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一部非常有特色、有风格、有内涵、有诗意的电影——电影《香河》观摩研讨会发言摘要

2018-04-09 16:01

  去年,根据里下河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刘仁前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著名导演韩万峰执导的电影《香河》在泰州开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刘仁前的长篇小说《香河》被誉为“里下河风情的全息图”,是一部“里下河版的《边城》”。小说定位在上世纪70年代的水乡兴化,以主人公柳春雨为主线,讲述了他的父辈和子女以及身边普通人的命运沉浮。


  刘仁前,笔名瓜棚主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理事、泰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中国当代小说奖、中国散文年度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特别奖、《安徽文学》奖、泰州市政府文艺奖等多种奖项。著有长篇小说《香河三部曲》(《香河》《浮城》《残月》),小说散文集《瓜棚漫笔》《眷恋故土》《楚水风物》《年年农事岁岁货声》,中短篇小说集《谎媒》等多部,主编《黑猫丛书》《美在这方》《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丛书》,著有新闻作品集《流水有痕》。

  经过一年的拍摄、制作,期待已久的《香河》即将上映。

  2018年4月4日,电影《香河》观摩研讨会在北京电影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主持。现将现场观影评论摘录如下。

  

  主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泰州学院。

  承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里下河文学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星宿映像(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单位文艺报、中国电影报社、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泰州日报、泰州晚报、泰州电视台。

  制片方代表:

  欧阳翀  潇湘电影集团副总经理

  罗  娟  影片编剧、出品人

  丁文剑  影片出品人

  韩万峰  影片导演

  嘉宾:

  张  健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

  温潘亚  泰州学院校长、中国里下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宗树洁  河南影视集团董事长

  费振钟  影片文化顾问、作家、评论家

  刘仁前  作家、小说原创

  翟  明  泰州晚报总编辑

  钱  成  泰州学院宣传部副部长

  黄  彬  泰州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专家学者:

  王一川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尹 鸿  清华大学教授、文艺评论家

  徐 可  文艺报副总编辑

  张 卫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吴冠平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教授

  王海洲  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长、教授

  皇甫宜川 中国电影报社社长

  李 镇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

  观点对碰:

  饶曙光大家看完影片以后,觉得《香河》是一部非常有特色、非常有风格、有内涵的影片。首先,请张健书记代表北京电影学院,代表光明书记致辞,大家欢迎!

   张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下午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机会。刚才曙光秘书长也介绍了,因为光明书记去参加一个校外活动,回不来。特别委托、指派我代表学校,欢迎各位专家、领导莅临我们学校,举办此次活动。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欢迎,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看了这个电影以后,我不是学电影的,在这一方面没有发言权。今天下午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今天下午大咖云集,各位专家、学者,可能过去在报刊上都见到的。

  我感觉,举办这个都研讨会意义特别重大。尤其像这样的题材,对我来说,我既感到陌生,又感到很熟悉。

  感到陌生,是因为我这个年龄。影片出来就是七四年的背景,我是七四年出生的,所以感觉很陌生。尤其现在零零后大学生已经入学了,他们对这段历史更感觉到陌生。有这样的作品,从艺术角度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我来讲,我曾经在农村生活过很长时间,我感觉到农村比城市发展要晚五到十年,影片里面说到的事情,包括大背景,农村的情况,文化方面、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我儿时的印象,这是我对影片初步的感受。

  各位专家会从专业角度、艺术角度去解读。我觉得从我们学校来讲,也是从如何培养人,如何让现代的大学生去客观、全面、真实、辨证的认识那个时代,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尤其现在学生的培养,一方面学生更注重艺术、更注重技术,我觉得在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方面,艺术观的培养至关重要。有这样一部电影,老师带着学生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怎么向人民学习?怎么样为人民服务?怎么样去做人民的文艺工作者?我希望像这样的作品,希望在各位专家真知灼见的基础上,把这种成果运用到育人过程中。我想对于电影和艺术教育来讲,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也所有的专家表示感谢,向导演、编剧、作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各位专家,经常的到我们学校来一块研讨、交流,谢谢!

  

  饶曙光谢谢张健书记,北京电影学院提出来要建新电影学派,提出非常宏大的主题,构建中国电影学派。我去泰州几次,泰州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无论人文风情、自然景观都非常的独特和优美。

  我们潇湘电影集团跟万峰导演也是长期捆绑,每一部万峰导演的影片,我们潇湘都投资。而且,非常支持。请欧阳翀对我们讲讲潇湘为什么支持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大家欢迎!

