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第十届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在泰州举行

2023-01-04 12:15


研讨会线下会场

  202212 30 日,由江苏省作协、泰州市委宣传部、《文艺报》社、鲁迅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在泰州开幕。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霞出席活动并致辞。开幕式由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飞主持,

  开幕式上,发布了 " 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 "评奖预告,举行了 " 中国残疾人文学创研基地 " 揭牌仪式。“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泰州市委宣传部联合设立,该奖是以“东方黑格尔”刘熙载命名的国内首个单独设立的文学评论奖项,旨在奖励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优秀成果,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发展。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作品数量:专著2部,各奖励10万元;论文6篇,各奖励5万元;另设特别奖1名,奖励本土文学评论人才,奖金2万元。

  施战军在视频讲话中说,里下河地区是水乡,其文脉里都是诗。从诗群角度看,昔有白洋淀,今有里下河。白洋淀诗群是新时期文学新的崛起和新审美原则的前奏,而里下河诗歌矩阵能给新时代新的文学形态和诗歌变革带来怎样的先导,这也许是更需聚结的着眼点、凝心点、发力点。迹象在作品中把捉,前路在检视和展望中铺开,以后的事情,不仅仅是收集展示,更应该是有方位的探索和有雄心的建构。地理地势低洼的里下河,小说散文评论无疑已经挺立在全国的文学高地。中国残联、泰州市委宣传部 " 中国残疾人文学创研基地 " 的揭牌,意义非凡。相信创作者的内生力量会越发强大,相信这份美德与温暖会留在泰州文化史上,在此产生的精品力作也会留在残疾人事业历程和当代中国文学特别是新时代文学的页码之中。

  毕飞宇在讲话中首先祝贺泰州作协主席庞余亮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他希望泰州作家,尤其是年轻的作家,要向庞余亮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他指出,泰州刘熙载文学奖,由省作协和泰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打造,要建立一个顶级的评奖委员会,把这个工作做好,为里下河文学争光,为江苏文学争光,为中国文学争光,争取在世界华文里面来打出它的品牌,为批评家、理论家做好服务。此外,这次里下河文学研讨会,重点是研讨诗歌,任何一个艺术家、作家,无论他从事哪一个门类创作,诗歌的阅读,诗歌的修养,诗歌的见解,诗歌的能力都是不可少的。因为诗歌是文学艺术之根,我们的营养、创造能力很多时候都是从这个根系里面去汲取营养。

  汪兴国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里下河文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说,里下河文学的品牌打造,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文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现象。今年研讨会的主题围绕里下河诗歌进行深入探讨,同时还将启动泰州刘熙载文学评论奖,是国内首个单独设立的文学评论奖项,旨在奖励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优秀成果,推动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事业的发展。省作协将以本届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泰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协的合作,深入挖掘里下河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扩大里下河文学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聚力打造里下河文学高地,推动江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刘霞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在中国作协、省作协多方支持下,里下河文学正日臻成为全国文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现象,更已成为泰州的一张亮丽名片。我们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彰显江海文化的底蕴和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打造梅兰芳、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郑板桥四大城市文化标识,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用文化赋能泰州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

  开幕式结束后,三十余位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丁帆、王彬彬、丁捷、张清华、罗振亚、王尧、徐可、汪政、傅元峰、张光芒、何平、李少君、龚学敏、林森、周明全、何冰凌、杨青、霍俊明、朱辉、胡弦、李墨波等围绕 " 一粒米和我们并肩前进 " ——当代汉语诗歌的里下河表达主题展开学术研讨。研讨会由泰州市文联主席庞余亮主持。

  本届里下河文学研讨会首次以里下河诗人群体为专题研讨对象,专家们从不同维度对里下河诗歌创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对里下河文学的未来发展具有学术指导意义和价值。

