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网
江苏作家网

第十一届江苏文学评论奖暨第十届扬子江诗学奖在张家港颁奖

2022-11-16 20:12


颁奖典礼

  江苏作家网讯  2022年11月15日晚,第十一届江苏文学评论奖、第十届扬子江诗学奖在张家港隆重颁奖,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丁捷,中国作协《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中国作协《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卫兵,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曦,以及张家港市相关部门领导,特邀省内外著名诗人、评论家,获奖作者代表、师生代表和新闻媒体记者等出席了颁奖活动。



汪兴国、梁曦为第十届扬子江诗学奖获奖者颁奖

丁捷、霍俊明为第十一届江苏文学评论奖获奖者颁奖

胡弦、顾建平为“诗歌里的城”张家港建县(市)60周年诗歌征集获奖者颁奖

  江苏文学评论奖是由省委宣传部指导支持,江苏省作家协会、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于2010年设立的省级文学评论奖,由省作协创研室、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联承办。该奖旨在通过评选、表彰优秀文学评论作品,进一步发挥文艺批评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推动全省文学事业健康发展。

  扬子江诗学奖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扬子江诗刊》、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联承办。该奖设立于2013年,每年评选一次。从第三届开始,评选面向国内公开出版的书报刊上发表的诗歌和诗歌评论展开,奖项的权威性和包容性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了中国当代新诗和诗歌批评的发展。


汪兴国

  汪兴国在讲话中指出,作为江苏省文学评论的专项奖,江苏文学评论奖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前后共有180人次获此殊荣,得到了全省文学界的广泛认可。江苏文学评论奖通过评选优秀的文学评论作品,展示了江苏文学评论的良好风貌,壮大了江苏文学批评队伍尤其是培养了青年批评人才,体现了江苏文学批评的优秀传承,极大地发挥了文学批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了江苏文学的繁荣发展。今天同时颁发的扬子江诗学奖也已经成功举办十届,获奖作品在诗歌界获得了一致好评。本届扬子江诗学奖在奖项设置上仍兼顾诗歌和诗歌评论,评选过程重视诗评家、诗人、编辑的多种诗学审美标准的参与,突出了扬子江诗学奖的权威性、包容性,彰显了江苏的诗歌襟怀,为中国诗歌和诗歌批评提供了权威样本。


陈卫兵

  陈卫兵致欢迎辞,他代表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活动的嘉宾和获奖评论家、诗人表示欢迎和祝贺,他说,用诗歌全景描绘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美好呈现新时代江苏大地的活力形象和文学力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多年来,江苏文学评论奖和扬子江诗学奖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从评选范围和评选办法上积极地求新求变,今年的江苏文学评论奖增设了短评奖,这是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意见》的一个创新,使文学评论、诗歌创作和评论更充分、更活跃、更全面、更多样地参与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现场的第一线,为江苏文学的创新和繁荣贡献了十分重要的力量。


表演

  颁奖仪式后,领导和嘉宾们观看了“诗歌里的城——正当其时”诗歌朗诵会。(周韫/文  许海斌、陈刚/摄影)

  附:第十一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获奖名单:(各奖次均以获奖作者姓氏笔画为序)

  一等奖

  谈凤霞  《场域与格局:江苏儿童文学新版图》

  二等奖

  刘  浏  《报告文学创作论》

  李  玮  《“主动幻想”:作为新空间形式中的“文学”的剧本杀》

  李  祥  《亦可喜,亦可观——读夏坚勇<承天门之灾>》

  李昌俊  《论班宇工人题材小说中的情感与记忆》

  三等奖

  任竹良  《文本内外:<平原>与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

  张博实  《小说叙事对历史的别样探源——以马尔克斯与阎连科为例》

  周  琪  《语言的历险——评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袁文卓  《论作为一种研究路径的地域文学——以王蒙、张承志、莫言以及阎连科等作家作品为分析核心》

  黄紫萱 田振华  《悲壮谱写的时代史诗——读黄蓓佳<太平洋,大西洋>》

  短评奖

  王正宇  《高扬文学的人民性大旗》

  原  沛  《关于父亲,我们知之甚少——向迅<与父亲书>读札》

  第十届扬子江诗学奖诗歌奖获奖名单(4名):

  周庆荣:《人间十影》 (《十月》2022.2

    蔻:《夜巡》(组诗) (《扬子江诗刊》2022.3

  盘妙彬:《风是有根的》 (《诗刊》2022.8

    漫:《散步记》(组诗) (《诗歌月刊》2022.9

  第十届扬子江诗学奖评论奖获奖名单(1名):

  卢桢:《域外行旅要素与胡适白话诗观念的生成》(《文学评论》2022.1