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改革开放长河中的“中国故事”与“时代面孔”——鲁敏长篇小说《金色河流》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2023-03-02 10:21

 

会场
 

左起:丁捷、邓凯、汪兴国

  

  江苏作家网讯  2023年2月28日,鲁敏长篇小说《金色河流》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译林出版社和《收获》杂志社协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鲁敏,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收获》副主编钟红明,以及国内批评家近20人参加研讨。研讨会由丁捷主持。

  

  《金色河流》

  鲁敏 著

  译林出版社

  鲁敏自1998年开始写作,25年来已出版小说集和长篇作品30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重要奖项。鲁敏是中国“70后”作家代表人物,她的写作讲究传统叙事,又富有试验性与现代性,善于通过人物的命运际遇折射时代变迁与人性之光,被评论界认为“站在中国小说艺术的前沿”。


邓凯

  邓凯在讲话中这样评价,“‘金色河流’四个字,是鲁敏为这个时代找到的贴切象征。这是一条充满寓言意味的见证了我们这个民族沧桑巨变的河流。”小说选取改革开放时期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也就是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作为主人公,生动刻画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创业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奋斗历程,深刻描摹了这一伟大时期中国人的物质创造史与心灵嬗变史。“鲁敏这一代写作者是伴随着《春天的故事》歌声成长起来的。与其说,作家在责任感、使命感的驱使下完成了对历史的高难度书写,不如说是历史选择了合适的文学代言人。”   

  

左起:鲁敏、陈福民、王鸿生

  左起:汪政、钟红明、葛庆文

   “作为70后作家领军人物,鲁敏是江苏中青年作家的模范和榜样。”汪兴国表示,鲁敏很早已经成为知名作家,但仍然不断尝试探索新的写作风格,开拓新的审美境界,并在作品版权输出和影视改编上都取得很好的成绩。《金色河流》以40万字篇幅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与时代精神。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5周年,这部小说不仅是江苏文学的重要收获,更是对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历史的最好纪念。

  《金色河流》首发于《收获》长篇2021年秋季卷,2022年由译林出版社推出精装单行本。钟红明和葛庆文介绍了小说的发表出版情况。作品发表后备受关注,获得中国小说学会年度长篇榜、2022中国文学好书榜、首届央视读书精选、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中国好书”月榜、江苏省重点出版物、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跟踪项目、首届凤凰文学奖等四十多个奖项和榜单。作品得到《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中华读书报》等百余家主流媒体和地方媒体报道,在百道网大数据影响力发布中名列全国图书总榜第三。

  “相比以往,鲁敏的《金色河流》真正完成了一次宏大叙事,她的脚扎根中国大地,目光与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紧密结合。”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指出,鲁敏在这本书中关于财富问题作出深入思考,“描摹了迭代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生活,叙述了伴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而思考了中国未来的财富走向,“这个走向就是,财富获得了超越财富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这种价值是一种现代化的价值,是普惠的价值,是文化的价值,也是人格的价值。”

  《金色河流》聚焦有总(穆有衡)生命的最后两年,借他的目光回望人生,以家族叙事牵扯出改革开放40余年的复杂历史。为呈现这样一幅宏阔庞杂的时代画卷,鲁敏调动了小说家特有的敏锐和技巧。同济大学教授王鸿生指出,《金色河流》在“历史性与叙事性,审美性与道德感上达到了很好的统一”,小说包含了三个故事:一个是有总和他周围小行星的故事,一个是谢老师反复要改写的有总的故事,一个是鲁敏要写的改革开放的故事。“三个故事怎么来写?”王鸿生注意到,小说统合了全部人称关系,其叙述视角和人物的对位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每一对人物关系都对应着好几种矛盾”,由此形成的叙述视角具有一种俯瞰性,“有了阅历的人物不断俯瞰自己的人生,人物之间也在互相观察、打量、评论。整个视角是从文本内部生长起来的。”

  王鸿生用“拼乐高”形容《金色河流》的叙事特点,“小说通过正叙、倒叙、插叙、回忆、自省以及现在进行时的书写”,像拼乐高一样结构了整个文本。正因如此,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评价《金色河流》是反叙事的,在他看来,这一结构不仅在技术大有创新,更潜伏着精神层面的隐喻意味。“小说里障碍重重,是通过中断和延宕来完成叙事的。我能够体会到鲁敏这种叙事策略,无论是美学、价值观,还是历史方面的良苦用心。小丫扛大旗,鲁敏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动作。”