  作为文学创作群体,里下河艺术风格的表征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丁帆首先发言,他认为,里下河文学创作应该有一个艺术风格,并据此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主题并不需要集中,但是题材需要考虑相对集中。也就是说,舍弃重大题材,推进生活本身的描写,这应该是里下河题材的表现。第二,创作方法多样,但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是一个更基本的方法,是更适于里下河文学的两种创作方法。第三,文体可以多样,主要是小说、散文和诗歌,但是风格要有特征。也就是说,在作家和读者来看,他们有异域情调,但本土来说,一看就有着水乡地域色彩的风味。总之,它是有明显的生命度。因此,我建议无论是哪种文体,都应该把风景化、风俗化、风情化融入其中。第四,从以上三条建议当中,纵观文学史发展来扫描里下河文学。除了要进一步发挥里下河文学的集团创作效应以外,如何让里下河文学创作群体走向全国,走进文学史。当然仅仅是停留在短篇小说和散文,以及诗歌的创作中还是不够,必须有几部重大的长篇小说面世,深深的烙上里下河文学的印记,才是它成功的标识。第五,里下河文学的作家作品必须跟上。作为里下河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不能缺失。”他认为,世界文学早已进入了没有流派的时代,是个体创作的时代,但是里下河文学有可能成为文学史上具有学术性和学理性意义的创作题目。

  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从另一个层面提醒里下河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特别是基层作者的诗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要警惕避免两种倾向,一个是陈旧的田园牧歌,另一个是迂腐的伦理挽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的乡村世界,王彬彬认为,“在剧烈的转型的乡村社会,文学创作除了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外,还要写出有深度的,有思想性的作品,它对作家、学者的要求非常高,它需要综合性的知识体系、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伦理学、历史学的,需要多层次多思考的研究,深刻的揭示转型期乡村社会本质性的问题,包括今天的文明,今天的精神状态。”

  作为里下河文学的代表诗人之一,省作协副主席丁捷用“五好人格”概括了里下河文学的艺术风格,他建议重点研究里下河地区受文学诗歌影响长大的一代人,研究他们的人格精神,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里下河文学的诗性特征,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说,“在欣赏里下河诗歌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的是诗意盎然。里下河这么一片诗意的土地上,当然会生长出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他重点分析了泰州孟国平、盐城孙昕晨、南通小海、扬州汪向荣和淮安刘季的诗作,从他们的诗歌里感受到里下河文学的蓬勃发展和风格多样。

  《诗刊》主编李少君进一步分析了里下河诗歌的特点,“一是抒情性,抒情性是里下河诗歌能够不断的延续下去的一个根本的原因。第二是地方性,里下河诗群既是来自于古老文明、文化的传承,同时它又具有创新性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雨花》主编朱辉在《雨花》开设了诗歌专栏,发过很多里下河诗人的作品。他觉得,这些作品确实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一个风格,或者是一个书写对象,这是特别好的现象,各自按各自的资源,各自按各自的思想,各自按各自的努力方向去书写,最终等到洋洋大观的作品出来以后,会得出整体的面貌。

  《诗刊》社副总编、首都师范大学诗歌中心研究员霍俊明从“抒情”方式和话语类型、认知事物的眼光、角度和态度以及个人经历、时代氛围、代际上的差异等方面点评了盐城的陈义海、孙昕晨、姜桦、王一萍、宗昊、苏小北、王忆等七位诗人的作品。同时,他也指出,“在他们身上以及文本中并没有刻意强化这一地方诗学的属性和印记,而是在更为幽微的个体渊薮、日常细节和普遍的意义上面向了没有被标签化、物化和符号化的空间。”