  欧阳翀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能够参加《香河》观摩研讨会。在座各位很多专家、领导都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我们潇湘多部影片都得到各位专家的加油、点赞,今天这部片子同样非常高兴得也看到业内各位大咖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我们这部片子点评。在此,我代表潇湘集团对各位专家、领导表示感谢。 

  潇湘这些年在坚持各种类型的电影创作,除了传统的艺术题材,这些年也在进行有地域特色的电影选题。尤其跟韩万峰导演,包括前几年策划的少数民族系列,包括今天看到的这一部以泰州的地域文化特点为主的电影创作,也是我们想在各个类型影片创作中做出新的尝试,是否成功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也想利用今天这个机会,能够得到各位专家的指点。 

  希望在未来继续为潇湘,国有制片单位为中国的电影转型过程中,国有制片单位找到自己的定位,给我们提出更好的建议和参考。今天主要听大家的意见,我不多说,谢谢各位!

  饶曙光剧透一下,我正在跟万峰导演策划拍摄我们重庆土家族的电影。大家应该多去泰州,我给泰州做个宣传。我们刚刚在泰州拍摄的微电影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应该提前把书送给大家,提前阅读,可能能更深刻的了解。

  因为我们里下河有一个文学流派,泰州电影出品了很多。先请刘仁前跟我们介绍一下。

  

  刘仁前应该说今天有点激动,也有点感动。今天在北京电影学院这块电影的宝地,召开《香河》的观摩研讨会,我作为一个在基层写作的作家,生活在基层,扎根在基层,作品能被一个拍了22年电影的导演看中,搬上荧幕,激动和感动,在所难免。《香河》这部作品也是反映一个特定地域、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生存状态的一部作品。饶秘书长刚才讲的,里下河这样的地域非常广阔具有1万平方公里的地域,这样的地域它有非常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风光、民风民情,当然也有非常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各位专家都知道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我们的先贤。现在在中国文坛比较活跃的毕飞宇先生,也是我们家乡走出来的作家。还有汪曾祺先生,他是里下河地域的灵魂一样的作家,他的作品影响了一大批作家。

  我本人是农村土生土长的,生于60年代。 当我有一定认知之后,会感觉现在的乡村已不是我们儿时的乡村。再晚一辈的年轻人,他们对我们儿时乡村的记忆,是一点概念都没有了。

  习总书记号召大家要记得住乡愁,所以我就想到把一个消失了的乡村,一个有乡愁的所在,能够再现出来。告诉年轻一代,在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群体,那些普通的民众在并不缺少磨难的背景下,他们怎么样面对自己的生活?怎么样面对所经历的困难?怎么样化解自己生命当中的难题?电影当中有婚丧嫁娶的情节,就是想告诉人们,那些乡亲们把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操持得有生有色、有滋有味。虽然有悲伤、有忧愁,日常生活当中也会有一些冲突、有一些矛盾,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愿望,有自己美好的情感,有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诉求。他们这种喜怒哀乐的再现,我觉得呈现了人性最本真的一面,也是生活最本真的一面。

  《香河》之后还有两部作品,《浮城》和《残月》,这三部作品构成“香河三部曲”。  

 

  饶曙光谢谢作家,刚才刘仁前说到费振钟老师是本片的顾问,我们请费振钟老师发言。

  

  费振钟这一部电影,是作为影像和作家作品结合的第一部开篇之作,很感谢韩万峰导演,能够利用这种影像给我们里下河作家作品有一个开端。

  我觉得里下河这样一个特殊地区,有特殊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有一种特殊的生活。如果大家能够亲身到里下河地区走一走,你会感受到里下河地区的特殊。这个地区,是可以当成一个民族来写的。虽然它不是少数民族,但可以把它当成少数民族来写。这个地区历史的形成、自然环境的形成,以及社会生活的形成,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如果从文化角度来说,它有特别好的文化样式。我觉得用电影的方式来表达里下河,或者用电影的方式再现里下河的历史、社会、生活,我觉得应该有它独特的意义。 

  要说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色意义。因为我现在在做1970年代的课题研究,1970年代是中国乡村当中是变化很大的,又是转折性的时代。这个时代其实生活在经过前面20年之后,再向后面几十年变化,这十年特别重要。这个时候里下河的社会生活,其实是代表着中国的乡村生活。在这个时段当中,中国乡村的农民们怎么生活的?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具有世界性意义。这部电影拍出来以后,说要介绍到国外去,希望能够引起注意。

  选择里下河这一历史时段,来讲述中国农民的故事,特别有意义。

  

