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系列活动——小说创作的先锋性和个体记忆三人谈活动成功举办

2017-09-19 10:19




  2017年9月16日,由《青春》杂志社主办、苏州相城数字出版园承办的“小说创作的先锋性和个体记忆三人谈——从王啸峰小说集《隐秘花园》说开去”活动,在苏州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为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系列活动之一,两位签约评论家何同彬、黄平就小说集《隐秘花园》一书,与作者王啸峰展开讨论。活动由著名诗人小海主持,著名文学评论家徐国源、曾一果、季进、陈霖等嘉宾出席了活动。 

  《隐秘花园》为王啸峰2017年出版的小说集,著名作家苏童评价其小说“充满迷人的‘鬼气’”,著名评论家汪政评论其有“阴翳之美”。活动一开始,王啸峰先对自己的创作历程进行了回顾,他从对郁达夫、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等作者的阅读中,发现了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区别,他认为自己从事文学创作一定要从自己的角色出发。他早年从事散文创作,散文处理的是真实的经验,从内容上来说是一种“有限可能”,而小说则是一种“无限的可能”。讨论中,评论家黄平认为,王啸峰的小说有“鬼气”,但没有真正出现鬼,不是流俗的故事。他以少年视角叙述,追寻一种不能被坐实的记忆,是一种叙述意义上的间离效果。成年人生活的世界,是显露在外的第一世界,他们对内心的第二世界已经麻木……重新激活对“第二世界”的敏感是王啸峰小说的关键,所以小说中经常出现井、密道等意象,借此抵达“记忆”。评论家何同彬认为,谈论王啸峰的小说总避不开三个范畴,地方性、小说的散文化,及少年视角。他引用诗人欧阳江河的话“能用地方性概括的诗歌都是二流作品”,指出地方性写作有一种危险。而王啸峰在写作中已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苏州书写是“去苏州化”的,是试图超越苏州地域的。谈及小说的少年视角时,何同彬引用了巴什拉“家宅”的概念,指出少年比成年人更为敏感,更能发现私密的、藏匿性的空间,也正是黄平提到的“第二世界”,而对这种空间的发现,根本动力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与梦想感。来自苏州大学的徐国源、陈霖等,也对王啸峰的小说进行了精彩的评论。(李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