  里下河日常风情的诗歌表达

  “如果里下河诗歌里面选择的词、意象,包括里面所写的日常生活的这样一种场景,其实是跟农耕社会是有很大的关系。”南师大教授何平认为,从提供的诗歌样本看,里下河发生的变化,里下河农耕社会在30年间整个的演变,在诗歌中体现得很少。诗歌里面农耕社会、农耕场景、农民意向、某种程度而言,更多来自一种对农耕社会臆想,它其实制约了诗歌在写作中更大的空间。尽管有这样的问题,何平还是认为,这种表达并不是没有意义的,“里下河诗人的写作更大的部分其实是为了愉悦自己,从审美的角度,用审美的方式来愉悦自己来负责的。所以说它不是属于要对整个的母语文学这样的系统来负责,它更多是对于自己日常生活来负责。”他觉得,中国的乡土诗歌究竟在目前是怎么样的状态,里下河的诗歌写作其实可以作为一个样板来考虑。

  南开大学教授罗振亚从点评刘季、沙克、十品、大树、邹黎明、苏宁等六位淮安诗人的作品入手,他认为“淮安诗歌是有根的,立足于内宇宙和身边的现实,‘走心’又‘接地气’。诗人们少在抽象纯粹的精神世界高蹈,更不企慕虚无缥缈的‘彼在’空间;而是有意识地‘及物’,凝眸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状态,在氤氲着人间烟火气的此时、此在境遇中建构日常诗学,从日常生活的海洋中采撷美妙的浪花,并表现出将日常经验转换、提升为诗性经验的能力。”

  对于里下河诗歌的乡土表达,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认为,“对于里下河生活的表达,里下河经验诗歌化表达,着重从我们诗意提取的对象是里下河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莫言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张清华读了庞余亮、孟国平、崔益稳、高友年、金倜、孔维兵、崔满意等几位诗人的作品,他说,读出了与山水同质同调的诗意,那就是质朴、浑厚、丰富和热烈,在不同的风格背后,都一样包含着深情。

  把很多里下河地区日常风情当中的日常事务进行诗性化的表达。这是泰州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钱成的观点,他认为,“这些诗歌体现出里下河地区和时代的烙印,有些诗歌明显的彰显了诗人的个体生命意识和里下河地区读者的个体生命意识。

  《当代文坛》主编杨青认为,在里下河诗歌群里面,体现了一种生存的功能,是对生活重负的反作用力。有三个偏向,一个是偏向宏大的叙事,专注于日常的生活。第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偏重一些细微植物,第三在细微之物当中有更高的仰望。里下河诗歌将诗歌提高到了人文主义和生存方式的这样一种高度。

  地方基因诗歌写作的意义与美学范式

  地方性写作一直是文学界关注的焦点,十年来,里下河文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对地方性写作的探讨,本届研讨会以诗歌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拓展了里下河文学研究的视阈,也从更深层面探寻里下河文学创作的审美路径。

  里下河诗人群体从50后、60后到90后,涵盖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的诗人,到近几年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这些诗人不仅是在江苏省里,在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星星》主编龚学敏从这些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看到了在文本意义上构建的里下河诗歌独特的审美特质。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傅元峰点评了小海、丁捷等几位南通诗人的作品,他觉得里下河诗人不能到故乡为止,应该朝着原乡进发。“里下河是可以作为一种诗歌意义上方言的语言介质来使用的,它最终可能会反哺地方印象和地方性。”

  里下河诗歌作为里下河文学的一个门类,汪政认为“它能够表露出里下河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意的创造理解,以及对这样一个世界,里下河诗人能够贡献出怎样的审美经验,把里下河作为一种方法,或者是作为一种诗歌方法,我觉得这个又是另外一个层面。”他以扬州几位诗人的作品为例,“里下河诗歌不仅仅是地域和文化的概念,已经是作为一个美学的一种力量和概念,在美学层面、艺术层面,还有文学力量层面的里下河诗歌,总有一天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读里下河诗人的作品,一个非常突出的阅读感受就是它们的辨识度特别高,那种独特的水乡气质特别浓厚,甚至我觉得相对于小说、散文等文体形式,里下河的诗歌创作有更高的里下河显示度,更有审美上的向心力。”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光芒从诗歌美学的角度把里下河路径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次层面表现在里下河诗歌的地理诗歌层面。第二个层面是里下河诗歌的文化诗学层面。第三个层面则表现在生命美学的层面。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肯定了很多写作者在地域性方面做出的努力,像姜桦长期的致力于写滩涂,沙克关于大运河的写作等,还有丁捷、义海、布兰臣、苏若兮的写作,丁捷的写作充满了情绪带动语言的张力,带来的是生命力。

