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一带一路”——风帆高悬从浏河再出发

(2017-07-11 16:56) 4479538


  

  浏河,幽静、风雅、江海交汇。“娄东诗派”在这里吟诵了数百年,如今沧海桑田的岁月,诗情不断,诗意绵延。一个崭新的浏河正崛起于长江口南岸。国家部署的“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全面出征,为浏河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7月10-1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太仓市文联、浏河镇政府协办,太仓市诗歌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当代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太仓浏河召开。活跃于国内诗坛创作的诗人、评论家等20余人济济一堂,共赴诗坛盛会。

  面对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下,如何进一步繁荣诗歌创作,解析诗歌特性,把脉诗歌创作的走向和趋势,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创作实践,见仁见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太仓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龚璇说,时隔两年后,再次举办这个大型诗坛主题活动,是谋求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借助国家重大发展的大政大势,让太仓充分彰显时代特色,以繁荣诗歌创作为破题,带动整个文学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带一路”诗歌采风创作计划,是由《诗刊》社率先倡议发起的,并列入中国作协重点支持的长期项目计划。此举在国内诗坛引起了较好反响。2015年7月,“一带一路”诗歌首次创作采风活动在浏河揭开帷幕。两年来,《诗刊》社采取多种方式,沿着“一带一路”的区域和线路,开展了不同特色的诗歌创作活动,如《“诗遇三沙”——我为三沙写首诗》,有力推动了当代诗歌的发展。

   浏河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港,亦是“江尾海头第一镇”和“全国重点镇”。历史上的浏河,也是明清“娄东诗派”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太仓致力打造“文化浏河”名片,将江海交汇的浏河名声远播。研讨会开幕式上,浏河镇有关方面代表介绍了浏河的古韵今风,真诚欢迎海内外诗人、评论家走进浏河,感受浏河,吟诵浏河。会场内外的《浏河诗咏》《文化浏河》等乡土读物,成为诗人、评论家了解、熟悉浏河的窗口。

  “风景这边独好”。近年来,不少诗人、批评家走进古镇浏河,讴歌浏河丰富的江海风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浏河成为催生诗坛构筑“一带一路”品牌采风创作的首发地。迄今为止,《诗刊》社共征集“一带一路”主题诗歌达数万首,编辑出版《诗履“一带一路”》丛书(3卷本),收入优秀诗歌作品300余首。其中还刊登了浏河诗歌专页,集中展示了浏河诗歌创作采风的成果。

   《诗刊》社副主编李少君告诉说,之所以选择浏河作为诗坛“一带一路”的首发地,也是由浏河地域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所赋予。太仓的先贤达人具有超前眼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站立潮头,博风击雨,为太仓的开放发展赢得了先机。我们当代的诗人、评论家也希冀汲取丰厚的营养,从而开辟诗坛疆土的诱人风景。

   “希望广大诗人、评论家抓住历史机遇,回应人们呼声,‘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地区广,人口众多,因此要凸显诗歌的渗透、浸润和滋养,要在‘一带一路’的全球化背景下,写出不负于伟大时代的作品。” 《诗刊》社副主编李少君致辞如是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言宏主持当代诗歌创作研讨活动。来自高校、媒体、出版社、期刊社的诗人、评论家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进入小暑时节,室外烈日炎炎。整个研讨活动充满着和谐、民主、友好的氛围。不少诗人、评论家坦诚交流,亮出观点,无疑给研讨会注入了一股涓涓清泉。发言一个接一个,直面话题,不饶弯子,充分体现了诗人应有的率真和耿直。

  中国计划出版社副总编、编审西渡第一个发言,言简意赅,直击要害。他强调指出,当代诗歌要与时代和生活紧密呼应,不是简单的,而是要去追求和发现,写出审美的个性特征。他还以盛唐边塞诗为例,开时代之风气,印证了自己的观点。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导敬文东坦言,现代诗与古体诗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迥然不同。古体诗强调呈现、直观,现代诗则不是简单化的呈现。面对国家战略和国家行动,我们要抓住机遇,写出伟大的诗篇。要注重词语的分析性,既要善待词语,但也要警惕“语意空转”。

  《文汇报》副总编辑缪克构指出,当下“一带一路”新闻媒体和社会都很关注,国家高层还举办论坛。新闻报道多,文学创作少,高质量的诗歌创作不多,诗人要善于在这样一个巨变时代的面前,把握好时代变迁和人类发展的命运。

  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天新,诗歌界堪称其守望“一带一路”的践行者,他去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非洲就去过六次,还出版外文诗歌集。在研讨中,他的当代诗学观点很明显,就是要更多的去看世界,认识当下,拥抱未来。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说、在“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中,构建新的社会文化构架,诗歌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他还结合太仓浏河再创历史辉煌,提出了在社会巨变发展的时代更好地有所作为。

  广东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张德明强调,诗歌创作要注重时代语境、词语空间和文化传承,对诗歌作者而言也许小时代的书写更接地气。

  接着,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自亮、无锡诗人王学芯、《十月》编审谷禾、山东诗人王夫刚、无锡市作家协会主席黑陶、安徽诗人吴少东、《清明》编辑木叶等相继发言,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如何面对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东方的交锋,切实有效地与之对话、碰撞和呼应,从而保持客观现实的联系。眼下,不少诗人写情绪的多,写情怀的少,我们要传承古典诗词的基础上焕发新的活力,行走“一带一路”,打通“四个文明”,在文化层面广泛的深挖内涵,穿越文化沙漠,铺就更为广阔的丝绸之路。

  太仓诗歌爱好者代表端木向宇也倾吐了对家乡的挚爱,她说,是精致柔和滋养江南的婉约,三鲜美食成为太仓的味蕾,我们要呈现丰富多样的诗歌作品,感谢诗人、评论家的远见卓识,为我们写作指点迷津。

  在研讨会总结时,《诗刊》社副主编李少君鼓励众多诗人、评论家面对不同的语言、文明、文化和生活等,努力开发汉语诗歌的新领域,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深入挖掘,精耕细作,创作出有温度、有情怀、有灵魂的时代诗篇。

  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诗人、评论家代表参观考察了古镇浏河,郑和纪念馆、长江口旅游度假区等地,纷纷表示要将江海交汇的浏河,起锚地的浏河,自觉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历史潮流,让诗坛的“一带一路”主题诗歌创作活动走的更远更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坛的“一带一路”风帆高悬,面对新的驼铃沙漠、蔚蓝海洋,以及胜利的彼岸,我们将一路乘风破浪……(太仓市作家协会 宋祖荫/文 端木向宇/摄

  

中国政府网 中国文明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中国作家网 中国文艺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化报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诗歌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 腾讯文化 中国新闻网 中国江苏网 我苏网 新华报业 四川作家网 《钟山》杂志社 中国作家网 新华网副刊 新华网图书频道 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诗歌网 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作家网 广东作家网 作家网 北京作家网 山东作家网 贵州作家网 中国艺术批评 中国文联网 浙江作家网 上海作家网 苏州文学艺术网 湖北作家网 辽宁作家网 河北作家网 中国诗词学会 海南省作协 陕西作家网 江苏文化网 钟山杂志社 张家港作家协会 江西散文网 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 福建作家网 凤鸣轩小说网 百家讲坛网 东北作家网 四川作家网 中国报告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