  饶曙光谢谢费老师,徐总编辑也是我们里下河重要的作家,也是评论家,请徐总编辑发言。

  徐可感谢有这个机会来参加《香河》的观摩研讨会,刘仁前是里下河文学流派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我是里下河“郊区”的,离他那儿很近。我看他的小说还是电影也好,无论从地域背景、时代背景都有高度认同感。从地域角度来说,看到非常的亲切和感动。从时代来说,电影是70年代,我是60年代人,那个时候10来岁,特别有小时候的记忆。电影里面的农活,包括割麦子那个,我突然想起来是大家排成一排,一个人分割几溜往前推进,当时我死活想不起那个场景,这部电影也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的回忆。我觉得电影很好的把小说诗意化、风情化、风俗化的特点,吸收进来,并且很好的反映到人物上来。

  我当时看了一下,在原著基础上做了很大改动。包括主要人物、故事线索都变了。大队长是主要人物,我原来记得柳春雨是主要人物。我本人对电影不多了解,但是对小说还很了解。我觉得它很好传达了小说诗意化、风俗化、风情化的特点。

  饶曙光谢谢徐可,万峰导演先讲讲吧。

  韩万峰各位老师、专家,这样一个时间看《香河》这部电影,从打算拍这个电影,到现在大概用了三年。由长篇小说改编电影,大家都知道是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接到仁前主席的小说,创作这样的电影是有政治风险的。我在接到这部电影时,剧本改了好几稿,总局也审了快半年。

  为什么触动我要做这部作品?最深的是我有七年的乡村经历,无论走到哪个岗位上,小时候乡村的记忆挥之不去。想做一部很诗意的乡村电影,之前看到中国很多乡村电影都是意识形态很重的,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务兵之类的。我就想做一部远离意识形态的电影,回归乡村电影本真的状态。

  我选这个题材其实也很不讨巧,因为里面的人物众多。如果我舍去这样全局的视角,用一条线索写几个主要人物,当然要省力好多。但是,因为小说提供了很丰富的内涵和背景,我必须用全景视角把它再现出来。当然一部电影只有100分钟,我要完成这样一部小说的精髓,人物其实我剪了很多,就是这样,目前影片中还有22个演员。在人物处理上,我只能以一个横切面、大视野讲述在文革期间,毛泽东逝世前后四年时间里,一个村庄里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在电影里面能看到,所有的人物都是悲剧,就唯一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有一个幸福的结局。其实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是悲剧的,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在创作过程中,我主要考虑四点:

  一、希望做一部关于记忆的电影。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我想让它留个记忆。因为那个特定时段,越来越没有记忆了。希望中国电影有这样一个记忆,能给中国的70年代,留下这样一个记忆。现在景都不好找了,我拍这部戏找了很多景,想方设法恢复当时的场景。包括吃饭、服装、碗、菜、音乐都反映着那个时代。当然,这是一部南方水乡的电影,全程都在苏北姜堰、兴化、泰州拍摄。这让它成为一部完全完全是苏北的里下河地区作品。

  二、电影主线的选取。我把原来小说主线改掉了。如果按照小说原有的主线,这部电影没法拍,没法改。所以,我就抓住人物塑造上的鲜活性,因为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没什么大事件,在人物塑造上尽量用全景的视角反映一个村庄的家长里短,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再现,去做一部具有真实类型的电影。

  三、电影主要人物的选择。目前这部电影的主线是以大队长和女儿之间的情感,以及大队长通过建造学校完成个人精神的救赎,来完成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小说写的是村支书, 出于某种特殊原因,我让村支书身份变为了大队长。其实,大队长做了很多恶事,但是他无法去弥补。我想通过建学校这件事,一直抓住这条线去叙述,完成他个人精神救赎。

  四、对小说原著精髓尽量保留。这部小说是描述苏北水乡的宏大之作,所以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尽量不改变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包括在电影中的人名都是小说中的原名,尽量保留小说中赋予的里下河特定的人物性格的鲜活性。电影现在拍出来了,我想如果有价值的话,是尽量能够恢复那特定年代的一种记忆。让我对乡村的思念,通过一部电影能阐述出来。

  

  饶曙光谢谢万峰导演。其实万峰是一位诗人,却非来当导演,拍了一部很有诗意的电影。今天我们请了很多大咖,下面我们请最认真的王一川老师发言。

  王一川我看了以后还没有太回过神来,几年前也去过泰州电影节,也听过里下河。看完以后我说一下我的想法,因为我是这里的少数50后。对那个时期有一点记忆,也在农村呆过几年,我看完以后感到这是一部在物质与精神双重贫困的年代,追求个体自由的电影。影片不仅反映了物质匮乏,也反映了精神的匮乏,在双重匮乏的年代背景下,人们追求着个体的自由。这是一部演绎了里下河水乡风俗的诗意电影。我有四种想法:

