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追溯洋口港的前世今生——丁捷长篇报告文学《望洋惊叹》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2024-03-18 16:00

  江苏作家网讯  2024年3月17日,丁捷长篇报告文学《望洋惊叹》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会议由省作家协会、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省政协原副主席罗一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毕飞宇,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冬梅,市政协副主席、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省委宣传部原部务委员、省出版协会理事长海泉,及十余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开幕式和研讨分别由郑焱和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主持。

  《望洋惊叹》是作家丁捷最新推出的长篇报告文学,作者以文学的笔法再现了南黄海洋口港建设的艰难曲折,生动展现了南通如东人民与自然的相处、抗争,以及他们在建设洋口港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奉献。作品曾入选2023年江苏省重点主题出版物、2023年中国报告文学排行榜。

  洋口成港:向海而生的精神华章

  吴义勤在讲话中说,《望洋惊叹》对洋口港二十年建设史有一种视野开阔、贯通古今的写作气度,是有温度、有情怀、接地气的书写,更是对如东精神、洋口港精神的提炼和阐释。作品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洋口港干部、群众及建设者形象,有意识为如东立传,展现如东的地域形象,刻画如东的地域性格。吴义勤指出,新时代中国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精彩故事,发生着伟大实践。如何书写这些实践,讲好这些故事,是新时代对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发出的召唤。丁捷是一位敏锐的现实书写者,他有意识向如东人民学习,向如东大地学习,五下洋口港,搜集整理的素材有1000多万字。这对今天的主题写作、对作家如何深入生活给出了很好的启示。

  阎晶明认为,这部作品聚焦于洋口港这么一个具体的建设成就和前世今生,又能够把它展开来写整个如东的改革开放史,尤其是新时代创造史,在时空上有出入自由的特点。由这部作品可以引发的课题很多:讨论报告文学时应该讨论什么,是它的书写对象还是作品本身?作者为什么要写报告文学?丁捷是肩负上级交代的任务而开始写作这部作品,但这个地方同时是他故乡的一部分,文化、语言、习俗上很接近,因而“惊叹”不是一个陌生人在惊叹一个他乡,实际上有很强烈的家乡人的骄傲,他的文学性、情感投入和真实程度上因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作者用不平凡的手笔,描绘了不平凡的洋口港,歌颂了不平凡的如东人。”罗一民从20多年前的酝酿到策划、决策、推进、落成,参与了洋口港建设开发的全过程,也是他推荐由丁捷来完成这部作品。他认为,洋口港的不平凡在它的历史首创性和突破性。丁捷以将近30万字的篇幅,把一个港口、一个县放在大时代背景下展现得壮观宏伟,运用文学手法,把人和事写得栩栩如生,满怀深情地写出了如东人民向海而生、向海图强的精神品质。

  徐宁在讲话中说,当我们通过《望洋惊叹》去了解和触碰到这个港口它是怎么建成起来的,建它的人注入了什么样的心血,奉献了什么样的智慧,呈现了怎样的人生,我们就再也不会忘记这个港口,在心里对洋口港充满了尊敬。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年来,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现实题材,江苏作家积极深入生活、积极创作,每年都有一批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诞生。江苏文学的创作步伐始终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希望省作协和全省作家聚焦“两地建设”总体目标,发扬、推广南通如东的经验,让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江苏故事,通过文学、文艺的方式更好地进行讲述和传播。

  辟我草莱:主题创作的重大收获

    毕飞宇在致辞中感谢了中国作协和省委宣传部对江苏文学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和鼓励。“我经常讲作家都很脆弱,因为我们情感丰沛。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真正的好作家往往都有一颗大心脏。”毕飞宇说,他可以想象丁捷从开笔的那一天,到终于写完,终于有一天像哥伦布船上的水手看见陆地那样的心情。这个过程很艰难,没有一颗大心脏根本撑不住。“在江苏的作家里面,丁捷是一个禀赋极佳的作家,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相信如果以后持续深耕非虚构创作,一定会带来更多惊喜。我们江苏文学、江苏作协对你抱以厚望。”

  “《望洋惊叹》的推出,无论对丁捷个人,还是对江苏重大题材文学创作,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郑焱说,主题创作一直是江苏作协组织文学精品创作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围绕现实主义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围绕重大历史节点,作协认真谋划、积极组织,江苏作家热情参与、踊跃创作,推出一批又一批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

  南通方面领导陈冬梅和陈慧宇在致辞谈到丁捷的此次创作。陈冬梅说,《望洋惊叹》是反映南通向海发展、耕海图强的精品力作,它以洋口港的开发建设为主线,以文字触摸如东世代子民的精神脉络,描述了如东人几千年与自然的相处、抗争,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奋斗、拼搏,二十年洋口港建设的奉献、坚韧。陈慧宇认为,《望洋惊叹》见证了“洋口港的前世今生”,见证了如东人倾全县之力打造的东方深水大港——洋口港“从无到有”的沧桑巨变,是一部礼赞如东人民“辟我草莱、开拓创新”的精神颂歌。    

  小狗耕田:问海图新的世界奇迹

  “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对于作家的要求很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说,它要求反映真实事件、真实人物,又要求有思想性。洋口港有很多全国第一、世界第一,这些奇迹怎么通过人的努力、通过制度的设计实现的?作品在这方面做了深挖,包含行政机关的决策、对市场规律的掌握以及人的精神状态——这个精神状态是随着工程建设而变化的,由此时代进步和人的进步都展现出来了,也接通了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渊源。

