行”,以社会关注的校园、学生为关注点,真实记录了我在地震灾区十几所学校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三部分“废墟上的天使”,以第一支赴灾区的外省医疗队——江苏医疗队为线索,刻画了白衣天使们在救死扶伤过程中的精神历练。 

  说实话,写第一部分我颇费了些心思,在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完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动笔。几乎都想放弃。这是一部生命的大书,我不敢写。最后我又去了一趟汶川。 

  那是2009年春节前夕,时间,1月18日,当我在凛冽的寒风中独自站立于汶川城东的姜维城下,仿佛站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脚下是正从地震阴影中走出的汶川县城,身边是古蜀国大将姜维的城堡,思想穿越千年风霜,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历史的悲壮。 

  大地震就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的地壳深处。这块土地历史上曾经叫西夏。 

  据说,西安的小雁塔,在经历历史上一次地震时,塔身曾震开一条缝隙,数年后,在经历第二次地震后又神奇的合上了。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开章明义的一句谶语,难道那地壳深处的地球板块也遵从这样的人间兴亡规律吗? 

  在一个时期,汶川,成为一个灾难的代名词,同时,汶川又成为一个人们精神的家园。不错,汶川曾一度处在人类社会历史的低谷,但是,汶川正是从最低谷开始了反弹,一路泛红,今天的汶川已经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重新站上历史的高点。站在这片曾遭遇过巨大灾难的土地上,我感受到一股热潮在周身涌动,我像一个迷失家园的孩子突然间感到了来自大地母亲的温暖,享受着家园的温馨,仿佛一道天光在眼前展开,向我展示风雨过后的彩虹。 

  哪个名人讲过,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人生的路途中,每一片走过的风景,不管是美丽还是荒凉,都是你终身的财富,值得用心珍藏。 

  不知从何时起,汶川成为我心中的精神图腾。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会想起汶川,事业上遭遇困难和挫折,我会想起汶川,就是处在顺境中的我也时时想起汶川。的确,汶川是一副药剂,能化解你心中的怨气,能增添你走出困境的勇气,更能警醒你的骄气。想到汶川,我就想到坚韧、坚强、坚持这些字眼,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咳!人有什么大不了得事啊!这就是汶川带给我的不尽思考。 

  我不再犹豫,不再彷徨无助,我决心丢下一切包袱,义务反顾的把一部生命的大书写下去。 

  我决定采取略写,用电影蒙太奇的方式,选取地震中最感人的细节片断,以求小中见大。 

  大约一年时间,我的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这部书稿上。我不是在写书,而是在完成生命中的一份答卷。 

  现在,我把这份答卷交给读者去评判。 

  在本书即将付印之际,我要特别感谢一个人,南京大学出版社的范瑜女士,她不仅放弃假日休息为我审读书稿,还送了一句激励我并使我感动的话:“老徐,读你的书稿让我流了不少眼泪。”正是她这句话使我忘记了机关繁杂工作之余后的劳累,努力将这部书稿写到了最后。     

  2009年5月1日于南京北京西路28号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程家由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