  一、首先给我的感觉是回到初心。这部影片让我回到改革开放时的初心,它的原点。它告诉我们,四十年以后回头来看,改革开放的来路,为什么改革开放?恰恰是因为那个时代物质贫困、精神贫困,个体有自由诉求。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是让我意料不到的想法。回到改革开放的初心起点去,重新发觉改革开放初心的原动力,中国普通人民对物质富裕和精神的诉求。

  今天说的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我觉得回到这个初心,里下河的乡亲们他们整天在忙啥?这是改革开放跨越的阶段。这一点上,我感受到以里下河、香河普通人诉求为焦点,反映了当时普通中国人民对物质和精神的诉求。

  二、整个故事还是有它打动人的地方。它以哑巴的叙述为视角,聚焦于香元、水妹之间的矛盾为主线,讲述了水乡百姓的故事。聚焦于5对男女的情感故事,涉及到对立阶级的生活过程,唤起了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革命的生活环境。讲述了那个年代对自由的爱情,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扭曲的生活,像香元就是扭曲的形象。在村子里普通人面前是人模狗样的,但是到了晚上他跟来梯子约会,把这样一个人的形象展现出来,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的生活,讲的很好。 

  三、这部电影虽然没有一个绝对主人公,但是注意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系列,或者刻画了几组人物形象。 

  一个是无产阶级的领导人物,就是香元这个大背景,还有他女儿水妹、琴丫头、谭驼子这都是无产阶级。

  第二个系列剥削阶级的人物系列,主要是柳安然、来梯子两个人,一个是想要自己的儿女混得好,一个是寡妇还要勾引这个大队长想要过上幸福生活、有尊严的生活,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三个系列,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如柳春雨和他的妹妹,主要是柳春雨到学校去教书,一下子感觉厉害了。那个时候能教书,当过知青的才知道,可以代课。长篇小说里柳春雨是叙述人物,后代改成哑巴是叙述人物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柳春雨这个印象很深,他讲课用诗一般地语言,他妹妹也说了今后可以混得好一点,都是看到有功利诉求,想要突破阶级界限,和琴丫头生活到一起。无产阶级的子女向往文化,有文化的子女向往无产阶级生活。

  另外,哑巴,他不能说话,但是能看穿一切。他来做叙述人,刻画了几组人物形象,他们的诉求、生活、矛盾,确实刻画的很生动、很感人,虽然没有中心人物,但是这样一部风俗化的诗意电影,不一定要有中心人物,所以点状、系列式的人物,给人的印象很不错。刻画的这几组人物形象很深刻、感人,通过他们之间的矛盾纠纷讲述不同的人,在这样一个精神、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向往精神物质生活的诉求,以及他们遭遇的问题,把他们的性格展现出来。 

  四、我觉得在叙述手法上比较舒缓,比较清新、比较淡雅。特别是一开头镜头就聚焦在警察脸上,久久的不跳开。一开头就给我一个暗示,他的叙述手法是慢慢的讲述。

  直到最后在香河俯拍的镜头,两个船交织在一起,给我感觉这个画面很美,把前面所有的矛盾,在那一瞬间画面中化解,显示导演在这儿非常的用心。这一组镜头,也让我想到柳春雨前面看到天上的云,前后有一种回应。通过自然的,一对云层的会合,两只船的会合,这种会合体现了在贫困年代普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诉求。整个叙事特别的清新、淡雅,想要勾起当年贫困时代的波澜,但同时又告诉我们,那个时代已经过去,重温这部片子,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明天的物质富裕和精神自由的生活,这样的主题达到了它的目的。总的来说,是很不错的。

  尹鸿电影中的诗意有水乡的感觉,而且环境的那种状态,从现在来讲,我们感到有乡愁感,有怀旧感,有这样的东西在里面非常明显。而且,我觉得影像完成的比较好。整个服装、环境、色调处理,对那个时代的影像环境还原的还比较好。

  这部片子影像上处理的比较好,环境,使用的杯子、茶缸、衣服等还挺讲究的,画面感还原比较好。

  我讲它回应了我们这个年代,想要找到我们从哪里开始走向今天那样的诉求。而且在塑造人物时,这部电影类型上也很独特没有主角,将来要评奖的时候,都不知道女主角是谁?不知道谁是第一号男主角。它是带有很强文学性的一部电影,塑造了一群人物群像。当然,电影把引起的人物命运变化的事件呈现出来,它有一个特别宏大的布局。刚才一川老师也讲到,在那个年代,这些人物的社会层面分析也很完整,既有大队长,这样一个特殊的革命者。下面有不同基层、不同阶级,特别是地主阶级,不同阶层的一群人。严格来说,地主阶级都是被社会打在最低点的一群人。我们还原了那样社会的环境,它不仅是一个自然的还原,或者那样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个社会环境的还原。而且最后以地主的自杀,来作为向这个阶级进行审判。虽然这种审判对他自己来讲没有意义,但是对那个时代有大的意义。它有大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呈现,很多人物都有他的特色,都有自己的社会历史意义。让我们知道那个年代,曾经有这样一些人物做这样的一些事情,搁多这里面,也非常有意思。

