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范小青与苏州再一次意味深长的相会——范小青长篇非虚构力作《家在古城》首发式暨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2022-11-19 19:37

  在苏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十周年之际,2022年11月18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担任指导单位,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姑苏区委宣传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姑苏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范小青长篇非虚构作品《家在古城》首发式暨研讨会在苏州举行,引力播同步视频直播。

  《家在古城》是省委宣传部2022年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项目之一,也是范小青的第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如何让有着2500年灿烂文明的苏州古城,在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重新焕发活力、让这颗明珠重放璀璨光彩,保护古城成为每一个热爱苏州的人们心之所系、力之所至的共同目标。作为一部全景构型和细部肌理相结合的纪实之作,《家在古城》以时空交错的全景式叙述,对苏州古城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城建、生态等如数家珍般和盘托出,同时以“我”为发散点,从自己童年生活的同德里、五卅路开始,逐渐拓展、勾画出苏州古城世纪变迁发展史。《家在古城》的创作无疑是江苏重大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不仅为江苏文学的重大题材创作提供了有价值、有意义的范本,也为中国文学的非虚构写作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果实。

  研讨会上,线上线下古城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家在古城》进行了深入研讨。

  古城:所有苏州人共同的家园

  阎晶明(线上参会,此为资料照)

  “古城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家在古城》面对这一当代难题,写出了世代坚守的薪火相传。”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说,“苏州是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今天的苏州早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之间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范小青紧扣这一主题,既写出当代苏州人的清醒、自信,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古城,又能够回溯并充分尊重历史,写出千百年来历代苏州人对家园的热爱,对古城的保护。”他认为,《家在古城》的另一独特呈现,写出了古城是所有苏州人的共同家园。古城风貌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平衡、均衡、协调,是没有终极答案的实践过程,是永远在路上的课题。《家在古城》写出了这一命题的开放性、实践性、延续性。

  王尧

  作为一个已经融入古城的外乡人,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王尧同样对古城充满感情,他就像关注故乡小镇的保护一样关注苏州古城的保护,也在各种场合发表过种种议论,为古城保护鼓与呼。他认为,“范小青以空间写时间,当下与历史在往返中重叠,人与城互动,城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人的故事也是城的故事。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古城的保护才能成为人对家园的守望。”

  张在健(线上参会,此为资料照)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认为,书中抒发了一代人面对城市改革的真实心态,“这不只是一本记录古城改造变迁之书,更是一本社会转型期的集体记忆,展现中国现代城市的老街巷变迁史。”

  梅锦煊

  正因为古城是苏州人共同的家园,《家在古城》里写到了众多参与古城保护的普通人,决策者、守护者、建设者、志愿者,他们都在为古城保护作贡献,“贡献不论大小,都应当是英雄,平民英雄,无名英雄,其实,他们都是古城保护的时代英雄。” 姑苏区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梅锦煊是古城原住民,他对《家在古城》颇多感触,书中的人、物、事就在他的身边、他的眼前,历历在目,倍感亲切,他认为,这本书就是一部新时代的群英谱。

  《家在古城》:凸显文化自信自强


  汪兴国(线上参会,此为资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家在古城》的创作自觉践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功创作的精品力作。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这样评价《家在古城》,“这是一部讲述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从《家在古城》里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它是发自肺腑的、深入民间的,更是面向未来的。苏州深厚文脉的延续和保护是持久的、广泛的,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品中充分表达和彰显了这种文化立场和文化自信。”

  汪政(线上参会,此为资料照)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把这种充满文化自信的写作称之为“地方感”很强的“恋地情结”,“《家在古城》真诚而典型地体现了范小青的‘恋地情结’” “作品对苏州文化宝藏式的挖掘与展示和文学活化,包括作品的叙述语言都特别的苏州味,当然,也是‘范式’标志性的话语风格。”

  李忠

  “《家在古城》以纪实作品记录前行足迹,以文学名家诠释文化名城,以旧闻新事谱写时代新曲,既是对历史的客观记录,又是对文脉的传承赓续。”姑苏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忠表示,姑苏区正积极探索古城保护新路径,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用新的创造去实践传承,用新的生机接续古老的传统,让根深叶茂的古城文化释放出源源活力,走出一条具有姑苏特色的文化自信自强之路。