  从题材上来说,港口建设无疑是“硬骨头”“大主题”。“这是一部创作难度非常高的作品”,《文艺报》社副总编刘颋认为,丁捷展示了洋口港从一个想法从诞生到落地变成现实的整个过程,期间包括大量的论证文件和项目实施过程的反复,洋口港的难度是论证、建设、资金、理念各种意义的难度,丁捷用“小狗耕田”来描述这个过程,它是来于基层、来自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创造的奇迹。

   “洋口港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硬的题材”,《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荟版副主编饶翔认为,它要求作者对专业细节、对整个工程的进展建设,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把握。丁捷通过大量的数据让作品显得扎实,又通过人物和细节赋予其血肉,并在此基础上作了精神提炼,“这种新的如东精神,怎样纳入如东精神的血脉,是这本书要发掘和推进的。”

  “作者为如东、南通、洋口港树碑立传,呈现了一种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式的文化传承精神,呈现出如东向海洋文明演进的态势。”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副研究员高洪福看到了该书提炼的精神内核既面向过去、又有朝向未来的一面。他认为,在写法上,丁捷秉承在场写作,从内部视角观察整个洋口港、整个如东、整个南通的物质推进和精神文化演进,将重大工程建设跟文化精神传承紧密结合,实现了当下与历史的统一,视野十分宽广。

  “这部作品写的是如东,写的是港口,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对海洋文明一种书写”,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认为,这种书写使它超越了本土性而具有世界性内涵。“《望洋惊叹》是丁捷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一次非常具有艺术性、现代性的呈现。”

  吾乡吾民:见人见心的文学书写

  面对这样一个难度很高的书写对象,丁捷用“实证的处理和文学化的写作,让作品有了很高的品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执行主编崔庆蕾说,他不仅写了洋口港的建设史,还写了如东的发展史、创业史,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用报告文学来呈现是很恰当的。丁捷用丰富的文学经验做了很多处理,让整个作品有了更舒缓的节奏和更立体的视野。

  “丁捷作为小说家来写报告文学”,暨南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贺仲明认为,充分体现了他的写作才华,他以“兴叹篇”“惊叹篇”“咏叹篇”结构,将洋口港的前世今生串联起来,布局清晰,虚实结合,不仅写了建设的实事,还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思想情感和历史文化。“近来,那种简单的表态式的报告文学不少,缺乏文学性,丁捷的这部作品给人以启发。”

  文学性是丁捷为“洋口港”注入的一脉活水,也是他在报告文学写作中累积的经验心得。江苏国际文学交流秘书长虞晓波就感到作品写得生动鲜活,可读性非常强。《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用“迂回”形容丁捷的表达方式:写的是洋口港,但是放在如东,放在南通;不仅写现实,也写历史;不仅写做事,更写了一种精神。“这对当下许多主题先行、正面强攻式的报告文学创作是有触动的。”

  “看了《望洋惊叹》之后,我突然间产生了一种想去打卡的欲望。所以文学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说,他从原型结构、叙事特点、关键萃取等角度总结了丁捷的写作特点:《望洋惊叹》从一开头的三兄弟,讲人怎么样在自然中建立秩序,后来怎么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其实有一个在自然中创造历史、从混沌中开辟秩序的神话原型结构;作品从建设的愿望到决策的形成、科学的论证、项目的审批,再到招商引资、实施过程、效益功效种种,涉及方方面面的事件和人物,而丁捷又能在复杂性叙事中进行关键萃取,让人印象深刻。

  人物塑造是专家们反复提及的重点。《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执行主编、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颜同林认为在这部跨世纪重大工程的叙事作品中,全书3个部分共16章,主要就是以人为支点,把人和事结合起来当中包括基层干部、投资者、专家学者、底层百姓、基层干部和各级领导,“丁捷用平视的方式来写人物,写法很真实,不拔高,人物很鲜活。”

  写事上升到写人,触及到文学的核心。长沙学院副教授黄菲菂说,这部作品实际上写了如东人的心灵史和精神史,丁捷沟通了个人经验与时代经验,因而写人的同时也就写到了时代精神,做到了历史性与当代性的结合。

  “《望洋惊叹》在诉说如东这一地域历史的厚重灾难频仍的同时,彰显出这一地域环境中人们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以及人们的精诚合作向海而生。”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振羽看来,人的胆魄执着加之科学务实的精神,终于使南黄海一隅的大港梦无中生有横空出世。 

   

 

  “我一直认为这部作品是给家乡的一次献礼。”丁捷在致谢中说,“去年我一直沉浸在洋口港故事这样一种激情澎湃之中,就像我第一次见到泥质海岸的那种既浑浊又清澈、既沉静又澎湃的状态。”他说当年写作品之前,曾专门到保持原生态的黄海边去走,对照当年荒无人烟的空间和今天洋口港现代化的场景,会感到很恍惚。他对这部作品的定位“与其说在写报告文学,不如说在写大散文。我更希望我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是一个融入了自我的大散文,这里面融入了我的太多情感和认知。”(文/俞丽云;图/于邦瑞)

新闻链接:

文艺报:《望洋惊叹》讲述具体而微的中国故事

文学报:丁捷长篇报告文学《望洋惊叹》研讨会南京举行——融入自我,书写一座东方大港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江苏频道:丁捷长篇报告文学《望洋惊叹》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交汇点:为海港立传,丁捷《望洋惊叹》讲述如东与海洋的双向奔赴

光明日报:丁捷长篇报告文学《望洋惊叹》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

现代快报:一部书何以席卷一座城?丁捷《望洋惊叹》书写如东新时代创造史

紫金山:再现洋口港前世今生,丁捷新作《望洋惊叹》研讨会在宁举行

紫牛新闻:这片热土的奇迹如何书写,丁捷长篇报告文学新作《望洋惊叹》举行研讨会

金陵晚报:丁捷新作《望洋惊叹》研讨会在宁举行——向海而歌,再现洋口港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