  从艺术上来讲,它是散点式的叙述,而且还用了哑巴画外音的来叙述。音乐上用了当地的音乐和旋律,还是挺有特色的。音乐跟场景配合度,跟人物情绪和心理的配合度也会非常好。这部作品是我们回初心改革开放四十年大思潮的一分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人物形象,做了很多探索。

  王海洲这部片子的内容之前没有看到,今天在电影院里看到,我对它的电影语言有了新的认识。刚才听了前面几位老师的见解,我有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这部影片发挥了韩万峰导演的一贯的追求,因为他对民俗题材比较感兴趣,往往会拍一些风情化的东西。韩导刚才讲记忆,在这样一个文本选择情况下,他也动员了他个人的记忆。整个来看介于画面、个人叙事的选择,对70年代做了交织的融合,这是我感受比较深的。

  二、这也是韩万峰导演个人创作的坚持,不管是当代题材还是历史题材,关于中国建国以后七八十年代,展示生活表象的东西比较多,他不是愿意把意义说得特别透的人。喜欢展现生活的表象,让观众观看通过自己的记忆去感受。文本也是这样,里面好几对,想把生活的面和感情的东西呈现出来,让观众自己看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去剖解意义,双贫困年代人对自由的追求,这是导演的创作风格,在影片当中也是坚持、贯彻、完成了。 

   三、通过他一系列的创作,在这个影片当中,里面讲了香元做了很多的坏事,但他把香元往主流层面向善的形象。

 

  张卫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当时不知道是小说改的。我马上联想到《城南旧事》、《芙蓉镇》,以及沈从文的小说,前两部电影都是根据文学改编的。我看了以后,我觉得这么深厚的文学底蕴,我就后悔当年做的一件事。80年代写了一篇文章叫“电影的文学质疑”,我当时跟张俊祥辩论,他说:你现在想电影有没有文学性?现在回想电影的文学价值真是不应该质疑。

  长篇小说我随便翻了一下,对语言的语感,看了一段文学语言散发出来的人物的刻画,给人的感觉跟电影不一样,但它给电影打下非常深厚的基础。首先是刘老师的小说很厉害,如果他没有提供这么深厚的底蕴,这个电影达不到我们感受的程度。

  我看到王干、丁帆众多评论家评点《香河》,我是先看小说,后看评论,确实是名不虚传。

  文学改编的电影和我们电影界的商业片、类型片是两个文化形态。文学改编的电影可以成为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作品。类型片过眼云烟,当时把钱挣完之后,可能就被人忘了。所以,文学改编的电影,应该是电影文化重要的门类。

  二、我们往往正面描写一个政治运动,当时电影界讨论说,你审查不让我正面写文革,我这个电影就写不好。但是在任何历史大时代下都有小故事,任何政治运动都有人性的表现,写各个时代的人情都能沉淀下来,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我们不是通过审查而写,而是作为一名文学作家,我们写人性,而不是只写政治运动,这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为了通过的一个技巧才写,只有你写人性才能流传下来。任何时代、任何政治压抑都有人性,写这个是永恒的对象。

  无论编导、编剧、导演也好,这个策略不仅是通过的策略,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无论是水妹、大队长也好,他作为一个政治符号存在,但是他的人性控制不住。来梯子控制不住,压抑自己的情感,这些东西都是对人性深刻、细致的刻画,不过是那个背景下的刻画,刻画的非常成功、非常细致。我刚才随便又看了一段,我觉得文学要比电影更长,可能更成功、更细致、更深入,所以它的美学成就非常高的。 

  三、作为长久性,不只描写文革那段事,应该是描述我们中国乡村社会。中国的农村生活,大队长相当于族长,在《白鹿原》里面,族长也要决定把一位女子配给谁。同时,反映了农村的乡土结构,农村的乡土结构,在人民公社时代成为大队长(村长)的结构,但是在几千年的农村乡土结构里面相当于族长,族长有权决定这个孩子的匹配,是对中国乡村社会历史的当代书写。文革在很多人的回忆里面,是写红袖章,除了北京天安门的红袖章在各个乡村角落各个郊区角落,都有它原生态的故事还在进行。原生态的故事和政治风暴结合在一起,一定是非常生动、非常复杂、非常波澜起伏的状态。这部小说就没有直接写文革,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它的历史价值也得到很充分、很深刻的表现。

  这部小说直接描写人性和农村乡土社会,所以这部电影应该有更长久的保留价值,这也是一部根据文学改编才能取得这样的美学成就。因此,我对文学的价值再次表示致敬。

 