  《家在古城》:一部温情而又震撼的力作

  温情是范小青作品的情感基调,她说过自己写不了黄钟大吕,她的文学气质就是温婉的,这正契合了江南韵味、苏州品格。《家在古城》依然是温暖感人的,但它又是令人震撼的。它的不事张扬的气势,它的饱满充沛的情绪,它的轻松笔调下沉重的话题,足以让读者领略到文字背后的力量。这种震撼不仅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的艰辛,资料之浩繁、采访人数之众、亲历亲赴的街区古宅之多,也不仅体现在第一次创作长篇非虚构文体对四十余年虚构创作的再探索、再深入与再拓展,更体现在与这座二千年余年古城历史文化的穿越式对话、对现实现状的担扰与充满信心、对古城未来图景的展望与憧憬。

  古城保护以民生为关键、为核心,只有飘荡着人间烟火气的古城才具有新生的活力,只有在人间烟火熏染下的文化才会血肉丰满、历久弥新。汪兴国认为,“作品中充盈着温暖淳厚的人民情怀,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触摸到范小青赋予作品的生命的体温和呼吸。她穿梭于历史、现场和未来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价值和力量。”

  古城保护难,写古城保护亦难。王尧在范小青跟他谈到写作计划时不无担心,“古城保护涉及太多的层面,而且从来不缺分歧。范小青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她从什么角度切入古城保护?这不只是写作的角度、结构和故事取舍的问题,也涉及到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丁晓原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说,“范小青是一位资深有范的小巷文学写作者,《家在古城》以新小巷文学的非虚构书写方式,对接以对古城市井风俗世情的虚构想象,这无疑是对小巷文学极有意义的丰富与拓展。而这样的一种‘回转’,更是一种独具重大价值走向远方的新的出发。”

  王晖(线上参会,此为资料照)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晖用“深描”一词概括了《家在古城》的创作,是“又一次对古城做出超越外在形貌、独具思想内涵和非虚构精神的深描。”他说,“‘深描’还表现在作品叙述的格调《家在古城》的题材足够宏大——苏州古城的前世今生,寓意足够深刻——中华文明的渊源、新生、承传与复兴。但其叙述却是娓娓道来、接地气的,显示出以毛茸茸的‘小历史’演绎宏伟壮阔‘大历史’的叙述格调。”

  《家在古城》: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立足现实,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家在古城》的思考是面向未来的。丁晓原认为,作品不全是人与事的再现,也有不少的思考,比如,我们所保护所修复的,都是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而身处今天这个时代,适逢时代变革发展,除了保护好古迹,今天的我们,又能给我们的后人留些什么呢?留些什么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时代特征还有文化含量精神价值的东西呢?他认为,“这是大题目,如果没有一点大历史观和历史责任感的人,是不会提出也提不出来的,而这样的问题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回答的。”

  让苏州告诉世界,让今天告诉未来。苏州经验、苏州智慧,苏州人已经走过和正在经历的古城保护之路为世界和后人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借鉴之处。梅锦煊把《家在古城》比作“历史穿越剧”“巨型散文诗”,其实,它也是一部奔向未来的豪迈之书,因为,古城保护永远在路上。

  范小青

  范小青回顾自己创作这部作品时感慨道:“那么多人关心古城,热爱古城,了解古城,写苏州古城保护这样的题材,必须是完全真实的、有真情的,不能玩一点虚的。”她说,原来计划是20万字以内的,写到37万字了,却发现好像才刚刚开了个头,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比如说那么多小巷、那么多名人故居根本来不及写、写不下。于是,她告诉读者,她在作品中埋下了许许多多的烟花,“如果有人觉得哪一条小巷、哪一间古宅他想进去看,那就是点燃烟花。因为苏州古城处处都是这样的点,太多太多了,我是非常想、也一定会再去走再去看,也欢迎读者一同去点燃这些烟花。”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些不断升腾的耀眼的烟花里,古城的未来将更加绚丽夺目。(周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