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沙白先生

2016年11月29日 09时40分 

  沙白:江苏省作家协会作家,当代诗人。1925年出生于江苏如皋。原名李涛、李乙等,后更名理陶,笔名鲁氓等。著有诗集《杏花春雨江南》《大江东去》《砾石集》《南国小夜曲》《沙白抒情短诗选》《独享寂寞》等。《独享寂寞》获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中坤杯·首届艾青诗歌奖”。

  1925年,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在如皋白蒲镇郊一户书香门弟的李姓人家。此夜恰逢中秋,其父为新生儿取小名月儿,入学后名叫李涛。

  沙白在白蒲镇小学读完初小四年。一个远房堂兄在一所农村小学当校长,于是把他带去读六年级。因一篇作文得到朱老师的赏识,即把沙白叫到宿舍里教古诗,第一首教的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第二首教的是苏东坡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朱老师自斟自饮,边诵边讲。沙白听得入了神,也许这就是诗的种子吧。

  上完高小,沙白考入如师初中,初一没读完,如皋沦陷。逃难期间,远房堂兄为其补习《古文观止》。日后沙白庆幸自己竟在少年时代就读到了这部名著。逃难一年之后,沙白得知母校已在海边的一个小镇复课,便不远百里,越过鬼子的封锁线,直奔学校读书。读到初三,学校停办。1941年下半年,沙白转到南通中学读高中。

  那时的南通城,是在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的统治下,斗争形势十分复杂、残酷。在同班穆烜、周国锟等进步同学的影响下,沙白开始阅读进步文艺作品,并学习写诗,成为一个渴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他常去北极社借《苏联文艺》及其他进步书籍阅读。

  19433月,他便以孔庙中驮碑的“赑屃”(即大石龟)为题,写了《赑屃的叹息》,用以象征沦陷区人民在历史和现实的重压下,苦难深重。诗人以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写道:“没有了生/也不曾死/只僵伏在重压下……早被封闭了嘴/喊不出声/噙着血泪画几声叹息……把叹息递给谁呢?”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影射出的锋芒是锐利无比的,显示出诗人思想的早熟。该诗的编辑顾迅一,在诗作编发后到通中找沙白,予以鼓励,并把该诗推荐给章品镇主编的《诗歌线》发表。

  后来,钱素凡,顾迅一等成为“三•一八”革命烈士……此时该有多少愤懑与激情,在他的心灵深处就像熔岩在地壳深处不息奔突,一颗颗夹泪带血的诗种,就这样种入他的心土。从此沙白陆续写起诗来,时有新作在《诗歌线》及其他几家副刊上发表,仅《诗歌线》就发表了27首。穆烜深情地回忆说:“在当年50多个青年诗作者中,沙白是一直写诗写到80多岁还未停笔,而且是出类拔萃的一个。”

  战争时代的职业选择往往是身不由己的。高中毕业后,沙白读了“纺织工程”,因功课紧张,一度辍笔。沙白说:即使走遍天涯,无论什么职业,诗歌的种子始终如存活的生命深埋在我的心底,“当春乃发生”。

  19492月,沙白的家乡如皋解放。当听到南通城也解放的消息后,他即与顾永昌等5位同学步行60里,赶来南通参加工作。经南通地下党负责人陈永新与学生支部负责人王飚介绍,进入《江海报》社。1950年,《江海报》停刊,沙白转入市电台,后又转省电台,从事编辑工作。

  沙白,对家乡的父老乡亲和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感情,对诗歌艺术充满真挚的追求。翻开《沙白文选》,许多诗作的题材,都是家乡的“土特产”。成名作《水乡行》《大江东去》都是在他回到家乡后写出来的。今天重读他的这些旧作,既有强烈的新鲜感,又让人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来欣赏一下他的《水乡行》。诗一开头就把读者带进令人神往的水乡世界:“水乡的路/水去铺/进庄出庄/一把橹”。接着,意随境生,“渔网作门帘挂满树”……又“一步步/踏停蛙鼓”,到最后“儿童解缆送客/一手好橹。”起首“一把橹”结尾“一手好橹”,真是写绝了。诗人仅仅用了63个字,用了水、云、路、橹、树、渔网、门帘、蛙鼓、暮雾等诸多意象,便把水乡恬静、朴实、幽美的风情画展现给了世人,创造了一首诗画合一传颂了半个世纪的艺术品。该诗在《诗刊》一经发表,便受到了诗歌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文革”之后,收进国内五六种选本。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江苏作家网 【打印文章】 【发表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江苏省作家协会

苏ICP备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