   吴冠平我看了这部电影有三个感受:

  一、这部电影整个影像风格和叙事,真的是不让我们回到80年代那一堆的乡土故事当中去的。这是在一个非常偏的乡村结构中,发生的男女故事。这种乡土的东西,刚才万峰导演说要定格对那个时代的记忆,以及那个时代空间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符号的记忆,我觉得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个系列,如果有湘西、北京城、西安的,我觉得里下河地区应该也有个被定格的乡土记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这是一部南方电影。不只在景观还是人物呈现、风土乡俗上,有南方人对待乡土风情的态度,同时对那个时代里下河人物的社会关系做了复杂呈现,特别全景似的把人物的勾连、社会事态的结构、人物关系非常充分的表达了出来。

  从乡土回到80年代的气质,包括镜头使用、视觉语言观念上,万峰也都是能找到当时的乡土,我觉得有一系列电影的影子。在今天有这样一部南方电影挺不错的,特别是有这样一个文学基础,我觉得拍短了,100分钟说不完。

  刚才尹鸿说的48号文件,仔细解读这部电影,性与政治在这部电影,确实是导演赋予这部电影现代性的呈现。虽然性与政治这样的主题不是很新鲜,我觉得韩万峰导演特别迷恋这种性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他试图再现那个年代里下河地区人的某种追求或者是人性某种隐喻。

  我想说正是这些年代感,以及被放大的政治事件,能让我看到导演实际希望在性与政治关系中,找到这部影片最硬的内核。

   二、发现最近一系列现实主义电影的作品中,都有意无意透露出创作者有意识的进行现实主义电影改造的问题。比如说《八月》,都有现实主义电影的外观。你发现内核里面,往往会有创作者有意识的对编码方式、内部零件做重新的搭配和安装。让这些电影呈现出既熟悉,同时又陌生的这种美学景观。这样的现实主义改造,某种意义上透露出在今天时代新电影呈现中,在现实主义老的风格、美学传统下,都有意识在做改变。这种改变是什么?是风格上还是其他的改变,似乎还找不到一个规律。但是所有创作者似乎都做这样一个事情,今天我想做纯现代主义电影少了,大家都希望在传统现实主义题材表现中,加带一些可能对于现实主义某种改造,或者是更新的想法,这种可以带来美学上的呈现,从而带来更好的状态。

  韩万峰导演这种改造,无论是原小说的基础、人物关系还是人情风貌,另外确实是那个年代给大家带来很多想象。这种改造,会不会让我们对文革有另外的想象,刚才韩导演也说了,他一定让香元办学校这件事成为电影最重要的线索,这就是一种改造。

  包括最后他在窗户底下睡着了,我还以为他死了呢。当画外音一响起出现鼾声的时,我想这里的处理,非常妙。

  

  皇甫宜川我以为这部电影是民族题材的,今天看了以后感觉很意外。这部电影的意外,感觉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电影了。跟当时几位老师感受很相象。这部影片通过叙事形态化然后进入历史,进入进去以后又会发现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跟复杂的政治、人物关系交织在一起,今天王老师把这部影片一下子拔起来,这部影片它呈现的可能最终让我们回到社会改革原点上。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什么样的反省或者是有什么样的留恋,可能在这部影像里面做一种寻找。

   第一,这部影片有它独特的地方,在时间选取上,选择这样特别的年代。

  第二,它选择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在那个里面可能政治意识形态的烙印并不是很多。像毛泽东逝世,没有对主人公有特别大的变化。当然,从服饰,从他境遇、结婚这些事情上,他又有变化的。从时间的选取和景点的选取,让这部片子回到70年代中后期。乡愁既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也是乌托邦的终结,是记忆中优美的符号和思想,是乡土人的心灵归属。韩导通过这样一系列去寻找农村的乡土风情,我觉得还是能建立他形象化的乡土叙事,如果能把记忆寻找到的话,他认为就完成了他对文学的影像改造认识。 

  另外,艺术手段上,散点式带有诗意的表达,在这部影片里借助了悲喜交叉的结构、时序的结构等,再加上写意的东西,如河、水、云、天这些东西建构。我们觉得曾经在中国电影上,比较有特点的散点式的叙事结构,在这部影片里似乎又回到了这种结构。这样的题材小说为基础的改编,这种结构处理的比较好。我想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保留原小说的文学厚重和文学企图,否则就远离小说的文化历史的追求。通过这样的表达,我能感受到传达给我们农村基层社会源远流长的东西。电影中两只船碰在一起,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我想它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关系。 