左起:吴俊、张光芒、杨青、饶翔

  左起:马兵、翟业军、王春林、张学昕

   “这是一部深刻挖掘改革开放40年的本土现代性史诗。尤其是结合文学史背景和作家代际背景来说,鲁敏以独道的艺术形式发现了本土现代性的走向和规律。”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深入分析了《金色河流》中所呈现的本土现代化动因,从欲望和财富,到自我实现和认同,“尤其到第三层,在罪与罚、生与死的精神空间充分展开,并以吉祥梦想基金会的建立来超越生死超越永生,进入更复杂和广阔的精神空间。”这条《金色河流》既流淌着物质更流淌着精神。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张学昕着重分析了小说中几个重要装置和核心意象:穆沧房里的摄像头、爱心驿站、谢老师的红皮本、河山的镜子……“鲁敏在寻找能够照见、见证,构成对现实和历史记录的档案”,并试图以这些碎片集合的意象来反映时代整体性的问题。为充实小说的现实背景,鲁敏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和田野考察,使文本呈现虚构与非虚构的双重面影。《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认为《金色河流》对于非虚构和虚构关系上的主客观呈现有很好的实践与化用,《金色河流》“通过‘非虚构’素材克服了个人经验的局限性,而‘非虚构’材料的运用最终并未妨碍鲁敏对文学象征性传统的坚守”。

  主人公穆有衡是改开大潮中最典型的“文学形象”,他身上凝聚交织了这四十五年来最为火热最为深刻的“中国故事”与“典型面孔”,成为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时代新人形象。从形而下的经验呈现到形而上的精神诘问——“财富观”在《金色河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摆渡作用,多位专家认为,鲁敏开创了文学史意义上的新的财富观,不是单纯地批判金钱,而是“把钱当作钱”。山西大学教授王春林从穆有衡这个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了小说的“财富观”,认为有总的生动之处,既体现在他的原罪与救赎,也表现在结尾对金钱的处理,这一水到渠成的善念“暗含了当下时代共同富裕的路径和导向。”在山东大学教授马兵看来,“金色河流”这一标题就凸显了中国式内涵,鲁敏揭示的是河流的思维与哲学,“我们离不开中国的地理空间,也不可能抛弃中国的伦理文化去思考整个改革走向的问题。”

  “金色河流”是对当下中国最好的文学性命名,折射出新时代激流勇进的人世间。穆有衡、穆沧、王桑、丁宁、河山、谢老师……是金色河流中的一朵浪花、一块礁石,他们身上承载着时代之问、人性之问、价值之问。《光明日报》高级编辑饶翔认为,《金色河流》有独白、有对话、有录音,鲁敏“极力贴近每个个体的生命,倾听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哭泣与欢笑、伟大与卑微。”我们要往何处去?——不仅是对时代的拷问,也是对生命的求索。小说结尾走向和解,“和解是鲁敏一贯姿态和风格,也是美学经验中非常强大的传统。”吉林大学教授张涛提出,但“这种和解是否会构成我们走向人性更为复杂处的一个限制?”

  或许可以回溯到写作者本身来思考这一结局。“时代超越了我们。文人哪怕像谢老师在有总身边潜伏这么多年,也没有洞穿有总的秘密。谢老师一直在更改他的写作思路。”浙江大学教授翟业军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刚认为谢老师其实就是写作者的自我指设。写作者如何书写时代?谢老师身上呈现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谢老师在记者时期表现的批判关系;第二个层次是潜伏关系,希望在时代里搜集素材,挖掘到隐秘的真相;发展到第三个层次就是和时代的理解和体恤的关系。“这个阶段会有更强的情感参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俊认为,这部作品除了改革开放与财富创造的显性主题,还内嵌了男女情感和婚姻家庭的故事内核,这往往是当代女性作家剖析社会的切入点。“你看每个主要人物无一不陷入在情感、婚姻、家庭、亲情的这样一个网络当中。关注得越多,思考得越多,就进入得越深。”《当代文坛》主编杨青也观照到其中的女性意识,小说借用物理学的“热寂”概念,写到社会、财富、男性、女性都处于热寂状态,能量不停地膨胀,“而河山是对整个世界的收束性力量。在她身上表达了女性救赎的五个阶段,《金色河流》对我来说是一个经典的,具有主体性意识的女性救赎的学理性文本。”

左起:韩松刚、张涛、徐刚、宋嵩

  

鲁敏

  “我们这代人怎么成长,我们的地理变迁、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精神成长,都跟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跟改革开放这个背景密切相关。我们现在如何理解财富?如何看待我们和物质的关系?包括如何理物质终点的精神奔向?这是我想探讨的,并要为此寻找到一个典型的面孔与生动的故事。”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的“70后”作家鲁敏,在致谢时这样阐释这部共时性写作,“我很高兴我们在同一个时间踏入这同一条文学河流,共同探讨所处时代的文学问题。”

  “作为成长于传统与现代裂变时期的作家,价值悬置曾是这代作家的表达习惯,但在这部作品中,鲁敏对很多命题勇敢而坚定地作出了独属于这一代作家的思考和回答。”丁捷在总结讲话中说,“《金色河流》看上去是写财富,实际是写自我。鲁敏为我们开辟了河流,指出了汹涌,标注了方位。让我们向每一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致敬;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经历的火热的生活、滚烫的情感、不息的思考致敬;向以鲁敏为代表的70后作家‘为时代画像’的雄心与努力致敬!”(文/周韫、俞丽云;图/于邦瑞)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