  《诗歌月刊》主编何冰凌认为,里下河诗歌集群是回到源头的写作,大部分诗人具备了一定的风格化和辨识度特征。她说:“里下河诗群带有鲜明的水乡地域色彩,带着里下河的DNA。共性特征之外,里下河诗群差异性较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地方的自然、历史、文化并不一定对文学创作产生特别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如何看待诗歌写作的地方性问题?《十月》主编助理谷禾认为,不要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而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不要用里下河的眼光看世界,要用世界的眼光打量里下河,这种地域性呈现在诗歌当中才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而普遍性和典型性恰恰是个人诗歌写作。”

  《雨花》副主编育邦认为,里下河诗歌形态各异、面貌不同,有古城、有大运河、有湖泊,还有河流、大海的滩涂,不要为了写地方性而写地方性,而是开阔的,把生活融入其中的。

  以盐城诗人姜桦和王忆的诗歌为例,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江苏作家网主编周韫认为,姜桦的滩涂诗大开大合的气象与王忆诗独特的生命体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诗学风格。里下河诗歌风貌既有地域性写作的辨识度,又有多元开放的审美品质。

  里下河诗歌广阔的空间和未来

  正如扬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堂会所言,“里下河地区的诗歌写作还是带有鲜明的里下河的地理特征,同时又是超越里下河的,结合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对自我主体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入的开掘,对一些复杂深邃的人性,包括当下历史的推论,能够丰富当下里下河诗歌的作品层次,探索出一种丰富多维的里下河诗歌空间。

  赓续里下河文脉,传承并拓展地方性诗歌写作,专家们对里下河青年一代诗人的创作给予了肯定和期许。大树、宗昊、袁伟、王忆等年轻诗人的崛起比较强势,让人感觉到能够给里下河诗歌群体带来生机和希望。《大家》主编周明全看了不少里下河诗人的作品,从这些诗歌作品来说,无论是从审美、精神、气象而言,其丰富程度远远超出了里下河空间概念,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呈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里下河的创作是源远流长的,这种诗歌创作的传统为年轻一代的诗人起到了示范和启迪作用。

  《解放军报》副刊主编傅逸尘从不同历史时段的诗歌书写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淌,在里下河的诗歌创作当中,时间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大量的诗歌体现了当代性、意志性,甚至是跳脱,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超越了里下河本土的日常经验的一种诗歌的意向和表达。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诗人笔下,他们关注的生活、意向,跟传统的里下河水乡已经拉开了距离。

  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可能会弱化地方性写作的色彩,但并不影响里下河诗歌向更多维、更丰富的方向发展,而诗歌独特的表达式也给里下河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认为,“诗歌的地方性表达是间接的,间接性决定了写作诗人的面向,超出了某种地域性的这种写作局限,而具有一种更为抽象性和沉思性。

  钱成建议,里下河诗群的诗人,坚持诗歌创作的地域化和本土化,把里下河地区的艺术风格、审美倾向,融进诗歌的长河之中,保持里下河诗歌创作多元性和丰富性的重要途径。

   《天涯》主编林森点评了邵满意、王忆、苏若兮、王一萍、袁伟、邹黎明等几位诗人的作品,他认为,“这些不同年龄的诗人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力,看到了他们多样性的探索。

  青年是文学的未来,里下河青年诗人群体正以他们朝气蓬勃的书写给江苏文坛、中国文坛带来惊喜和希望。对此,《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认为,“新生代的崛起是里下河诗歌群体的特征之一,诗歌的80后、90后成长和成熟特别快,他们诗歌的表现已经非常突出,特别值得期待。


线下与会者合影

(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