  第三,必须要完成文学转化,保留了文学里面基本的人物关系,同时又必须要做一些改造,这个改造有好的地方,也有遗憾的地方。这个影片里面人物我觉得写的比较好的是阿根伙跟婉儿,哑巴最后用这样有声的表现形式叙述出来,因为他不会说话,他不参与,到了最后也许他哑巴治好了。他用一种声音传达出来,可能给我们一种鲜明的效果,让我们今天看到社会的这种生态。我觉得哑巴隐喻做的比较好。

  另外,香元这个人物,农村的大队长,因为我小的时候听我爸讲,生产队的队长绝对权威。香元这个人物在小说提供的里面,我觉得是特别重要的。他在那个时代,远离意识形态的东西,在这个人物上是最重要的一笔。我觉得现在的处理,也是在多方形态之下的叙事走向,最后走向学校,走向窗户蹲下来,这个人物是有遗憾的地方,但是也没有办法的地方。

  琴丫头、柳春雨,我觉得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我觉得这个影片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阿根虎跟婉儿,包括柳春雨是知识分子,随着时代的变革,他变得更有力量,而且知道会发展的更好。这个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在今天看,至少在寻找记忆、记录这样一种民俗民情,对不同观众唤起不同的心里记忆和时代想象。韩导这么多年到了这一步,他自己对美学还是有追求的,这一点特别好。

  

  很多重要的点老师们都涉及到了,我对字幕,片子分成几个段落。字幕很有意思,年代提示我们这是处于政治运动中,文革没有结束。节气是民间的智慧,跟生产联系在一起。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一直讲两件事,一个是政治国家、集体记忆意识和民间关于生存、关于个人的记忆、个人的经验和个人生命变化。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觉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什么样的水土?里下河是一个水网密布、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在这样的一种自然环境中,人口相对来说比较密集,水无处不在,人和人的交集比较多。这样的自然环境,水是这个地方非常重要的地域性。水柔软,同时又坚硬挡也挡不住,它又是滋润的。麦田的劳动,其实是人与自然相处的权宜之计。琴丫头被强暴之后,香元所做出的决定也一种权宜之计。

  还有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这个里面讲了乡土社会,我觉得更多是讲的这件事。但是关于政治的话语放在背面去,但是我们时刻不敢轻视政治的力量。这个里面的女性,女性是被利用的,后来被抛弃,除了阿根伙,其他的故事一直是父权的强制力在控制你。毛泽东的去世,最大的父亲走了。最后一个婴儿的诞生,接生这位婴儿是三奶奶,村子里所有孩子都是三奶奶接生的。她迎接着一个新时代,我看了三奶奶是抗美援朝政治遗孀的典型代表,包括香元在学校墙壁睡过去,也是强调他对这个地方是有功劳的,他也会随时醒来。这些都带有意义设计,这些处理很有意思,让人很回味。

  刚才韩导讲到了在讲人的记忆,人的记忆很有意思。人的记忆对于快乐的事情记得不太清楚,对于苦难、仇恨的事情记得特别清楚,这个很有意思。这也是一种个体的规律吧,在这个故事里面的悲剧特别多。但是,这个故事并没有建立起善恶、爱恨的东西。爱中有恨,恨中有爱。实际上是把民间的人情社会的规则,和国家的政治规则扭结在一起,去让人民思考历史中人物复杂的命运和形态。无论是小说作品还是电影,这是最好的地方。虽然政治在这里面没有显性的表现,实际上他做的事情都发生了,把地主这一家人害的不轻,都完成了力量还是非常大的。

  琴丫头最后看到柳春雨结婚时,回头的那一滴眼泪,这些编排的都非常巧妙。在衣服表现上面,还是动了很多脑筋。还有里面关于性与政治的话题,我也特别感兴趣。关于人的压力在这种性的欲望释放也是一种反抗。

  

  饶曙光我对这部影片特别有感受,我自己是七五年一月份初中毕业,当了7个月工人以后,我是七五年八月份下乡。我对这段历史印象很深刻,我们是重庆最偏远的地方,可能比里下河自然条件恶劣很多,所以生活很艰辛、生存压力更大,物质跟精神双重的贫困,可能比影片表现的更重一些。

  大家谈的比较多的,为什么选择一个哑巴做叙事?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大家看《农奴》,那个哑巴就不会说话,那是带有很强烈的表达。我想之所以选择哑巴,就是选择的表达我的情感。

  我觉得它更是一部社会风情画,更是人性风情画。社会风情画是对特定年代特定人物的社会关系,和情感关系更充分的表现。万峰导演还是比较聚焦于人性,我们看沈从文什么,万峰导演可能就建造人性,这可能是导演非常自觉的审美追求。我们也看到当时社会面临的政治矛盾,包括地主阶层的表现。我们那个年代的地主,天天生产队一开会,我们一烤火,那地主就乖乖的打柴了。把社会层面的东西做了相对淡化的处理,更突出人性、人情。从人情角度把乡土社会的特点,呈现的很充分。

