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在城乡巨变中观照人的心灵景观丨《雨花》举办“新时代山乡巨变作家行——著名作家看相城”主题创作活动

2022-11-22 15:58

  金砖从泥巴和火焰中站了起来

  它的坚实,与基和础齐名

  五行之首,省略木水火的腰

  尾巴,仍在铁晒黄泥里扭动、挣扎

  天圆地方,时间只需方寸之地

  一小块正方形的沉郁和重

  当诗人沈苇的诗歌在苏州相城的一个雨夜飘荡之时,《雨花》杂志举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作家行——著名作家看相城”主题创作活动正在进行。

  2022年11月17日—19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书写改革开放新时代伟大篇章,彰显“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成就,全面展示苏州相城 “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钟山》主编贾梦玮,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范小青,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雨花》主编朱辉,《雨花》副主编育邦,胡学文、潘向黎、王尧、黄咏梅、荣荣、沈苇、黄梵、江离、马铃薯兄弟、王明法、王学芯、小海、义海等诗人、作家,以及苏州市相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傲新,苏州市相城区文体和旅游局局长、区文联主席潘虹,苏州市相城区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区文联副主席苏文娟等相关领导,共同走进苏州相城这一人文之地。

  相城区位于苏州市北部,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通俗文学之父冯梦龙等文人大家,也煅烧出专供皇家建筑的御窑金砖,织造出紫禁城里的龙袍御衣。这里同样是传承金砖烧制工艺和沉浸式体验蟹文化空间的重要基地。苏州市相城区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一个历史缩影。

  正如贾梦玮在18日上午的主题采风活动座谈会讲话中所说,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程中,相城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这个时间节点来到相城区,具有重要意义。相城区作为最典型的江南水乡,它的乡村巨变是跟时代的巨变、城市的巨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与乡村的巨变在这里同时演进,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它的更新变化同时反映的是当代人心灵景观的变化,而它落在每个作家心中的景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当它被书写,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对于作家而言,写巨变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作家潘向黎指出,这次她看到的苏州和印象中园林式的苏州很不一样,这样的相城让她惊叹,元和塘御窑呈现的是她完全没看过的相城,之前这里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螃蟹。或许这就是苏州的魅力,每次来都会呈现一个崭新的样貌。在作家、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咏梅看来,我们或许可以像画家一样去描绘一幅旧江南的山水图,但巨变之中包含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城乡面貌的焕新,它还包含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的变化,而这是作家们更为关注也更可以有所作为之处,“就写出哪怕是一点点,人的心灵和精神面貌随着城乡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这种东西,就可堪高兴了。”

  这与诗人小海的看法类同,“经济社会的变化引起人们心灵起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变化如何通过人来反映,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作为本地诗人,他见证了苏州相城几十年的变革,经济与文化、城市和乡村、人与自然在这里交织、存在、发展。

  诗人江离说,苏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城市建设趋同的趋势下,苏州却保持着比较鲜明的个性,同时对生活的审美化、艺术化追求也十分独特。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作家胡学文表示,应该让巨变的主题更丰富、更开阔,这样创作过程中才会有更多的抓手。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诗人荣荣说,“巨变”要深揪,怎样让旧的地方实现发展,让新的地方更有底气,所以应创作新的有底气的文章、有底蕴的文章。

  诗人育邦表示,恰恰要关注巨变中的不变,在泥与火的淬炼中,金砖从南宋开始,始终保持着最好的审美品味,这背后不变的是那些匠人为中国传统审美做出的杰出贡献。

  事实上,一个城市发生巨变,它可能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某种意义上是人性内在需要的一种外延。诗人黄梵提到一个现象,当广场、高楼大厦建起之时,人们往里填充的是我们的生活和艺术,美食、苏绣、瓷器等等,当它们两相结合,我们会产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提供了对未来生活的一种设想。乡村怎样跟城市结合,我们的过去怎样和现在的生活结合,都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其中涉及到的,是变和不变的平衡问题。”

  诗人义海指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无论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都期望达到这样一种理想境界,来到相城他会专门去感受城市里的乡村,乡村里的城市,乡村里的历史,历史中的乡村。

  变与不变,这是蕴刻在巨变中的中国之中的一个更深层的话题。在巨变之中的不变,是历史的留存,是文化的底蕴。诗人沈苇说,来到水乡,对一件事更有了感受:我们幸亏有一个过去。在苏州相城,物质技术层面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承是结合在一起的,如何让旧的更有底蕴,让新的更有内涵,正是城乡发展的题中之义,而这也正是作家们创作的立足之处——生活本身早已提供了丰富的多样性。

  源远流长的金砖潜移默化中也走进了普通人的生命中。诗人王明法回忆了自己当年的书法启蒙与金砖之间的联系,他说这次来到金砖的发源地相城,一定要好好看一看。他希望通过金砖,通过御窑,通过冯梦龙故居,能够找到荣荣提到的历史底气,获得更多创作启发。

  诗人王学芯的书法启蒙也是从在金砖上写字开始,金砖烧制历时四个月,需用两道软火、两道硬火不停烧制,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他今后的创作学习与借鉴。

  诗人马铃薯兄弟叙述了相城留给他的第一印象,一个地方的发达体现在整个社会的祥和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他去河边散步,看到钓鱼的人在整理渔获,对方将所有的小鱼全部倒回了河水里,这让他觉得十分感动,这种无声的动作让他对这座城市顿生好感。

  《雨花》主编、作家朱辉总结说,参加主题创作活动的诗人、作家的见解都十分独特,独特的水土造就了御窑金砖的美好品质,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相城之行都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活动期间,作家们深入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元和塘古窑遗址、冯梦龙村、沈周墓、阳澄湖大闸蟹文化馆等地采风,感知相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相城区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江南·寻梦”雨花相城诗歌之夜活动同步举行。

  文 / 何晶 宋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