  这也是把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乡土叙事,又进行了一次现代性的复活,让我们回到那个记忆里面,同时也激发我们某些乡愁的情感记忆,这应该是影片给我们呈现感受到的对象。

  对影像处理和表达上,这个里面隐藏着很多风格化对象。但是我看万峰导演的作品,他的风格化呈现,是在叙事当中有意无意呈现出来的,而不是现在很多艺术导演一看就是要给你做这个,我们看到整部影片叙事非常的顺畅,尽管有那么多的人物关系,他依然保持非常沉稳的风格。

   风格化的沉淀,显示了编导在这一方面避免了有意的风格化呈现。我觉得这个电影有特点的意义和价值,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阐释。我们其实也看到了很多文化遗产电影,中国文化遗产很多,里下河的风情化是不是也是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包括我们有一些独特的乡村记忆的影像呈现,或者是把它激活,它在今天都有独特的价值。因为我们在快节奏生活当中,如果能静下心来看这部电影,可以获得很多丰富的感受。除了文学给我们呈现的之外,导演隐藏的风格呈现,都让这部影片完成了导演对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追求。

  当过几年再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还会有更多的感受。

  

  温潘亚我来自泰州学院,里下河研究中心就在我们学校。我第一次参加电影观摩研讨会,以前参加文学研讨。我感觉文学研讨越来越玄乎,讲话让人听不懂了,电影研讨很鲜活。

  我对里下河文学作品看了很多,大部分作品不适合拍电影。我觉得《香河》电影拍的还是很成功的。我在走廊里看到《柳堡的故事》海报,胡适云也是我们里下河的。这部电影改编的很成功,从充分的时间、充分人物特点表达出来。

  这部电影艺术性很强,这部电影到市场上,还是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人物性格刚才大家已经分析了,用哑巴的视角,有点像我们戏剧里面车站、茶馆来叙事。用哑巴的视角好处是什么?发生什么他都能看到,只是说不出。当然还有更多的隐喻,因为我在泰州生活有七八年了,这部电影有很多选景都去过,选景非常适合于里下河的场景。我们里下河现在正在进行油菜花节,是最好的季节。

  这个里面对人物性格和情绪把握,符合里下河的特点,不那么浓烈。很多点是浅谈之词,让你去理解去意会。

  另外,文化传承。刚才韩导讲是一种记忆,我觉得这方面也做的很好。

  我认为它是一部乡土电影的代表作,不同年代都有乡土电影的产生,每一部乡土电影都要面向当下、面向未来。这部乡土电影要表达的意思确实很特别,我在这里也思考,实际让我们回到那样的年代,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宗树洁我换一种角度对韩万峰提点要求:

  你这部片子是巨大的进步,让我感觉韩万峰拍片子上了一个新的境界。不再靠聪明、技巧、智商去拍片子。而是去追求功力、积累,真得很不容易。大家刚才谈了很多,这部片子改编的是长篇小说,而且是以全景式的展现村庄,20个人物,100分钟,从用意上来讲的确胃口很大,这也是大家说的很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电影。

  作为中生代的导演,万峰导演的电影以前看过很多,这部片子让我刮目相看。

  第二,形态,拍这部片子文革期间,老文革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的电影追求,我们看到了30年前的影子。时代发展在你这代人身上和上一代人身上带来的历史时代落差。我们对那个时候中国文化的反思、寻根,更多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初始阶段,对传统的反思批判眼光更多。今天我们走向现代化新时代社会下,作为改革开放的导演没有历史的包袱,那种心态、从容是老一辈导演不具备的。

  大家看这部片子,我用一个词概括举重若轻。里下河香河这个村庄20个人物,出现命案的4、5起,包括强奸、强暴,这些事件在过去任何一部导演的片子拎出来都是一个炸弹。但是在这部片子很平凡,时代进步了,时代的发展能够超越三四年代之前,看到过去很多的东西,哪怕它是精华和糟粕,起码用很平常心看待四十年的巨大发展,我觉得这是万峰导演这部片子,是我个人本身对他成长的充分肯定。

  丁文剑我觉得万峰导演这部影片的完成度非常高,体现了他的高水平,我特别欣赏他。在这样的片子,任何一个制片都应该是两三千万的。

  万峰导演前面拍过三部戏,他对民族电影、功夫电影做了几十部,这部片子对他来讲挺不容易的。我希望大家关注一下泰州电影,我们泰州电影的产量,这几年泰州电影30多部,真的量很大。

  

   饶曙光:我们今天的研讨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来源:微信号“泰州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